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期:天問一號向火星軌道靠攏,人類為何對火星念念不忘?

2020-12-27 騰訊網

Quote of Today

今天是假日最後一天了......嗯,別難過了,我也剛哭醒。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透露,國慶節後,「天問一號」將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向火星軌道靠攏。」

天問一號都要向火星軌道靠攏了,你也該向久別的老闆和辦公室靠攏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火星(Mars)。

2020年4月24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宣布,將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將中國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

「天問」這個名字取自《楚辭》中的長詩《天問》。這首長詩在整個《楚辭》中很另類,歷來就有學者認為不是屈原的作品。這是題外話,此不贅述。

天問寫了什麼?

簡單說,就是詩人對各種自然現象和神話傳說提出了一百多個問題,通篇都是問號。

如果你有興趣讀原詩,建議你不要一口氣讀完,因為很可能會產生胸悶的感覺。而且如果你一不小心讀懂了那首詩,也可能會被那一百多個無解的問題逼瘋。

高中第一次學到屈原時,語文老師說:天問就是問天,是屈原對整個世界接近瘋癲的一場發問和質疑。

天問一般有兩種翻譯:

The Heavenly Questions

Questions to Heaven

我比較喜歡第二種翻譯 - Questions to Heaven.

*《天問》中英文對照閱讀

http://bs.dayabook.com/poetry/chu-ci-songs-of-the-south/heavenly-questions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人類對這顆被英文稱為 red planet 的星球一直念念不忘呢?

火星上到底有什麼?

這句話用英語表達更有意思——

What's on Mars on earth?

Mars這個名字取自羅馬的戰神(god of war),取其外觀的紅色象徵 blood 的意思。

在羅馬神話中,Mars 是丘比特的兒子,被羅馬人尊為戰爭之神和農業之神。所有跟 Mars 相關的節日都在三月份,所以英語中三月叫 March.

Consider the following facts about Mars:

Mars is the fourth planet from the Sun and the second-smallest planet in the Solar System

Mars and Earth have approximately the same landmass. 火星和地球的大陸構造相仿。

Only 18 missions to Mars have been successful. 截止2014年,在人類40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僅有18次成功。

There are signs of liquid water on Mars. 火星上有液態水存在的跡象。

One day on Mars takes a little over 24 hours. 火星上的一天比24小時稍長一點點。

Mars has two moons(衛星) named Phobos (火衛一:福波斯)and Deimos(火衛二:得摩斯)。

At this time, Mars' surface cannot support life as we know it. Current missions are determining Mars' past and future potential for life. 火星目前的狀態是不適合人類生存的。所有火星探測項目的目的只是為了確定火星在過去和未來是否有可能適合人類生存。

宇宙的無邊和神秘總是令人著迷,令人無法不產生許多疑問和幻想。這就是人類探索未知最大的動力吧。

就像屈原在《天問》中問的那樣:

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

The borders of the ninefold heavens — Where do they stretch: where do they join?

Many are their corners and angles — Who knows their number?

祝天問一號成功,願人類早日解開火星之謎。

參考資源

NASA Science -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Space Facts - Mars Facts

相關舊文

感謝你的閱讀,明天見。

相關焦點

  • 天問·探路火星|「天問一號」劍指火星,推動我國探火大跨越
    「德國之聲」(DW)7月4日刊文指出,「天問一號」是一項雄心勃勃的太空任務,不僅是因為它配備軌道飛行器和火星探測器,將一次性完成"繞、落、巡",而且因為這項任務從正式立項到執行只經過四年的時間。「天問一號」搭載的火星車正式公布除此之外,為了全面掌握「天問一號」的位置,此次任務還採用了地火空間精密定軌與預報技術。任務型號團隊設計了首次火星任務軌道動力學公用庫和精密定軌原型軟體,以仿真打靶的方法完成全過程定軌預報精度分析。
  •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之旅
    「天問一號」,代表中國向火星「發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2000多年前,屈原曾發出嗟嘆。而今,「天問一號」將勇敢作答。2020年4月24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一號」。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於今年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
  • 天問一號,「大鵬展翅」飛奔火星,一文讀懂霍曼軌道
    在環火軌道大約2~3個月的環球飛行後,著陸、巡視組合體將於軌道器分離,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探火任務,這就是大家都在講的「一次性『繞、落、巡』火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的著陸時間大約要在5月份了,著陸地就選在火星北半球高緯度的烏託邦平原,那裡曾是一片汪洋。有人說「天問一號」就像一隻破繭而出的蝴蝶,振動翅膀翩翩飛向遙遠的火星。
  • 「天問一號」預計2月到達火星
    「天問一號」預計2月到達火星 2021-01-04 10:09
  • 前進,火星!四大專家回應「天問一號」的5個問號
    成功發射後,又不禁想問 「天問一號」探什麼? 人類為什麼熱衷探索火星? 探索火星為何需要氣象部門提供保障?NASA/JPL 魏勇說:「至少我們已經知道火星在40億年前,她曾經是溫暖溼潤,遍地河流,那麼火星的現在它到底代表了地球的昨天還是明天?人類在地球上還能生存多久?如果地球終將變得不宜居的話,人類有可能移民火星嗎?這些涉及全人類的問題讓火星成為行星探測最重要的目標。而且,對火星的探測與研究有助於人類進一步認識地球和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預測地球的未來變化趨勢。」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不僅可以實現火星移民,讓人類成為多行星物種,還可以在火星上獲取資源,用於彌補地球資源的日益匱乏。 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我國天問一號預計在2021年5月實施著陸,而美國毅力號預計在2021年2月18日實施著陸,要知道我國天問一號還比美國毅力號要早好幾天發射,飛行速度達到29.93千米/秒,難道美國毅力號比中國天問一號飛行速度要快,然後在中途反超了天問一號?
  • 14馬赫衝入火星大氣!天問一號殺手鐧陸續公開,底氣源自實力
    本月1日21時,天問一號火星飛船如期進入我國佳木斯深空站測控範圍,在經過長達十幾小時連續跟蹤測量後,深空站於本月2日上午7時整向天問一號進行上行指令加注,飛船環繞器軌道控制發動機順利點火工作20秒,圓滿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任務,繼續沿著正確軌道向火星飛去。
  • 天問一號問天行,試問蒼天愧對誰,拿起鐮刀與錘子出發向火星
    要知道,本次任務為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也是我國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首次採用直徑為5米的大直徑大集中載荷箭體結構,突破傳統火箭3.35米直徑的限制,首次將彈性和氣流影響引入整流罩分離仿真,使用大型火箭旋轉分離技術等,更是中國航天的一場翻身仗。下面小編就從幾個方面和大夥嘮嘮為什麼這次天問一號發射這麼重要。
  • 為啥是被火星捕獲?天問一號的春節怎麼過?
    在完成三次深空變軌和一次深空機動後,天問一號已經走過3.5億千米的行程,目前直線距離地球約9250萬千米,距離火星約1400萬千米,以17.4千米/秒的速度高速飛行,預計在春節前後到達火星並被其捕獲。
  • 6個問題,3個數字,解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要進入地-火軌道,天問一號的速度必須超過第二宇宙速度——11.2公裡/秒,它才能飛向自己的目標行星。否則,探測器只能繞著地球轉。探測器發射時是在霍曼軌道近日點(離太陽最近的點),到達時是在霍曼軌道遠日點(離太陽最遠的點)。當火星在其軌道上領先地球44度時,就是最佳的發射時機 圖片來源:加州大學噴氣推進實驗室(Caltech’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如果發射成功,這個時間大約是天問一號發射後7個月。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人類為什麼要探索火星?
    在古代,火星有「熒惑星」之稱。這是由於火星呈紅色,螢光像火,又在不斷運動。所以古代人叫它「熒惑」,有「熒熒火光、離離亂惑」之意。追憶古時,人類便將美麗的火星視為外空中神秘的紅色星球,揭開它神秘面紗的夢想從未消失。
  • 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徵程,我們距離成為火星原住民還有多遠?
    今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整流罩天問一號發射瞬間天問一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開啟7個月旅行 「天問」源自屈原長詩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據介紹,「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5500萬至4億公裡的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首次軌道中途修正 「西安造」3000N發動機...
    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3000N發動機精準工作20秒鐘後,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遙遠的火星。以航天六院為代表的「西安航天科技」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再立新功!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 在哪個地點著陸
    昨天,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向火星進發。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天問一號後續還將有1-2次中途修正  據劉彤傑介紹,火箭發射探測器時,會產生入軌偏差,在飛行控制中也會出現偏差。
  • 天問一號什麼時候到達火星 到達火星是幾月幾號
    2020年7月23日,在今天有一個重大的好消息那就是咱們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無疑是令人振奮的,這也是咱們航天領域的一次裡程碑,很多朋友還不知道天問一號什麼時候到達火星,所以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好消息傳來,「天問一號」已飛行3.6億公裡,距離火星僅剩1200萬
    就在7月4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另外在11月24號,中國「嫦娥五號」登月探測器也同樣發射成功。嫦娥五號是國際社會在最近50年內,首個再次登月採集月壤返回的探測器。同時,這也讓中國成為了全球第3個登月採集月壤並返回的國家,是中國航天歷史上又一個裡程碑式的成就。
  • 「天問一號」預計2月到達火星 將在氣候條件好的時候實施著陸
    原標題:「天問一號」預計2月到達火星 將在氣候條件好的時候實施著陸  1月3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當天6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我們可以到火星上居住嗎?但印度很酸很妒忌
    昨天晚間被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的信息所纏繞,今早起來就想一定得寫點什麼出來。根據央視新聞消息,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
  • 天問一號探測器即將到達火星,目的是什麼,為啥叫天問
    宇宙探索與名字天問1號已經順利到達了預定位置,離火星不遠,明年可開始降落工作,不過在聊這個之前,我們先聊一聊我國對宇宙探索的取名規則,宇宙對我們而言是未知的,探索之前當然也得給它們命名。天問一號的由來屈原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生前身後都為楚國嘔心瀝血,但在屈原漫長的一生當中,同樣也有抬頭仰望過星空,並且發出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的疑惑,而這向天一問,變成了天問,也就是我國第1枚火星發射器,天問1號名字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