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著名演員謝園突發心臟病去世。據報導是因為連夜拍戲疲勞過度導致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去世。
因為心梗等心臟問題而死亡的新聞層出不窮,難道說心臟病人就只能聽天由命嗎?難道就沒有辦法能夠起死回生,當然也有很多搶救成功的案例。所以心臟病也不是真的那麼可怕,隨著醫學的發展心臟病的防治也有了更新的突破。心臟病也是能夠預防、控制和治療的。
心臟的作用就是把血液泵出從而推動血液流向全身各個器官和組織並提供足夠的養分滋養它們。血液除了能把營養輸送還能把細胞代謝的廢物帶走。而這樣的循環是靠心臟的泵來推進的和完成的。
在安靜狀態下,心臟每分鐘可以跳70~100次。每次能泵出的血液就能達到70毫升,所以血液循環得以維持主要就是依靠心臟的泵血起的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心臟的泵血功能出了問題,沒有辦法完成泵血,就會使動脈血壓急劇下降,最終導致全身的各個器官供血不足,從而發生器官的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
當人的大腦缺血3~10秒,就會喪失意識。如果血液循環系統罷工達到5~7分鐘,大腦皮層就會引起不可逆的損傷。因此心臟對於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器官。
而心臟病在醫學上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先天性大多是因為發育不全導致的,如最常見的有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或動脈導管未閉等。而後天性的心臟病都是因為出生以後的種種原因引起的疾病。如感染性的心內膜炎、風溼性心臟病、高血壓、動脈硬化以及冠心病等疾病。
每個疾病都有自己的特點,而人們最想了解的是人為什麼會得心臟病呢?
1、長期精神緊張。據統計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和興奮狀態下的人患冠心病的機率比較高。特別是從事腦力勞動者、長期精神緊張以及工作緊迫壓力的人很容易誘發冠心病。也不要以為悲傷、生氣、驚恐等負面情緒才會導致心臟病發,其實不然,也時常有報導說有因為大喜而誘發心臟病發作引起猝死的現象。
2、天氣寒冷。長期處於寒冷的氣候下也很容易引起冠心病心絞痛發作或心肌梗死等。因為寒冷的氣候可以刺激血管收縮引起心臟的負擔加重。因此冠心病人在寒冷的季節更要注意保暖。
3、過度勞累。很多人的工作強度過大很容易導致機體疲勞,而需要供應的血液加大,這樣心臟就會需要加大勞動強度來泵出血液來供應全身使用。因此當人體過勞時,心臟也會過勞而罷工。過勞死已不是什麼稀奇的現象。
所以對於疾病來說都有各自的症狀存在,心臟病也不例外,發病前都會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尋。及早發現疾病的病情反應,及早治療。
心臟病的早期預兆有很多
1、呼吸困難。一般心臟病引起的呼吸困難大多數都是在運動過後,也有的病人或在夜間發作。當因為呼吸困難發作而被驚醒時往往採取半躺或坐姿才能得到緩解。
2、胸前疼痛。這樣的現象稱做心絞痛,一般都是突然發作。大多數人發作時都是因為劇烈運動或者爬樓梯時出現胸前壓榨樣疼痛或者絞痛,這樣的疼痛維持幾秒鐘後又會馬上解除。
3、乏力。心臟病會引起疲倦無力,主要在運動後或者夜晚特別明顯。如果心臟病人的疲倦感加重或影響到日常生活,應該重視。
4、失眠。很多病人初期會開始出現夜間因為胸痛、呼吸困難或者咳嗽引起失眠。
5、心跳加速。心跳加快導致心律失常,因為菸酒或咖啡的刺激都會導致心跳加速,最後導致心悸的現象。早期的心衰也會導致心悸。因此如果感覺心跳加速甚至出現心悸的現象應引起重視。
6、頭暈頭痛。心臟病人因為腦缺血的原因導致頭暈頭痛的現象。很多人也會以為是腦部的問題而忽略了心臟也會導致腦缺血的表現。所以對於早期的這些表現應該注意保護心臟,防止突發心臟疾病。
日常生活中怎麼保養我們的心呢?
1、合理飲食。合理飲食防止肥胖,因為肥胖會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從而加重心臟的負擔,這樣容易導致冠心病並引發心絞痛的發生。合理飲食並不代表要過度節食,而是均衡營養膳食。低鹽低脂飲食對於預防冠心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適當的運動。合理安排日常的正常休息、睡眠以及體育鍛鍊。適當的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防止肌肉萎縮以及促進血液循環讓心肌有充足的血液供應。這樣可以大大的降低冠心病的病發率。當然也不能過度的劇烈運動,可以選擇散步、太極拳等運動。
3、避免情緒激動。人的情緒過度興奮或者精神過度緊張或引起血管突然收縮使血壓升高,最後引起心跳加快會增加心臟的負擔。所以要保持平和的心態以防止心臟的疾病發生。
總結:心臟病的發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和日常的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預防心臟病其實並不難,了解自己、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緊張、消除疲勞、提防心臟病的預兆,當感到不舒服時提高警惕。保住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超負荷工作就能夠避免過勞死。
本文由【羅醫生健康說】原創,作者為中國抗癌協會會員、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會員、健康科普作家,歡迎大家轉發、評論、點讚,或者私信與我交流,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