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畸人》:在這小鎮裡,總有誰的靈魂與你相契

2020-12-14 飛貓飛貓飛貓

「我們孤獨地活著,正如我們孤獨地夢著。----約瑟夫·康德拉《黑暗的心》」

住在瓦恩堡的人們在孤獨中,慢慢地變成 「畸人」。 它就像一個牢籠,處於這裡的人們痛苦、掙扎、逃離,但一切都毫無意義,無法掙脫。

這是美國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說集《小城畸人》中被孤獨禁錮的靈魂。

這部短篇小說集於1919年面世,從此確立了安德森在美國文學史的地位,也使他成為了美國舉足輕重的現代主義小說家。

安德森對海明威、福克納、塞林格、斯坦貝克、菲茨傑拉德、卡佛等作家的寫作具有深遠的影響。

菲茨傑拉德對他讚譽說:「他是時下用英語寫作最優秀的作家之一。上帝,他真能寫啊!」

確實是能寫。

被污衊不敢用手觸摸別人的老師、渴慕上帝施恩的農場主、妻子出軌一輩子活在憤怒中的電報員、虛度年華的女店員、抑鬱而死的旅店老闆娘、熱烈苦悶的女教師……

24個小故事卻像是一幀幀簡潔深刻的素描畫像,畫像中的人們是平凡喧囂的世界裡執著於各自真理的畸零人。

這些人物中,有三位女性的命運,看得讓人不吐不快。雖然有時代的烙印,但隔著一百多年的時光,讀者仍然可以從她們身上,看到與自己相契的靈魂。

01艾麗絲:一個靈魂不屬於自己的人

艾麗絲是一位售貨員。16歲的時候和一個叫內德的男人相愛。有一天內德和她說,他要離開瓦恩堡,去大城市工作,讓她留在這裡等他回來。

這一等待,很漫長,甚至內德再也沒有音訊。痴情忠貞的女孩拒絕了別人的示愛,她在心裡暗暗告誡自己:「我是他的妻子,不管他回不回來,我永遠做他的妻子。」

她並不清楚:女人是屬於自己的,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目的決定取捨。

她拼命工作拼命掙錢,開始時是想存了錢去城市裡找內德,後來是覺得存了錢可以供未來她和內德花銷。

兩三年後她第一次產生了受騙的感覺,因為她意識到自己年華在漸漸離去,她很恐懼,覺得自己永遠都不會找到幸福了。

二十五歲的時候她越來越覺得孤獨,所以加入了教會,因為每周可以和很多人在一起。

二十七歲的時候,她覺得「有一種東西是不會被欺騙的」,這麼多年來,自己想要一個確切的答案。

生活早就給了答案,然而她自己不願相信。

在一個雨夜她鬧了了點事。那天晚上她感到特別孤獨,身上的青春活力一點點地在流逝。她脫光了衣服,站在草坪上,雨水打在身上,發覺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那些活力和勇氣又回歸了,她想跳躍、想快跑、想大喊。

她不顧一切的希望有人擁抱她,因為內心的孤獨無處宣洩,渴望被擁抱、被回應。然而,並沒有任何人走向她。

很快她的神志清醒了,倒在草地上,慢慢地爬回家。躺在床的時候,她強迫自己勇敢、強迫自己相信:「很多人,即使在瓦恩堡,都得孤獨地活著,再孤獨地死去。」

看,生活的殘酷,並不是直接把你打入地獄,而是把美好的部分讓你看過、體驗過,並許下諾言,最後又讓你自己把這水晶球打破。

02路易絲:一個誤解「愛」的人

她是美國工業時代女性群體中,過於敏感的那一類。

路易絲的父親是一個富有的農場主,這位父親一直希望能有個男孩來繼承他的家業,對於女兒的降生,始終很不痛快。

她的媽媽身體單薄,過於操勞,又是看丈夫眼色行事的人。

在這樣的家庭中,路易絲活得小心翼翼,文靜而敏感,想要得到父母之愛,又無人愛她。

像所有原生家庭中得不到愛的小孩一樣,路易絲第一步逃離開始了。

她嚮往中的那個充滿歡樂與活力、男男女女生活得很自由的瓦恩堡鎮,一定是一個很棒的地方。於是,小鎮成了她嚮往自由的新起點。

她寄居在父親的朋友哈迪家,學習用功的她卻被哈迪家的兩個女兒欺負與排擠。在這裡沒有朋友,懦弱、安靜的女孩連友誼之愛都得不到。

孤獨無依的她,渴望溫暖,渴望陪伴,她嘗試給自己找情人,她主動出擊,寫信私會上了哈迪的兒子約翰。

她的想法很簡單,被人抱在懷裡親吻就是愛,但愛到底是什麼,她一點都不知道。

約翰的手放在她手上,她就覺得很滿足。她對愛的渴望瘋狂的時候,甚至會抱住農場年輕僱工,把臉貼在他的肩上。

但沒有人抱她,即便和約翰結婚後,約翰對於愛情有著自己的看法,因為擁抱沒有性愛來得直接。

路易絲要的是別人對她發自內心的關愛,溫暖的家庭生活,而她得到的,仍然是擺設般的情感。

她盼望走出農場,而最後發現,自己嚮往的瓦恩堡根本與其無兩樣。

她開始自暴自棄,說刻薄的話、傷人的話。直到新生命降臨的時候,作為母親的她,仍然不知道怎麼樣去愛孩子。

她對孩子,有時很溫柔,有時又不管不顧,是一個神經質的母親。

約翰指責她殘酷的時候,她哈哈大笑說:「他是男孩,總會得到他想要的東西。」「要是是女孩兒,為了她,世界上沒有我不願意做的事情。」

但作為讀者,不禁暗暗嘆道:即便是女孩,路易絲一樣也不懂得怎麼去愛。

同兒子不親,和丈夫不愛,與父母不近。所以,中年的她仍然還活在尋愛的路程中,孤獨而盲目。

愛既是付出,又要懂得去。在這兩點上,路易絲始終沒有明白。

03伊莉莎白:一個來不及逃離,夢想就被碾碎的人

旅館老闆的女兒伊莉莎白,年輕的時候像一朵驕傲的玫瑰,高傲輕佻,穿著花哨的衣服,挽著旅館客人的手逛大街,聊著嚮往的城市風貌。只要她出沒在瓦恩堡鎮的街頭,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小夥子的目光。

而45歲的她多病瘦弱,在陳舊的旅館裡像一個幽靈一樣到處遊蕩,打掃著一個又一個的房間。

年少的她想做演員,要去大城市生活。而城裡來的客人卻告訴她:「和這裡一樣枯燥無味。沒什麼出息。」

伊莉莎白的夢破碎得很快,還沒等她開始行動,父親生病死了,而只有店裡的夥伴湯姆在身邊。

父親死之前,勸她不要嫁給湯姆,不要嫁給瓦恩堡的人,讓她拿著剩餘的錢,離開這裡。

而伊莉莎白以為婚姻可以改變生活的面貌,想要的只是結婚而已。結婚後她很快發現父親的話是對的,但她已經無法離開瓦恩堡。

敢於輕易地和一個不信任或者不愛的人結婚,不幸早就註定了。

伊莉莎白抱怨著婚姻碾碎了她的夢想,當她想要追求夢想的時候,湯姆在後面追,張牙舞爪,身邊有什麼東西就操起來扔,木棍、碎玻璃,甚至幹活用的工具。於是,她把夢想關了起來。

湯姆怨恨的是這個旅館以及妻子拖住了他的前途。他原本以為這兩樣事物可以給他的生活帶來新的希望,然而,旅館越來越舊,妻子越來越神經質,成為了敗落與不可救藥的東西了,他時時刻刻想著擺脫。

但他們並不明白,他們彼此恨著的,不過是現實面前的那個自己而已。

伊莉莎白愛自己的兒子喬治,但她習慣了將一切壓在心底,她膽怯寡言,趁兒子不在的時候去他房間祈禱,「假如我死的時候,看見他變成像我一樣的廢物,我會復活的。」

她會留心兒子房間裡發出的細碎聲,來判斷是在工作還是在看書或者是在睡覺,卻總也不會正面去關愛一下。

這對母子的在一起的時候,相處方式也很奇怪,兩個人總是呆呆地坐著,不講話,默默看著窗外。

至於她的夢想,有時候會復燃,她會將自己打扮成劇中的某個人物,從旅館的樓梯上高貴地往下走,直到把旅館裡的客人嚇一跳。

她會迅速地萎頓下來,身上神奇的力量消失,兩腿發軟,渾身打顫。

她知道兒子喬治始終會離開瓦恩堡這個地方,她的夢想需要兒子去延續,但她又害怕被遠走的兒子拋棄忘卻。

她就這樣,掙扎在孤獨、不安、不滿、被孤立、夢想無法實現的深淵中,無法呼吸。

後來她死了,於她而言,是解脫。

一個夢想被壓抑的女人,又把夢想押在了兒子身上,所以,不幸是早就註定的。

而在這世上,像她一樣把夢想寄托在別人身上的女人、男人們不知道有多少?

《小城畸人》的人們平靜的外表下,內心都湧動著一顆躁動不安的心。誤解與孤獨、不安與不滿、幻想萌發又被破滅。。。那些積壓在心裡的情感無法宣洩,因而使他們在精神和心理上變得扭曲不可理解。作者在書中說:

「一個人一旦拿走一個真理,就稱之為他的真理,並且依照這個真理生活,他就變成一個怪僻的人,而且,他所擁抱的真理就變成謬誤。」

是啊,這樣變成「真理」多少有點蠢,這不是真理,只是執念而已。

小鎮裡人們的境遇,是一面鏡子,這百年來的讀者,都能從中找到一個與自己相契的靈魂,那些人,正是某一時刻的自己。

相關焦點

  • 走在這座小鎮上,總有誰的靈魂與你相契
    小鎮青年喬治·威拉德是位報社記者,夢想著有朝一日成為作家。這讓他在瓦恩堡鎮有了非凡的地位,人人渴望與他結識,說出自己的故事——誤解與孤獨、不安與不滿、幻想萌發又破滅……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居民次第登場,諸多奇怪而又美好的品質逐漸顯露。本書是美國現代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書中描摹的美國前工業時期的小鎮生活具有深遠意義。
  • 好看的皮囊千千萬,相契的靈魂萬裡挑一
    了解你,懂得你,能夠讓你開心到肆無忌憚地大笑,愛這樣一個人,甚好!人生很長,兩個人在一起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當愛情帶來的激情退卻,當年輕的容顏老去,更重要的是我們相互依偎的靈魂。獨立的兩個人,彼此的靈魂卻完全契合,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彼此都心領神會,把餘生交給對方,用時間證明愛情的雋永。
  • 靈魂相契 《夢間集》開啟你的專屬劇情
    在《夢間集》手遊中,每個神兵化身的角色不僅有精緻華美的立繪,生動迷人的配音,還能在劇情中時時刻刻為你保駕護航,陪你一起探尋夢境之謎。除此之外,他們每個人也有從不對其他人展示的內心世界。作為尋夢人的你,可以通過角色個人劇情來走進他們的內心,發掘他們的秘密。
  • 誰是填補你靈魂缺口的人?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自己,一是自己本身,一是與自己有相似靈魂的人。因而,這世間最深最美的情緣,就是兩顆類似的靈魂相遇,最牢固最完整的愛,就是靈魂與靈魂的相依為命。那些能夠活成自己的人,想必就是那種追求靈魂高度的人。
  • 最美的愛是堅定和包容 更是比肩而立靈魂相契
    一錢,一蔣,這兩個姓氏放在一起,頗有種「富貴」的感覺,可兩人卻都將名利置之度外。雖然聚少離多,但有著相同的原則和默契。2002年,霍英東希望給錢學森頒獎,通過錢學森的秘書轉告他的請求:「我知道您已臥床,是否可請夫人代您領獎。」出發時,蔣英告別錢學森,「我領來的錢歸我,獎給你。」
  • 《陳情令》一個被稱之為孤獨的靈魂,在遇見另一個契合的靈魂之前
    一個人的靈魂是孤獨的,在遇見另一顆與之相契合的靈魂之前。我們終身在尋找很多東西,其中便有靈魂相契之說。找到這樣一個人,陪你海枯石爛,與你浪劍天涯,懂你淚水的滋味兒,知你悲傷的聲音。有他,你會覺得天涯比鄰,海角眼前,夢在今朝,志在當前;無他,你便身在一日如三秋的情景裡。每天好像都過得去,但不知其意,此刻才明白白開水的味道到底是什麼滋味兒。
  • 最好的愛情,好比孫儷和鄧超的婚姻,是兩個自由靈魂的相契
    人生百態,愛情也會有千百種模樣,適合我的,不一定適合你。所以小編認為,好的感情是讓我們都成為更好的自己。它是兩個自由靈魂的相愛、相契。這般美好又靈魂相伴的愛情,好比如孫儷和鄧超的婚姻。在娛樂圈中不乏明星夫妻,但婚姻之路能走得長久的夫妻,確實不多。眾所周知,娛樂圈是個名利場,鎂光燈下的感情非常脆弱,經不起推敲。
  • 人到中年的你,需要有個「靈魂伴侶」!靈魂伴侶,遇到請珍惜
    靈魂伴侶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知音,一種是愛人。前一種如伯牙子期,後一種如寶玉黛玉。靈魂伴侶就是靈魂與靈魂之間的兩情相悅,是內心與內心的全然喚醒,是最真實的自己找到了另一個完美相配相契的自我。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 氣息相同的人,靈魂相似的人,終有一天會相見
    而那些氣息相同的人,靈魂相似的人,終有一天會相見,被一種神秘的磁場吸引,一路同行,一路陪伴……2、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相同或相似的靈魂走在一起,一定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好像彼此早已認識,有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之感。3、大凡靈魂相似的人,有幸相逢,就是永恆。
  • 【英語show】:互相欣賞,才會彼此走近;靈魂相似,才會相知相契
    互相欣賞,才會彼此走近;靈魂相似,才會相知相契When he proposed to her, he said only three words :" Trust me ." When she gave birth to his first daughter, he said to her ," Hard work ."
  • 兩個孤獨而相契的靈魂,相遇了會發生什麼?
    由曾國祥導演,周冬雨和易祥千璽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成功入選豆瓣2019年年度電影榜單。這一部電影的成功,使得校園暴力成功引起社會的關注。然而,我認為這部電影當中,除了校園暴力,更重要的是陳念和劉北山這兩個孤獨的靈魂從孤獨,到相遇,再到完成生命圓滿的一個成長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看見了「人」的縮影。
  • 讓自己和上師心靈相契
    弟子與上師之間心靈相契很關鍵,很多道友也非常希望自己能與上師相應。那麼,使自己與上師心靈相契的方法是什麼呢?對上師要有無偽的敬信心,要經常憶念和祈禱上師。恭敬心和信心是依止上師的非常關鍵的要素。上師的加持會在具足圓滿信心的相續中隨時隨地出現,關鍵是弟子要和上師心靈相契。三喜就是以三種歡喜的方式來承侍上師:以財供養令上師歡喜,以承侍供養令上師歡喜,以法供養令上師歡喜。
  • 請記住,兩個人在一起,有這3種感覺,才能叫「靈魂伴侶」
    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最美的愛情,莫過於靈魂相契心相依。當愛上一個人以後,你會變得堅強,仿佛身著鎧甲無堅不摧。與此同時,心底的柔軟又讓你沉醉不已。這就是愛的雙面,擁有著讓人堅強和柔軟的「魔力」。何謂靈魂伴侶?徐志摩說過:「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愛的旅途,有一人懂你,漫漫長路,不顯孤獨。
  • 誰會悄悄整理你的靈魂?
    多年以後我才開始明白我不能違抗什麼,我必須遵從所有的法則和誡律我遵從重力法則,即地心引力的法則用我所有的身體所有的力量和我所有的愛我遵從物質的均衡法則和守恆法則身體與身體,靈魂與靈魂,身體與靈魂我厭惡在我的痛苦和我的喜悅裡出現真空By 阿米亥誰會悄悄整理你的靈魂?
  • 你的名字:總有一個人穿越人海去擁抱你
    小鎮每天的生活的乏味無趣,三葉早就厭倦了這裡的生活,夢想著有一天能夠到大城市東京去生活,而男主瀧生活在東京,是一名高中生,他和父親生活在一起,經常去餐廳打工,他的生活也同樣的平淡無聊,波瀾不驚。一切都是從他們夢醒來後發現彼此的靈魂的互換開始的。夢中的三葉進入了瀧的身體,過上了她一直想要的東京生活,她來到了瀧之前打工的餐廳裡,幫助瀧追求暗戀已久的女孩。
  • 小鎮青年心理畫像(02)
    小鎮青年總覺得童話故事愛走極端,裡面的人物要麼像荷花一樣潔淨善良,要麼像臭水溝裡的垃圾袋那麼汙濁不堪。小鎮青年家附近有一條乾淨的小溪,小時候,她經常跟自己的玩伴在那裡撈魚捉泥鰍。小鎮青年喜歡這條小溪。不管後來離家多遠,每次回去都要去小溪那洗洗腳、灑灑水、說說話、哼哼小曲。狗咬事件後,小鎮青年覺得自己就是臭水溝裡的垃圾袋,誰靠近誰被汙。
  • 小鎮青年,困在賭博裡
    阿晨被抓,在村子裡並沒有攪起多大的漣漪。地處閩西南,這個村子很小,總共也就1000多人口,和阿晨同齡的年輕人,也就七八十個,他們的情況,村民們多少還是有所耳聞的。這些沒有上大學無法在城裡正規就業,亦不習慣務農,也不甘心在鎮裡的工業區上班的小鎮青年們,長期不務正業,總想一夜暴富。這幾年,村裡從事電信詐騙、網絡賭博的年輕人,已有二十多人。
  • 《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話,誰的世界裡也沒有容易二字
    在蔡崇達的筆下,文章暖心而細膩,描述了一系列發生在福建一個漁業小鎮上的故事,表現出了那些刻在骨肉間的風土人情,以及作者對鄉土、父母的緬懷之情;在一個個冷靜卻又冷酷的角度上,描寫出了「靈魂」這個字眼的豐富內蘊。
  • 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你得先有靈魂!
    這就如同買房子,那房子先放到別人手裡,等自己先賺夠了錢,就可以買回來了。然而,孩子的精神發展都是有階段性的,錯過了一段兒,那心理就成型了,萬一出了問題想矯正都很困難。而房子出了問題可以不去買,但孩子出了問題,你家長有再多的錢能買回一個不出問題的當年的孩子嗎?
  • 英國湖區的那些靜謐小鎮,總有一個是你的愛
    湖區星羅棋布的大小湖泊有14個,連綿環繞的座座山峰,有英格蘭的最高峰斯科菲峰,海拔978米。是很多登山愛好者的天堂,很多當地人也會去選擇挑戰的最高峰。喜歡徒步和登山的你可以去試試挑戰一下哦!如果你喜愛童話故事,知道風靡世界的《彼得兔的故事》,那一定不要錯過「彼得兔世界」,走進真實的童真世界,找尋一份童心和純真。除此之外,Windermere湖本身也非常值得駐足散步,天氣好的話,可以步行進入Bowness小鎮,徜徉在風和日麗的湖邊,有許多天鵝和鴿子在徘徊等著嗷嗷待哺搶食路人灑下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