理科生考進復旦中文系,滿績點保研,中國最需要文理兼通的人才

2021-01-10 繆老師妙筆生花

他叫曹禹傑,身為一名理科生,他卻選擇了復旦大學的中文系當作自己的專業。大學本科期間,他所有科目平均分都超過90分,績點滿分4.0,還獲得了復旦大學中文系現當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推免資格,他卻謙虛虛地說:「4.0隻是個沒有溫度的數字。」

滿績學霸不是一天煉成的,他的三大法寶是什麼?理科生能報文科專業嗎?文科專業能轉理科嗎?為什麼中國需要文理兼備的人才?為什麼家長要培養文理兼備的孩子呢?讓繆老師陪你聊幾句。

一、曹禹傑的三大法寶

他的第一大「法寶」就是良好的作息習慣:每天早上6:30起床,晚上11點睡覺。規律的生活,讓他保持著旺盛的精力和充足的幹勁兒。

看看我們身邊那些取得不俗成就的人吧,他們往往都非常自律。面對誘惑,他們不會輕易放縱;相對於安逸,他們通常選擇努力。健康、規律的作息習慣能夠讓身體節約能量,讓生物鐘保持穩定,從而把更多的精力有效地投入到自己所專注的事情上去。單單這一件事的難度已經足夠高了,其他的兩件「法寶」,可能比這還難。

他的第二件「法寶」,叫做巨量閱讀。為什麼說是巨量?因為僅僅用「大量」兩個字已經不足以形容他讀書的數量。

他是走讀生,每天上學和放學的路上需要花費接近兩小時。在乘坐地鐵的時候,他從不荒廢時間,而是隨身攜帶書籍來閱讀。最多的時候,他每天背著七八本書,上學路上讀一本,回家時候看一本。在校上課期間,只要有時間,他就會拿來閱讀。本科三年期間,他讀書的數量已經超過了700本,幾乎平均每天讀完一本書。

第三大法寶就是它的「三遍學習法」。每天下課後,他會整理當天的課堂筆記,最晚在第二天早晨上午完成。周末他會複習當周所學的課程。下周上同樣課程之前,他會再溫習一次。看似簡單的三遍學習法,實際暗合了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經過研究之後發現,在學習之後,人類對學習內容的遺忘並不是均勻的。一天之內的遺忘速度最快,以後逐漸變得緩慢,20分鐘後大約會記得58.2%。一天後只能記住33.7%,六天後只能記住25.4%。

所以他的三遍學習法當中,第一遍能夠保證記住儘量多的知識,第二遍和第三遍能夠增加記憶的穩固程度。

二、理科生能報文科專業嗎?

有人會納悶,高中學的是理科,大學卻選擇了人文社科類的文學專業,這是為什麼?這麼做可行嗎?

高中的文理分科與高考志願的填報,都是選擇,自己的興趣也許就是最好的依據,我想這就是曹禹傑做如此選擇的原因。在高考結束,填報志願的時候,有很多人文社科類的專業都是文理兼招的。曹禹傑就讀的中國語言文學類,與外國語言文學和新聞傳播學這兩類專業都屬於文學學科門類,文理兼招,所以這條路徑絕對是可行。

三、文科專業能轉理科嗎?

說完高中理科生選擇人文社科類專業,繆老師再來說說,在大學裡面學習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學生有沒有可能轉專業到理工類專業或者是未來到這一類專業去深造。

理論上講,這種操作可以,但是難度就大了很多,原因是只有極少數學校的極少數理工類專業可以作為人文社科類學生的目標。比如說工科類專業建築學,由於它的性質是文+理+藝術(很多藝術類院校都開設有建築學專業),所以它就成為不少人文社科類學生轉向工科的機會。

從深造考研的角度來看,如果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學生要跨學科考理工類研究生,由於絕大多數理工類專業是要考數學的,而人文社科類的學生在這方面底子偏薄,所以考研的難度就相對較高。

從學生培養的角度來看,理工類的學生如果要轉向人文社科類專業,難度要遠遠低於人文社科類的學生轉到理工類專業。所以,從成功概率上來說,如果想成為一名文理兼備的人才,應該在大學本科階段先選擇人文社科類還是先選擇理工類作為自己的專業,也就一目了然了。

四、為什麼中國需要文理兼備的人才?

「中國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和「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你應該不陌生吧?事實上,他們兩人曾師從同一位老師,那就是學貫中西,博古通今,中國無線電和航空教育的奠基人之一,集科學家,教育家,詩人,戲劇家,音樂家和佛學家於一身的大師,顧毓琇。

還記得錢學森之問吧?2005年,錢學森曾經提出過一個振聾發聵的問題:「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與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不知道錢老在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腦海中是否曾經是否曾經想起過自己的恩師顧毓琇呢?

如今,中國在各個領域的發展有目共睹,我們有機會屹立於世界之巔。可屹立於世界之巔,就需要有大師級的人才來做支撐。絕大多數人一生能做好一門學問已屬不易,真正的大師則需如顧毓琇一般文理兼通。

從國家的角度上來說,我們需要不世出的大師。從教育的角度上來說,我們也需要文理兼備的學生。

近十年的科學技術發展史告訴我們,越來越多的創新成果,誕生在交叉學科領域。教育部在2020年確定了大學教育的第14個學科門類——交叉學科。文理、理工、工醫等交叉學科的研究正在逐漸興起。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在文理兩方面的造詣,沒準能夠趕得上這波時代潮流。

五、為什麼要培養文理兼備的孩子呢?

由於我們的教育,過早地拆分了不同的學科。導致我們的孩子在基礎教育階段很難將學科之間打通。即便從大學教育角度來說,我們不同學科之間的壁壘也比較高,這一代的大學教授,他們當中也只有極少數人同時具備理工方面的素養和人文社科的沉澱。

從目前的就業狀況來看,理工科類專業畢業生的起薪的確要超過人文社科類的學生,但大家很少注意的是,人文社科類學生的收入增長潛力卻要超出理工科學生。理工科畢業生的薪酬區間密度大,人文社科類學生的薪酬區間則更廣。在高端就業崗位中,文理基本平分秋色。

人人都成為文理兼通的大師是不現實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具備理科生強大邏輯能力和文科生靈活批判思維的孩子,在未來10年甚至20年之內的就業質量,一定會超過只能鑽研一門學問,對其他學科置若罔聞的孩子。

理工科就相當於人的骨骼架構,人文類就好比人的血脈肌肉。有理無文生活乾澀,有文無理寸步難行。親愛的家長和老師們,中國要站上世界之巔,就需要文理兼備的人才,你們做好教育他們的準備了嗎?來評論區聊聊吧。

微風不燥,陽光正好,你就像風一樣經過這裡,願你停留的片刻溫暖舒心。我是繆老師妙筆生花,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績點為王」遭遇「彎道超車」|保研|碩士研究生|績點|復旦大學
    來源:圖蟲創意*來源:中國科學報(ID:china_sci),作者:袁一雪再過幾天就是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時間了。此時,已順利推優的復旦大學理工科大四學生許可既有成功上岸的喜悅,也有「劫後餘生」的慶幸。就在她參加保研推免考試的前夕,收到了學校今年保研推免政策將按教育部最新文件進行改革的通知。
  • 理科生可以報中文系嗎?哪些大學是可以招中文系理科生?值得一看
    理科生可以報中文系嗎?哪些大學是可以招中文系理科生?值得一看!理科生能不能報中文系?中文系其實在大學裡面是沒有這樣一個系的,大家所說的中文系其實就是漢語言文學專業,而這個專業屬於文化傳媒學院中的一個專業,其他的專業還有新聞傳播學專業等。中文系一般指漢語言文學專業,這個專業屬於文科專業,絕大部分學校招收的都是文科生,很少會有學校招收理科生。
  • 文理兼通意氣豪
    我曾介紹過中大數學系黃際遇教授,他是精通文史的著名科學家,他能在中文系開講駢文史,一些朋友頗為驚愕。其實,在康樂園裡,文理兼擅的教師並不少見。像岑仲勉教授,學的是會計學,後來成為研究中國史的專家。像生物學家江靜波教授,竟發表過中篇小說《師姐》,還拍成了電影,獲得廣東魯迅文藝獎。
  • 理科生能讀中文系?中山大學文科專業也招理科生
    理科生能讀中文系中山大學文科專業也招理科生 2007年04月24日 10:07 來源:中國青年報
  • 理科生最難考的十所大學 人大復旦在列
    全國的大學不計其數,你知道哪幾所大學最難考呢?了解最難考的大學,才能夠更清晰地定位自己,合理規劃學習計劃和志願選擇。今天,來盤點一下對於理科生來說,最難考的十所大學。第一名:清華大學在理科生的眼中,最想進的大學莫過於「清華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同時,也是最難考的大學。清華大學工科第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數量全國第一,工程師的搖籃。
  • 適合文科生的專業門類有哪些文理兼收?附上中國最好學科排名!
    文科生和理科生分別可以報哪些專業?還有哪些是文理兼收?臨近高考,高三的同學和家長們一定都很關心專業選擇的問題。 本期包含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 歷史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的專業科普及排名,這些專業大多適合文科類考生,但是也有理科生可以選擇的文理兼收專業!預告下期理科篇,將為大家重點介紹理學和工學的專業科普及排名!
  • 文/理科生專業大匯總!又有哪些專業文理兼收?
    法學近年來報考比較火爆,而其中,法學、社會學、公安學類中有很多專業是文理兼收的。教育學包括教育類、體育兩大類共16種專業。其中也有一些文理兼收的專業。文學是文科生招生的大戶,包括中國語言文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新聞傳播學類三大類,共76種專業。大家熟知的漢語言文學、小語種、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傳播學等專業都屬於這一門類。
  • 理科生可以報中文系嗎 這是一個純文科專業
    因為理科生在專業的選擇上多一些,這也是很多同學選擇理科的原因,但是也不缺乏對文科感興趣的理科生,那麼理科生可以報中文系嗎?   理科生能報中文系嗎?   理科生一般不能考中文系,但是也要看學校是不是有這個限制,因為這個是純文科的專業,你要真的的想學就只能先讀本科,以後考研跨專業考中文。   中文的研究生相對來說還是好考的,可以選擇的報考院校和方向也有很多。   中文係指什麼?
  • 文科生/理科生分別能報哪些專業?哪些專業又文理兼收?
    法學近年來報考比較火爆,而其中,法學、社會學、公安學類中有很多專業是文理兼收的。教育學包括教育類、體育兩大類共16種專業。其中也有一些文理兼收的專業。文學是文科生招生的大戶,包括中國語言文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新聞傳播學類三大類,共76種專業。
  • 文科生/理科生都能報哪些專業?哪些專業文理兼收?
    理科生可選的專業很多,哪些比較熱門呢?有沒有文理兼收的大學專業呢?全國2000多所學校,大學本科約有500個專業! 為什麼說理科生選專業的範圍大呢?眾所周知,所有理科類再加上文理兼收的專業,理科生都可以選擇。而在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本科的12個學科中,理、工、農、醫這四個門類基本上都是理科生的天下。
  • 清華中文系:人才向這裡集結
    中文系的招生是一個漸變的過程,第一階段從1985年復系後就開始了,主要在本校以二學位的方式招生;第二階段是單獨招收本科生,有可能是學生第一志願報理科,第二、三志願報文科,學校進行調配,從理科生中招文科生,文理兼收;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推薦,包括各省的文科推薦生及文藝特長生;第三階段是三年前,正式的文科招生簡章出現,中文系面向社會公開招生,普通的文科學生也可以報考清華大學的中文系。
  • 人大:僅4個招生專業限理科生報考 其餘專業均文理兼招
    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兼有部分理工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  人大並不是像社會上有些人所認為的只招收文科生,而是絕大多數專業文理兼招。學校現在的招生計劃中,50%左右的招生計劃是理科計劃。所有招生專業均招收理科生。
  • 北大學子經驗分享:如何成功保研?收藏!
    為了緩解準大四同學們對保研的恐懼和焦慮、幫助低年級同學對專業和學術有更明晰的規劃並儘早做好準備,中文系研究生會學術部邀請到各教研室保研成功的師兄師姐們來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方法,於9月7日上午9點,在線上舉辦了一場乾貨滿滿的「保研經驗交流分享會」。
  • 「文理兼收」的幾大專業,文科生和理科生都可選,但報考人數多
    也因此選擇專業的時候,這部分的學生通常也會選擇一些偏文科或者偏理科之類的專業,亦或者是文理兼收的專業。畢竟大部分文科專業男生報考不太合適,大部分理工科專業女生報考就業率不太好。所以文理兼收的專業在一定的程度上其實報考人數挺多的,但是也正因為報考人數多的緣故,就業競爭實際上很激烈的,當然現在大學生這麼多,報考什麼專業的人都有,要說競爭激烈的話,很多行業競爭都激烈。能不能脫穎而出完全是看學生的個人能力以及一絲絲的運氣了。
  • 復旦大學公布2017年高考選考科目要求
    其中,復旦大學的哲學類專業,把物理、化學、歷史三門作為選考科目。哲學與物理、化學的"神搭配"一亮相便引發了輿論熱議。在我們的通常認識中,哲學和物理、化學似乎處在文理的兩端,它們如何能夠"攜手"登場?學習哲學似乎應該是文科生的專利,為什麼理科生也受到歡迎?根據復旦大學校長助理、招辦主任丁光宏介紹,復旦大學花了2個多月時間來討論、研究專業(類)選考科目範圍。
  • 跨行有優勢--文理兼收的14類大學專業一覽
    如今高校多為綜合性大學,理工類高校也設有文史類專業,傳統的文史類高校也設有理工類專業,還有許多專業具有雙重功能,既招文科生,也招理科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文理兼收」。文理兼收是各高校為了擴大生源選擇範圍,改善生源的知識結構,所採取的淡化文理分科的措施。具體來說,就是原來只招收文科生的專業也向理科生開放,原來只招收理科生的專業也招收文科生。
  • 保研須知:學分、績點、平均績點有哪些區別
    進入到大三、大四後,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考研,我們常常會聽到學分、績點、平均績點等,可很多同學對這些內容的含義和重要性,還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就來說說,學分、績點、平均績點,都代表了什麼!這是源於現在國內大學本科普遍採取學分制,這個學分制就是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需修滿該專業要求學生得到學分數,方能畢業;否則,學生將不能按時畢業!
  • VH留學最酷保研:四個月完成帶獎17萬復旦-LBS金融雙碩士
    記得去年清明假期學生一家恰巧來北京,線下面基聊了許多出國讀研需要做的準備,後來學生就開始很努力很努力的各方面提升自己...六月我去上海出差時正趕上她焦頭爛額的期末,我們在一個雨夜,☕復旦旁的咖啡廳匆匆見了一面,爾後她就去美國暑校和交換一下就走了大半年。
  • 「績點為王」遭遇「彎道超車」
    此時,已順利推優的復旦大學理工科大四學生許可既有成功上岸的喜悅,也有「劫後餘生」的慶幸。 就在她參加保研推免考試的前夕,收到了學校今年保研推免政策將按教育部最新文件進行改革的通知。 在臨門一腳時發生這樣的變化,許可深感茫然。「此前,我幾乎一心撲在提高績點和準備研究生考試上。
  • 2021保研須知:學分、績點、平均績點有哪些區別
    進入到大三、大四後,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考研,我們常常會聽到學分、績點、平均績點等,可很多同學對這些內容的含義和重要性,還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就來說說,學分、績點、平均績點,都代表了什麼! 總的來說,學分、績點、平均績點,都是考量咱們學生大學期間的學習情況的,只是各有不同的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