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報頻傳的廣東高校雙創團隊好叻!

2020-12-16 新快網
■項目團隊老師開會討論四維吸波蜂窩項目的成果以及下一步進展。
■AI智能造字項目在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賽金獎。

為軍事武器穿上「隱身衣」,用系統解決「家庭作業」難題……

破解課後「家庭作業」難題,讓飛機「隱身」的高科技,通過AI技術為中國漢字提升「個性化」專業字體設計能力……近期,廣東各大高校在各類雙創大賽上,頻獲佳績,在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廣東學校成績創新高,共獲得21金和6個創新潛力獎;在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決賽上,廣東多所高校再獲佳績。

■新快報記者 王娟 通訊員 盧慶雷 吳謙 許鋒

●華南理工大學

學科跨界融合創新攻關 為軍事武器穿上「隱身衣」

作為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獎作品,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大隱科技項目,受到了廣泛關注。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我的『吳鉤』就是蜂窩隱身材料。」在紙基隱身吸波蜂窩領域,華南理工大學製漿與造紙工程專業博士生、大隱科技項目負責人王浩和自己的學科跨界融合團隊已經「走了很久、走了很遠」,「願意為該事業奮鬥終生!」

此次入圍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後,還在國外的王浩毅然放棄留學,歷經半個多月輾轉回國。他甚至為此推遲了自己的畢業時間,在隨後三個月裡,專心備戰賽事。

據悉,「四維隱身吸波蜂窩」目前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作戰過程中,要想不被對方雷達波探測到,就需要一種材料來吸收對方雷達發射出的電磁波,讓飛機能『隱身』。」王浩介紹,「四維蜂窩」就是在用紙張搭建三維蜂窩結構的同時,在紙張上加上可控電磁器件,使得蜂窩具備超寬頻、自適應、免維護的性能優勢。「通俗來說,就好比我們先拿一張紙印刷特定的電磁周期結構,再將紙折出一個蜂窩狀的模型。」當對方的電磁波照射到飛機上時被蜂窩吸收掉,反射回去的電磁波就會減少,將加大敵方雷達的探測難度。

據悉,該項目集合了造紙、電磁、材料三大學科,而學科交叉就是王浩及其團隊的創新「密碼」。相比單學科研究而言,交叉學科的四維設計提高了吸波蜂窩的低頻吸波性能,兼具電磁性能智能可調的性質。但學科交叉也是一大難點,「三個學科的基礎知識體系都不一樣,團隊在技術攻關、實操過程中要磨合的地方就比較多。」

「華工一直都是企業家和工程師的搖籃,創新、創造、創業是我們華工人的基因。」王浩告訴記者,下一步團隊將成立電磁材料虛擬研究所,依託華工提供的「產、學、研」大平臺,各學科可以實現資源共享、融合共識。本次大賽也令團隊收穫滿滿,王浩表示,「『網際網路+』就是要通過融合實現創新、發現價值。我們將努力做好產品,提升我國武器裝備戰鬥力,守護國家安全!」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

突破行業難點 用AI智能提升「個性化」字體設計力

在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決賽上,廣東5所高校獲得國賽金獎,廣州城建職業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一舉勇奪兩項金獎,其中的《AI智能造字-中國智能造字領航者》項目成為廣東高職院校唯一獲得金獎的單位。

「打開常用的字體庫,大部分人能免費使用的字體,只有4種。博大精深的漢字,大陸的漢字品類品種僅400多種,而英文字體品類品種多達5萬多種……」說起中國漢字,「AI智能造字」項目指導老師李佛軍感慨地說。沉浸設計行業多年的他,在2019年將這個項目帶進廣州城建職業學院,期望通過AI智能技術,提升「個性化」專業字體設計能力,根植於前端的應用適配能力,強大的自動化能力,依託CNN識別網絡、GAN對抗網絡、人工樣本及人工幹預,通過對120個字體樣張的智能基礎快速學習,在短期內生成9585字符的完整字庫(常用漢字字符集),極大提高造字效率,降低造字時間及人力成本,降低字體售價,大大提升使用購買可能性,從根本上解決傳統造字領域「少、貴、慢」行業痛點。

這個項目,吸引了2017級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的黎佩華等12個優中選優同學加入其中,經過近20個月「魔鬼式」訓練和研習,這個項目一路在市賽、省賽和國賽過關斬將,最終獲得國賽金獎。從全校千餘學生中脫穎而出進入先鋒班的他們,從了解字體的前世今生開始,從臨摹到練習還原字體面貌再到創作字體就要花上3-5個月。如今,團隊已經創作出多款設計感很強的新型字樣,據悉,其中最長的一個字樣,花了近10個月才能做出來。

目前,該項目已獲得2020德國紅點獎,2020中國紅星獎,團中央主辦的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賽金獎、省賽金獎,教育部主辦的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銀獎、省賽金獎等21項國內外重大雙創和設計獎項。

項目成員譚浩賢表示,自己整個人都因為參賽自信開朗了很多,而且可以更流利大方地去與他人交流溝通。「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了太多太多,不斷學習、崩潰、振作和微笑,我們已經成為了很了不起的人。敢於直面未知,勇敢尋求我們想要的,這比我們獲得榮譽更加重要。這段經歷不可磨滅,將激勵一生。」

●廣州大學

聚焦「家庭作業」苦惱 智解小學生課後託管與教育難題

嚴禁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後,孩子的課後作業怎麼辦?針對當下家長的難題,廣州大學「五六點教育」項目致力於為家長解難——依託「智慧教學系統」智能技術,為6歲-12歲孩子提供高質量課後教育內容,將課後託管和「家庭作業」一舉解決。

在最近舉行的2020廣州國際友城大學聯盟大學生創業大賽決賽上,曾在「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及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上兩獲金獎的「五六點教育」,再次獲得國內外評審青睞,獲得大賽銅獎。

五六點教育聯合創始人胡國煒表示,項目致力於提供高質量的課後教育內容,減少教育資源方面的不平衡現象。「錯題本、學情報告、薄弱知識點記錄,家長不需要全程陪同,就能通過報告了解孩子最新學習情況。」負責人表示,為了真正解決家長們的痛點,項目聯合廣州大學成立課後教育研究中心,攜手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眾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傾全力打造智慧託管系列課程。

項目為小學生提供一站式課後託管、作業輔導服務和智能定製個性化的全學期學習方案,「智慧教學系統內會為每個孩子留存有價值的信息,以更科學的方式保證學習效果,比傳統託管更智能。」項目負責人介紹,作為全國唯一由大學提供師資保障的全國智慧連鎖託管機構,目前已有近400家分校遍及全國20餘省市。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2020雙創名師進校園活動 在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拉開帷幕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成功舉辦。他運用近20年在高校搭建校企合作平臺的寶貴經驗,結合在大學開展人才培養,以及自身奮鬥的生動案例,以幽默風趣的語言,吸引了大學生陣陣(雲)掌聲。他精準的解析了國家雙創政策的內涵,精選了不同國際領先的創新創業模式,結合目前高校的雙創現狀與困局給予了鞭辟入裡的分析與切合實際的的指導,給現場的師生打開了一扇生動的創新創業思想啟迪大門。
  • 廣東「眾創杯」舉行決賽:打造創新品牌 引領雙創熱潮
    打造科技創新品牌 引領灣區雙創熱潮  10月13日,2020年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之科技海歸領航賽(下稱「領航賽」)決賽在珠海舉行。進入決賽的22個項目中,珠海參賽項目最終取得2金、4銀、1銅的好成績。
  • 廣東北江實驗學校七年級學生參加至叻星丹霞山研學遊活動
    2019年3月16日,陽光明媚,廣東北江實驗學校七年級100多學生懷著喜悅的心情,參加至叻星研學機構組織的丹霞山研學活動,帶著課本,走出戶外,登上丹霞山,探秘丹霞鬼斧神工的地貌結構,隊伍集結校園內操場進入世界自然遺產——— 丹霞山景區,在至叻星研學導師帶領下探索丹霞山經典地質科考線路,學習丹霞地貌知識;學習將沿途的地質景觀、動植物、人文景觀,學生認真地做手繪及文字記錄。
  • 「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廣東高校誰是「王者」?
    華南理工大學強勢「霸榜」記者統計發現,華南理工大學參賽的18個項目全部獲得金獎,位居金獎榜和獲獎總數榜的第一名,而且每個項目都名列所在組別的第一名,顯示出該校強大的「雙創」實力。緊隨其後的是廣東工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中山大學。獨立學院中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成績最佳,獲得1個金獎2個銀獎,並列高校第13名。
  • 中國報導網雙創中國欄目推進高校雙創合作項目
    中國報導訊:6月5日下午,中國報導網雙創中國欄目與蘇州大學文正學院三創學院舉行雙創工作交流會,探索推進媒體和高校的雙創合作。中國報導網雙創中國欄目主編張德兵,蘇州市新媒體聯合會會長邢碧葦,文正學院副書記、副院長、三創學院院長(兼)袁昌兵,三創學院副院長周建軍等參加會議。會議由文正學院院長辦公室(新聞中心)主任邢超主持。交流會上,袁昌兵介紹了三創學院創新、創意、創業工作開展情況。
  • 佛山市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取得新突破
    以高校為投資主體的孵化基地。廣東西安交通大學研究院、高新產業孵化基地分別由西安交通大學、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運營,通過產學研合作,盤活利用校園資產對校內研發成果進行迅速市場轉化。以高校、科研機構等為投資主體的孵化基地多以科研力量和技術優勢為核心,擁有大批高質量的創新人才和亟待轉化為產業化的科研成果,能夠實現企業和市場需求的精準對接。
  • 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4篇作品榮獲2015年度中國高校校報好新聞獎
    中國高校校報協會公布了2015年度中國高校校報好新聞評選結果,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報送的《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報》2015年4篇包括消息、通訊、言論三類作品獲獎。其中有2篇作品獲二等獎,2篇作品獲三等獎。
  • 西工大雙創團隊在日本大阪舉辦的第四屆大學生國際創業大賽中取得...
    本屆大賽10月份開賽,全球十幾所高校的上百名學生參賽。經過網上初評,京都大學、越南對外貿易大學、同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全球9所高校的14個項目入圍在日本大阪舉行的複賽和決賽,決賽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26日,在大阪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14進8複賽中,我校3支項目經過全程英文路演答辯,成功晉級總決賽。
  • 高校行|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走進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2020年8月3日,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總經理陶媛率運營團隊一行四人赴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進行走訪交流,受到了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創業學院院長餘家軍、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傳媒學院院長趙維江、廣東南粵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副校長林波等人的熱情接待。
  • 深圳市南山區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工作方案
    (六)三區一基地政策優勢疊加南山擁有經濟特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含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以及國家雙創示範基地「三區一基地」的疊加優勢。(1)鼓勵以德賽科技、TCL為代表的「製造業+雙創」發展新模式,助推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2)藉助騰訊等網際網路龍頭企業在雲服務方面的優勢,打造「信息服務業+雙創」發展新模式。(3)依託轄區高校、科研機構在源頭創新領域的優勢,積極探索「高校科研機構+雙創」融合新模式。
  • •「雙創」示範高校!國家權威媒體聚焦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
    以下為央視採訪我校相關負責人實錄Q1:首先恭喜貴校在本次活動中斬獲 2020年度「雙創」示範高校獎項。首先請您簡要介紹下學校的基本情況。◆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位於世界著名旅遊目的地——雲南省麗江市。經過近二十年的建設發展,已經躋身中國一流獨立學院之列,目前正在積極開展雲南省第一批獨立學院轉設為民辦本科高校的相關工作。
  • 培養雙創新銳力量 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第六屆大學生創業公開課...
    本屆大創課首場現場,江西省在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金獎和銀獎的三個項目團隊及導師首次同臺,講述項目打磨歷程,進行別開生面的路演,向創業學子傳經送寶;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評委馬德富開設創業小課堂,解讀「網際網路+」戰略,闡釋創新創業教育本質,引發500餘名在活動現場觀摩的創業學子熱烈探討和積極互動;通過現場路演和答辯的PK,最終
  • 大學校長論壇上,這位經濟學家為高校雙創支招
    會上,針對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提出建議,應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中心環節,促進雙創教育與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深度融合,打造專創融合的雙創教育課程體系,並搭建協同建設平臺。
  • 8個學生雙創項目入駐東大科技園,博士生團隊開發APP
    2020-06-30 09:31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8個學生雙創項目入駐東大科技園
  • 怎麼培養雙創老師?怎麼建雙創...
    把解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作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著力點,融入人才培養體系,豐富課程、創新教法、強化師資、改進幫扶,推進教學、科研、實踐緊密結合,突破人才培養薄弱環節,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堅持協同推進,匯聚培養合力。
  • 這個「雙創」比賽有平臺!
    「職教杯」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在廣州華商職業學院舉行,賽事吸引了主承辦單位,廣州地區18所職業院校及本科院團委、就業創業服務部門負責人,各行業的青年創業導師、創投機構、知名企業及孵化園區負責人、創意創業團隊以及青年大學生代表逾1000人參加。
  • 廣東同類高校最佳!吉珠在這場國家高級別大學生雙創大賽中獲得銀獎
    該項目負責人說,疫情期間項目團隊還積極響應共青團陽春市委員會的號召,參與到當地開展的「建設家鄉,助力鄉村振興」志願服務活動中,通過開展「妙手仁心—立體式春砂仁種植幫扶」志願服務項目,開拓了一條當地鄉村振興的新道路,即把發展春砂仁產業與當地鄉村振興工作結合開展,助力當地疫情期間農業復產復耕工作順利開展。
  • 2017全國高校雙創沙盤實踐教學師資培訓班成功舉辦
    來自全國50多所高校的校領導、教務處負責人、雙創學院院長、專業教師等100餘人參加了本期培訓班。課程以沙盤為教學載體,以體驗式、情景式、翻轉式教學教法為手段,以學員體驗感覺為課程設計中心的實踐教學課程設計方法,通過原理講授、沙盤操作、研討交流等方式,為高校自主設計與專業相結合的雙創實踐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 做實大學校園創新創業:高校雙創的真正意義與價值
    當前許多高校的「雙創」實踐之所以流於形式,根本問題在於國家要求各個高校「必須做」,但現實是基於高校本身能力的缺失及現有的校企合作模式,高校確實「不會做」,在探討高校」雙創「如何做之前,我們需要弄清楚,高校雙創的真正意義與價值在哪裡?1、創新的價值在於市場化。
  • 廣東"網際網路+"大賽結果出爐,這所高校斬獲5項金獎
    本次省決賽採用線上比賽的方式進行,大賽中,各參賽項目團隊圍繞產品或服務介紹、市場分析及定位、商業模式、營銷策略、財務分析、風險控制、團隊介紹等進行闡述,並回答由投資人(企業)專家和高校專家組成的評委組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