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氏症有哪三期?

2021-01-13 東方綠地血液病醫院

典型雷諾氏症發作時可分為三期:


蒼白期:為早期表現,遇寒冷刺激後,指(趾)端皮膚蒼白。此一變化呈過程性發展,即首先是自指(趾)端開始,而後向指根部及以上部位發展,一般不會超過手腕。皮膚蒼白先從一個手指開始,再逐漸累及其他手指,有的幾乎可以累及所有手指,由於大拇指血液循環較豐富,所以只在病情較重時才會累及。發作時自覺手指、手掌、腳趾、足部有發冷的感覺,局部溫度降低,低於正常人手足溫度。同時可有麻木、針刺樣、厚重以及僵硬等感覺,彎曲手指會感到手指憋脹,屈伸不利,故可引起運動障礙。有的病人會有多汗等現象。

青紫期:蒼白期出現幾分鐘後,細小動脈痙攣自行解除,而細小靜脈仍處於痙攣狀態,阻礙血液流動,此時靜脈叢和毛細血管出現缺氧性麻痺,血流緩慢或淤滯,致使血中氧含量減少,於是出現皮膚蒼白後的青紫現象。此時自覺症狀一般較輕。

紫紺期:紫紺的指(趾)得到溫暖後,寒冷刺激解除,可使血管痙攣緩解或消失,此時細動脈、毛細血管和細靜脈反應性充血,使皮膚出現紫紺現象。此時局部溫度增高,可有腫脹及輕度搏動性疼痛。當血液灌流正常後,皮膚顏色和自覺症狀均恢復正常。

但也有許多「雷諾氏徵」患者病情發作,不像上述有清楚的規律性變化,各期的表現界線不太清楚,如有的患者發病直接進入青紫期,嚴重患者此期可持續幾個月而不緩解,發作呈持續狀態,間歇期幾乎消失,有局部組織營養性變化,如皮膚萎縮或增厚,指甲呈縱向彎曲畸形,指墊消瘦,末節指骨脫鈣,指尖潰瘍並向指甲下擴展,引起指甲與甲床分離,伴有劇烈疼痛。此外,還可能引起指端壞疽。10~12%患者在長期患病後可出現局限的指(趾)皮膚硬化。也有的患者始終處在第一期,後二期不太明顯;也有的患者不經過紫紺期即由蒼白和(或)青紫期後直接恢復正常。個別患者偶而也會在鼻尖、顴頰、耳廓等頭面部部位出現類似症狀。

免費諮詢熱線:400-004-1205

全國首家院外指導諮詢系統

1.免費幫你找到專業的醫院;

2.免費指導您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

3.免費指導治療中注意事項;

4.免費指導飲食和生活注意事項;

5.免費為你提供國內先進的血液病治療的信息。

更多文章點擊試試!



相關焦點

  • 雷諾氏症的症狀表現
    你知道雷諾氏症的症狀嗎?雷諾氏症又叫雷諾氏症候群,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組症候群,很多人都不了解雷諾氏症的病因和症狀,那麼你知道雷諾氏症的症狀嗎?一起來看看。1、雷諾氏症的症狀1.1、蒼白期:雷諾氏病的早期表現,患者遇到寒冷受凍後,手指端的皮膚開始發白,然後向指根部以及上部位發展,一般該症狀不會發展到手腕處。
  • 雷諾氏症的危害,深度了解結締組織病
    前面的文章,我們已經初步了解雷諾氏症的基本情況,它可以是一個單獨發病的情況,也可能是一些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表現,或者引起其他疾病的導火索、伴發症。若存在持續性雷諾氏現象,要注意防止指端壞疽的可能。因此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雷諾氏症的危害。
  • 女性冬季流行病-雷諾氏症
    每到冬季,一些中青年女性常發生手指和足趾麻木、刺痛及膚色蒼白、發紫的症狀,特別是在受到冷水刺激時,症狀更加明顯,一般經過揉搓後,膚色可逐漸轉紅,症狀重者可發生皮膚萎縮、指頭潰爛,臨床醫學稱之為「雷諾氏症
  • 微創介入技術治療繼發於雷諾氏症的手指缺血
    尤其是在受到寒冷刺激如冷水時,雷諾氏症的症狀更加明顯。雷諾氏症症狀嚴重的患者會有肢端皮膚的萎縮或手指潰爛的現象。醫學上稱為雷諾氏症或雷諾現象,也叫做肢端動脈痙攣症,常引起功能障礙,疼痛和殘疾。該病發作次數和嚴重程度多樣,包括手或手指的發紺,蒼白和疼痛。這導致患者無法進行日常生活,生活質量較低。初期,雷諾氏症影響大約19%的人群,與全身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無關,屬於一種自限性疾病。
  • 手臂振動病,雷諾氏症候群之認定參考指引
    雷諾氏症候群(Raynaud’s syndrome),是手指和腳趾中血液循環問題的疾患,而少見於耳朵和鼻子。暴露於寒冷的環境時,這樣的情況會加劇。當一個人有雷諾氏症候群的時候,暴露於寒冷時,會降低血液循環,引起皮膚變得蒼白,臘白色或紫色。這樣的疾病有時也被稱為「白手指」、「臘狀指」或「死手指」。 雷諾氏症候群有很多不同引發的原因,包括工作環境暴露。
  • 雷諾氏症的病因及治療
  • 或許是雷諾氏症在作怪!
    詳細了解情況後,小婷初步判斷這個情況可能是乳頭雷諾氏綜合症,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一下乳頭雷諾氏。 這時我們可能要考慮是否是乳頭雷諾氏症。乳頭痙攣發生時,乳頭頂端內部的肌肉收縮,乳頭頂端變成白色,痙攣過後,血液回流,乳頭又恢復正常。 這種情況有時會持續幾分鐘,有時也可能斷斷續續在兩次餵養中間發生。
  • 女性冬日手冷,警惕雷諾氏症候群
    [摘要]雷諾氏症候群主要以手冷、指尖發白為主要表現,尤其是在受到寒冷刺激後手指會發白、發紫。冬日裡,很多女性會覺得手腳冰冷,經常抱個暖手袋取暖。不過您要注意了,手冷發紫除了天氣冷,或許背後藏有其他的問題。
  • 女性冬日手冷 警惕雷諾氏症候群
    [摘要]雷諾氏症候群是由於寒冷或情緒激動引起的發作性的手指(足趾)蒼白、發紫然後變為潮紅的一組症候群,尤其好發於女性。什麼是雷諾氏症候群?本病有一定的誘因,主要原因是寒冷刺激、情緒變化、月經周期變化等,與遺傳、疲勞、感染也有一定關係,另外臨床發現經常長期從事震動性機械的工人如氣錘操作工,其發病率高達50%,具體機制不明。中醫認為這些患者主要是氣虛血弱或者陽虛寒盛的。氣血虛弱不能溫陽四肢,所以四肢逆冷;陽虛寒盛則血脈不通,故見肢端蒼白青紫、皮膚冰涼。
  • 什麼是雷諾氏病 這樣治雷諾氏病
    雷諾氏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得過雷諾氏病,雷諾氏病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危害,並且雷諾氏病還會影響大家的生活,那麼請問什麼是雷諾氏病?雷諾氏病的飲食注意事項是什麼?治雷諾氏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有種風溼病叫「雷諾氏」
    到醫院請大夫看了之後,醫生告訴他,他得的是一種叫「雷諾氏」的疾病,應去治療風溼病的門診。老高聽了之後,有些納悶:常常聽說風溼病是關節的問題,我這指關節也不痛,怎麼會是風溼病呢?  對此,武警浙江總隊嘉興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張旭環解答了老高的疑惑:風溼,是一個寬泛的名詞,是一組疾病的統稱,從手腳發冷到肢體疼痛,從皮膚紅斑到四肢無力,這種疾病會出現非常多的症狀,且很多症狀沒有特異性。
  • 天寒地凍防「雷諾氏症候群」中醫有6個高招
    經過綜合診斷,楊國春主任醫師:「你這種情況在醫學上叫『雷諾氏症候群』,屬於風溼免疫病的一種。」雷諾氏症候群是肢端小動脈陣發性痙攣,造成指(趾)缺血的一種疾病。1862年法國醫生Raynaud(雷諾)首先報導了此類疾病,因而將其命名為「雷諾」。雷諾氏症候群有原發與繼發之分,常在受涼或觸摸涼物時發作,有時情緒激動也可誘發。
  • 「雷諾氏徵」真的如此可怕嗎
    「雷諾氏徵」可以伴發於許多疾病,但並不是說出現「雷諾氏徵」就一定有嚴重後果。實際上大多數「雷諾氏徵」僅僅是局部的功能性血管疾病,醫生稱為「雷諾氏病」。當然,診斷「雷諾氏病」需要排除早期全身性疾病的可能。
  • 雷諾氏病需如何快速有效治療
    這個疾病它也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得過雷諾氏病,雷諾氏病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危害,並且雷諾氏病還會影響大家的生活,各位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雷諾氏病雷諾症候群是由於寒冷或情緒激動引起發作性的手指(足趾)蒼白、發紫然後變為潮紅的一組症候群。沒有特別原因者稱為特發性雷諾症候群;繼發於其他疾病者,則稱為繼發性雷諾症候群。
  • 女子手指遇冷變色 系雷諾氏症候群「作怪」
    來源:金陵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孫靜波   自然界中有一種動物叫變色龍她到醫院求醫,終於查出了病因:雷諾氏症候群。  「最近醫院住了五六名患者,都患上了雷諾氏症候群,而且都是女性。」風溼免疫科醫生孟德芳說,前幾天有一名患者情況更嚴重,該患者有多年的紅斑狼瘡病史,因此誘發了雷諾氏症候群,可惜一直沒接受正規治療。來醫院就診時,左手無名指的功能已經損傷。
  • 「雷諾氏徵」的預防和治療
    引起「雷諾氏徵」原因眾多,因此每一個病人要根據自己的誘因來預防。  (一)明確病因,繼發性者應儘可能控制原發病。
  • 下海不久四肢青紫 男子可能有雷諾氏病(圖)
    8月7日晚上7時許,市民李先生在石老人海水浴場遛彎的時候,遇到一位男子突然發病,「當時我看見有個男的躺在海邊,邊上還有個人在扶著他。」李先生介紹說,「當時我還以為是溺水,等我過去一看,發現那個男的四肢都是青紫色的,看起來挺嚇人。」
  • 手怕冷會變色 這可能是雷諾氏症候群
    本報訊 「這是雷諾氏症候群。」昨天,有好些熱心的讀者打來電話,為怕冷的池大姐「把脈」。  17年來,家住臨海的池大姐特別怕冷,只要把手露在外面,一會兒工夫就指尖發白泛紫,接著大半個手掌也都開始變色。嚴重的時候,手和腳都會這樣。
  • 預防雷諾氏症候群:四肢要保暖 跑步中途可加速
    醫學上,雷諾氏症候群是血管神經功能紊亂所引起的肢端小動脈痙攣性疾病。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雷諾氏症候群是一個獨立的病症,但是它與一些結締組織疾病也具有關聯性,像類風溼性關節炎、狼瘡以及乾燥症候群等。因此,有必要找醫生確診一下病症。一旦患上雷諾氏症候群,抽菸、打字或者彈鋼琴,以及重複性的使用工具等,都會加重病症。如果跑者出現了症狀,應該立即到暖和的區域,比如室內,進行取暖,或者將受影響的部位浸入到溫水中。
  • 冬病夏治正當時——凍瘡、雷諾氏病、局限性硬皮病,鵝掌風篇
    冬病夏治正當時——凍瘡、雷諾氏病、局限性硬皮病,鵝掌風篇 2020-05-17 0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