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介入技術治療繼發於雷諾氏症的手指缺血

2021-01-13 北京疼痛聯盟

文章來源:Techniques in Regional Anesthesia and Pain Management, 2014, 18(4):150-155 

編    譯: 孫東光 李全成  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疼痛科

雷諾氏症是指患者在冬季會發生手指或腳趾的麻木刺痛,皮膚蒼白髮紫。尤其是在受到寒冷刺激如冷水時,雷諾氏症的症狀更加明顯。雷諾氏症症狀嚴重的患者會有肢端皮膚的萎縮或手指潰爛的現象。醫學上稱為雷諾氏症或雷諾現象,也叫做肢端動脈痙攣症,常引起功能障礙,疼痛和殘疾。該病發作次數和嚴重程度多樣,包括手或手指的發紺,蒼白和疼痛。這導致患者無法進行日常生活,生活質量較低。

初期,雷諾氏症影響大約19%的人群,與全身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無關,屬於一種自限性疾病。繼發於雷諾氏症缺血疾病則比較嚴重,病程持久,與自身免疫有關。大多數進展為進行性系統性硬化病。繼發於雷諾氏症的手指缺血可進展為潰瘍,感染,壞疽,迫使行手指清創術或截斷術。Dr Maurice Raynaud假設這種現象與交感神經系統活性有關,明確的病因到目前為止尚不清楚,但可能涉及多因素,包括神經、體液和內皮。

治療繼發於雷諾氏症的手指缺血疾病包括緩解血管痙攣,鎮痛,恢復正常血流。當症狀持續進展,手指潰瘍出現時,需要微創介入治療技術。微創介入治療技術包括:外周神經阻滯、肉毒毒素治療、星狀神經節阻滯術、脊髓電刺激和交感神經切除術。

1、外周神經阻滯:應用局麻藥行臂叢神經阻滯可成功治療繼發於雷諾氏症的手指缺血,單次注射維持時間一般不到24小時,因此行布比卡因連續置管給藥,可延長血管舒張時間和鎮痛效果。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只批准脂質體的布比卡因用於麻醉浸潤。

2、肉毒毒素治療:肉毒素抑制神經肌肉接頭處乙醯膽鹼的釋放,阻止平滑肌收縮,但對血管平滑肌收縮的作用尚不清楚,注射點位於手指,手掌或腕部,相對安全。在一項超過18個月的26名患者觀察治療中,75%的患者疼痛明顯減輕,50%的患者手指潰瘍痊癒,20%的患者要求再次注射治療,最終9個患者手指截肢。由於價格昂貴,限制了其在臨床的應用。

3、星狀神經節阻滯術:目前支持此方法的數據較少,Klyscz 等第一個採用此方法治療,給一名患者進行17次SGB,效果明顯,症狀持續改進。也有文獻報導星狀神經節阻滯對繼發於雷諾氏症的手部缺血沒有作用,甚至有報導稱可引起健側肢體缺血,故其在臨床的應用需長期觀察研究。

4、脊髓電刺激:成功治療各種慢性疼痛,有文獻支持繼發於雷諾氏症的手指缺血,脊髓電刺激有效。但一般都在各種治療方法無效後採用。在11例因各種原因引起的手指缺血的患者,給予脊髓電刺激治療後90.9%的患者疼痛減輕75%,鎮痛藥的使用也減少。Francaviglia在對15例繼發於雷諾氏症的手指缺血的患者進行脊髓電刺激的長期觀察中(1-6年)發現,14名患者在疼痛時間、頻率和程度上都大大減少,併發症較少。但脊髓電刺激對手指潰瘍癒合的影響以及血流的改善還需長期觀察研究。

5、交感神經切除術:交感神經切除術在外科手術中較常見,例如頸交感、胸交感。一項對14名患者行20個頸胸交感神經切除術後研究顯示,起初效果較好,但在6個月內所有患者症狀復現,且較以前明顯。相關的副反應包括霍納徵,手幹,代償性發汗等。不完全交感神經離斷、側枝離斷或遠端手術,可能會對治療有幫助。Hartzell等行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切除術治療手指缺血,其中20名患者由風溼疾病造成,8名是動脈硬化性質,15名風溼疾病患者反映術後手指潰瘍改善,1名動脈硬化患者反映尚可,該作者提示:此方法應用前應明確引起手部缺血的病因,才能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雖然,人們通常將手術治療最為最後的選擇,但最近有學者提出早期外科手術治療手部缺血,可減少截肢的發生,但手術時機的選擇仍無定論。

結論:眾多微創介入治療方法可用於治療繼發於雷諾氏症的手指缺血,但目前,尚無前瞻性研究表明哪個方法更有效,選擇何種微創治療方法,應根據潛在的風險,可能獲得的療效,患者的表現以及可利用的資源來決定。尚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指導臨床並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雜誌更多精彩內容請發郵件至 paincxy@263.com 免費索取。

歡迎加入中國疼痛康復聯盟及北京疼痛聯盟。聯盟網站:中國疼痛聯盟網站(http://www.paincxy.com)。

若您對我們的內容感興趣,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了解更多疼痛康複診療知識。

關注方式:

長按下方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女性冬季流行病-雷諾氏症
    每到冬季,一些中青年女性常發生手指和足趾麻木、刺痛及膚色蒼白、發紫的症狀,特別是在受到冷水刺激時,症狀更加明顯,一般經過揉搓後,膚色可逐漸轉紅,症狀重者可發生皮膚萎縮、指頭潰爛,
  • 女性冬日手冷,警惕雷諾氏症候群
    專家:龍華醫院風溼科主任 茅建春 主任醫師什麼是雷諾氏症候群?冬天手冷,可能是雷諾氏症候群,它是由於寒冷或情緒激動引起的發作性的手指(足趾)蒼白、發紫然後變為潮紅的一組症候群,尤其好發於女性,因此女性若感到手冷、發紫甚則手指發白,需及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 女性冬日手冷 警惕雷諾氏症候群
    [摘要]雷諾氏症候群是由於寒冷或情緒激動引起的發作性的手指(足趾)蒼白、發紫然後變為潮紅的一組症候群,尤其好發於女性。什麼是雷諾氏症候群?冬天手冷,可能是雷諾氏症候群,它是由於寒冷或情緒激動引起的發作性的手指(足趾)蒼白、發紫然後變為潮紅的一組症候群,尤其好發於女性,因此女性若感到手冷、發紫甚則手指發白,需及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 雷諾氏症的症狀表現
    1、雷諾氏症的症狀1.1、蒼白期:雷諾氏病的早期表現,患者遇到寒冷受凍後,手指端的皮膚開始發白,然後向指根部以及上部位發展,一般該症狀不會發展到手腕處。2、什麼是雷諾氏症雷諾氏病,又稱雷諾氏症候群、雷諾氏現象,是血管神經功能紊亂所引起的肢端小動脈痙攣性疾病。雷諾氏病以陣發性四肢肢端(主要是手指)對稱的間歇發白、紫紺和潮紅為其臨床特點,常為情緒激動或受寒冷所誘發。雷諾氏病(雷諾氏症候群)少見,多發生於女性,尤其是神經過敏者,男女比例為1:10。發病年齡多在20~30歲之間。
  • 雷諾氏病需如何快速有效治療
    雷諾氏病如何治療,怎麼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呢,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各位還是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了。這個疾病它也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得過雷諾氏病,雷諾氏病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危害,並且雷諾氏病還會影響大家的生活,各位一起來看看吧。
  • 什麼是雷諾氏病 這樣治雷諾氏病
    什麼是雷諾氏病雷諾症候群是由於寒冷或情緒激動引起發作性的手指(足趾)蒼白、發紫然後變為潮紅的一組症候群。沒有特別原因者稱為特發性雷諾症候群;繼發於其他疾病者,則稱為繼發性雷諾症候群。治療要堅持,不能自行更改,按醫生的醫囑按時按量的應用。得了雷諾氏病之後還是能夠喝酒的,不過喝酒要少量,因為飲酒會增加血液循環,不能吸菸,因為菸草中的尼古丁是會刺激血管收縮。雷諾氏病的高發人群和危害多發生在20~40歲,女性多於男性。
  • 雷諾氏症的病因及治療
    病因有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等)、冷血凝集素增多或冷血球蛋白血症、手足發紺症、脊髓空洞症、周圍神經炎等。此外麥角鹼、砷、鉛和鉈中毒等也可引發本病。如出現雷諾氏現象者,要找出原發病,因此必需及時就醫。治療主要是針對原發疾病,同時可給予交感神經阻滯劑和血管擴張藥。病情嚴重者,藥物治療無效時可施交感神經切除術。☆★☆★☆★請點擊屏幕上方的轉發按鈕並「分享到朋友圈」,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吧!
  • 雷諾氏症有哪三期?
    典型雷諾氏症發作時可分為三期:
  • 手臂振動病,雷諾氏症候群之認定參考指引
    雷諾氏症候群(Raynaud’s syndrome),是手指和腳趾中血液循環問題的疾患,而少見於耳朵和鼻子。暴露於寒冷的環境時,這樣的情況會加劇。當一個人有雷諾氏症候群的時候,暴露於寒冷時,會降低血液循環,引起皮膚變得蒼白,臘白色或紫色。這樣的疾病有時也被稱為「白手指」、「臘狀指」或「死手指」。 雷諾氏症候群有很多不同引發的原因,包括工作環境暴露。
  • 精準導向解難題,微創介入攀高峰——走進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龍山院...
    介入治療的優點有:微創、恢復快、療效高、見效快、定位準確、可重複性強、併發症少,多種技術可聯合應用。國際上已將介入醫學列為與外科、內科並駕齊驅的第三大臨床學科。精準導向 助力腫瘤的微創治療近年來,微創介入科在腫瘤治療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
  • 【媒體專訪】腫瘤微創介入治療,未來會替代手術嗎?
    微創介入治療:精準定位、創傷小、痛苦少說到腫瘤的治療方法,很多人對微創介入療法還比較陌生。這是一種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與外科、內科並稱為腫瘤治療的三大學科。在高端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CT、核磁共振、超聲等設備的引導下,無需開刀,在血管、皮膚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將穿刺針、導絲、導管、支架等精密器械放到病灶處,對病灶局部進行檢查診斷和靶向、微創治療。用老百姓的話講,介入技術就是不開腹的方法,用微創的方式達到診斷和治療目的。與手術相比,微創介入治療更為安全、精準,病人創傷小,所以痛苦也更少。
  • 雷諾氏症的危害,深度了解結締組織病
    前面的文章,我們已經初步了解雷諾氏症的基本情況,它可以是一個單獨發病的情況,也可能是一些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表現,或者引起其他疾病的導火索、伴發症。若存在持續性雷諾氏現象,要注意防止指端壞疽的可能。因此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雷諾氏症的危害。
  • 名醫專訪 安徽省中醫院介入中心張萬高:介入治療的常見問題
    「介入」是指介入放射學,由診斷和治療兩大部分內容組成,是在X線、CT、核磁、B超等影像設備監視、導引下,應用「非外科手術」方法診斷和治療疾病。「介入」是以高科技為基礎,以治療的微創性為特徵,並列於內、外科的第三大診療技術。
  • 女子手指遇冷變色 系雷諾氏症候群「作怪」
    女子手指遇冷變色 系雷諾氏症候群「作怪」 2014-12-22 10:28:00可你聽說過人的手指會變色嗎?日前,蘇北醫院風溼免疫科就接診了幾名手指會變色的患者。經過專家診斷,這可不是自我保護,而是雷諾氏症候群「作怪」。  一遇冷手指就變色  小王今年29歲,在揚州市區一家製衣廠工作。從去年冬天開始,她就發現自己的雙手會變色。
  • 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在廣州召開
    因此,少創或無創的治療終將替代原先的大創和巨創式療法。  39健康網了解到,此次「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CCIO2018暨18屆中國腫瘤介入大會、第19屆國際冷凍治療大會、2018廣東省介入年會」主題是「技術臨床 規範發展 合作提高」,來自國內外300位腫瘤防治和介入治療領域的權威專家,以及1500名全國各地介入醫護人員參加本次大會。
  • 三月羊城 相約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
    ,落實腫瘤微創與介入治療技術的規範化管理,總結相關領域的新知識、新理念、新數據、新經驗,推廣新技術、新產品。「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CCIO2018暨18屆中國腫瘤介入大會、第19屆國際冷凍治療大會、2018廣東省介入年會」將於 2018年3月30日-4月1日在廣州舉行。  本次大會主題是「技術臨床 規範發展 合作提高」。
  • 泰安市中醫醫院:介入診療科介入微創治療下肢靜脈曲張不用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王帥靜脈曲張在醫學上叫做「慢性靜脈血管功能不全」,老百姓叫做「青筋腿」,是下肢靜脈曲張的患者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靜脈曲張早期是治療的最佳時間,一定要重視病情發展切不可拖延。
  • 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將於3月舉行
    由於介入醫學獨具的微創、高效、精準和可重複性,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成為近年來發展迅速,從業人員非常廣泛的領域,已經成為與內科、外科並駕齊驅的第三大學科。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介入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天津市腫瘤醫院腫瘤介入治療科郭志教授介紹,隨著精準醫學時代的到來,腫瘤治療理念正發生變革,腫瘤治療趨向微創、高效和個體化,微創介入正成為腫瘤治療的新方向。
  • 壽光市人民醫院微創介入,讓子宮腺肌症患者擺脫疼痛
    後來實在是忍受不了這種疼痛折磨,就聽從朋友建議,抱著試試的心態去做微創介入治療。令人吃驚的是,手術過後第一個月再來例假時,腹痛有了明顯減輕,月經量也沒有那麼多了,曉雅的眉眼間終於舒展開來。後來曉雅又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她做的這個介入手術叫做子宮動脈栓塞術,是目前治療子宮腺肌症的首選,可以緩解痛經,減少月經量。
  • 胸腔鏡微創治療多汗症(圖)
    這取決於手術指徵的掌握、病情早晚及手術技術本身幾個方面,坦白說我們的患者質量並不高,有些患者是在好幾家醫院轉了一圈到我們這來的,患者手術的基礎條件並不好,手術難度不小,但長期面對這樣的患者,反倒磨鍊了我們的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