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上海擬取消指路牌的英文路名,路政:利用率不高,先徵詢意見
近日,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報導,上海欲刪除路牌的英文路名標誌,並評論此舉對於看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來說會是問題。
8月25日,記者確認,這只是上海市路政局就道路指路標誌設置向社會公眾徵詢意見的調查,其中一項建議為取消指路標誌牌上的中英對照,理由為「大多數路名和地名的英文表達其實是拼音,利用率不高」。
對此,受訪的上海市民和外國人均不支持取消英文路名,理由是上海有大量外籍居民和外國旅遊者,當看不懂漢字的人開車或打車時,「沒有一點英文就完了。」社會學者認為,英文路牌的存在與上海的都市形象與作用一致。
上海城市道路、公路指路標誌設置調查問卷指路標誌部分
路政局:只是徵求公眾意見
澎湃新聞記者查閱資料發現,8月15日上海市路政局發布《城市道路指路標誌設置規程》和《公路指路標誌設置規程》向社會公眾徵詢意見的通知,給市民的問卷中一道問題為指路標誌牌「是否採用中英對照」。問卷提示,目前上海的指路標示版面均帶有中英文對照,而多數英文標示實則為拼音。若取消英文,可縮小路牌尺寸,「或在標誌牌尺寸大小不變的情況下,適當放大中文字體,加強視認性。」
目前上海的指路標示為中文、拼音、英文的組合指示,記者走訪時看到,如「五角場」路牌顯示為「Wujiaochang」,逸仙高架路為「YIXIAN
Elevated Rd」,「南北高架路」在指路標示板顯示為「N-S Elevated Rd」。
昨日,澎湃新聞記者獲悉,事實上路政部門的本意並非取消。「因為上海的一些路標上的英文會存在一些問題、錯誤,想要修正。而且目前只是在徵求市民意見的階段,8月30日截止後,還將會同結果再與相關的交通專家、各企業等進行徵求意見。過程比較長,真正具體的實施工作可能要等到明年。」路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市民:中英對照提供很多便利
是否應該取消路牌上的中、英文對照,採用中文路牌?
澎湃新聞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了幾位市民,盧小姐認為英文路名必不可少,「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外國人這麼多,還是旅遊城市,中英對照提供很多方便。我覺得不只中英文,還應該在一些景點放上多國語言。」
「上海和其他地方不一樣,畢竟是一個國際大都市,來往的外國人還是很多,外國人也要指路的。我們到國外去也會產生強烈的想法,希望有中文指路。所以標上英文應該是出於國際都市的考慮。」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胡申生表示,英文路牌與上海的都市形象與作用一致。「路牌首先是為市民服務使用的,當然其中還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充分考慮一下。比如說地鐵路牌的指路,應該標上地鐵站距離標誌還有多少米。這些地方要反思一下。比如說路牌上的東南西北,東南是多少號,西是多少號;還有箭頭應該怎樣指,儘量不要造成歧義。這樣的部分應該完善一下。」
外國人:沒有一點英文就完了
「這種路牌我基本上不會管,因為我自己不開車。」英國人歐文在上海生活了近3年,他認為如果路牌出錯那麼應該修改,而不是刪除英文,「看不懂漢字的人想開車,或者打車的時候找路,沒有一點英文就完了。」
同歐文一樣,不少受訪外國人也並不支持取消。「路牌嗎?拼音幾乎都是對的,我還沒在上海看到過任何錯誤的路牌,我認為應該要保留這些英語,」8月25日,在上海生活了3年的美國人丹尼爾接受採訪時表示,路名用漢語拼音標註比用翻譯更加實用,「比如說, 富民路翻譯成Rich people’s road就看不懂啦,而且外國人如果用『Fumin-lu』來和不懂英文的本地市民問路,會更方便。他們(本地人)肯定是聽不懂Rich people’s road,不是嗎?另外,如果路名裡面有方向,我也比較喜歡直接用拼音,比如『陝西南路』,用『nan』比『south』更方便。問路的時候方便,因為英語和中文是兩種太過不同的語言,所以翻譯越能貼近本地人的習慣就越容易理解,讓大家都聽得懂比較好。」
丹尼爾還表示,上海路牌有一點很難理解,「比如這張路牌我以為這個路口右轉就是復興中路,但實際上不是的,是茂名南路,復興中路要在下一個路口右轉才是。我的一些外國朋友剛來上海會對這個非常困惑。」
爭論:路牌標誌英文如何表述
關於路牌標誌的英文如何表述,早有爭論。澎湃新聞記者查閱《地名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規發現,中國地名必須用漢語拼音拼注。1977年,在聯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上,通過了按照《漢語拼音方案》來拼寫中國地名的決議。
上海市地名辦負責人2015年接受光明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07年籌備上海世博會期間,結合當時全市道路名稱英譯現狀,上海對道路通名、專名的譯法再次明確作了統一要求。上海的路牌是在2001年舉辦APEC會議之前,統一改為英語譯名標註。
這位負責人指出,1994年,上海有3000多條道路,地名傳後世,命名非小事,最重要的是保持城市路名標誌的準確性、整體性和統一性。
《上海市道路名稱英譯導則》中明確了通名部分的不同譯法:路,Road;支路,Branch Road;道,Avenue;弄,Alley;巷,Lane等。對道路名稱中使用方位詞和數詞的譯法也做了規定。如中山東一路,譯為East Zhongshan Road Number One,縮寫為Zhongshan Rd(E-1);不表示同一條道路不同路段的屬性詞則採用音譯,使用漢語拼音,如北蘇州路,Beisuzhou Road;豫園老街,Yuyuanlao Street。該導則中還明確了幾個特例:中環路,Middle Ring Road;世紀大道,Century Avenue等。這幾條道路的專名部分沒有採用漢語拼音,而是使用了英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