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曾經有很多與現代人類擦肩而過的種族。他們都是咱們智人祖先的近親,在幾十萬年前的遠古大陸上為了各自的生存而竭盡全力,為了種族的延續而與自然抗衡鬥爭,甚至為了博得活命的機會而改變自己身體形態。今天我們介紹的就是一種一萬年前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群島的原始人—佛洛勒斯人。

佛洛勒斯人的遺骨於2004年被發現,成年人的身高不超過1米,大腦是現代人的三分之一,體重估算也只有25公斤左右,是真真正正的小矮人。根據測算,這群小矮人生活在距今約9萬—1.2萬年前,他們可以使用簡單的石器和木質工具,具有發達的狩獵技巧,可以捕獵比他大得多的動物。大家知道,在殘酷的自然環境裡,越是小的動物,面臨的危險也越多,可是佛洛勒斯人為什麼進化出了比正常人類小的多的身體呢?

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環境的變化,佛洛勒斯人是在地球冰川期到達島上的。當時地球溫度極低導致高緯度地區海水結冰,海平面下降,印尼群島相接,所以佛洛勒斯人的直立人祖先(平均身高1.6米左右)很輕鬆就到到達了島上。但是後來冰川期結束,海平面上升,他們就被困在了島上。佛洛勒斯島的面積並不大自然資源有限,無法供養太多的人,生存壓力很大,無法改變環境,就只能改變自己,所以經過數萬年的演化,佛洛勒斯人成了袖珍版的人類。不僅人類,島上的其他物種相比大陸上的同類個頭都要小的多。

今天,我們很多人都在抱怨著學業,職場,商場的激烈競爭,可是在我們的祖先生活的時代裡,他們根本就沒有時間抱怨,僅僅是為了在這個星球上能生存下去,他們就在加緊改變著自己。從1米6左右的直立人變成不到1米的袖珍人,沒有人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但是能在一個小島上生活幾萬年並且保持種群的繁榮,無疑他們是成功的。

然而不幸的是,在1萬年前,佛洛勒斯人在島上的一次火山噴發中滅絕了,他們是滅絕時間最晚的與現代人同是一屬的人種。雖然這些小矮人早已被掩埋在厚重的火山灰下,但是他們給人類留下的不屈和堅強的歷史,足以讓人唏噓和感嘆。生活不易,更需珍惜,多些改變,少些抱怨,給自己的生命留下一份印記和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