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平,寬敞,自然庭院。
一周,完成了噴灌系統的建設,3天,基本完成了這個庭院的植物改建。
一個月後,我們將再次返回,為其進行精細化修剪。
改建的過程裡,有初夏熱衷帶涼的風吹著;湖面的魚看著;種植師傅們庭院裡忙碌穿梭著;被每日午後好客的主人送來的西瓜,點心甜蜜著;幾天,一溜兒而過,院子,成了該有的樣子。
看著每一棵樹,每一棵灌木,小花,都呆在了各自舒適的位置,被小水淋淋,小風吹吹,那麼的安生,我們這些傻蝸牛,無比幸福……
植物種植,是花園建造的關鍵環節,工地雖忙,還是抽了點小間隙時間,與大家一起分享,或許,對大家的庭院植物種植,有些小小的助力。
庭院現場分析
庭院700多平,寬敞,有亭,臺,路,池,花園該有的基本元素,都已具備。需要進一步提升效果的,是植物種植環境。原有現場的植物環境,色彩多,三兩不成群,與700多平的大尺度空間視覺上不成比例。建築臨湖,河岸景觀,過密。品種,色彩,線條,都略顯雜亂。需要重新梳理出疏密關係。亭,臺,籬等主要元素,孤獨暴露在視線內,需要有植物的掩映。路徑不甚合理與美觀。魚池,平臺相互融合度可以更佳。後院設備區域雜亂。整個院落喬木樹冠重,厚,需要疏枝,整形修剪,使之輕盈。改善排排坐的喬木種植關係。
花園解決方案
根據建築主體色系與花園主人的氣質,定花園主色調為柔粉,藍,紫色系。河岸景觀線內外兩個區域,外部景觀沿河,滿足公共形象的需要,同時,為內院花境景觀的背景。內部景觀注重色彩及中前層精緻度,提升園內欣賞的美感。整體院落,重新配置植物的安置區域及流線,使之流暢,連貫,與花園亭,臺,池等元素融為一體。修剪喬木,使之輕盈;修剪及移除部分灌木,使之疏密有致;移栽部分中層喬木,改善排排坐的現象。為整體庭院做土壤改良,地形整理,為植物生長,提供更好的土壤環境。草坪區,做好精細化平整,播撒草籽,進一步節約業主改園費用,同時,不降低效果。安裝自動化花園澆灌系統,降低花園勞作的辛苦。
原河岸線
省該省的錢,將每一分建園的錢,花在恰恰好的地方。最終,呈現符合空間美感的庭院。好用,舒適,美觀,且有個性。這,就是設計師的價值與職責。
來自:蝸牛家的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