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談男女關係,一句話一針見血,卻讓他得罪了全天下的女人

2020-12-25 騰訊網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當時代的主旋律由曾經的「男尊女卑」變為如今的「男女平等」,很多歷史名人的言論便成了眾矢之的,被當作是貶低女性的罪證。

其中,除了孔子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還有魯迅的「中國的男人,本來大半可以做聖賢的,可惜全被女人毀了」

(魯迅)

就因為這句話,魯迅可謂是得罪了全天下的女人,但問題是:這句話真的是魯迅說的嗎?

答案是:這句話不是魯迅說的,但的確是魯迅寫的,出自《阿Q正傳》。

也就是說,這句話是魯迅假借阿Q之口說出來的,是角色語言,並非他的本人觀點。只是在網絡中被以訛傳訛,竟成了魯迅貶低女性的言論,實在是天大的冤枉。

(《阿Q正傳》)

那麼,魯迅為什麼要給阿Q安排這樣一句極具爭議的「臺詞」,其用意何在呢?

對此,我們不妨回到原文中尋找答案。

《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最著名的一部中篇小說,很多國人都是讀過的,即便沒有讀過,想必也都是聽過的,書中內容,至少也是略知一二。其中的精神勝利法尤為著名,後世稱之為「阿Q精神」,即用自嘲、自解,自我陶醉的方法進行自我安慰,或者即刻忘卻。

《阿Q正傳》是典型的諷刺小說,其主旨就是批判中國舊社會的保守和庸俗,揭露舊中國人民思想上的腐朽和病態,而阿Q口中的這句「中國的男人,本來大半可以做聖賢的,可惜全被女人毀了」恰恰體現了這一點。

(阿Q)

原文中,這句話的完整表述是:

中國的男人,本來大半都可以做聖賢,可惜全被女人毀掉了。商是妲己鬧亡的;周是褒姒弄壞的;秦……雖然史無明文,我們也假定他因為女人,大約未必十分錯;而董卓可是的確給貂蟬害死了。

誠然,這就是舊中國人的慣性邏輯,英雄氣短怪女人,家族敗落怪女人,就連國家亡了也要怪女人。好事都是男人奮鬥得來的,壞事都是女人禍害導致的。做不了聖賢是被女人毀了,幹不成大事是被女人耽誤了。

總之在舊中國,就是有這樣一個普遍存在的扭曲歷史觀:興都是男人的功勞,衰都是女人的過錯。

(《阿Q正傳》劇照)

通讀歷史不難發現,從先秦,到晚清,每當末世必是有「禍國殃民」的女人出現,從妺喜到妲己再到褒姒,從趙飛燕到楊貴妃再到慈禧,「亂世」與「妖女」那簡直就是標配。

但是仔細想想,這種價值觀不是很可笑嗎?

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王朝時期,歷史的主角一直都是男人,而女人只是男人們的陪襯乃至於爭權奪利的工具。

(魯迅像)

古代男人的可笑之處在於,瞧不起女人的時候說她手無縛雞之力,說她無能無用甚至一文不值,充其量也只是個花瓶擺設,但是一旦失敗了,他就要把女人說得無比強大,強大到可以禍國殃民、顛覆國家。

其實,這種邏輯不但可笑,而且可恥,其終極目的無非是讓處於弱勢的女人替男人扛起失敗的責任。歷史的罪人男人不想當,就編個理由讓女人去當。這難道不可笑嗎?這難道不可恥嗎?

(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回到《阿Q正傳》,魯迅借阿Q之口說出了當時中國人的普遍觀點,其實是一種極為高級的批判方式,用以諷刺那些自己幹啥啥不行,卻喜歡把責任甩在女性身上的無能男人。這就是魯迅的偉大之處,看問題眼光獨到,寫文章一針見血。

阿Q說:「中國的男人,本來大半可以做聖賢的,可惜全被女人毀了。」通過這句,魯迅想表達的是:「作為男人,請像個男人,不要把成功的皇冠都戴在自己頭上,卻把失敗的屎盆子都扣在女人頭上。」

(本文完~)

相關焦點

  • 魯迅最「一針見血」的10句話,5句成為座右銘,5句成為懟人神句
    對於魯迅先生的名言,其實我們很熟悉了,因為不管是在語文課本中,還是在閱讀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很多。魯迅窮盡一生都在思考國民性改造與啟蒙,他的犀利是力透紙背的,他的洞察是直逼本質的。以前不懂先生,再看滿眼淚花。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 魯迅剛正不阿的語錄,只有14個字,卻一針見血,很刺耳,發人深省
    魯迅的形象就能給人一種剛正不阿的感覺,他的眼睛像黑夜的貓頭鷹一樣,哪怕是在黑夜也能一看清世間的萬物另一面,他的頭髮沒有一根是耷拉著的,都是豎著,朝天長的,特別茂密。魯迅的還有一方面不得不提了,就是他的鬍鬚特別有個性,如頭髮一樣粗曠濃密,很特別。魯迅有著「民族魂」之美譽,跟他的剛正不阿的性格有著莫大的關係,他嫉惡如仇,一生都是拿筆桿子在戰鬥,他敢於正視黑暗,敢於批判與自我反省。
  • 魯迅文章退出語文教材?怎麼可能!
    今天我們來回顧一下,魯迅先生那些一針見血的文字。先生真的說過這些話我實在沒有說過這樣一句話。——《致臺靜農》我說過這樣的話。——《至增田涉》的確是我說的。——《復孫伏園》他說的是真話。——魯迅《而已集》你是個好人。——《解放了的堂•吉訶德》還是拉倒罷。——《致楊霽雲》先生一針見血的話你說中國不好。你是外國人麼?為什麼不到外國去?
  • 魯迅最諷刺的一段語錄,僅僅只有64個字,卻一針見血揭示人性醜陋
    作為我國近現代著名的文學家,魯迅的存在,其實對於中國人民的啟蒙開化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觀點一向是一針見血,充滿著批判和諷刺意味,尤其是對於中國人民的劣根性而言,魯迅其實是深惡痛絕的。《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也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小說中通過被迫害人"狂人"的形象和自述,揭示了封建舊社會禮教的吃人本質,其中對於社會的批判更是堪稱經典。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
  • 睿智如孔子,為何會出語得罪天下所有女人?原來事出有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將女人與小人等同起來談論,對於普天之下所有的女性幾乎就是一種侮辱。自從孔子說出了這句話,後世不知有多少女性會對他怨恨不已。「女人也是半邊天」,這是近代女權運動的結果。儘管在孔子所處的時代之前,中國社會曾經經歷過漫長的母系氏族社會。母系氏族社會裡,女人直接就是「整片天空」。
  • 川普登個基,把全世界的女人都得罪了
    抗議川普就任總統,呼籲男女平等,反對性別歧視,高呼女性的權利不應當被忽視!川普為什麼得罪了全球的女人?全世界這麼多人在同一天反對同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上任,也是十分罕見!川普到底做了什麼,得罪了全世界的女人?
  • 魯迅與瞿秋白接力投稿《自由談》
    黎烈文爭取到了魯迅、茅盾、葉聖陶、鬱達夫等一大批進步作家的稿件,《自由談》面貌由此煥然一新,內容偏重雜文、短評等民主、自由言論,引導廣大市民關注社會事件,研究社會問題。使《自由談》成為進步輿論的重要陣地。
  • 魯迅先生讓你醍醐灌頂的一句話,你有沒在書桌刻過一個早字
    可以說是這句話是魯迅先生給我們的風骨啟蒙。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魯迅雜文精選》這句話通俗易懂,強調朋友交際之道。縱觀魯迅先生的朋友圈,他並非那種圓滑世故,人人通吃的交際達人,他不像同等時代的名人,廣交天下友,他的朋友比如鬱達夫,瞿秋白,許壽裳...等人,是他真心相對的朋友。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 絕世唐門:徐三石一句話,得罪三個人,還挑撥浩冬關係
    在《絕世唐門》之中,作為史萊克七怪之一的徐三石,他的嘴上功夫可是非常厲害的。在戰鬥的時候,徐三石一旦展開自己的嘴遁功夫,讓對手也會感到心煩意亂。不過有的時候,徐三石也是會吃了自己「多嘴」的虧的。「禍從口出」這句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 郭德綱真敢說,一句話得罪半個相聲圈,深談雲開箱
    嶽雲鵬也找過郭德綱談過這件事,為什麼其他說相聲的可以雲開箱,德雲社卻不能,而郭德綱的一句話,得罪了半個相聲圈。郭德綱說,相聲是一門古老的語言藝術,它沒有固定的形式,需要和觀眾不斷的互動。京劇這種有固定套路的,臺下沒有人也能演,相聲不同,相聲不怕人多就怕人少。雲開箱是什麼?
  • 魯迅先生的文章,《我之節烈觀》,三觀真是太正了!
    魯迅先生的雜文集《墳》中,有一篇文章是《我之節烈觀》,是1918年7月寫的。這篇文章將國人的思想分析的一針見血。文章先解釋了到底什麼叫做節烈:「節」指的是: 丈夫死了,妻子不改嫁,丈夫死的越早,家裡越窮,妻子就節的就越好。
  • 一個25歲離婚的女人,給全天下未婚女人的戀愛忠告!
    以下是我的一位高中同學的真實經歷:化名(墨蘇)墨蘇是我以前玩的很好的高中同學,他高中的時候就談了一個同班的男朋友,愛情長跑6年後兩個人都順利的大學畢業。他們的關係就在小孩出生後發生了變化,當時因為他們剛畢業沒有什麼經濟條件而且家裡條件也不富裕,所以兩人也沒有經辦任何的婚禮,墨蘇家裡人沒有跟男方要一分彩禮錢,覺得墨蘇過得好就行了。但是聽說墨蘇坐月子的時候在婆家並沒有收到重視,沒有人打理,墨蘇媽媽知道後很生氣,所以整個月子期間都是墨蘇媽媽在打理。而她以前不知道的是原來老公是那麼嚴重的媽寶男。
  • 男女交往多久,發生關係才算正常?這是三個男人的回答
    我會陪伴你很久,你也別忘了關注我故事有悲有喜,有愛有傷每天一聲晚安,希望你會喜歡我寫在前面的話:昨晚收到一條來自讀者的私信:我和他在一起才不到一個星期,他就開始半推半想要和我發生關係,我真的很難弄明白他到底是不是愛我,還是愛我的身體?
  • 為什麼魯迅和他的弟弟周作人分手?
    魯迅的原始名稱是周樹人,他是現代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和作家,他有兩個兄弟,老二周作人,老三周建人。從童年到大部分時間,三兄弟之間的關係非常和諧,為什麼魯迅和弟弟周作人陷入僵局甚至分手?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視兄弟情誼的國家,血濃於水也是一個自古流傳下來的概念,如果這兩個親兄弟想要分手,那一定已經足夠影響他們之間的關係了。那麼,xxx-1先生和周作人之間發生了什麼?要談這件事,我們得從周作人的妻子日本羽太信子說起。
  • 名家談寫作|畢飛宇:什麼是故鄉?——讀魯迅先生的《故鄉》
    鑑於此,中國作家網特推出「名家談寫作」系列文章,讓古今中外的名家與您「面對面」傾授他們的寫作經驗,或許某一句話便能讓茫茫書海中的您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敬請期待。——編者什麼是故鄉?這就是魯迅所痛恨的「和光同塵」。「和光同塵」導致了一種環境,或者說文化,那就是「死一般的寂靜」。就在這「死一般的寂靜」裡,魯迅用非常正常的音量說一句「你得了癌症了」,它是「於無聲處聽驚雷」。很冷靜。這才是魯迅式的吶喊,——魯迅的特點不是嗓子大,是「一語道破」,也就是「一針見血」,和別人比音量,魯迅是不幹的。
  • 如何維持男女間的純友誼?女人的天真爛漫,男人的處心積慮
    男女之間是否存在純友誼?這個話題被討論了無數次,終究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異性之間的「閨蜜」關係,只是看起來簡單而已,實際上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都有著不能言明的小心思。陪伴可以發生在朋友之間,同樣也可以發生在情侶之間。你的身邊是否也有那樣一個異性朋友呢?無論你開心不開心時,你都會想起他。
  • 相親桌上,笨女人談錢,聰明的女人問三點
    曾經的相親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長輩滿意,男女之間的事也就定了,上了相親桌也就真的吃個飯,見個面而已;而今時代進步,講究自由戀愛,這看不看得順眼,講什麼條件就全憑自己做主。相親桌上,有的是上不了臺面的講究,有的是約定俗成的要求。比如這頓飯由男方買單,非要說道理,最多不過AA制,要是叫著女方給錢不免有些小氣。
  • 最不好惹的生肖,得罪她們後果很難看,生起氣來很嚴重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在你與以下生肖接觸時,一定要三思而行,千萬不要得罪他們,否則後果是你承受不起的!說話是一門學問,我們每天都要和各式各樣的人進行對話交談,不經意間的一句話肯定能夠就會影響我們一天的心情,可是有些話明明知道不該說,但因為性格直率,所以口無遮攔的說錯話,得罪人,明明清楚這一點可還是改不了。別忘了有一個成語「狡兔三窟」,看似柔情似水的肖兔人也不是好惹地。他們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有「受氣包」的特質,好像不會生氣。
  • 梁實秋:與魯迅對罵8年,黃昏戀遭質疑後,他卻借用魯迅名言回應
    魯迅早年棄醫從文,其目的就是想醫治老百姓的思想、心靈,可他創作了無數針砭時弊的文章,罵天罵地一通忙活後,人是得罪了一堆,可效果卻並不好。而這一切的背後原因,不正是因為:他只知道談社會的問題,卻不提解決之法嗎?同時,梁實秋還指出,魯迅作品表面熱鬧,長遠看卻並無生命力。
  • 人際關係當中,男女關係當中,情商,一定是利己的!
    比如說,我們群裡有一個學員,他老是在群裡面挑撥是非,那我就把他踢了,對不對?踢了過後,他交的學費就白交了,對吧,這個就是比較蠢的人。他為什麼蠢呢?他是情緒化的,他不知道怎麼做是利己的,他去傷害別人。低情商的人他只管自己爽,他去傷害別人,那麼這個社會很有意思啊,一旦你開始傷害別人,就一定會有人傷害你。人際關係當中,男女關係當中,都是這個樣子。其實男女關係你要處理好,你對她好就行了,說起來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