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同學
本科背景
香港中文大學 經濟學
GPA:3.38 雅思:7.5 GMAT:720
錄取結果
香港中文大學 管理學
香港科技大學 投資管理
若要問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經濟學本科是什麼體驗,我回首在經濟學系學習生活的這四年,從準備入讀到畢業,可以說是十分豐富且難忘的。
接下來,我想從入學準備需要了解的一些信息、我自己在中大就讀經濟學本科各方面的體驗和經歷、以及在中大就讀經濟學本科獲得的交換生和職業機會這三個方面來進行介紹和分享。
選擇一所學校以及就讀專業,我認為應該是一種雙面的考慮:從學校及專業出發,中大經濟學系是否是自己想要就讀的專業,是否擁有良好的課程設置及資源?從自身出發,自己是否適合讀經濟學,自己能否在中大經濟學中得到成長?
因此,了解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的優勢,是一項必須的功課。
首先是排名,排名雖不是全部,但不可否認也是一個學校和學系的重要標籤。以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作為參照,中大於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的範疇,分別位於亞洲第七名和全球第三十八名,處於名校前列。
除此之外,中大為學習提供了一個絕佳環境,校園劃山為地,處處都有自然風光,是遠離都市喧囂的一片學術之地。
若要提及中大在基礎設施和各種學習、生活相關設備的優勢的話,便離不開討論本科生獨特的書院制度:本科生入學會被分到九個不同的書院裡去,各個書院都會有自己配套的宿舍、餐廳、自習室,甚至有的書院會有夜讀室、健身房、圖書館、琴房等等。不但學習氛圍濃厚,課餘生活也多姿多彩。
內地生就讀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是通過全國高考統一招生的方式,無需另外的申請和報名等手續。高考成績出來之後,於提前批次填報香港中文大學即可。
中大對內地生開放的招生形式為大類招生,即填報志願時不以具體的專業形式呈現,而以「人文大類」「商科大類」「理科大類」「工科大類」這四種大類來招生,其中,中大的經濟學隸屬於「人文大類」中的「社會科學」學院。
各個大類中的個別學科會在Orientation Camp(新生營)那段時間進行面試,而經濟學則是大學第一年結束後才能夠declare major。
因此,若有意向就讀中大經濟學,可以在提前批錄取時填報人文大類,入學後大一就讀社會科學broad-base,便能夠在大一結束後申請經濟學主修。
在中大,設有不同的獎學金。
首先,可能接觸到的第一種獎學金便是內地升高考入學獎學金。每個省份有不同的名額,獎學金的發放標準是獲錄取學生的高考成績與排名。
入學獎學金每年都可能會有細微的調整,同學們可以在學校官網上關於內地生入學的部分跟進自己省份的招生人數和入學獎學金設置情況。
其次,入學後內地本科生會有自己的學系和書院,兩個體系各有自己豐富的獎學金以獎勵在大學期間學術表現優異的學生。
最後,學校的mass mail也會經常推送各種開放申請的獎學金,同學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積極申請。
中大經濟學學制四年,採用的是靈活學分制。經濟系主修的畢業生要求修讀經濟系相關課程共72學分,系裡開設的所有必修課和選修課都可以在經濟系官網上查到,每年都可能會有細微調整,查詢時要以學生特定的入學年份為基準。
除了只會在特定學期或要求在特定學年修讀的課程外(例如seminar形式的導修課以及兩個final year projects),其餘的選修課甚至必修課的修讀時間都能夠由學生自己來安排,課表的內容由自己判斷輕重緩急,自己衡量workload,自己做主。
經濟系下還設有不同的concentration(專修範圍),concentration是由同學選擇的選修課來確定的。參照官網上最新的章程(2018-19入學適用),經濟系一共設有5個concentration:Economic Theory,Financial Economics,Business Economics,Chinses Economy以及Data Analytics,每個concentration都有自己對選修課的具體要求。
學生至多可以選擇申報兩個專修範圍,根據自己的興趣或職業規劃為導向來進行concentration和選修課的安排。
中大經濟系官網上有這樣一句話:「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致力傳授學生理性分析的技巧,鼓勵他們思考經濟問題,並提高他們獨立分析經濟行為的能力。」通過四年的學習,我會說經濟系的課程是文字與數理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分析相結合的設置。
理論方面有以必修課程的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為代表打下的堅實基礎,配套的經濟數學課程以及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為學生的數理分析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從原理出發,讓學生透徹地理解公式的推導和運用。
有些課程還會帶有技能型的workshop,來學習R studio、Stata等等實用的數據分析軟體。除此之外,還有例如經濟史這樣的了解中國大陸與香港的經濟發展史實課程,亦有預測分析、時間序列、金融數據分析這樣的量化研究類課程。
另外,經濟系還提供了一些專門課程幫助學生了解香港獨有的問題,具有自己的特色。
中大經濟學的教授以及講師們都有著來自頂級名校的教育背景,以及在自己的專業研究領域有著豐碩的成果。
每年或者每學期,有些課程還會由其他國際名校過來交流的教授或研究員授課,感受來自不同學校的教授的教學內容、方式和風格。
四年的學習生活帶給我的一個很大的感觸便是中大經濟學的教授和講師,都特別平易近人。
在學術問題上,他們在下課後、office hour、郵件預約甚至work in的時間都非常熱心且有耐心地解答;平時在路上遇到時,會很友好地打招呼並且很愉快地聊上一會兒天。
關於溝通的語言問題,在下課後,除了英文,他們也很願意用中文和學生溝通,如果內地同學的廣東話水平不是非常好,他們也會試圖用普通話去解釋問題和做日常交流。
在經濟系學習,每個學生還會配有一名自己的Advisor。可以向Advisor尋求一些包括但不限於經濟學學業、專業方向以及持續深造或就業導向的問題。
中大的學生想要在本科學習生涯中出去交流、參加交換生計劃的話,主要有兩種渠道:通過學校(或學院/學系)提供的交流名額,或通過書院提供的交流名額。兩者互不衝突,本科生可以同時申請,但合作的院校和課程會有不同。
各個書院的交流計劃區別較大,具體可以上各書院官網上進行了解。若是學校的交換生計劃,香港中文大學則在全球30多個國家提供超過230個學生交換計劃名額,拓展學生對不同文化的視野和經驗,鼓勵學生繼續交流,探索世界。
根據學校的記錄,每年超過1/4的學生都在畢業前進行了交流。所以說,若是有出國/出境交換的意願,只要積極申請,機會是特別多的。
就我個人而言,我在大三上學期通過學校Office of Academic Links的交換生計劃,去了新加坡國立大學(NUS)進行了為期一學期的交流。
在那裡,我不僅體驗了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學術氛圍,還結實了不少熱情友好的新加坡朋友和同去交換的國際友人,是大學四年中一段最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
經濟系有自己的Career Unit,可以在線上預約時間,和Career Unit的工作人員進行諮詢或是經驗交流。在一些經濟系的必修課、導修課上,會課程自己或者與中大經濟department合作來提供Interview Practice, Resume與Personal Statement的寫作與評核機會,讓學生提前準備以迎接和適應本科最後階段的繼續升學或是找工作的挑戰。
當然,在指南者教育留學也能接受相關的面試準備營,特別是商科和經濟的學生來說,面試在master申請是特別重要的。面試準備營的結構特別科學,從自我介紹、問候到專業知識,從個人面到群面,提供了非常詳細的練習和講解。
中大經濟系對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有嚴格的訓練,讓學生能夠從容地面對不同的職業生涯。大部分學生在畢業後進入銀行、金融或其他商務機構工作,也有些在政府部門或教育機構就業,遍布海內外。
在大四或更早,很多同學就面臨著要繼續升學還是直接就業的問題。
就這一點上,以我自己為例子,我也與自己的Advisor、其他經濟系的老師探討過這個問題,講述了自己迷茫之處,他們非常詳細地幫我分析了Master項目的門檻高低、申請計劃,以及繼續升學或直接就業的不同好處,讓處於迷茫關口的我重新找回了比較清晰的思路。
並且,由於繼續升學會需要大學裡老師的Reference Letter,經濟系的教授或講師都很熱情地答應了我的請求,幫我完成這個重要的環節。
當然,若是在中大經濟學就讀本科後,想要繼續在中大經濟學深造,修讀經濟學理學碩士的話,有著非常大的優勢。因為入學面試時的當場筆試或問答的考察內容,都出自本科課程必修課的學習範圍。因此,若是掌握了本科的內容,在面試時是非常遊刃有餘的。
總得來說,四年在中大經濟學本科的學習,是非常豐富且令人懷念的。在這裡,我在各方面都獲得了不同的成長,也歡迎大家來中大就讀!
掃描下方二維碼
填寫評估表
獲取免費選校規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