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能夠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是很多同學的願望,因為十幾年的寒窗苦讀,見證奇蹟的時刻就是在高考的這一刻,很多人因為夢想,努力的去考大學,很多人因為家長的逼迫,在家長的監管之下,考上大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大學生越來越多,每年都無數的大學生畢業就業,能夠在大學畢業的時候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合適的工作是很多人所期望的,很多同學喜歡做老師這個職業。
為什麼選擇做老師
一部分同學很喜歡老師這個職業,因為夢想,在小的時候就希望自己將來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名老師,所以一直努力學習,完成心願。
有的同學認為老師工作穩定,是不折不扣的鐵飯碗,可以和公務員相媲美,老師的待遇好,每年還有寒暑假,所以很多同學在大學報考的時候就會選擇師範專業,家長也很認可這個職業,打算在畢業的時候能夠當一名人民教師,不過競爭也是非常大的。
辛辛苦苦考「教師編」,只能無奈離職,欲哭無淚
小王是師範專業畢業的學生,在高考報考的時候,父母覺得老師這個職業不錯,所以聽從了父母的意見,在報考的時候就果斷的選擇了師範專業,想著畢業後能夠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師的編制對想要做老師的同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畢業不久後,小王就開始準備教師編的考試,過程很辛苦,但是結果讓人很高興,經過努力的付出終於得到了收穫,小王順利的通過了考試。
小王入職兩個月,便想要離職,這讓人很費解,好不容易苦盡甘來才考上的教師編制,怎麼就想要放棄了呢?原來小王在考編的時候,競爭很大,選擇鄉村教師,但是鄉村的環境很艱苦,學校也十分的偏遠,努力的去融入環境,但是卻很難融入和適應,只能無奈選擇離職。
小王的父母知道這樣的事情之後很難接受,女兒這樣的辛苦付出,想有一個穩定的工作,但是因為環境艱苦不能適應,辛苦考上「教師編」,2個月後無奈含淚離職,父母無法接受。
其實很多同學在考編的時候,只是在意自己能不能考上,報考的時候並沒有切合實際的想像鄉村教師的環境,所以很難去適應和接受,甚至還會懷疑自己上了大學,畢業後在這種小鄉村做教師,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為什麼很多人不想去鄉村做老師?
1. 地域偏遠,環境差
很多同學都很難接受偏遠的山村,尤其是畢業後的大學生,大學基本上都設立在大城市,所以當畢業後回到鎮上會鄉村,很多同學在心理上是很難接受的,還有的更差一點的,連公路都是土路,來回到鎮上沒有方便的車,甚至要花幾個小時的路程,這讓很多人都無法接受。
鄉村的不發達,鄉村的環境差,跟不上社會的形勢發展,學校的設施設備也比較簡陋,所以很多農村人都在往外走,去大城市打工,也不想留在農村。
2.生活質量低
每個人都想去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很多人追求穩定的同時,肯定是要在意薪資待遇的,每個人都需要經濟來源,需要吃飯買喜歡的東西,工資很低,環境又差,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做鄉村教師。
2. 沒有發展
很多同學想先通過鄉村教師考上編制,之後再調到鎮裡或者市裡,但是發現很難調走,一直留在鄉村也沒有發展,所以很多鄉村教師在這個時候也會選擇離職。
近些年國家重視對鄉村教育的改革發展,重視鄉村教師,為何還是很多人不想做鄉村教師?
1. 鄉村教師補貼很難落實
教育的不斷進步,國家重視教育的發展,重視鄉村教師,陸續的出臺政策,對鄉村教師進行各種補貼和福利待遇的提高,但是很多地區財政的緊張還是很難真正的落實,各項補貼跟不上,所以一些地域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改變。
2. 環境很難改變
雖然國家一直也在提倡綠色鄉村,其實現在很多地方的鄉村規劃是很好的了,但是還是會有很多跟不上,落後的地方,這些地方真正的做到改變是很難的,我國鄉村學校眾多,逐步的改善也需要時間。
總結
老師的職業是神聖的,老師為社會培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才,為社會做出貢獻,相信國家對待教育的重視,對待鄉村教育的重視,對鄉村教師的認可,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還有很大一部分的鄉村教師熱愛鄉村教育,一直在崗位上默默無聞奮鬥著。
對於鄉村教師你怎麼看待?大學畢業後你會選擇回到鄉村嗎?(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