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上海
亮點: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閘北區南部的貨物倉庫,建於20世紀30年代早期,由當時有著「北四行」之稱的鹽業、金城、中南、大陸四家銀行,共同出資建造。這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五層建築,面積達11984平方米,是當時蘇州河北岸規模最大、結構堅固的倉儲建築。最近熱映電影《八佰》中涉及的真實歷史事件——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就發生在這裡。
1985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正式將其命名為「八百壯士四行倉庫抗日紀念地」;1995年光復路21號底層建立了八百壯士英勇抗日事跡陳列館;2015年8月13日,在淞滬會戰78周年紀念日之際,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落成開館,並被列入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位於光復路1號,在原四行倉庫(四行信託部滬分部倉庫)舊址西部。在這裡能看見布滿彈洞和巨大彈孔的陳舊牆壁,紀念館大門入口處保留了原四行倉庫的鐵門。紀念館內包括序廳、血鏖淞滬、堅守四行、孤軍抗爭、不朽豐碑、尾廳六個部分,以一封謝晉元在赴淞滬戰場前寫給妻子凌維誠的家書開篇,運用多種手段生動再現了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後期,「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抗擊日軍的英勇事跡。除了用實物、雕塑、現代科技再現當年場景,還通過圖文展板、巨幅繪畫等展示了上海人民投身全民族抗戰的歷史事實,以及中外各界對「八百壯士」英雄事跡的頌揚和緬懷。
這裡的鎮館之寶是兩組照片,分別是「戰火中的四行倉庫」和「撤出四行倉庫的孤軍」。拍攝者拍攝了大量反映抗日戰爭的照片,並保留底片。為籌建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館方在2015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拍得這兩組照片,並首次展出。電影《八佰》放映以來,很多遊客前來參觀,很多父母帶著孩子在看完電影之後,到紀念館深入了解歷史,緬懷英雄。
新京報記者 曲筱藝
編輯 李錚 校對 趙琳
圖片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