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部電影印象深刻的是,託尼本是連黑人工人用過的玻璃杯也直接扔掉的種族主義者,唐極力想甩掉與生俱來的標籤,他不聽黑人音樂、不吃黑人食物,甚至特地疏遠了親人,但發現自己被孤離在了兩邊都難以融入的地帶,他們彼此看不起對方,卻又為對方而改變著,改變了他們的態度,也改變了人們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的觀念。
影片中其實涉及了許多較為敏感的話題,比起類似題材的影片卻不沉重,喜劇敘事使衝突相對溫柔許多,就像他們一路南下窗外無垠的曠野一樣,我想這也是沒有觀影門檻、能受到大眾歡迎的原因吧。還記得託尼從KFC全家桶中用手抓起炸雞丟給後排的唐,唐學著託尼的樣子把骨頭甩出窗外,那個笑似乎真的能消融堅冰。
唐出生在一個受膚色文化影響深重的美國,但是唐不像其他黑人逆來順受任人宰割,唐有不容踐踏的尊嚴,他認為人生而平等,唐將自己從歷史中黑人的圈子脫離,也不被白人圈子所接納,唐是生而孤獨的演奏家。託尼說世界上有太多孤獨的人是因為他們不敢踏出第一步。唐盡其所能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世人的偏見,一路上他被莫名其妙給關進警察局,被無緣無故揍一頓,被要求不準在西裝店試衣西餐廳裡就餐。但唐依舊沒放棄,路漫漫其修遠兮,踏著自己的樂曲走出自己的尊嚴之路,蘇世獨立,橫而不流。一個人的人格優劣,不是取決於人文歷史,不是取決於身家優渥,也不是取決於耳食之言,而是在於他畢生的追求,在於他自我修養尊嚴的高度,一個有勇氣有追求有尊嚴的人必然值得所有人的敬意。
即使是令人哀痛的種族歧視問題,這部電影依然用著輕快,平和,詼諧幽默的拍攝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溫暖人心的真實故事,唐.雪利用他自己的方式來贏得白人對他的尊重,但他在舞臺上所收穫的掌聲並不能掩蓋在臺下所受到的歧視,他的內心仍然是悲痛交織,作為一個b黑人,再如何努力似乎都無法讓白人以一個正常的角度去對待他,無法跨越有色人種與白人之間那條充滿惡意與冷漠的意識鴻溝。
他對自己嚴格要求,用白人所認為的高雅與道德去克制自己,遠離生活,遠離同胞,永遠西裝革履,飲食規律。在白人面前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他與黑人也是一樣的格格不入,他對著其他的黑人是完全的陌生甚至疏離,他不會去了解自己同胞們的生活,不願意成為白人眼中的「黑人」,也不願意成為黑人眼中的「黑人」。也許,他只是想成為他自己,一個擁有獨立的人格與尊嚴的普通人,而不是因為膚色就永遠被歧視的「黑人」。最後,雪利不再忍耐白人對自己的歧視,他發現自己就算身處於一個吵亂的黑人酒吧,去輕鬆歡樂的彈奏鋼琴,也好過在一群歧視自己的人面前裝模作樣,他不再接受作為一個黑人他必須被歧視的情狀,他值得任何人的尊重,最值得的就是他自己。
沒看電影之前從未感覺到膚色或者說種族會造成如此強烈的差異,更甚至歧視,人的尊嚴在這一刻顯得尤為重要,這種尊嚴是發自內心的,是體面的,是受人敬仰尊重的。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多聰明或者多富有,而是他做的事情是為了大多數人,為了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當他離開最後一場演出的時候,當他在橘鳥酒吧放肆歡笑的時候,當第二個警察說聖誕快樂的時候,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自由,和諧,充滿善意。願世界充滿愛與善意,願生活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