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期望著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有出息、完美的……父母為了成就孩子可以付出一切。但是,教育孩子沒有固定的方法,有些家長明明用心到了極致,教育出來的孩子卻和想像中的不一樣。
自己已經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到孩子身上了,為什麼孩子還讓自己這麼心痛呢?那是因為你犯了教育孩子的禁忌。
愛沒有錯,但是愛也是需要恰當的、有原則的。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教育孩子的5大禁忌。
1.關愛太多。
愛孩子沒錯,愛得太多太細緻並不是好事,這會導致孩子不知道珍惜。
從小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會讓他習慣,你的小心呵護提心弔膽會在孩子眼裡很平常、很平淡,他覺得你的愛是再不過平常的東西了,不會珍惜和感恩。
等到孩子長大後變成「白眼兒狼」,你還會莫名其妙呢!
2.嘮叨太多。
嘮叨也是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有用的人,就喜歡不斷地提醒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同一件事情會不斷重複好多遍。這種行為是會讓孩子反感的,孩子更容易叛逆。
尤其是喜歡指責孩子的父母,總是把自己包裝為「明燈」,指導孩子,其實,孩子最討厭自以為是不分青紅皂白的父母。
你越是喜歡「教育」,孩子的情緒越是糟糕。
3.什麼都要被你允許。
有些家長總認為孩子就是孩子,這也不懂那也不會的。對孩子的行為和決定給予強制性的幹涉,雖說這種幹涉也是愛孩子的表現,但是這種行為並不高明。
過多的幹涉,孩子要麼會叛逆,要麼會缺乏自主性和果斷的性格。孩子的成長需要自己做主,父母在旁邊只是輔助的角色。
4.對孩子要求過高。
每個孩子的能力和興趣愛好等都是有差別的。父母對孩子有期許這能夠理解,要是拔苗助長,期望超過了孩子的客觀能力那就不好了。
太高的要求會讓孩子承受過多的心理壓力,嚴重的會導致心理疾病,這是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的。
5.沒有原則,過分遷就。
父母為孩子創造快樂的成長環境完全可以。但是,也應該讓孩子體會到生活中不只是快樂,也會有其他的情感,不是每個人都有義務讓你快樂。
父母的過分遷就只會讓孩子活在虛幻的和諧裡,等到孩子真正步入社會之後,他就會不適應社會的多種味道了。
所以,原則性的東西,父母一定要把握。
父母只有不斷地學習教育之道,才能真正幫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