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至2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華南理工大學成功舉行。西北大學「蜂之蜜——打造蜂產業鏈升級變革與精準扶貧新模式」項目榮獲「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國家金獎,實現了學校參賽六年來金獎零突破,獲得歷史最佳成績。「見顱如面——國內顱面復原與身份認證行業領軍者」獲得國家銅獎。
本屆大賽由教育部、中央統戰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共青團中央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承辦。
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賽舉辦6年來,累計有1578萬名大學生、337萬個大學生團隊參賽。本屆大賽從5月份啟動,11月份結束,歷時半年。共有來自國內外117個國家和地區、4186所學校的147萬個項目、631萬人報名參賽,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雙創賽事之一,被譽為「全球最好的路演平臺」。
「三年磨一劍」
「蜂之蜜」項目團隊是由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曹煒教授擔任導師,趙浩安、祝敏、陳思南、張錦錦、楊二林、孫婧、吳凡華、鄭孝鏵、劉曉彤、冀培蓉、楊晨晨、任潤、王安宇等13位同學作為成員,共同組成參賽團隊。
(省級複賽現場合影)
2017年開始,項目歷時三年,經過不斷打磨升級,曾獲2018年校賽銀獎、2019年省賽金獎、2020年「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省賽冠軍,最終斬獲國賽金獎,獲得我校在此項賽事的最高獎項。
(國賽現場合影)
總決賽期間,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堯宇赴比賽現場看望參賽團隊,了解學生賽前狀態,勉勵團隊不急不躁,保持心態,在比賽過程中發揮出西大學子不畏艱難、敢於拼搏的精神,並希望團隊保持創新精神,在實踐中提升能力。
「二十年樹一業」
我國是世界第一養蜂大國,並非養蜂強國。目前蜂產業鏈在蜜蜂養殖、蜂產品檢測和深加工方面技術落後,發展緩慢。
「蜂之蜜」項目團隊是我國西部最大的蜜蜂養殖、蜂產品檢測及產品研發的團隊,團隊由西北大學和陝西省蜂產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名教授、4名副教授、4名講師、20餘名博碩士研究生組成,歷經20年技術攻關,掌握標準化中蜂飼養技術、蜂產品質量控制技術以及蜂產品功能因子製備技術,已成為國內領先的蜂產業技術團隊。
(「一帶一路」國際蜂業合作論壇)
團隊擁有20餘項專利群保護,其中創始人團隊8項,以團隊學生為第一作者發表的SCI論文60篇。團隊擁有省部級以上獎勵6項、專利17項,技術已應用於30餘地,近五年服務養蜂從業者及貧困戶萬餘戶,與老蜂農等17家企業合作,2020年已籤訂意向訂單400萬元。
(發表論文)
助力「脫貧攻堅」
「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由教育部主辦,自2017年啟動以來已舉辦三屆,累計有170萬大學生走進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和城鄉社區,接受思想洗禮、加強實踐鍛鍊,是全國青年學生的一堂思政課。三年來,有近38萬個創新創業項目參與活動,對接農戶近100萬戶、企業3萬餘家,籤訂合作協議2萬餘項,產生直接經濟效益逾100億元,幫助一大批農村青年解決了就業問題。
(「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作為「網際網路+」大賽的重要組成部分,聚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的「硬骨頭」,號召各地各高校大學生深入脫貧攻堅主戰場,圍繞52個未摘帽貧困縣的創新創業、鄉村振興、環境保護、全面小康等開展活動。
(扶貧指導)
為響應國家扶貧號召,2017年起西北大學結對幫扶陝西平利縣,「蜂之蜜」團隊經過多次實地考察,根據當地蜂農養殖技術水平和花源特點,因地制宜地推廣了中華蜜蜂飼養技術。依託中蜂飼養技術,蜂農不需按照傳統「追花奪蜜」的方式到全國各地轉場放蜂採蜜,在定點地區就可以開展工作,尤其是疫情期間,中蜂養殖技術在蜂農養殖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扶貧指導)
2014年,團隊第一次實地考察蜂場,臨時帳篷、凌亂的蜂箱、簡易的單人床,種種困難的環境與蜂農辛勤勞作換來的微薄收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情此景,觸動了西大師生們的內心,他們便堅定要學有所用、學以致用,用專業的技術和知識幫助這裡脫貧致富。自此,西北大學師生團隊通過對蜂產業技術升級、提高蜂產業的附加值,幫助蜂農脫貧。
"不忘初心,發揚西大精神,努力成為蜂產業技術的變革者,引領我國蜂產業走向世界,助力脫貧攻堅戰不僅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西大人的使命。"團隊師生表示。
(實地考察)
近年來,「網際網路+」大賽已經成為西北大學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學校堅持以大賽引領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並以此帶動人才培養範式變革,將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的培養融入人才培養體系。
(團隊合影)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
形成新的培養觀、質量觀、人才觀、教育觀
努力培養西大學子
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力量!
來源:西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