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1-01-11 指南者留學

指南者留學定期推送留學資訊,專業介紹,申請故事,學長學姐在線講座等諸多優質內容,最接地氣、最有用的留學微信號!關注我們妥妥沒錯!

指南者學員投稿

香港就讀體驗

作者介紹

Amy學姐

本科:西南財經大學 財務管理

GPA:3.8/5,GMAT:710,TOEFL:103

我當時在指南者教育的幫助下申請到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應用經濟學、香港中文大學的會計學、新加坡管理大學的金融學以及香港城市大學的會計學,最後我選擇入讀了港中文的會計學。本文我主要分享的是在港中文的就讀體驗以及我在香港生活一年的一些感想。

港新學校對比簡介

首先,我想就香港的港中科三所學校以及新加坡的Top2(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給大家做一個大概對比。幫助大家大致了解一下這幾個學校。

香港的港中科三所學校都是世界TOP50名校,2017QS排名港中文44位, 香港大學27位,香港科技大學36位。但其實香港的local會認為港中文比港科大的名氣會好一些,這一點我也跟我認識的local確認過。港中文的商學院也是非常好的,經常排在世界TOP30左右。

關於港中科三所學校,網上流傳著一個因吹斯汀的說法,有人把港中大比喻成T-Shirt,因為我們學校的學生經常穿的比較隨意,套個肥T-shirt就出門了,但我認為港中大學生的精神風貌還是非常好的。

香港大學我去過一次,在我的印象中比中大稍微小一點。可能由於港大地處港島,學生們穿的都比較商務範。另外,港大的學生總是步履匆匆,學校裡節奏非常快。科大我沒有去過,有人把它比作是計算器,可能是因為科大的工科專業比較多。

沒有去新加坡的原因

我也有拿到NUS的應用經濟學offer,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港中大,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我認為不管是港中科還是新加坡的Top2,在內地的認可度基本是在同一個Level上。並且我個人不太喜歡新加坡的氣候,而香港這邊一年到頭氣溫也就25、26度,雖然和深圳靠的很近,但是氣候差別還是蠻大的,丘陵多、植被也保護的比較好,總體來說氣候非常的舒適。

第二個原因是我覺得在香港讀研可能比在新加坡讀研後找實習方便一些。實習對商科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想以後進金融圈,通過實習提升實踐能力非常重要。香港離深圳很近,從中大的地鐵站出發過關去深圳,40分鐘左右就到福田了。福田也是金融中心,會有很多券商機構的實習機會。當然如果你想找香港的實習也很方便,畢業以後留港或者回內地工作都ok。所以從目前來看,我認為我選擇港中大是正確的。

中大的環境與設施

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面積最大的大學,獨佔一個山頭,從地圖可以看到,中間為山頂,港中大獨佔了一個山頭,並且我們學校有「亞洲最美校園」之稱,所以校園裡有很多著名的landmark,風景也非常優美。中大整體的設施及環境,我想可以用四個字來描述:舒適、愜意。 下面是我在學校拍的一些照片。

中大校門

中大校園由於是開放式的,所以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校門。你們在宣傳冊上看到的校門就是這個,其實就只是立了幾根柱子。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處於中大山頂,是中大最具標誌性的景點,也是我認為中大最美的地方,開學季和畢業季最熱門的拍照聖地。你們如果來中大參觀一定不能錯過這裡。

大圖書館

港中大為書院聯邦制,每個書院都有自己獨立的圖書館,這個大圖書館是最大的那一個。

靜學園

中大的又一個landmark,位於大圖書館負一樓。室內燈光由電腦系統控制,映射在地面的石塊上,色彩斑斕,非常的美。

鄭裕彤大樓

我是MACC項目,這是我最常去的教學樓之一。

自習常去之地

走到窗邊不僅能看到山光景色還能欣賞海邊風景,十分愜意。

學在中大

MACC項目師資

港中大的MACC項目師資非常強大,我的教授有在Morgan Stanley、高盛等工作過的,金融系的Director幾乎都有海外背景。中大的教授上課水平非常高,專業知識講得非常通透。港中大的大牛老師們,能讓我在全英文的教學環境裡,把之前我覺得晦澀難理解的知識非常自然地掌握。

由於香港的整個教學體系和內地完全不一樣,教師的薪酬體系也不同。據我所知,一個Professor一年的收入會有一百多萬左右。所以教授們就不會太擔心物質條件得不到滿足,會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教研上,因而整個學術氛圍是非常好的。很多老師都非常的敬業,因為他們真的是一心一意地教書、做學術,體現在課堂上就是案例非常多,講課邏輯也很清晰,課程內容也很有深度。此外,他們講課進度也很快,有的時候一堂課就會有100多張PPT,所以這也需要大家具備非常強的自學能力。

我的MACC項目是一年,一共有三個學期,由於是無縫銜接的,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麼假期。第一個學期是9—12月,第二個學期是12—3月,第三個學期是3—6月,必修和選修各六門。在港中大,是沒有水課存在的,不管是選修還是必修,我認為都有一定難度。

另外,不管是教學的方式還是教材、課堂展示、與老師溝通、小組交流、或者考試都是全英文的,適應之後英語聽力肯定會有很大的提升。

教授和學生的關係也非常平等和民主,你可以直接稱呼老師的英文名。在每學期課程結束之後,考試之前,學校會發一份非常詳細的問卷,裡面會詢問你老師上課是否有充足的案例、講課是否很清楚等評價指標,會讓你進行評分,這時你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對老師進行客觀的評價。

在港中大要想取得高GPA需要非常努力,因為中大的教學體系很完善,教授打分也很客觀,不會存在只要通過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獲得學分這門課就結束了的情況。這裡的評分規則很細緻,比如出勤率佔10%,小組作業10%,小組展示10%,期中考試30%,期末考試30%。而且每個部分都不是很好得分,老師不會因為你其中一部分比較好就給其他的也打高分,他們會很嚴格地按照你的真實表現給你客觀的評分。

在內地可能期中考試會有點水,期末考試也有很多比較好得分的客觀題,不是特別的嚴格。中大考試基本沒有客觀題,想要取得好成績,真的要付出很多努力。其實這也有很大的好處,會讓你每次都很認真地、全身心投入到你每一次的作業中去,一年下來你的收穫會非常大,而且你會愛上那種竭盡全力完成一次作業取得好成績的感覺。

這一年在中大MACC項目學習的強度其實還是很大的,不僅因為學習的這三個學期無縫銜接,而且還因為剛開始你需要適應全英文授課、全英文教材、考試等,所以我認為這一年的學習內容和強度其實相當於內地的兩年多,當然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顯著的。

中大是全英文授課,教材會比較貴,大概是三四百港幣,所以有些課程我們可能會去圖書館借教材,也可以找學姐學長買二手的。

老師講課PPT用的比較多,一般在課前需要你列印好,如果沒有它你上課可能會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所以我和我同學就一起買了印表機,在每次上課前會提前列印好PPT。印表機其實是很實用的,平常用到它的機會是比較多的,面試什麼的也會用它列印簡歷。

MACC就業

找工作渠道

香港的校招和內地的校招有些差異。儘管中大也有不少內地企業來開宣講會,但並不是所有的內地企業都會來香港。來這邊的Big Name非常多,大家能想到的不少高大上的企業都會來,比如高盛,JP Morgan,以及國泰君安、華泰證券等券商公司都會來招聘。平時來中大宣講的企業信息會掛在學校的Career Center上,隔一兩周的時間也會把招聘信息直接發到你的校園郵箱裡。

除了學校的渠道,你也可以多關注招聘網站如JOBSDB、JIJIS等。香港的招聘形式和內地比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差別,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會去學校開校園宣講會。有很多企業會發布他們的招聘信息在JOBSDB、JIJIS等網站上,所以如果你想在香港找工作就應該充分發揮你的主觀能動性。另外你也可以多關注一些香港招工的公眾號比如港漂圈、香港求職等。

還有在香港找工作很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內推,所以你也有必要和學長、學姐保持聯絡。一般來說,通過內推拿Offer的過程不是特別漫長,通常經過一兩次面試合格了之後就能拿到offer。我認識一個同學就是通過學長的內推拿到了第一輪面試,後來又面了一次就成功地拿到了一個很好的投行Offer。

另外,校友群、微信群大家都應該去關注一下,畢竟能進入中大的同學都還是很優秀的,所以人脈資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因而同學、校友之間發的招聘信息一般都是還不錯的。

在香港實習靠譜嗎?

此外我要單獨提一下香港的實習靠不靠譜的問題。其實相對於內地而言,香港的實習是非常靠譜的。舉一個我的例子,我之前有在內地券商實習過,所以能有一些對比。在香港實習有兩個好處:

一是企業會一開始就明確告訴你能不能轉正,有哪些指標可以轉正。而在內地,很多企業雖然會說你表現優異就會有留任機會,但其實有可能跟你說這句話的人都不知道你能不能留用的。總體來說,香港企業是比內地要規範很多的。而且在香港,通過實習留任的人是不少的,不會像在內地的有些公司,實習了很久之後又跟你說你不能轉正。

第二個好處在於,在香港實習的工資比在內地高很多,在內地可能一個月只有一兩千,兩三千,但在香港因為整體的工資水平和物價水平比較高,會給實習生五六千、六七千的工資。所以就算你純粹是為了經驗去工作,你也不會白白浪費你的時間和汗水,你拿到的工資基本上能cover掉你日常支出。

香港就業時間

香港的就業時間一般是集中在秋天和來年的3、4月。但是如果你畢業之後,也可以繼續留在香港找工作,因為香港確實是一個很自由的地方,畢業之後會有一年的畢業籤證(ING),如果能在畢業後一年之內在香港找到工作,就能夠繼續在香港待下去。

我們剛入學的時候基本就是秋天招聘季,有的人這個時候就會開始找工作。但是如果你選擇這個時候開始找工作,去深圳參加校招或者到處去面試,面臨的學業壓力不是你天天翹課就能搞定的。之前我也有試過,後來就發現中大的學習真的不水,Pressure一環扣一環,雖然可能每個人的情況會不一樣,但做好這種兼顧確實不容易,搞不定的話你可能會荒廢在香港的學業。但是在畢業後一年的香港籤證,就可以讓你進可攻退可守,等同於你畢業之後和去英國留學的人一樣,第二年也還相當於是應屆生,你可以留在香港找工作你,也可以回內地參加秋招,所以在香港就業還是比較flexible的。

留港OR回內地?

關於MACC項目,最後大家的就業去向都很不錯,主要分為留港和回內地兩派:留港的同學有拿到中信建投投行部、浦銀國際等,回內地的有四大諮詢、上交所等等。其中有部分就是在秋季找的工作,也就是我之前提到在學業壓力很大的情況下他們就開始找工作了,而且是直接投的全職的工作。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的金融圈比如券商,很多時候都需要你已經有幾段和券商相關的實習經歷,或者在你直接投他的公司之後,公司也會讓你再實習一兩個月,最後才會決定是否錄用。在我看來,在現在就業大環境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MACC項目的畢業生就業已很不錯了,拿到的公司offer都是很好的。

在香港的生活

食在香港

中大的食堂非常多,一共有26個。這些食堂零零散散,分布在山腳、山腰和山頂,食品的特點就是粵系化。

習慣吃內地食物的同學可能來香港之後就會發現這邊沒有多少能吃到的內地菜,其實這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你可以通過香港的食物,能真正體會一下香港的生活以及香港的文化。在吃習慣了之後我發現還是挺好吃的,而且也比較健康。

這邊比較喜歡吃米線或者河粉

除了粵菜,也有一些西式的食物

我們學校的老師也經常款待學生,Director有請過四五撥同學去茶餐廳吃飯,只要報名就可以去。授課老師有的時候也會請同學吃飯。我記得有一個老師,姓姜,他請了所有選他課的同學去吃飯,每次一個小組,所以這邊的老師都是比較generous的。

住在香港

對於香港的住房,雖然說有些貴,但設施非常好。我租的地方叫馬鞍山,一下巴士就會有電梯,可以直接通往一個購物中心「新港城」,當你從Shopping Mall繞出來後就會直接通往你所居住的樓盤下。所以在香港,你會發現他城市設計的細節做得特別好,哪怕下雨也不用擔心會淋到雨。雖然租金是有點貴,可能是上海的一倍多,但是基礎設施真的建設得很完善。

我的小窩

香港人文

其實去到港中大,你就相當於去了另外一個社會,同時這也是一個機會,你可以藉機好好去感受香港的人文。大部分香港人給我的感受是非常真誠、樂於助人、獨立、守秩序。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有一次我在中大等車,一般情況下學校都有雨棚會直接通往地鐵站裡,在雨棚下也可以等巴士不用淋雨。那天下了很大的雨,排隊等巴士的人特別多,所以棚裡就站不下了。但是大家又很守秩序,即使棚裡快排不下了,大家也一直規規矩矩地排著長隊。那天我沒有帶傘,覺得淋一下雨也沒事,所以我就把書包舉到頭頂勉強遮一下雨。然後有一個白髮蒼蒼老奶奶走過來給我撐傘,用粵語對我說了一句:「我幫你遮一下」。我的心一下就融化了,而且這位老奶奶一直幫我撐著傘直到巴士開過來我上了車,這期間大概有十分鐘左右,最後這位奶奶就特別瀟灑地跟我說了一句「拜拜」。

這是讓我感觸很深的一件事,其實我從來到香港這種讓人心生觸動的事發生了很多,這讓我覺得香港普通居民都很善良。

HK職場

對於香港的職場,我想說幾個詞,那就是國際化、中環、投行、金融。由於香港是一個金融中心,而中環就是香港金融中心的一個象徵和代表。平時走在中環的棧道上,可以看見各個國家的人西裝革履地走來走去,非常職業化。

在香港打開一個招聘網站,和金融相關的職位非常多,我感覺那些職位都很高B格。有一個好消息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券商去香港開分支機構,所以對於想申請香港的大學並且想留在香港的同學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這些公司、券商都需要會說普通話的人,他們不會因為公司在香港就只招香港人,很多時候他們只是依託香港的一個環境做內地的業務,所以這些公司招聘人時更偏向於像我們這樣對香港有一點了解而且本身也會說普通話的內地人,拿的也是香港水平的工資,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HK收入和物價

我給大家大致介紹下香港的收入和物價。首先,收入基本是比內地要高一倍。如果在內地一個月八千,在香港一般來說就會達到一萬到兩萬之間,因為香港的稅和內地也不一樣,內地的稅非常重,比如你稅前1萬,可能拿到手只有七八千。但香港的稅比較低,交的強積金在你離開香港的時候可以取出來,個人所得稅等等一般年初財政預算案出來,也都可以有七八成稅款的減免,所以基本上如果工資1w5,到手不會差太多。

當然,香港物價也是非常高,差不多也是內地的double。比如你在內地買一瓶礦泉水可能就兩塊錢或三塊錢,而在香港可能就是十塊或者十一塊港幣。雖然香港的物價雖然貴,但也比較貨真價實。總的來說,我感覺這一年在香港的生活品質會比內地要高一點。

如果你能來中大

如果你去到中大,還有一個額外的福利,可以去遊覽香港的各大島嶼。香港是由三個島組成,其他還有300多個小島,所以會有很多著名的景點,比如麥理浩徑、長洲島、南丫島等,有山有海,你可以隨時去擁抱大自然。在我們去做項目的第一天,老師也跟我們說不要把全部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有時間可以去遊覽香港的美景。你可以上山看猴子,也可以下海釣墨魚。

在中大還能有經常看到明星的福利。林青霞也有來參加過學校的講座,但是感覺大家也沒有非常驚訝,明星來香港中大參加講座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我們學校還會組織遊學活動,上次我就去了臺灣國立政治大學的七天遊學活動。除此之外,由於香港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離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峇里島等地都非常近,去這些國家旅遊也非常的方便。

香港中文大學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大學,你來了之後一定不會後悔。在這裡,你會發現你的學業生涯變得完整,對自己未來的規劃變得清晰,視野和能力都會得到質的提高。我也希望各位學弟學妹多多努力,相信你們也能夢想成真,來到CUHK,來到中大。

相關焦點

  • 學姐分享:在香港中文大學 (CUHK)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商科可謂是時下最熱門專業以其高標準、嚴要求而著稱今天Roxy老師邀請了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的Grace師姐跟我們分享在港中文的就讀體驗!學校概況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成立於1963年,是全亞洲首屈一指的大學。本校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透過靈活的學分制、獨有的書院制和中英兼重的多元文化,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提供以人為本的全人教育和關顧輔導。
  • 在香港中文大學讀marketing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香港中文大學的 MSc in Marketing 是一個神奇的專業,
  • 就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管理學碩士是怎樣一種體驗
    摘要:香港中文大學學生修畢所有課程且成績合格,可獲得香港中文大學頒發的管理學理學碩士學位證書,證書可獲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學位認證。MBM2021級入學申請現已開放,詳情請瀏覽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官網。
  • 去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
    去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這是許多想去該校留學的同學們想知道的,下面跟我們一起來看看去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就讀都有哪些體驗吧!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就讀食堂體驗 說說學校裡的吃吃喝喝。
  • 我的香港中文大學就讀體驗
    大家好,我是曾經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的Michelle老師,今天主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港中文就讀時候的一些心路歷程。香港的教學體制和我們大陸有所不同,它和西方保持一致,同時作為我們國家的一個地區,它離咱們大陸又非常近,港中文可以說是離深圳最近的一所香港高校了。我這裡列了一張路線圖。如果從羅湖過關,其實只要坐5站,就可以到達香港中文大學的所在地了,從地鐵站的出口出去直接就進了港中文。
  • 去紐芬蘭紀念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
    眾所周知紐芬蘭紀念大學是加拿大名校,也是眾多留學生心中的白月光,接下來這一篇文章告訴你去紐芬蘭紀念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 紐芬蘭紀念大學就讀住宿體驗 學生可以選擇大學宿舍、家庭寄宿或者校園附近的公寓。
  • 香港城市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錄取一枚就讀體驗怎樣?-美英港新
    香港城市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錄取一枚就讀體驗怎樣?美英港新留學案例不僅為大家展示,還將先為大家介紹相關的就讀體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香港城市大學上課時間是晚上居多,白天和周末也有。香港城市大學語言學專業下設四個分支:普通語言學,語料庫與實證語言學,翻譯以及教學語言學。每年招收學生200左右,每個分支人數會有不同。有些核心課都比較難,經常和PhD們一起上課,且人數較少。每到期末的時候也是最忙的時候,需要複習考試或是趕paper,不過認真複習的話,想要通過還是很容易的。
  • 在香港城市大學讀書是怎樣一種體驗?
    網易教育頻道特邀香港城市大學環球事務處副處長卓燕老師做客「2016網易招辦面對面」欄目,在線解讀2016年報考香港城市大學的各類政策並解答考生疑問。 訪談精編實錄:1香港城市大學的錄取標準和報考原則?答:香港城市大學實際上是加入了內地的統招報名和錄取的。
  • 在港中文就讀經濟學本科是什麼體驗?
    Z同學本科背景香港中文大學 經濟學
  • 去韋仕敦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
    韋仕敦大學,原用名西安大略大學是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倫敦的一所著名醫學博士類公立大學,有超過一百三十多年的學術積累及深厚的人力資源背景,被譽為加拿大最美麗的大學 。它的商科最為出名,是北美案例法教育的兩大發源地之一(另一個是哈佛大學)。
  • 去普渡大學西拉法葉分校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美國留學趨勢前景大好,申請人數逐年攀高的情況,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選擇去美國留學,其中,普渡大學西拉法葉分校中國留學生申請越來越多,那麼去普渡大學西拉法葉分校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
  • 在華北理工大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推薦了石家莊鐵道大學後,同學留言強烈要求重點介紹華北理工大學。今天,滿足你們在華北理工大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華北理工大學華北理工大學,是河北省屬重點骨幹大學,也是河北省兩所綜合性大學之一,更是很多專接本人的理想院校。2019年河北省專接本文科狀元已經被華北理工大學錄取。你,想不想跟狀元做校友?
  • 在日本京都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京都大學是僅次於日本東京大學的頂級學府。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京都大學:放蕩不羈愛自由!京都大學從初代校長木下廣次開始就堅持自由的學風,尊重自由的研究。由於獨樹一幟的大學學風,使得學生自主性極高,所以出現了罕見的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的奇裝異服現象,不過如今也變成學院的傳統特色。
  • 香港中文大學2013常見問題:入學獎學金怎樣申請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幾年,香港中文大學的信息越來越受到關注,很多家長都開始考慮要將孩子送到香港去上大學,從每年的新聞報導中,我們也能發現越來越多的內地高考狀元也會選擇港校,香港高校的分數線更是直逼北大清華,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了解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教育在線現將去香港上大學一些基本問題進行匯總,
  • 全面解讀|在香港浸會大學(HKBU)的就讀體驗——亞洲第一「傳媒」學府
    香港浸會大學創立於1956年,是一所由香港特區政府全面資助的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獲授權頒發博士、碩士、學士、副學士及高級文憑學位。校內約有本科生6800人,研究生約3800人,其中國際生達550+。香港浸會大學2019年繼續採取獨立招生,沒有參加內地統招,31省市區的應屆高考生(包括復讀生)可申請入學,將於6月11日截止報名申請。
  • 在香港浸會大學傳播學就讀是怎樣的體驗?
    香港雖小,卻擁有八所世界知名的公立大學(我們稱為「八大」)。這八所大學各有所長,對於浸會而言,傳理學院應該是它當之無愧的王牌。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的修課式課程主要有傳理學、國際新聞學、影視與新媒體製片管理、傳媒管理和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藝術這五個方向。
  •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是怎樣的存在
    正文應你們棒棒噠lugim師姐的邀請,我就來寫一寫關於這所大學和我讀的專業的一些情況。關於這所大學首先必須說明的是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兩所學校的關係。【聲明:本人無意挑起爭論,擺事實講道理有不合實際的地方請指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香港中文大學和深圳大學合作辦學而設立的教育機構,網上的所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其實是不嚴謹也不合情理的說法。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這些專業的同學找工作簡單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來自北京  問:李想你好,你是什麼時候來到香港中文大學的,現在所學的專業是什麼?  李想:我是2007年來到香港中文大學,現在在專業會計系就讀。  問:怎麼想到來到香港中文大學就讀?  李想:就是覺得香港是一個比較多元化的社會,也是中西文化交匯的地方,而且我希望就讀的是商科的學科,香港的商業氣息比較濃厚,所以就希望能來香港中文大學讀書。
  • 香港中文大學的前世今生
    如果說隔壁繁華裡的香港大學從出生就一直接受著英國紳士教育,那麼清幽的香港中文大學則是妥妥的「龍的傳人」。香港中文大學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中國大陸著名大學在香港地區的延續。香港中文大學特殊的地方在於中大是「專門為了一個特殊的使命而努力;這個使命就是把中國的資料吸收和融化到各個學科,予以發揚光大……簡而言之,香港中文大學是把中國文化的境界溶合到各學科的大學。—— 節錄自1978年10月2日「中大新任校長就職及頒授榮譽學位典禮李卓敏博士講創校最初的三個「元老級」書院中,崇基書院實為北京燕京大學和上海聖約翰大學之續脈,院內的未圓湖比照著原來燕京大學的未明湖修建。
  • 大陸學生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求學真實體驗
    夏夢雪,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大類(港中大社會科學院是一個大院,院內包括新傳學、心理學、建築學、經濟學、社會學等等,第一年學生可以在所有課程中自由選課,在大二時決定主修專業),目前是大一學生,並決定在大二主修新傳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