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店400家 中國計劃開店500家 星巴克瞄準中國萬億級咖啡市場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金融投資報

作者:金妹兒

6月10日,星巴克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了一封致股東信,表示接下來會關閉部分星巴克門店。

根據星巴克提交的文件,星巴克計劃從戰略上優化美國門店數量,在未來18個月內關閉多達400家門店,並計劃今年開設約300個新門店,低於預期的600個。

也就是說,星巴克至少少開700個門店。

1

疫情衝擊,利潤再減22億美元

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身為咖啡業的大佬,星巴克是首當其衝。

數據顯示,預計截至6月底,星巴克第三財季營業利潤將減少20億美元-22億美元。

同時,最大的兩個市場中國和美國,銷售額或將減少10%-20%

在此前一個財季中,星巴克的營收和淨利潤就同比下滑。其中,淨利潤幾乎腰斬,下滑幅度達50.5%。

分析人士表示,對於依靠客流量來支撐門店的星巴克,關店的影響不言而喻。這也使得今年5月,星巴克就重啟了在美85%的門店。

不過,重啟門店不設堂食,只有外賣服務。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看來如此一個行業巨頭,要生存也只能靠線上的力量。

在中國市場方面,6月10日,星巴克在致股東信中表示,5月最後一周,中國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約14%

但中國地區超過70%的門店已經重啟,未來有望在中國開設至少500家新門店。

今日(6月11日),金妹兒在成都時代百盛的星巴克門店看到,已有消費者坐在店中喝咖啡。

店員也表示:「現在的生意要比之前好很多。」

不得不說,要真正恢復到以前,星巴克還需要時日。

2

減少第三空間,探索「啡快」店

這次全球化的疫情,讓星巴克體會到了線上業務的重要性。

金妹兒注意到,早在去年7月,星巴克就在北京開設了全球首家「啡快」店。

當時,星巴克強調「在線點,到店取」。

也就是說,「啡快」店將減少第三空間的提供,更加注重效率和速度。

但隨即,就有小夥伴表示,如果沒有第三空間,消費者還願意來星巴克嗎?

眾所周知,大眾喜歡喝星巴克正是由於其有社交性。

消費者可以在星巴克的第三空間裡,享受舒緩的音樂以及舒服的沙發,無論是聊天還是辦公,這種消費場景很難被替代。

不過,這並不妨礙星巴克推出「啡快」店的計劃。

數據顯示,星巴克計劃在18個月內實現「啡快」店的布局。

在最近的兩個月中,星巴克在中國開設了57家門店。其中,就有8家都是「啡快」店。

截止至5月底,中國已有10個「啡快」店,遍布北京、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

3

中國咖啡市場將達萬億規模

來自《2017-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我國咖啡消費量每年以15%-20%的幅度快遞增長,而全球市場咖啡消費的平均增速只有2%。

另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預測,我國咖啡市場規模可達3000億元左右,2025年有望突破一萬億。

因此,我國的咖啡市場是巨大的。但,賣咖啡真有那麼好賺錢嗎?

金妹兒發現,除了COSTA、太平洋咖啡、湃客咖啡、以及2019年2月才進入中國的Tims,都是星巴克的競爭對手以外,各大便利店,也對星巴克產生了不小的威脅。

要知道,目前全家、7-11、便利蜂等均推出了現磨咖啡業務,價格均在10-14元左右。還有肯德基和麥當勞,也有現磨咖啡業務。

除此之外,在消費場景的設計下,現在加油站也賣咖啡了!

日前,中石化就推出「易捷咖啡」,讓來消費者一杯。

而在外賣平臺上,隨便一搜,可以發現有很多小眾咖啡,而且均有較高的人氣。

因此,要想在這萬億級市場中獨佔鰲頭,繼續保持或擴大目前的市場份額,對星巴克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相關焦點

  • 將關閉門店400家!「咖啡巨頭」星巴克的中年危機
    此外,星巴克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永久關停約400家門店。「咖啡巨頭」也扛不住了。 美洲將減少400家門店,卻計劃在中國新增500家門店 通過近50年的發展,星巴克逐漸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出路
  • 開店開在星巴克旁邊,如今撤出一座大城市,COSTA咖啡怎麼了?
    北京暫停營業的COSTA咖啡北京世貿天階店的店員透露,北京大約關了20家左右,其餘門店正常營業。而COSTA在華開店一共也就400多家,這一次北京加青島一共關了大概10%的門店!自從2006年進入中國,COSTA就把星巴克視作最大的競爭對手,並且試圖用星巴克的那樣方式進攻中國市場。COSTA在門店擴張上採取激進的策略,COSTA在3年內開設的門店數量就達到了星巴克12年開店數量的25%,是星巴克同期發展速度的2.5倍。在選址上,COSTA使用了與星巴克「貼身」的戰術,即不惜花高價把門店開在星巴克旁邊。
  • 全球咖啡市場競爭格局分析:中國市場成關鍵
    據悉,雀巢在美國市場的發展受到極大困阻。而與定位中高端的星巴克合作,符合戰略發展期望。可口可同樣面對碳酸飲料市場總體增長乏力的問題,此番收購Costa,意欲在飲品市場尋找新的突破口。Costa是英國著名咖啡品牌,目前在全球擁有近4000家店,在中國擁有459家門店,是第二大國際咖啡連鎖品牌。
  • 星巴克恢復明顯,新財年要在中國再開600家店
    據星巴克中國透露,實體零售門店在星巴克中國的增長計劃中承擔核心引擎職能,2021財年(截止到2021年9月30日)計劃在中國新開600家門店;並且在2022財年結束前,進駐中國230個城市,總門店數達到6000家。
  • 星巴克預計2020財年中國和美國的銷售額或將減少10%-20%
    星巴克表示,2020財年公司預計在美洲市場每周新開設門店約300家左右,低於此前預期的600家。公司開店的同時也在大規模關店,計劃未來18個月關閉約400家美洲門店。同時,星巴克還表示,在中國的門店已經超過4400家,未來還將新開500家門店。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星巴克的總市值超922.9億美元。當日,公司股票收盤價約79美元/股,跌幅約為4%。
  • COSTA連鎖咖啡店迎關店潮,星巴克曾宣布美洲永久閉店近400家
    據央視財經報導,由於門店客流減少,英國老牌連鎖咖啡COSTA,如今也加入了關店「陣營」。目前,COSTA在中國多個城市的關店數量,約佔到全國門店的10%左右。其中,青島門店已全部關閉。COSTA咖啡成立於1971年,這一與星巴克同歲的連鎖咖啡品牌目前在全球有3000多家門店,而自從2006年進入中國,COSTA就把星巴克視作其最大的競爭對手,從選址到門店擴張策略,COSTA一直都想藉助星巴克的知名度在中國打開自己的市場。
  • COSTA關店、星巴克虧損,瑞幸咖啡卻活得很好
    儘管COSTA的負責人稱,此次關店是門店優化工作的持續,COSTA並沒有放緩在中國開拓零售店的步伐,包括在青島市場,也會持續關注新的開店機會。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COSTA近年來的日子並不好過。在中國市場,COSTA曾放出過「2018年開到2500家門店」的豪言,儘管這個目標後來變成了「到2020年開到900家」,然而不但降低後的開店目標沒有實現,僅剩的300多家門店還陷入了「關店潮」。為了減輕經營壓力,COSTA在近年來不斷嘗試改變。就在2年前,COSTA被零售巨頭可口可樂以51億美元巨資收購後,並藉助資本在2020年初推出即飲型咖啡產品,希望藉此擴大市場。
  • 鄭州爆發咖啡戰爭:星巴克1年6店 漫咖啡開業即火
    在鄭州,美國星巴克1年之內開了6家店,韓國人創設的漫咖啡開業不到兩個月就火到爆,文藝範兒十足的北京雕刻時光正在鄭州選址,「小而美」咖啡店如雨後春筍般探出頭來……   首席記者王魯峰 見習記者趙黎昀文 記者白周峰圖   A   「他們喝的不是咖啡,是星巴克」   2月21日,星巴克鄭州百盛店
  • 押注啡快,星巴克中國今年要開500家店!
    星巴克作為國內外咖啡界的一哥,雖然因為今年的疫情原因,在全球的業績都不太理想,但是和百勝中國、麥當勞中國一樣他們在中國的業績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並且對接下來的市場充滿了信心。
  • 星巴克為什麼要在500米內開3家店?
    星巴克、7-Eleven、蜜雪冰城、茶顏悅色都實施過——在500米甚至更小的範圍內開多家門店。以一種極具「侵略性」的姿態拿下一個區域,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呢?星巴克為什麼要在500米內開3家店?「我住的小區,直徑50米內,有3家星巴克,不去這家,就去那一家。」
  • 曾經與星巴克「正面剛」的COSTA咖啡,如今突然退出青島市場?
    與此同時,北京地區的COSTA門店也關了20家左右,石景山萬達店、方莊時代廣場店等商圈的COSTA目前已顯示「暫停營業」。 北京關店20家,青島市場全面撤退 8月開始,COSTA陸續撤離了在青島的全部門店,並且有些原本COSTA的門店正在裝修新品牌,有些已經換成了別的品牌。
  • 比慘模式上演:吉野家麥當勞星巴克狂掀關店潮 中國成救命稻草?
    來源:中國基金報比慘模式上演!炸雞不香了,咖啡也涼了…吉野家、麥當勞、星巴克狂掀關店潮!中國成救命稻草?餐飲業無疑是本次疫情「黑天鵝」中受損最嚴重的行業之一,連全球知名連鎖快餐巨頭都紛紛要關店數百上千家,更不用論因資金斷裂而倒閉的無數小中餐館。
  • 從星巴克義大利首店 聊聊「第一家店」到底該怎麼開?
    開店是一件大事,尤其是第一家店。中國人講究開業大吉,萬事開頭難,對於品牌的第一家店,經營者不僅在乎其選址的地理位置和所覆蓋的消費群體,還關心風水;不僅在意開業時間是否處於節假日,還得保證那天是個黃道吉日;不僅擔心店面裝修得讓人眼前一亮,說不定還會在某個角落安置好關二爺。
  • 門店只剩星巴克10%,COSTA在中國咖啡市場還有位置嗎?
    中國地區閉店10%,英國大本營裁員1650人。COSTA最近在新聞裡的「刷臉」頻率有點高。當北美咖啡品牌Tims在中國市場大舉擴店、沉寂3個月的連咖啡也高調宣布回歸之際,這個進入中國14年,長期對標星巴克的「二號選手」有點難。
  • 麥咖啡河南首店4月2日營業 計劃在年內開店十餘家
    「『麥叔』家的咖啡和星巴克的有什麼不一樣?」4月2日,麥當勞(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旗下咖啡連鎖店麥咖啡(需求面積:150-300平方米)鄭州一號店開張,這是麥當勞將其引入國內3年後,首次進駐河南市場,計劃在年內開店十餘家。同時,麥當勞答覆食客們的好奇頗為有趣:「咖啡不是麥叔的特色,咖啡師才是。」
  • COSTA中國第100店在首都機場開業 挑戰星巴克
    為了佔領「未開墾的金礦」,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和COSTA(需求面積:80-400平方米)動作頻頻。  7月11日,星巴克宣布了對地區結構進行重組,將旗下業務區域的劃分由原來的星巴克美國和星巴克國際兩個部分增加到三個,單獨突出中國區域,以此來加強在華業務的擴展。
  • 星巴克中國首店店經理丁磊:中國咖啡市場的痛點與機遇
    隨著新零售時代的到來,從速溶咖啡到專業咖啡連鎖,到精品咖啡,再到網際網路咖啡品牌的崛起,中國咖啡市場格局開始重塑。本次沙龍品途商業評論邀請了數位咖啡業內資深人士到現場進行分享,包括星巴克中國首店店經理丁磊,布魯諾咖啡總經理李飛,萊杯咖啡CEO周培傑,上海盛韻實業咖啡品牌經理朱凱文,朗然資本創始合伙人潘育新等。
  • 咖啡巨頭星巴克的「寒冬」:公司預計第三財報季營收淨利雙降
    北京時間6月10日晚間,總部位於美國西雅圖的星巴克公司發布公告稱,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截至6月底的第三財報季,營收下降約30億美元-32億美元,營業利潤將減少20億美元至22億美元。預計2020財年中國和美國的銷售額或將減少10%-20%。隨著戰略的調整,公司也將重整門店業務。
  • Manner咖啡開店超50家!10 ㎡小店,能成就中國版星巴克嗎?
    這是關喻文開店的第14個月。雖然上海寸土寸金,但這麼小的地方,他一天賣20杯咖啡就打平了。再賣20杯,就能收回物料成本,50杯以上就是純利了。咖勒咖啡過午基本就可以盈利,圖片來自大眾點評更讓人羨慕的是,由於這個地方做的是上班族生意,周六周日基本沒人,關喻文還能關店過周末。
  • 24家特色品牌首進中國 最新開店計劃曝光
    也想把這種河南的非物質文化美食傳遍中國,於是就開了這家店,而且武面南京虹悅城店是全國第一家店,至於未來是否會像其他明星品牌一樣展開連鎖化,還未可知。星巴克旗下Teavana將首在中國開店    舒爾茨計劃,到2018年開設1000家門店,並希冀會取得星巴克咖啡館一樣的成就。且該茶品牌將與星巴克旗下的咖啡品牌分開,實行獨立運營。中糧自營品牌「珂菲·諾」低調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