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袁氏兄弟」案,41名黨員幹部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2020-09-03 互助縣公安局

互助公安關注我們

全國掃黑辦19日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發布青海「袁氏兄弟」案等4起壟斷行業領域的黑惡勢力犯罪典型案件。

青海省政法委書記誾柏透露,「袁氏兄弟」涉黑案是全國掃黑辦、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掛牌督辦的重大涉黑案件。2020年6月7日,西寧市城中區人民法院一審對被告人袁龍健、袁龍浩等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進行公開審理並當庭宣判。被告人袁龍健、袁龍浩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12項罪名,分別被判處25年、23年有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他28名被告人被依法判處15年至1年2個月不等有期徒刑。

據誾柏介紹,2005年以來,袁氏兄弟糾集家族及社會閒散人員以空殼公司為幌子,在無建築資質、無專業施工隊伍的情形下,採取非法手段盤踞建築工程領域長達13年,嚴重破壞經濟和社會秩序。

組織架構嚴密

該涉黑組織創立「文班底」和「武班底」,組織成員固定,層級分工明確,共同犯意清楚,以商養黑、以黑護商,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61名,認定黑社會性質組織成員26人。

暴力特徵明顯

該涉黑組織網羅習武、刑釋人員有組織的實施故意傷害、聚眾鬥毆、尋釁滋事、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活動,涉及刑事案件58起,造成28名被害人不同程度受傷。

攫取非法利益

該涉黑組織採用公司化運作,涉足青海、甘肅、寧夏等多地建築工程領域,採取串通投標、低價競標、騙取貸款等非法手段攫取巨額經濟利益,全案依法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產1.7億餘元。

腐蝕公職人員

該涉黑組織由專人負責公關,拉攏腐蝕黨政幹部和公職人員尋求庇護,進行權錢交易,為其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便利條件,41名黨員幹部受到黨紀政務處分,4名公職人員移送檢察機關。

來源:海東時報

相關焦點

  • 全國掃黑辦披露青海「袁氏兄弟」案:41名黨員幹部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 張子揚)全國掃黑辦19日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發布青海「袁氏兄弟」案等4起壟斷行業領域的黑惡勢力犯罪典型案件。青海省政法委書記誾柏透露,「袁氏兄弟」涉黑案是全國掃黑辦、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掛牌督辦的重大涉黑案件。
  • 西寧涉黑第一案:「袁氏兄弟」被抓當晚,民警接到「說情」電話,41名幹部涉此案受處分
    辦理涉黑案,大家都是大姑娘坐轎頭一回,兩眼一抹黑。大家抽絲剝繭,日復一日,以「袁氏兄弟」為首的涉黑犯罪團夥的犯罪事實慢慢顯山露水。可到底黑不黑,即使是法律專業科班出身的葛立業也還拿不準。請示匯報的同時,葛立業聯繫法檢部門提前介入,反覆論證,以求萬無一失。結果大家不謀而合,是典型的涉黑案無疑。
  • 青海「袁氏兄弟」案三個小故事
    一串交通違法記錄的背後2019年6月3日,省紀委監委針對「袁氏兄弟」涉黑案,成立了懲腐打傘專案組,下設11個線索核查組,全方位對袁氏兄弟背後是否有公職人員違規違紀違法的問題進行調查。其中第四線索核查組發現青海居易實業集團公司的袁龍健、袁龍浩兄弟名下的車輛有47條交通違法記錄,均以不予扣分並降低處罰金額方式違規處理。專案組立即擴大範圍,通過外圍調查、談話突破,問題直指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白世德,大量證據證明白世德在擔任青海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總隊長期間,通過授意相關工作人員違規操作,為袁氏兄弟違規處理交通違法記錄。
  • 青海袁氏兄弟的「生意經」:150萬元「賄」取1.76億餘元工程項
    民主與法制社記者 莊德通 報導8月19日,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案件第4次新聞發布會舉行,青海袁氏兄弟案背後的諸多細節被公布出來,引發關注。據介紹,2005年以來,袁氏兄弟糾集家族及社會閒散人員以空殼公司為幌子,在無建築資質、無專業施工隊伍的情形下,採取非法手段盤踞建築工程領域長達13年,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秩序。
  • 青海袁氏兄弟涉黑僅用百萬套取上億工程,牽出公安廳原副廳長
    南都訊 8月19日,全國掃黑辦舉行掛牌督辦案件第四次新聞發布會,披露4起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重大涉黑案件,青海省西寧市「袁氏兄弟」案被點名。2018年10月,袁氏兄弟曾聯繫12家公司串通投標,最終僅以150萬元套取1.76億餘元的工程項目,嚴重破壞經濟秩序,令人瞠目結舌。1串通12家公司,150萬套1.76億的工程項目袁氏兄弟以建築工程起家,涉足青海、甘肅、寧夏等多地建築工程領域,並成立青海居易實業集團公司。調查顯示,兩兄弟曾多次採取串通投標,低價競標、騙取貸款等形式攫取巨額經濟利益。
  • 偵破西寧涉黑第一案
    辦理涉黑案,大家都是大姑娘坐轎頭一回,兩眼一抹黑。大家抽絲剝繭,日復一日,以「袁氏兄弟」為首的涉黑犯罪團夥的犯罪事實慢慢顯山露水。可到底黑不黑,即使是法律專業科班出身的葛立業也還拿不準。請示匯報的同時,葛立業聯繫法檢部門提前介入,反覆論證,以求萬無一失。結果大家不謀而合,是典型的涉黑案無疑。
  • 青海袁氏兄弟橫行13年:坑害農民工,廣招武道高手,保護傘40多個
    8月19日,全國掃黑辦召開新聞會,披露4起重大涉黑案,其中青海西寧的袁氏兄弟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曾經以150萬元套取了1.76億餘元的工程項目,如此&34;背後,牽出的保護傘也是重量級的。青海袁氏兄弟袁龍健和袁龍浩靠建築工程發家,他們不是普通的草莽之輩,深諳&34;的的道理。
  • 西寧涉黑第一案偵破始末
    結果大家不謀而合,這是典型的涉黑案無疑。從警二十年有餘,葛立業把準案件偵辦的「方向盤」,明確打擊重點,「袁氏兄弟」團夥不同於其他涉黑犯罪團夥,其主要犯罪事實是依託建築市場以經濟犯罪為主,暴力犯罪則為其衍生物。嫌疑人大都是從「袁氏兄弟」的老家江蘇徐州抓回來的,儘管百般抵賴,怎奈紙包不住火。
  • 6名基層黨員幹部分別受到黨內嚴重警告、黨內警告、政務記過處分...
    為教育警示廣大黨員幹部,鞏固作風建設成果,現將5起典型問題通報如下。城陽區商務局調研員、區外商投資企業服務中心主任劉新岐履行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財政補貼審核職責不擔當不作為問題。夏津路房產管理所所長郗曉明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房產管理一處黨組成員、副處長王平潛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李滄區振華路街道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主任王宇履行公務車輛監管職責不擔當不作為問題。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振華路街道辦事處兩名派遣制駕駛員分別利用經手公務加油卡的便利,多次為其私家車加油及套取現金,共計1.41萬元。
  • 安康26名黨員幹部、公職人員被處分
    安康18名黨員幹部、公職人員被處分!2020年10月,沈蘭山受到黨內警告處分。3、漢陰縣漢陽鎮政府幹部黃英國飲酒後駕駛機動車問題。2020年4月14日,黃英國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被民警查獲,交警部門對其作出罰款1000元、暫扣機動車駕駛證6個月的行政處罰。黃英國身為中共黨員,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行為已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構成違紀。2020年5月,黃英國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 「黨員學堂」政務處分、紀律處分、處分,有何區別?
    觀察可以發現,此前紀檢監察機關的通報中,通常有「給予黨紀政紀處分XXX人」這樣的表述;而如今,表述則變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XXX人」。即「黨紀政紀處分」變成了「黨紀政務處分」。黨員受了政務處分還可能同時受到紀律處分那麼,政務處分和紀律處分是個啥關係呢?
  • 紀檢監察機關處分涉黑涉惡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6.32萬人
    專項鬥爭以來,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7.66萬起,黨紀政務處分和組織處理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9.02萬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6.32萬人,移送司法機關8829人。  聚焦徵地拆遷、礦產資源等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領域,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基層幹部中與群眾聯繫密切、權力集中的「關鍵群體」,嚴肅懲治群眾身邊涉黑涉惡腐敗問題。今年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嚴肅督辦6起涉及村「兩委」、鄉鎮基層站所及其工作人員的涉黑涉惡腐敗問題。
  • 同仁堂蜂蜜問題續:集團董事長梅群等3名領導幹部被黨紀政務處分
    經市紀委常委會研究,並報請市委常委會研究批准,對北京同仁堂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梅群等3名企業領導幹部給予黨紀政務處分,要求北京同仁堂集團紀委對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北京同仁堂蜂蜜公司的11名企業幹部給予相應黨紀政務處分,按照企業管理制度進行職務調整、解除合同及經濟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