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正史七大神射手:呂布與李廣齊名,趙雲和黃忠未入其中

2020-12-22 騰訊網

《周禮-保氏》記載:「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禮、樂、射、御、書、數是君子六藝,其中的射指的就是射箭技術,它包含五種射技,分別是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髮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

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

剡註:謂矢發之疾,瞄時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

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

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所以射箭雖然是有一定地位的人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但是真正做到箭無虛發或百步穿楊這種高超境界的卻也不多,就拿《三國演義》來說,裡面不少猛將的箭術皆超凡入聖,事實上真正的歷史中應該沒有這麼多,今天就說一說三國正史七大神射手:呂布與李廣齊名,趙雲和黃忠未入其中。

第一位:呂布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呂布的武力在演義中無人可敵,雖然正史中呂布武力最多只能排在關羽、張飛、孫堅、文鴦之後位列第五,但是其箭法如神卻是實實在在的。

《三國志-呂布傳》記載: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

《英雄記》記載:本出自寒家,為人粗略,有武勇,善騎射。

史料中無一不提到呂布弓馬嫻熟,李廣人稱飛將軍,呂布「號為飛將」箭術堪與李廣齊名;而且轅門射戟正史中也確實是存在的:「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呂布的箭術至少符合五種射技之中的白矢和剡注兩種。

第二位:太史慈

演義中太史慈的箭術至少可以排在前五名,事實上正史中他的箭術確實超凡入聖,當不在呂布之下。

《三國志-太史慈傳》記載:比賊覺知,慈行已過,又射殺數人,皆應弦而倒,故無敢追者。

慈長七尺七寸,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賞從策討麻保賊.賊於屯裡緣樓上行詈,以手持樓棼,慈引弓射之,矢貫手著棼,圍外萬人莫不稱善。其妙如此。

對太史慈而言,箭無虛發只是基本的箭術,仰射比平射難度大得多,這麼遠的距離射穿手腕,力量大得驚人!

第三位:魯肅

不必詫異,魯肅榜上有名不算意外,古代的文人比你想像中要彪悍得多,演義中東吳四大都督貌似魯肅的武力值最差,但是正史中卻未必如此,至少他的箭術或許是三國眾多謀士中最厲害的那一個。

《吳書》曰:肅體貌魁奇,少有壯節,好為奇計。天下將亂,乃學擊劍騎射,招聚少年,給其衣食,往來南山中射獵,陰相部勒,講武習兵。

州追騎至,肅等徐行,勒兵持滿,謂之曰:「卿等丈夫,當解大數。今日天下兵亂,有功弗賞,不追無罰,何為相逼乎?」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貫。

第四位:曹彰

曹操的幾個兒子都很出色,曹植文採風流,曹丕不僅文採出眾,而且還擅於擊劍,曹彰武力絕倫堪稱一員虎將,當然箭術也相當厲害。

《三國志》記載: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

彰追之,身自搏戰,射胡騎,應弦而倒者前後相屬。時鮮卑大人柯比能將數萬騎觀望強弱,見彰力戰,所向皆破,乃請服

曹彰一戰而威震北疆,鮮卑大人柯比能為之懾服。

第五位:甘寧

演義中甘寧箭術出眾,僅在太史慈之下,曾射殺過凌統之父凌操,連曹操麾下驍將樂進也被其射落馬下,甘寧射落樂進或許是虛構的,但是射殺凌操正史中確有此事。

《吳書》記載:甘寧以善射,將兵在後,射殺校尉凌操

第六位:曹真

曹真是曹氏宗親第二代中的翹楚和領軍人物,正史中他的箭術不凡。

《三國志》記載:(曹操)常獵,為虎所逐。顧射虎,應聲而倒。太祖壯其鷙勇,使將虎豹騎。

第七位:龐德

演義中龐德射中關羽左臂,正史中其實是射中關羽額頭。

《三國志》記載:後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

至於演義中其他名聲在外的神射手,比如一箭射中盔纓根驚退關羽的黃忠,以及大江上一箭射落蓬索驚退東吳追兵的趙雲等人,在正史中並沒有他們箭術出眾的相關記載自然落選。

相關焦點

  • 趙雲和馬超誰更厲害,三國正史顛覆認知,專家:三國演義誇大其詞
    武將是說三國永遠都避不過去的話題,因為不管是助攻的命令還是謀士的計策,到最後所有的計劃都是由他們來實現,他們的勇武和統御能力也決定著戰爭的勝負。說起武將,三國時期令人耳熟能詳的一呂二趙三典韋等武將都是在三國各個時段叱吒風雲。
  • 張飛六十回合擊敗呂布趙雲,哪位三國名將能跟張飛大戰一百回合?
    趙雲排在馬超黃忠之前的依據是《三國演義》,趙雲排在馬超黃忠之後,依據是《三國志》。陳壽在給蜀漢名將作傳的時候,諸葛亮單獨一傳,其後就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合傳,緊接著就是龐統法正合傳,這說明在陳壽眼裡,趙雲的地位是可以跟關張馬黃並列,是要高於龐統法正,更遠遠高於費禕蔣琬魏延。
  • 三國最牛武將排行榜,名將趙雲排名第三,老將黃忠排名最後哦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凡好三國者,讀三國必不下三遍,凡讀三國過三遍者,心中難免會將其中武將默默排名一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估計一百個人排名,就會有一百個結果,那麼你知道三國名將有哪些嗎?哪一位是三國最牛武將呢?三國武將排行榜,聊為古人擔憂,博諸君一笑哦。
  • 正史中的三國八位勇士,呂布趙雲馬超排不上號,關羽張飛排第幾?
    這是演義小說的排序,而且也沒有得到完全的認可,以至於有人說:按照正史記載評選三國悍將,呂布趙雲馬超連前八名都進不去,能稱得上三國八勇士的,關羽或許能排第六名,至於張飛能排第幾,那就值得商榷了。雖然《三國演義》把趙雲描寫成一身是膽的常勝將軍,但是《三國志》等三國正史,對趙雲的記載實在是太少了,少到沒有記載趙雲武力的片言隻字。
  • 三國正史上的十一位名將排行榜,關羽排名第二,呂布僅排第五
    從小至今我也愛三國演義,現在仍愛不釋手,特別是三國諸英雄誰的武藝最強,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將自己總結的武將排名歸納一下。我評選自於正史評書,純演義黨請繞道。以至剛至陽、重情重義而聞名的江東孫氏,在那位三國最長壽帝王幾十年不懈的努力下終於演化出了至陰至寒、手足相殘的全新家風。(2)關羽 三國時代只有孫策被稱為「獅」,只有五個人被稱為「熊虎」,關羽、張飛、許褚、呂布、周泰。(趙雲是「虎威將軍」,贊其威,卻不能算是「虎」)孫策的評價是「蓋天下」,關、張則是「萬人敵」「冠三軍」。評價他兩「萬人敵」的人有:郭嘉、程昱等等魏勢力群謀臣。
  • ...正史100個不同之處,三英未戰呂布,關羽孔明差太多,趙雲沒七進七出
    《三國演義》風靡海內外,廣受大眾喜愛,但因小說裡面有很多和正史有出入的地方,所以也眾說紛紜。有人說小說不能當正史看;也有人說如果都按正史寫,估計就沒人看了。要我說,兩個結合起來看,雖然小說與正史有不符之處,但是小說形象深刻的道出了三國時期的戰火紛亂,中原大地人民飽受塗炭之苦,同時也道出了在哪個群雄逐鹿的時代,中華子孫超群的智慧,其中蘊含的哲理供後世人廣泛借鑑運用。
  • 趙雲張飛關羽馬超黃忠,誰的武功最厲害?答案並不意外
    為了慶祝來之不易的勝利,劉備稱漢中王,分封有功之臣,封武功最高的五個人為蜀漢五虎上將,分別為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好多三國迷好奇,蜀漢五虎上將,誰的武功最厲害呢?如何排名?下面先看看這五人的驚豔表現,再進行排名。(本文純屬三國演義,與正史無關)
  • 在三國正史中,馬超「有信布之勇」,為何在季漢五大將中武功墊底?
    放下馬超人品如何暫且不說,就是單看三國正史中,我們也會發現季漢五大將中,馬超的武功也是墊底的——這個武功,就是前面咱們說的「太祖建茲武功」中的武功:「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者也。」因為咱們今天說的是三國正史,演義小說中的「馬超不減呂布當年之勇」就不提了——正史中呂布並不是那麼厲害,而且即使是在演義小說裡跟呂布相提並論,也不是什麼光彩事兒:「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方天畫戟,專捅義父。」
  • 三國五大先登猛將:蜀漢黃忠,曹魏樂進,東吳甘寧、凌操和丁奉
    三國時期這樣的猛將也不少,今天就說一說正史中的三國五大先鋒猛將:蜀漢黃忠,曹魏樂進,東吳甘寧凌操和丁奉,分別是蜀漢一人,曹魏一人,東吳三人。關張趙馬黃,這是歷來對五虎上將的習慣性叫法,排在最後一位的是黃忠。然而正史中在同一時期不說五人中職位最低的是趙雲而不是黃忠,單說五人中如果要選一位每戰先登的先鋒大將,此人不是關羽和張飛也不是趙雲和馬超,而是老將黃忠!
  • 正史中三國五位神箭手,黃忠根本排不上號,誰才是三國神箭之王?
    按照正史記載,要是評選三國五位神箭手,只表演過設固定靶的呂布,可能只能排在第四位,而小說中以神箭著稱的黃忠黃漢升,根本就排不上號——射中關羽腦門的另有其人。首先咱們來說一說要是以正史為標準,黃忠為什麼連前十都排不進去。
  • 呂布公認三國第一武將,誰排第二,第三呢?論武藝的話,不是趙雲和典韋
    歷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呂布是《三國演義》中第一猛將,這是幾百年來,無可爭議的事情。在小說中,他先為丁原部下,曾殺得董卓大敗;後為董卓效力,他曾在虎牢關獨戰劉關張;董卓伏誅之後,他自立門戶,成為一方諸侯,則用轅門射戟一事,展現了自己過人的箭術。有這些事例為證,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演義中,他是武將中最為出彩的存在。
  • 關羽和張飛聯手能否打敗呂布,若再加上黃忠的話,能不能斬殺呂布
    如果是在正史上的話,關羽一個人就能幹掉呂布,因為在正史中關羽才是三國第一武將,畢竟在戰場上斬殺敵軍主帥顏良這種戰績,整個三國就沒有一個將領比得上,再加上關羽威震華夏的襄樊之戰,更是沒有武將比得上,三國勢力最大的曹操都要避關羽的鋒芒,請各位感受一下,正史中是不是關羽最厲害?
  • 三國武將中,趙雲實力如何?到底是「一呂二趙」還是「一呂二馬」
    在這首打油詩中,一呂就是呂布、二趙就是趙雲、四關指的是關羽、五馬乃是馬超、七許說的是許褚、八黃指的是黃忠。其他人的排名沒什麼爭議,唯獨趙雲和馬超的排名則有些爭議。 數百年來,趙雲是無數百姓最喜愛的三國英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去掉【之一】。他原本是公孫瓚的麾下,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下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之後離開公孫瓚,從此追隨劉備。 論戰績,趙雲在三國時期排第二,沒人敢自稱第一。公元208年,曹操率百萬大軍南下,勢力弱小的劉備無力抵抗只得南逃。在敗退的過程中,劉備和他的妻子、孩子走散了。
  • 三國正史中八大名將的排行榜,號稱「飛將」的呂布卻排在倒數一
    率部經過了連續一夜的作戰,天明之時文鴦又遭遇了三國後期最著名將領之一的鄧艾,二將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的交鋒被魏軍的主動攻擊破壞,所領軍馬遭到潰散後,文鴦單騎衝開魏兵輕鬆而走,敵方主帥鄧艾自己放棄追殺。仍連續作戰一夜,勇武不減,可談文鴦勇過趙雲,甚至連呂布都難比肩。【俶率壯士先至,大呼,大將軍軍中震擾.】
  • 漢水之戰趙雲如入無人之境,黃忠卻無力突圍,黃忠真的比趙雲差嗎
    首先分析趙雲黃忠性格的差異如果說,趙雲在三國的總基調是勇,黃忠的屬性就是剛。
  • 關羽馬超對呂布心存畏懼,三國時期不怕呂布的,是哪四位悍將?
    雖然五虎上將未必互相服氣,但是他們幾乎都會承認呂布是三國時期第一勇將,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並非浪得虛名。我們細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在後漢三國時期,關羽馬超都對呂布心存畏懼,馬超關羽也未必能打贏呂布,真正不懼怕呂布,並且有可能跟呂布單挑不輸的,也許只有四位悍將。這四位悍將可能還真不包括關羽和馬超,因為說一句對武聖人不尊敬的話:他們對呂布都是心存畏懼的。
  • 《三國演義》武將排名,孫策墊底,趙雲擠不進前三,呂布只排第二
    蜀漢:五虎大將關羽:斬殺顏良文丑;一百+平黃忠;一百+平龐德。張飛:五十、一百合平呂布;二百+平馬超。趙云:三十合平許褚;五六十合平文丑;三十合勝張郃。張飛兩度戰平呂布,實力無限接近,入選。顏良、趙雲、馬超、龐德都有戰勝一流大將的戰績,入選。民間常說「一呂二趙三典韋」,其出處是張國良先生蘇州評話三國的打油詩,在演義中,典韋的戰績乏善可陳,除了一天戰平許褚,只有最後死時一處亮點,然而殺兵衝陣一般不作為武評的依據。
  • 趙雲的實力究竟如何,三國武將排名第幾?至少這兩人不比他差
    也就是說,在三國的眾多武將中,第一為呂布,第二為趙雲,第三為典韋。但是個人認為,這樣的排名並不是十分精準。畢竟若論一位武將的實力,不單單要從其的戰績來分析,還要從其他角度來看。那麼在三國武力值排行中,趙雲究竟能排第幾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第一、分析趙雲的戰績與實力,個人認為其能排進三國武將前三名。在演義中,趙雲初次登上戰場,便表現的十分不俗。
  • 盤點古代正史中的8大猛將,三國呂布排第三,明朝常遇春排第七
    將,有名將和猛將之分,其中名將多為帥才,行動打仗無往不利,稱之為名將,其中的典型代表有白起、韓信、李靖、嶽飛等人;而猛將,則是衝鋒陷陣奪帥殺敵,個人勇武極高,在歷史上也是頗有威名;現在來盤點歷史上的八大猛將:TOP、8 李繼隆盤點古代正史中的8大猛將,三國呂布排第三,明朝常遇春排第七李繼隆是北宋功臣樞密副使李處耘長子、明德皇后長兄
  • 《三國》中的呂布真的無人能敵嗎?歷史上呂布真是文武全才嗎?
    《三國》中的呂布真的無人能敵嗎?歷史上呂布真是文武全才嗎?一個【三國】包含了《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就這兩本說來說其實有很大的區別。那我該是說接近正史的,還是小說的嘞?不過既然問了那兩本書就不該混淆的說。就像很多人喜歡把《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混在一起談。其實那就是兩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