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唐宋之時,文人墨客想要進入官場除了參加科舉外還有幹謁的習俗。所謂幹謁,便是文人帶著自己的詩集拜見主考官或朝中大員,或是寫一首詩寄給官員,以求得到賞識而進身。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幹謁莫過於白居易拜見顧況,顧況嘲笑他「長安米貴,居大不易」,但當讀到白居易的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不禁讚嘆:「道得個語,居即易矣」!自此白居易平步青雲,詩名大噪!
還有大家熟悉的「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也是一首幹謁詩,通過含蓄的詩句向主考官詢問自己的科舉成績。當然,歷史上也很多失敗的幹謁詩,比如孟浩然遇玄宗,一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令玄宗大怒,從此無緣官場。
可見,在古代寫詩是關係到個人前程的,詩寫得好,就有更多的機會收到賞識重用。詩寫又酸又牢騷,怕是會被領導嫌棄。
不過,大多文人墨客以詩幹謁也不過求得一個另眼相看,都是很光明正大的行為。但北宋有一人卻不然,此人極善揣摩上司心思,竟憑藉一首詞受到上司的賞識,從此逆轉一生命運。
咱們暫且來欣賞這首《雨中花》:
雨中花
北宋·張才翁
萬縷青青,初眠官柳,向人猶未成陰。據雕鞍馬上,擁鼻微吟。遠宦情懷誰問,空嗟壯志銷沈。正好花時節,山城留滯、忍負歸心。
別離萬裡,飄蓬無定,誰念會合難憑。相聚裡,休辭金盞,酒淺還深。欲把春愁抖擻,春愁轉更難禁。亂山高處,憑闌垂袖,聊寄登臨。
張才翁是北宋人,在張公庠手下做一個小吏。他為人頗有些仙風道骨,性格狷狂恃才傲物,因而不受張公庠待見。但偏偏內心並不是無欲無求,反而對前程很是熱心,時時想著如何諛上。
張才翁還真是善於琢磨上司心思,知道張公庠愛作詩,每逢到一處名勝或古蹟都會揮毫題詩。於是買通了張公庠的僕人,囑咐此人:張公庠一旦外出赴宴作詩,一定要立刻派人把詩抄送過來!
這一天,張公庠率屬官到白鶴遊宴,因張才翁不受待見,故未受邀。但張才翁果然料人先機,張公庠一到白鶴山就口佔吟詩一首:
遊白鶴山
北宋·張公庠
初眠官柳未成陰,馬上聊為擁鼻吟。
遠宦情懷銷壯志,好花時節負歸心。
別離長恨人南北,會合休辭酒淺深。
欲把春愁閒抖擻,亂山高處一登臨。
這首《遊白鶴山》所表達的詩遠宦為官的煩惱和思鄉歸心之情,這在唐宋詩壇是很常見的。張公庠的這首詩也還算不錯,作罷詩,一行人便就地歌舞宴飲。
而被張才翁買通的僕人當即悄悄將這首詩抄錄下來,託人送到張才翁手中。張才翁讀罷,沉吟片刻,便迅速在此詩上增刪改寫,將其改編成一首《雨中花》,也就是上面那首詞。然後快馬加鞭送到宴會上。
男僕收到改編的《雨中花》,便請在場的歌姬演唱。一詞唱罷,張公庠驚詫無比。眾所周時,詩人做詩,最是看中讀者能否理解自己詩中心情,能得一知音,便是人生快事了。而張才翁改寫的這首《雨中花》正是向張公庠兜售「知音」!
這份「知音」之感讓張公庠極為受用,從此之後,他對張才翁這個狷狂之士另眼相看,每每都厚待之。張才翁生平僅僅有這一首詞傳世,還是改編之作,卻憑藉這首詞完成了人生命運的逆轉,可謂是以詩詞諛上的成功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