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將女兒養得不好惹一些,孩子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信、自由。
「媽媽,我是怎麼來的?」當媽後,很多女性都被孩子這樣質問過,很多父母會直接忽略孩子的幼稚提問。
還有一些父母會敷衍孩子:「你是撿來的,」「充話費送的」。雖然父母知道自己的回答有些荒唐,但是很多父母都覺得不跟孩子講明,是對孩子的一種善意的保護。
但是也有父母認為這種生理性知識應該從孩子懂事起,就找時間講給孩子聽。這樣的話,也能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近期,一位媽媽曬自己和老師的聊天記錄上了熱搜,這名媽媽和老師聊天時,開頭就先發制人,告誡老師:我女兒還小,請老師別教她亂七八糟的東西。
通過後續的聊天內容,網友才知道,這位媽媽口中的「亂七八糟的東西,」是指:老師不應該課堂上普及懷孕,男女有別的知識。
媽媽表示:自己的女兒才9歲,年齡還小,怎麼能讓孩子聽這類奇怪的知識。但是老師也覺得委屈。
老師解釋:是因為班裡的任課女老師懷孕了,孩子們好奇詢問,所以自己才給孩子普及一下相關知識,順便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沒想到家長這麼激動,不僅拉黑了自己,還向校長告狀。
有很多網友表示:9歲真的不小了,孩子3歲去上幼兒園的時候,幼兒園老師就應該教過孩子的男女有別,教會孩子保護隱私。
還有家長附和:老師沒有錯,從孩子3歲的時候,我家寶寶就知道進別人房間就敲門,不能因為孩子小,就覺得孩子不懂。
父母教孩子基本的性別意識,再早的都不算早。有些女孩子甚至一直到來例假之後,才知道例假是什麼?
想到孩子來例假時的窘迫,驚慌和沮喪,父母還覺得給孩子普及性別意識太早嗎?父母思想保守並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不能一直封閉孩子的思想,讓孩子無知的活著。孩子只有了解了這些生理知識,才會有自我保護意識,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養育女孩子,除了教會孩子男女有別,父母還應該教會孩子如何自保。
一:讓孩子時刻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
從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父母就要多教育孩子保護好自己的隱私,和別人交往的時候,保持一個合適的距離。
讓孩子儘量不要和別人獨處,遇到危險要及時呼救。一旦別人觸碰到自己的底線,孩子一定要制止,要反抗。
而且父母也要儘量給孩子穿一些方便活動的衣物,儘量少給孩子穿裙子。
畢竟孩子活潑好動,和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可能會有走光的風險,而長裙又容易絆到孩子。所以儘量少穿,或者強制在孩子裙子裡加一條長款打底褲。
二:培養孩子「強勢的性格」
女孩子一直是弱勢群體,更需要被保護,不過最好的保護是自保。
想讓女孩子不受欺負,父母不能夠將孩子養的跟林黛玉一樣,弱不經風,遇事只會背地裡掉眼淚。
這樣柔弱的孩子現實中反而容易受欺負,被人當作是軟柿子隨意拿捏。所以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父母也要培養出一個性格強勢的女兒。
性格強勢的孩子,在這裡是指:女孩子性格堅強,敢於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有個性,有追求。
性格強勢的女孩子有話語權,也有捍衛自己權益的能力,更有拔刀相助的正義感。父母想要培養出這樣的孩子,就要以身作則。
只有父母自信,樂觀,有個性又正直。才能夠給孩子好的薰陶,讓孩子成長成一個出色又優秀的人。
三:讓孩子有一個強健的體魄
除此之外,父母也要讓孩子有一個強健的體魄,這樣才能不被欺負。
想讓孩子養成強健的體魄,父母可以讓自家女兒學習一些可以強身健體的特長,又或者父母平時可以多讓孩子做一些體育鍛鍊。
孩子身體素質好了,不僅會更少生病,而且在學校也不容易被欺負。不過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個性,根據孩子的興趣給孩子選擇特長。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你認為這位老師做的對嗎?你家孩子什麼時候有的性別意識?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