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者郭初陽:理想的語文課堂通向真理

2020-12-12 北京日報客戶端

曾經,郭初陽語文課堂的出現,是一個異數。人們習慣用「語文界新生代領軍教師」或「體制教育的反思者」來定義郭初陽,然而,也許只有親臨他的課堂,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特別。

郭初陽的語文課試圖建立學生對語文的熱情。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一齊從經典文本出發,深潛入它的內部,掘出不同尋常的「礦石」,比如:莫泊桑的《項鍊》和《灰姑娘》的敘事傳統有什麼關係?讀了《牧人的故事》,我們要不要給喊「狼來了」的孩子戴上口罩?《愚公移山》裡的愚公是不是一種「家長權威」的體現?從庫爾特·馮內古特的《哈裡森·伯傑隆》裡,我們應該如何認識「真正的平等」?……文本之間界限消失,話題深度持續延展,參與者在不同文本,甚至不同藝術形式間漫步、穿梭、航行,師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如燈照亮前路,最終他們向遠方駛去。

郭初陽的好友、另一位教育界名師蔡朝陽曾說,讚美郭初陽的課堂,是因為它賦予了語文課堂以學術的深度、理性的光照、自由的啟蒙,以及民主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而郭初陽語文課堂的目標也恰是:讓學生成為具有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現代公民。

近日,一套集結了郭初陽多年教學心血的《郭初陽的語文課》正式出版,全書共分十一冊,其中一到十冊為課堂還原,第十一冊為評述集。精確到秒的課堂實錄,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仿佛正置身於十堂經典的公開課,就批判性思維、公民意識、想像力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學習與訓練。這十堂課中,最有意思的還屬那些「顛覆性」的課堂:經典課文《珍珠鳥》竟能和史蒂芬·茨威格《象棋的故事》聯動,引人重新思索「鳥」與「籠」的關係;面對課文《鞋匠的兒子》,我們還可以運用媒體「事實核查」的方式,將其不嚴謹之處一一指出,以培養嚴肅的非虛構寫作態度。這些充滿思辨火花的語文課究竟是如何研發出來的呢?幾日前,書鄉周刊對郭初陽進行了專訪。

▌《郭初陽的語文課》

不可低估學生的智力

1996年,從杭州師範學院畢業後,郭初陽在杭州翠苑中學任教,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起初,庸常刻板的語文教學讓他覺得教師職業「了無生趣」,但又覺得「心有不甘」,「總想要上一節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語文課。」然而,在經典與孩子之間架構橋梁卻並非易事,其間也潛藏著教師「自說自話」的危險。經歷了最開始的挫敗後,後來郭初陽在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的書裡讀到了「三任何」理論,布魯納的理論令他「激動得汗毛根根直豎,慨然引為知己」。這句譯成中文僅有二十七字的句子,成了他最愛的一句教育名言:「任何學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種形式教給任何年齡的任何人。」

於是,在郭初陽的語文課上,我們會看到文學、哲學、法學等基礎學科最微妙的概念出現。可那些稚氣未脫的心靈,是否真的能理解「平等」「自由」或「批判」的含義?對此,郭初陽表示,自己是在教書五至十年後,才會漸漸領悟到「對教師個人的智力不可高估,對學生們的智力不可低估」。「這套書裡的十節課,有個別是在中學執教的,我相信全部放到小學課堂,也完全可行。」郭初陽說,「即便有一些難度也沒關係,只需多花一些時間,增加一些教育支架就可以了。簡而言之,我們可以跟小學生談論任何話題,只要找到恰當的方式。」郭初陽理想中的語文是一條道路:通往真理,啟發生命。對他而言,語文教育的核心是「可道之道」——可以言說的真理,可以效法的真理,在一段過程中彰顯的真理。

▌郭初陽

駱駝 獅子 小孩

2008年,郭初陽離開了執教六年的杭州外國語學校,隨後在杭州「越讀館」擔任語文教學負責人,開始以更為獨立的語文教師身份探索語文教育。

哲學家陳嘉映近日也讀了《郭初陽的語文課》。他表示,看得出來,「在怎樣教語文課這事兒上郭老師下了大功夫。」聞此贊語,郭初陽回憶起陳嘉映曾發出過的一句感嘆:「一個人需要經過多少精神上的修煉,才夠得上和那些偉大的作品交流?」郭初陽認為,語文教學的過程,便是努力與偉大作品交流的過程,而語文教師的職業,近似一位文本闡釋者。考證、解讀、闡發、引申……這就是郭初陽備課的內容。而語文教師與文本闡釋者的不同之處,則在於多了一群學生。「這也就意味著,不單單是一個人在思考,而是一群人在思考。當然,順序有差異。教師當以提前的思考,來為現場的眾人的思考架橋鋪路。」

執教二十四年,依照執教過的三所學校,郭初陽將自己對語文教學的探索分為了三個階段,正好可以借用尼採的精神的三種變形:駱駝、獅子、小孩。第一個六年,錘鍊基本功,教材研究、課堂教學、命題評估、應試技能……全由負重的精神承擔起來,就好像滿馱著趕向沙漠的駱駝;第二個六年,換到了一所寬容大氣的學校,精神在這裡變成「獅子」,說「我意願」,創造新的價值,藉著新創造而取得更多的自由——這正需要獅子的力量;後面十二年裡,郭初陽自己負責一家機構,則進入了小孩的階段。「小孩是天真與遺忘,一個新的開始,一個遊戲,一個自轉的輪。」

至於自主研發教材,郭初陽表示,這是一個無中生有的過程,是另一種形式的折磨,但因為是自我折磨,也就能苦中作樂。想讓課堂變得有趣並不難,對此,郭初陽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有充實的材料;二,把這些材料按照合理的方式組織起來。「這樣的話,無論是沉潛進入某一則材料,還是從這則材料泅渡到下一則,都在充沛的思維流中,閱讀如靜水流深,討論如水庫開閘,一路水花激蕩,自然不會覺得無趣。」郭初陽的理想語文課堂,還像詩人裡爾克筆下的那隻豹,力之舞圍繞著一個中心,「這個中心可以是一個核心詞,一首詩,一頁文章,或一本好書,如此團團旋轉而深入迷人之處,孩子們常常覺得時間太短,鈴聲響了卻不願下課。」

▌《郭初陽的語文課》

獨立語文教師的新旅途

郭初陽的課堂風格或許也可以用《顛狂與謹守》(郭初陽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那本書的書名來概括,「好的課堂需要顛狂,聳身出乎其外,思狡兔而擊凡鳥;好的課堂也需要謹守,凝神入乎其內,雖錙銖而必計較。」郭初陽的語文課是獨特的,但可能還有人會感到好奇,在成為一名獨立的語文教師之前,這樣的語文課該如何幫助學生通過考試?

「根據我的應試經驗,在整體時間的規劃上,三年六個學期的語文學習,前五個學期,放心教,放開讀,放手寫;最後一個學期對付考試,時間是充足的,學生的心態是健康的,容易獲得好成績。」原來,郭初陽在指導應試上也頗有經驗,他教導學生應試的最有效的心法依然是——讓學生愛上語文。「只有如此,他們才會樂意讓自己在這門學科上全力以赴,不論是一場戲劇表演,還是一次統一考試。」在授課內容上,他會把文學課與應試課作出清晰的劃分,老師更容易教,學生更願意學。在應試操練上,他還會研究考綱,多做試卷,以幫助學生節省時間,脫離題海。

郭初陽在「越讀館」任教多年,來越讀館的孩子,大部分都不滿足於有限的語文書,但究其深層原因,郭初陽認為也許還是出於一種難以言表的愛。因疫情影響,越讀館已經停辦,但郭初陽的生活沒有什麼變化:繼續做教書匠、好書郵遞員、成長陪伴者。「這份工作,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把好書好作品,多多地介紹給孩子們,同時也幫助他們解決一些語文和生活方面的問題。」

在《郭老師的私藏書單推薦》這本隨書附贈的小冊裡,郭初陽並沒有向讀者推薦太多書。郭初陽解釋說:「如果在平時,我每次只推薦一本書,讀完這一本,再推薦下一本。買書容易讀書難,許多人有錯覺,以為屯書就等於讀書。」

▌馬克·克雷默《哈佛非虛構寫作課》

輸入易,輸出難。關於寫作,分冊裡也有寫作課和微型寫作任務。「好的寫作指導能實實在在地幫到中小學生。」郭初陽表示,做一些迷你寫作網課,已經列入他2021年的教學計劃。「市面上的寫作書也不少,中學生可以讀讀馬克·克雷默的《哈佛非虛構寫作課》,可以學到不少東西。」(責編:曾子芊)

相關焦點

  • 郭初陽的語文課:課堂很小,語文的世界可以很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曲鵬新生代語文教師郭初陽有24年的中小學教學生涯:前八年,他是全國語文教學大賽冠軍,他的語文課讓無數同行為之驚豔;後十六年,他是獨立語文教師,自選經典、自研教材,創造自由而有光的語文課堂。
  • 語文課堂上的反叛者:我教的是認為理想的文本,不是被指定的文本
    2008年,他在名聲正盛時選擇離開執教六年的「名校」杭州外國語學校,隨後開始研究語文課本中的諸多問題,此後又到私立機構「越讀館」做語文教學的負責人。郭初陽並不掩飾自己課堂的「燒腦」,他把語文課比作戲劇表演現場和觀看電影《盜夢空間》。
  • 語文課堂上的反叛者:我教的是我認為理想的文本,不是被指定的文本
    郭初陽並不掩飾自己課堂的「燒腦」,他把語文課比作戲劇表演現場和觀看電影《盜夢空間》。早在十幾年前,他就會給孩子講《紐約客》雜誌和國外新聞媒體的事實核查員,講美國作家馮古內特有著古怪幽默和諷刺色彩的科幻小說,講如何給報社寫信投稿,連看了課堂錄像的成年人都會驚嘆:這個課堂聽下來不容易。
  • 《郭初陽的語文課》:郭老師教你如何使學語文變得有趣
    很多年前,郭初陽是新語文的倡導者之一,是傳統的語文教育的批評者之一,他以淵博的、縝密的、激發性的課堂,拿到了全國語文課堂教學大賽的冠軍,並成為一大批語文教師的偶像。前十二年,他探索「踏實」與「凌空」結合的課堂範式,他的語文,讓無數語文教師為之驚豔;後十二年,他是獨立語文教師,自選經典、自研教材,創造自由而有光的語文課堂。他的課堂,代表了中國語文課的一流水準。
  • 語文課堂上的反叛者
    郭初陽是獲得多個公開課獎項的明星教師,更是當年語文課本積弊批判大潮中的帶頭人之一。2008年,他在名聲正盛時選擇離開執教六年的「名校」杭州外國語學校,隨後開始研究語文課本中的諸多問題,此後又到私立機構「越讀館」做語文教學的負責人。 郭初陽並不掩飾自己課堂的「燒腦」,他把語文課比作戲劇表演現場和觀看電影《盜夢空間》。
  • 曾直言「小學語文教材編輯審美不高」的老師,自己出教材了
    對此,郭初陽表示,自己是在教書五至十年後,才會漸漸領悟到「對教師個人的智力不可高估,對學生們的智力不可低估」。「這套書裡的十節課,有個別是在中學執教的,我相信全部放到小學課堂,也完全可行。」郭初陽說,「即便有一些難度也沒關係,只需多花一些時間,增加一些教育支架就可以了。簡而言之,我們可以跟小學生談論任何話題,只要找到恰當的方式。」郭初陽理想中的語文是一條道路:通往,啟發生命。
  • 資料袋丨郭初陽講《鳥的天堂》
    不完美的烏託邦——從《鳥的天堂》看郭初陽的語文世界「獨立語文教師」,這是郭初陽老師對自己的角色界定。人們在評論郭老師的語文教學時,常常把他描述成一個理想主義者,這種說法既是對他的肯定,也隱含著一種曲高和寡的疏離感。去年冬天在湖北某著名中學進行的一次課堂展示活動中,該校語文教研組長在對這位「另類」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了熱情洋溢的讚美之後,不忘提醒本校語文老師:日常教學實踐還是要面對現實,以課本為本。於是乎,他的語文課似乎成了一個遙遠而美麗的烏託邦理想,只可遠觀不可近玩,更不可身試。
  • 隨想|記2013年郭初陽老師的公民寫作課
    而後郭初陽老師給了學生自由閱讀和討論的時間,不同於一般的課堂教學,同桌討論後的展現方式是一個人來說,另一個人參與度得不到體現,而郭初陽老師的辦法是一位同學指出喜歡的篇目並朗讀,同桌來介紹喜歡的原因。這種呈現的方式就要求同桌兩人必須高度合作且進行充分的交流,從而獲得一致的意見。不僅如此,每一個孩子都有表現自我的機會。
  • 「體制教育的反思者」郭初陽:如何看待「雞娃」現象
    帶著這些問題,界面文化在杭州採訪了「語文界新生代領軍老師」郭初陽。郭初陽有24年的中小學教學經驗,自2008年離開執教六年的杭州外國語學校後,他作為獨立語文教師,自選經典、自研教材,試圖打造「自由而有光的語文課」。身為一位「體制教育的反思者」,郭初陽對當下的教育焦慮有著更為冷靜的思考。
  • 【專訪】教育學者郭初陽:雞娃家長更多是考慮自己,把孩子視為一種...
    帶著這些問題,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在杭州採訪了「語文界新生代領軍老師」郭初陽。郭初陽有24年的中小學教學經驗,自2008年離開執教六年的杭州外國語學校後,他作為獨立語文教師,自選經典、自研教材,試圖打造「自由而有光的語文課」。身為一位「體制教育的反思者」,郭初陽對當下的教育焦慮有著更為冷靜的思考。
  • 「專訪」教育學者郭初陽:雞娃家長更多是考慮自己,把孩子視為一種...
    帶著這些問題,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在杭州採訪了「語文界新生代領軍老師」郭初陽。郭初陽有24年的中小學教學經驗,自2008年離開執教六年的杭州外國語學校後,他作為獨立語文教師,自選經典、自研教材,試圖打造「自由而有光的語文課」。身為一位「體制教育的反思者」,郭初陽對當下的教育焦慮有著更為冷靜的思考。
  • 教育學者郭初陽:雞娃家長更多是考慮自己,把孩子視為一種攀比的客體
    帶著這些問題,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在杭州採訪了「語文界新生代領軍老師」郭初陽。郭初陽有24年的中小學教學經驗,自2008年離開執教六年的杭州外國語學校後,他作為獨立語文教師,自選經典、自研教材,試圖打造「自由而有光的語文課」。 身為一位「體制教育的反思者」,郭初陽對當下的教育焦慮有著更為冷靜的思考。
  • 一個獨立教師的語文之旅
    《一個獨立教師的語文之旅》 郭初陽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顛狂與謹守》 郭初陽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星期日周刊記者 王娜 整理 「獨立教師的資本,是通過自己的課堂獲得學生的支持,自由的語文課堂有一種隨之而來的光輝,令人沉醉
  • 那些有毒的語文課,正在傷害語文
    杭州語文教師郭初陽也看過那篇作文,覺得它「不僅是對把老師比喻成園丁不滿,更多是對機械、教條的教育不滿」。他不喜歡現有的語文教材,於是自己編了一份教材,選的都是完整的名家作品。郭初陽相信,優質的文章和教師得當的引導,語文課堂也可以變得非常迷人,學生覺得「過癮」,而不是「乾巴巴、度日如年」。
  • 語文怎麼變成這樣了?到底哪個環節出錯了?學生、教師、課本?
    杭州語文教師郭初陽也看過那篇作文,覺得它「不僅是對把老師比喻成園丁不滿,更多是對機械、教條的教育不滿」。他不喜歡現有的語文教材,於是自己編了一份教材,選的都是完整的名家作品。郭初陽相信,優質的文章和教師得當的引導,語文課堂也可以變得非常迷人,學生覺得「過癮」,而不是「乾巴巴、度日如年」。
  • 新生代語文領軍老師:古板的閱讀讓孩子錯失了太多提升寫作的機會
    為了解答這一系列的問題,外灘君聯繫到杭州獨立教師郭初陽老師,與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郭初陽老師郭初陽老師被稱為「語文界新生代領軍老師」,有著24年中小學教學經驗,自2008年離開執教六年的杭州外國語學校後,以獨立語文教師的身份,自選經典、自研教材,試圖打造「自由而有光的語文課」。
  • 小學語文課堂的交流互動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同伴合作和師生互動」的方式有利於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的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面我就以下幾個方面簡單談一談:一、合作營造了平等的師生關係,民主氛圍《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首先要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要徹底摒棄「師者為尊」的傳統意識,給學生以心理安全感,給學生充分尊重,讓尊重走進課堂。
  • 在有人情味的大學課堂中追求真理
    關鍵詞:大學課堂;理想;有人情味;追求真理 一、大學課堂的意義是什麼本人根據社會現狀,認為當前情況下,大學課堂的意義有三個目標,並且層次遞進,分別是:1、學會做人;2、追求真理;3、擁有夢想。可是就是在這樣一個非常小的任務,也可以說是突破口,運用知識去探尋新的、更多的知識,這樣的一個過程,其實就是追求真理的過程,並且這個過程,是令人印象深刻且振奮的。大學課堂,不應該仍然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而應當在真理之門上鑿一個小孔,引導學生,讓學生自行去把這個小孔,挖掘開來,追尋真理。
  • 晨兮大語文校長 桔子老師:「教育是慢的藝術,回歸理想教育」
    晨兮大語文總校長-桔子老師 01、什麼是理想教育? 想讓一個人造船,不要讓他尋找木頭,而要讓他嚮往大海 教育的理想,就是理想教育。 沉澱教育十三年,桔子老師一直潛心於理想教育。 我們看過梁啓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也看過胡適先生的《少年中國之精神》,少年其實已然從概念化身為理想的先鋒、未來歷史的塑造者,於是,我們可以這麼說:&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