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對於很多的70、80後而言,出國打工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因為大家都說發達國家社會就業率高,人均收入高,出國打工幾年就能買得起房子、車子。而且當地也居民根本不用擔心生存問題,而是要關心怎樣過高品質的生活。那麼,日本作為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人均收入水平是怎樣的?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吧!
目前,我國一線城市的普通工薪族,比如說服務員,工人等工資基本都在4000-6000左。而三四線城市會更低,大概是2000-3000左右。但是這種情況在日本幾乎不存在,據了解,日本普通工薪族平均年收入有440萬日元左右,也就是人民幣26萬,這是因為日本有一套完整的工資保障制度,學歷為高中的正式員工最低年薪是15萬人民幣,大學畢業的正式員工資不能低於19萬元人民幣。如果是合同工的話,工資就會高一點,但不享受退休金。
所以在日本,無論是收銀員、銷售員,還是工人,他們每月的工資基本都在一萬元人民幣以上。此外,日本企業的獎金也非常嚇人,那麼每年都有兩次獎金,相當於3到6個月工資的總和,所以就算很多日本人揮霍完工資後,這筆獎金還是夠他們生活。
但是日本的生活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比如普通的一碗拉麵也要60元人民幣,坐公交起步價10元人民幣。這麼比較下來的話,好像日本的工資水平和國內的也相差不到哪裡去啊!真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對此很多網友也發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網友1:中國工人的薪水和日本工人的薪水不能比,兩國的物價也沒法比,我在日本長期生活的,我在中國料理店做半天的臨時工,一個月拿12萬日元,在國外的話能拿多少工資呢?網友2:日本房價便宜、車便宜,貴的是手工活的東西,蔬菜等,相比北上廣深的人來說,生活在日本輕鬆得多!網友3:在日本只需要男人出來工作,女人在家做家庭主婦,還能生二胎三胎的。如果在國內,普通工人家庭,你還敢要二胎嗎?
對此,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