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月的最後4個交易日,四連陰,螺紋鋼期貨意外崩了!
從3月26日起,該主力合約跳空下跌,不斷下滑,4個交易日跌幅超過6.6%。在3月的最後一天收於3233元/噸,盤中最低下探至3220元/噸,距離2月4日創下的年內低點3207元/噸僅一步之遙,月K線圖上也留下了一根帶著長長上影的小陰線。如今回看月內3592元/噸的高點,讓人有「恍如隔世」的錯覺……
螺紋鋼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建築鋼材,被稱為「建築的骨骼」,也是房地產和基建熱度的「溫度計」。在我國,螺紋鋼年產量、年需求量都是世界第一。近期,受疫情和新基建政策影響,螺紋鋼的行情一度被市場廣泛看好,也是期貨市場的「明星」。
自2009年3月27日上市以來,螺紋鋼期貨表現良好。由於很好地反映了宏觀經濟和行業的基本面,所以它被市場人士當成經濟狀況的「晴雨表」,有「小股指期貨」之稱。
回顧年內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的表現,完全是坐了一趟「過山車」:3月中旬,全球資本市場可謂是「血雨腥風」,商品之王原油開啟「斷崖式」下跌,國內股市、商品市場中的金屬等品種亦是跟隨外圍市場出現下滑!然而就在國內金屬期貨的一片跌勢中,螺紋鋼期貨卻成了「另類」,自春節後,價格一直屹立不倒,在本輪全球資本市場的又一次大幅調整中更是一枝獨秀。
在開年後螺紋鋼期貨的這波漲幅中,江浙某期貨席位可謂是堅定的多頭代表。2月3日至2月13日,螺紋鋼期貨開啟了一波凌厲的漲勢,該期貨席位在螺紋2010合約淨多單由24962手上漲至44788手,接近翻倍,如果按照期間的結算價3196元和3433元計算,保守估計,期間該席位2月3日的這部分淨多單(不考慮變量),已經豪賺近6000萬元!
不過,之後的行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3月9日至3月13日,螺紋主力合約連續收出5根陽線;隨後的3月18日,該合約最高上漲逾1.2%,尾盤收漲0.06%,盤中上摸3592元/噸,創下年內新高;而3月19日,該合約盤中劇烈震蕩,一度跌破了前期連續5根陽線的最低點,從而開啟了高位回落的旅程。
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年內日K線圖
螺紋鋼年後這段時間的強勢,甚至被投資者冠以「螺紋金」的稱號!那麼,螺紋鋼是否真的具有黃金一樣的避險屬性呢?商品的供需決定著商品價格,本輪螺紋鋼價格堅挺的背後,究竟又是怎樣的一個基本面?對此,行業人士如何看待?未來螺紋鋼的價格又將有著怎樣的趨勢呢?
為了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兵分三路,對華東、華南、西南三地螺紋鋼市場進行了實地調查,遍訪了多位鋼鐵行業人士、貿易商、鋼企、券商行業分析師等,為投資者呈現「螺紋金」價格堅挺背後的真實基本面。
華東地區螺紋鋼市場調查:陽春3月「旺季不旺」 中小貿易商感慨「做的生意付不起房租」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之一,也是國內最大的鋼鐵企業寶鋼集團所在地。就近期螺紋鋼的市場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近幾天在上海的鋼材市場和鋼貿商群體中進行了一番調查。
市場需求弱復甦
記者最近幾天在對上海鋼材市場的調查中發現,今年1月下旬以來,疫情的發展確實對以螺紋鋼為代表的建築用鋼需求產生了制約。
3月22日,在主營鋼材業務的上海福橋物資有限公司位於上海靜安區的營業網點,公司相關負責人沈良(化名)告訴記者,之前由於疫情,市場對螺紋鋼的需求低迷,而近期由於一些工地、企業至今沒有開工,所以現在螺紋鋼市場仍然沒有明顯的起色。
上海江楊鋼材建材市場正門 記者拍攝
3月23日上午,記者走訪了上海北部的一家大型鋼材市場——上海江楊鋼材建材市場。
往年陽春三月應該是鋼材建材需求的旺季,不過如今這個市場卻顯得有些冷清。諾大的市場裡來往的人流、車流看起來都比較稀少。
上海江楊鋼材建材市場內部 記者拍攝
市場內一家雜貨鋪的經營者告訴記者,由於疫情影響,場內的人流、車流比疫情之前明顯有所減少,此外近年來隨著一些大型鋼材工場的陸續搬離,也使這裡的人氣不如以往。
工場內堆放的待售螺紋鋼 王海慜拍攝
在市場內一家經營螺紋鋼生意的工場,記者看到兩位工作人員正在切割、整理螺紋鋼。
切鋼工羅志強(化名)告訴記者,正在處理的這批螺紋鋼是馬上要賣給一位客戶的,「今天的生意算是好一些了,之前都是零散的幾根幾根地賣。」
當天中午,記者在市場停留的兩個小時裡,已經目睹了先後有兩輛卡車來到該工場批量拉走螺紋鋼(有段視頻)。
不過據卡車司機介紹,今年受疫情影響,生意整體上還是不好做,但現在已經比前段時間要好一些了。羅志強表示,螺紋鋼市場與建築業關係密切,建築工地需求多的時候,鋼材就賣得好一些。
當天下午,在距離江楊鋼材建材市場1公裡左右鋼聯物聯網的一處鋼材倉庫,記者見到這裡堆滿了包括螺紋鋼、板材在內的大量鋼材,還有卡車正在倉庫內裝載鋼材。
倉庫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前期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我們這(倉庫)都是關門的,現在已恢復經營。最近隨著工地復工,前來拉貨的卡車也逐漸多了起來。」在記者駐足的近半小時裡,就看到有3輛大型卡車進場拉鋼材,而所拉的鋼材以鋼板居多。
之後,當記者返回到江楊鋼材建材市場時,羅志強告訴記者,當天下午還沒有客戶來買鋼材。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對於各大機構關於成本支撐鋼價的觀點,部分現貨商也較為認同。
沈良向記者指出,近期螺紋鋼價格相對堅挺、變化不大,其實和成本支撐也有關係,預計鋼價下跌的空間不大,「近期廢鋼都一直維持在2000元/噸左右的價格,這些成本對螺紋鋼價格形成了支撐。如果螺紋鋼價格下跌,背負較高生產成本的鋼廠可以選擇停工不生產。」
據興業證券有色鋼鐵團隊調查,3月20日當周在長、短流程鋼企廢鋼日耗提升而廢鋼供應恢復相對緩慢的背景下,廢鋼偏緊狀態持續,伴隨著螺紋鋼價格上漲,廢鋼價格出現跟漲。
此外,雖然最近下遊需求才開始有所恢復,但有些鋼貿商對後市的看法仍然顯得較為樂觀。在江楊鋼材建材市場有經營網點的某鋼貿商向記者表示,螺紋鋼背後的建築業代表了中國的內需,前景仍然可期。不過對於春節以來該經營的具體經營情況,他表示不便透露。
3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毗鄰江蘇崑山的上海曹安鋼材交易市場。這裡的露天場地堆放著大量螺紋鋼。
據了解,目前市場堆放的大量螺紋鋼是鋼貿商近期進貨的,而在前段時間由於螺紋鋼現貨價格一度快速下跌導致鋼貿商不敢囤貨,最近隨著價格企穩、下遊需求回暖,鋼貿商也開始增加囤貨。
儘管是周日,不過交易市場裡往來的車輛還是為數不少。在一個多小時內 ,記者目睹了4輛大卡車來成批拉螺紋鋼,螺紋鋼堆場內的幾名裝卸工人和一臺搬運鋼材用的龍門吊也是忙個不停。
正在拉貨作業的卡車司計張浩(化名)向記者表示,這是他今年春節以後第一次來拉螺紋鋼,這次總共拉了16噸鋼。
談起此次疫情對鋼材市場的影響,他表示:「(疫情的)影響很大,工地基本不開工,螺紋鋼就沒地方用。」在他看來,由於疫情導致下遊需求低迷,今年來的鋼材行業整體不太景氣。
中小鋼貿商的無奈
儘管隨著下遊工地陸續復工,螺紋鋼的需求大概率將走上正軌,不過對螺紋鋼上下遊的多個環節而言,今年一季度的收入減少已經無法避免。在曹安鋼材交易市場,記者遇到的另外兩位前來拉螺紋鋼的卡車司計都表示近期已經多次來市場拉貨,其中一位師傅向記者表示,此次疫情對螺紋鋼的需求影響不小,即使是現在,下遊市場需求還是「一般般」,但最近至少比上一個月要好一些。據他介紹,此次他總共拉了20噸螺紋鋼。
說起今年的生意情況,他感慨道,受疫情影響,很多工地之前都沒開工,使得今年的生意不好做,雖然自己春節後已經拉了十幾車鋼材,不過運費收入還是遠不及往年。
此外,據記者觀察,不少鋼貿商現在的感受依然還是「寒意陣陣」。由於地處上海,他們在在親歷市場低迷的同時,還要承受包括房租等在內的不菲成本。
店鋪門面位於江楊鋼材建材市場正門口的鋼貿商肖麗(化名)向記者介紹了她近期的經營情況:「由於疫情的關係,我們的店在今年農曆2月才開門。這段時間的生意一直很清淡,幾乎沒有什麼人(客戶)來,也就老客戶還有一點生意。我們在這裡開店已經有近20年了,像今年這樣的情況還是不多見的。」她表示,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做生意掙的錢可能還不夠付房租的。
據肖麗介紹,她承租的這一間面積不大的門面房每年的租金大約是4萬多元,雖然近期媒體關於各地房東為租戶減免房租的報導有不少,但這樣的好事沒有落在她自己頭上,「昨天,我聽市場管理者的親戚說,今年可能不會降房租。」
面對最近有所好轉的生意,上述經營螺紋鋼生意的工場的一位經營者仍然難有喜色。他向記者坦言:「現在的生意還不夠開銷的,房租今年可能一分錢都不會降。」據了解, 該工場一年的場地租賃成本大約在20多萬元。
從記者走訪的鋼貿商和鋼材倉庫來看,目前都還有不少螺紋鋼存貨。而從3月19日以來,原本堅挺的螺紋鋼期貨價格開始出現鬆動,商品價格的大幅波動也會給鋼貿商帶來經營風險。
據了解,鋼貿商迫於市場競爭壓力,即使是在鋼材市場不好的時候,也往往會虧本賣貨。
「有時候虧本也要賣。你不賣的話,別人賣,你就會失去客戶,以後人家就不來你這裡買了。」羅志強告訴記者。
他指著周圍曾經一派熱鬧的大片空地和廢棄工場說:「原本這裡有好幾家做鋼材生意的,不過近幾年都陸陸續續搬走了。」
而張浩則認為,上海未來的鋼材市場前景堪憂。近年來,上海只拆遷,新的建築又不多,所以上海鋼材市場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大了。而一般大工程只會和大的鋼鐵公司合作,未來中小鋼貿商有被邊緣化的趨勢。
據他介紹,他這車螺紋鋼的下遊需求來自崑山農村的自建住宅,「這16噸鋼也只夠蓋一棟農村小別墅的。」
華東市場調查小結:
螺紋鋼作為國內期貨市場的一大主力品種,參與者眾多。本來做螺紋鋼投資就要研究國內外、上下遊、基本面、信息面、情緒面等的一堆變量,今年隨著疫情「攪局」,為這些變量的研究又增添了難度係數。
鋼材市場目前各方的心態可以用「怎一個糾結了得」來形容。記者最近在對上海各路研究機構、鋼貿商進行了一番調查後發現,目前市場對未來螺紋鋼後市的看法可以歸結為一句大俗話:「漲不起來,也不跌不下去」,這樣的「上下兩難」正磨練著每個市場參與者的心智。
不過正所謂「倉位決定腦袋」,多空雙方眼裡看到的世界可能截然相反:看多的每天都在尋找「這個國家要封港」「那個國家鐵礦要停工」的證據,而看空的則對下遊需求、復工進度產生了堅定的質疑。
然而對那些中小實體鋼貿商來說,邏輯會簡單不少。他們中的多數人還是期待下遊的需求能起來得更快一些,因為他們還等著多做點生意之後好支付房租等各類開銷。
再從歷史的宏觀視角來看,最近十來年中國經濟處在從「量」逐漸向「質」轉型的歷史大勢之中,這從一根螺紋鋼在上海市區的「支點」位置就可以管中窺豹。
位於上海中心城區的大柏樹地區曾是全國知名的大型鋼貿中心,區域內原本有多個大型鋼材交易市場。雖然現在在網絡上還能找到關於這些市場的信息,但記者最近走訪該地區發現,這些鋼材市場不少已經不在原址,如今只有在上海部分郊區才能找到比較有規模的鋼材現貨市場。預計未來多年,隨著上海的新發展動能不斷集聚,螺紋鋼所面臨的這種「邊緣化」將難以逆轉。
但博弈還將延續,像文中如羅志強、肖麗等平凡人的工作、生活也將繼續下去。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