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鏗談企業家精神:做慈善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

2020-12-17 TOM資訊

很多人把商人和企業家混為一談,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商人是以追求利益為核心,永遠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企業家,即便是在企業最艱難時期,也不會放棄原則,攫取利益,這就是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包括匠心精神、創新精神和公益精神等等,藍光發展(證券代碼:600466,SH)董事長楊鏗作為民營企業家,一直低調做公益,用實際行動詮釋企業家的公益精神。

楊鏗的辦公室裡,擺滿了自己和家人的照片。沙發背後的牆上掛了副匾,上面寫著「慈生我心,善行天下」八個字。

和很多人知道的楊鏗不同,在過去的29年裡,他一直低調地在做公益慈善,甚至在藍光剛成立時,這顆善行天下的種子,就已經發芽。據統計,藍光已累計為各項慈善事業捐款超過3億元,捐贈藥品物資價值超過4000萬元,捐建學校30餘所,成立的「藍光助學基金」是中國房地產界最早獲得官方認可的助學基金之一。

對待公益慈善,楊鏗曾說,自己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能為社會做這些事,是一種幸福,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楊鏗也認同多樣的慈善形式,它們自身沒有好壞之分,卻都有一片善心。甚至,楊鏗不反對高調的慈善理論,因為這能激發、吸引更多人關注、參與慈善事業。

「眾人拾柴火焰高,中國乃至世界依然還有眾多慈善事務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資金才能推動發展,慈善事業永遠沒有終點。」楊鏗告訴記者,企業有社會屬性,民營企業更是來自於社會,四面八方的老百姓來到這裡,一起把企業做大做強,這就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在楊鏗看來,自己是一名企業家,必須要有企業家精神,而慈善就是企業家精神非常重要的內容,沒有公益心的企業家絕不叫企業家,有愛心的企業家人格才會完整,「如果不是發自內心去回報社會,而是簡單應付一下,這不叫慈善」。

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楊鏗的想法很簡單,作為企業的掌舵人,楊鏗在對員工、對客戶有責任的同時,對社會也有著責任,這份責任在他看來,是由心而生的,就跟孝敬父母一樣,不需要刻意的培養和強調。

另一方面,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也隨著企業的壯大而增加,「是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楊鏗解釋道,當一個企業有幾千萬時,可能是為了在競爭中生存下來,而當壯大到上百億成千億後,基本生存早已滿足,企業家能回饋社會的事就越來越多。

「公益是一種本心。」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大家族大企業投身公益,楊鏗認為這對企業而言是一種榮譽,「你看比爾蓋茨的錢就捐了,其實,善待員工,善待顧客,善待合作夥伴,另外有社會責任感,這就是作為一個企業家,你本來就應該具備的東西」。

做公益要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企業在自身發展強大之後,積極感恩回饋社會,這對於楊鏗來說,是一種義不容辭的使命擔當,更是對企業家精神的一種詮釋和堅守。

 

責任編輯: WY-BD

相關焦點

  • 楊鏗——傾注於公益事業,彰顯財富價值魅力
    楊鏗是一名優秀的企業家,同時也是眾多中國民企企業家中較出色的一個。楊鏗作為藍光集團的創始人和掌門人,開啟並見證了藍光公益的成長曆程,逐步發展成為社會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公益啟示錄。 在三十年公益道路上,2008年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這一年的5月12日14時28分,芮氏8.0級特大地震襲擊了汶川,第二天一早,楊鏗號召藍光集團支援汶川,盡最大實力發揮藍光集團的作用。
  • 俞敏洪:企業家精神是一種榜樣的力量
    轉載自:人民政協報 2018年3月第7973期作者:文/人民政協記者 修菁 攝/
  • 楊鏗當選西南財經大學校友總會副會長,打CALL「西財精神」
    藍光投資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藍光發展董事長楊鏗,當選西南財經大學校友總會副會長,並在大會上進行了發言。在發言中,楊鏗表示以西南財大的校友身份而「自豪和驕傲」,並藉此機會「向母校表白」,點讚「西財精神」。
  • 90後企業家勇擔時代責任 助力慈善扶貧新篇章
    博善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江濤、微諾控股董事長劉鉉、米可傳媒董事長郭冰一行7人來到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進行慈善公益幫扶活動。(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是全國首家全免費的職業技術學校,旨在通過培養一個學生脫貧一家人)本次公益活動,旨在針對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條件落後,特別是生活物質的不足,給予一定的物資資助,現場捐贈生活物資價值近10萬元。
  • 俞敏洪委員:企業家精神是一種榜樣的力量
    提起「企業家精神」,我們想到了俞敏洪。作為中國中堅一代民營企業家的代表,從1993年創辦新東方學校,到2006年帶領新東方在美交所上市,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上市的培訓教育企業。25年間,俞敏洪在不斷突破自我、應對科技帶給傳統教育方式的變革和挑戰。
  • 弘揚企業家精神 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圳僑報記者 柯東波 文/圖 「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依法平等保護國有、民營、外資等各種所有制企業產權和自主經營權」「企業家要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在困境中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 楊鏗憑藉骨子裡的韌勁,開闢更廣闊的市場
    藍光集團亦是如此,楊鏗就像是引領藍光發展的掌舵人,帶領一群追光者在創業歷程中始終保持初心、憑藉堅定的目光走到今天。其中它不僅僅包含領導人楊鏗銳意進取的精神,更是山高水遠的奮鬥主義基因。​但楊鏗與同伴們秉持不改初心的態度毅然前行。因為他們深信:企業的發展像一場馬拉松,勇敢頑強者勝,善於思變者勝,強者勝,勇者勝,堅韌者勝。在20世紀90年代,南方談話不僅僅推動了中國的改革開放,更是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住房制度進行了正式改革,開闢了一個前景廣闊的市場。藍光集團創始人為順應時代的發展,決定下海創業,開始了從製造業向房地產發展的初創開拓之路。
  • 西安企業家學院高級研修班在西交大開課 郜隨印所長做「創新創業與企業家精神」首場專題分享
    陝西高級人才事務所所長郜隨印應邀做了首場關於 「創新創業與企業家精神」的專題分享。 郜所長認為企業家在社會存在的價值,最重要的不是你佔有多少資本和資源,而是你獲得了多少人對你的尊重,和社會對你持久地一種肯定。
  • 揚州第三屆公益慈善義演晚會舉行,企業家愛心潮湧共鑄大愛之城
    今年,市委、市政府決定設立並評選表彰首屆「揚州慈善獎」,舉辦第三屆慈善義演晚會,旨在進一步宣傳慈善文化、弘揚慈善精神、匯聚慈善力量。希望獲獎個人和單位,繼續發揚成績,再接再厲,傳揚慈善心,傳播正能量。希望全社會都學習慈善先進典型,弘揚現代慈善精神,把做慈善作為一種快樂,一種價值追求,一種人生精神境界的升華,共同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素質。
  • 做家庭主婦,就真的完全不能實現自我價值嗎?
    其實這種想法也不完全對,真正的獨立女性,不只是有獨立的工作,還包括獨立的思想、獨立的精神、獨立的情感、獨立的人格,以及有一種隨時都能為自己兜底的能力。其實有的女人只是有一份工作,其思想和精神並沒有獨立,這種獨立只是表面的獨立。
  • 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
    人生有時候,真心很無奈,也許在每個人有限的閱歷、知識、文化背景差異頗大的情況下,感覺事情總那麼力不從心,想愛而不知道怎樣去愛,想關心卻不知道怎樣關心,想放手卻一直放不開,可是我們都忘了前提,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就等於幫助了別人,減輕了別人的負擔,同時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怎樣做才算做好了自己呢
  • 龍馬學院 | 山東海燕醫用董事長李海燕:一位企業家的社會情懷
    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李海燕說,企業家精神中非常可貴的一點就是創新精神,能特別敏銳地把市場資源運用好,更重要是能「發明」市場的不均衡,抓住市場的機遇。2成功的事業讓李海燕收穫了豐富而有質感的人生,不過他並沒有僅僅局限於追求個體生命的成功和愉悅,而是本能地選擇了跳出自我,成為一個具有高尚社會情懷的人。
  • 從馬斯洛理論談吳忌寒在區塊鏈中的自我實現價值
    馬克思曾經把人的價值分為社會價值、個人價值和自我價值。馬斯洛又將人的自我價值在他的理論中分為從第一層次至第四層次需求無法基於自身滿足的方面的時候的自我認識、調節、實踐和滿足,以達到實現人的最高第五層次需求即自我實現需求。人的自我價值依存並滲透於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之中並影響和制約著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實現,而且它作為中介和橋梁把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有機地聯繫起來。
  • 李曉林 慈善企業家的大愛情懷
    二十年公益慈善路如果說企業是李曉林實現夢想的平臺,那骨髓庫建設和扶貧就是他實現夢想後的信仰。吃過苦的李曉林在擁有財富後,始終沒有忘記如何讓金錢變得更有意義。從捐款550萬重建嵩祝寺至今,李曉林的公益慈善路一走就是二十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委員長評價他:「李曉林先生作為優秀的企業家和慈善家,懷著對國家和人民的深厚情誼,實業報國,致富思源,為中國慈善事業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為中國脫貧攻堅戰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慈善事業的肇始,李曉林也是想給企業品牌建設加分,但慢慢地,他把慈善當作一個企業家義不容辭的責任。
  • 慈善與誠信並行,這位女企業家是這樣贏得尊重的
    「我做慈善,發自內心,一生一世,絕不停歇。」衡陽市企業家肖慧常言。肖慧是一位慈善家,2018年度位列衡陽市慈善排行個人榜單第25名,2019年排行個人榜單第20名,先後斬獲「愛心使者」等個人榮譽20餘項。
  • 中國式慈善的精神哲學:妓女心理,流氓邏輯與草尼瑪文化
    現代神經科學已經揭示文化背景和社會基礎架構與制度是能夠改變和養成人性及其心理機制的,所以,終歸是什麼樣的文化和制度決定什麼樣的善惡是非觀,也最終決定了慈善的內在本質和外在表現。1 什麼是中國式慈善所謂中國式慈善,就是我標題所定義的由中國式精神哲學基礎決定的中國式道德哲學觀及其慈善本質和慈善表達形式。
  • 達則兼濟天下 夢金園董事長王忠善的慈善之道
    天下,這是被千百年來文人學者所信奉的儒家理想主義和入世精神,沿襲至今,企業家將這種思想延伸到慈善行業,用一種豁達的方式去踐行自己「兼善天下」的承諾。王忠善,山東夢金園珠寶首飾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他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但他更是一名受人愛戴的慈善家。
  • 帶你走近李嘉誠、楊受成這些慈善企業家們
    若干年前,香港《紫荊》雜誌曾刊出題為《香港,慈善之都》的文章。事實上,在香港,慈善不僅是一項公益活動,更是一項薪火相傳的事業。而作為香港財富的代表,李嘉誠、楊受成、霍英東、李兆基等企業家更是身體力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中國香港、在祖國內地盡心竭力扶危濟困,將慈善進行到底。
  • 卓順發太平紳士受邀《東協企業家接班人論壇》分享慈善心得
    成功的定位、內涵、價值與意義是不一樣的,評判標準也不一樣。不能夠過度的追求名利、地位與金錢,做表面功夫,應該重視內涵,如:品德、正義、承擔、奉獻、感恩與回饋的精神。——卓順發太平紳士分享會上,卓順發先生說:「我本身不喜歡拋頭露面,喜歡思考,獨處與寧靜,但是現在做慈善事業,需要走出來分享交流,真正需要讓社會大眾都了解慈善了解善濟,慈善事業,大愛同理,廣結善緣、共襄善舉,所以我是需要四處籌備善款做為服務社會大眾弱勢群體的運作基金,因為慈善需要大量的資金來運作,才有辦法繼續維持下去服務社會服務大眾。」
  • 熊彼得創新理論與企業家精神培育
    作為市場經濟「靈魂」的企業家職能所在就是實現創新。企業家精神的靈魂是創新,培育企業家精神是創新的關鍵所在。敬請閱讀。  文/張瑞林(武昌首義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李林(武昌首義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美籍奧地利學者熊彼得(Schumpeter)在其 1912年出版的德文版《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將創新定義為「生產函數的重新建立」,或「生產要素之新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