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的什麼?」
「你是我的優樂美啊。」
「原來我是奶茶啊。」
「這樣就可以把你捧在手心了。」
這一段廣告,相信你一定不會陌生。
2008年,由周杰倫代言的優樂美奶茶廣告,在各大衛視洗腦式播放。
由於廣告詞實在過於經典,這段廣告也被傳頌至今,誕生出許多周邊作品。
有二次創作歌曲
有翻拍:
以及一大堆沙雕表情包:
儘管優樂美的廣告如此深入人心,但速溶奶茶行業的老大,依然為香飄飄把持著。
為什麼知名度高的優樂美會被香飄飄打敗了?
借著520來了,我們好好捋一捋這件事。
廣告博弈:優樂美意外不敵香飄飄
上文已經說過,周董代言的優樂美,憑藉著讓人印象深刻的廣告詞,成功為品牌打響了知名度。
周杰倫為優樂美整整拍了7個廣告,每一個廣告,優樂美都花費巨資去宣傳。
嚴格來說,這已經是一部小短劇了。
從相識:
到相知:
再到相愛:
到結局裡的天各一方:
一個漂泊在國外的畫家,通過這次戀情,完成了自我成長。
非常完美的劇情,在當時來看,是相當優秀的。
嘗到甜頭的優樂美再接再厲,繼續讓周杰倫和其他小姐姐戀愛。
同樣是一開始的相愛:
到最後失戀:
草,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們杰倫啊。
總而言之,優樂美這一系列的廣告,拍得相當的好。
那都拍成這樣了,香飄飄還是能打爆它的頭,只有一種可能。
那就是:香飄飄的廣告質量也相當的高。
《一起來看流星雨》大家看過了嗎,還記得楚雨蕁在學校開了一家奶茶店嗎:
沒錯,這家奶茶店裡賣的是:
11年前香飄飄就開始玩植入廣告那一套了,可見人家也不是好惹的。
針對優樂美提出的「奶茶,我只選優樂美」等廣告語,香飄飄則提出:
「香飄飄奶茶,一年賣出7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一圈。」
朋友們,香飄飄的廣告,槽點遠比你想像的多。
一開始,香飄飄的廣告裡說自己的奶茶,一年賣出了3億杯。
後來呢,香飄飄的奶茶一年賣出了7億杯:
後來,這個數字變成了10億杯:
一開始香飄飄的奶茶可繞地球一圈:
後來,這個數字變成了兩圈:
再後來,這個數字變成了3圈。。
事後有人問香飄飄的老總:這些廣告說的是真的嗎?
人家輕飄飄地來了句:「我咋知道?」
後來,當許多廣告學大神對這兩家的廣告語進行分析時,都一致認為「香飄飄的廣告打得更好」。
原因很簡單。
優樂美這個廣告語最初的用意是「打感情牌」。
以文藝、溫暖、情侶為賣點,再加上明星效應,去吸引當時的年輕人購買。
但是這個廣告給消費者傳遞的信息含糊不清,造成優樂美奶茶定位不明確。
最終使廣告效果大打折扣。
說白了,人們看了優樂美的廣告後,會驚呼:「臥槽這廣告牛逼!」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相比之下,香飄飄的廣告就很直接,它直接告訴每一個看客:
老子是速溶奶茶的老大,全中國數我銷量最好,我最牛逼!
有形裝逼,最為致命。
在這些廣告中,香飄飄奶茶的定位突出,給消費者傳遞到一種香飄飄公司專業、創新的形象。
所以即使當時優樂美奶茶的廣告投放量,是香飄飄奶茶的三倍以上,也未能阻止香飄飄奶茶勢如破竹的發展。
落敗的優樂美沒有服輸,廣告打不贏香飄飄,它選擇回歸傳統:在價格上做文章。
至此,一場浩浩蕩蕩的價格大戰開始了。
速溶奶茶的最後榮光:價格大戰
行文前,大家要知道一件事:
香飄飄就單純只有香飄飄,主營奶茶業務。
而優樂美是喜之郎的子品牌,從一開始就財大氣粗,實力雄厚。
因此這場戰爭一開始,雙方的起跑線就不一樣。
喜之郎可不止一款優樂美能打哦
2010年,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一直注重價格穩定的香飄飄,不得不對奶茶進行提價。
這個舉動正中優樂美的下懷。
優樂美非但沒有漲價,反而仗著自己的爸爸是喜之郎,降低出廠價,大肆攻佔市場份額。
在優樂美陣營看來,中國消費者對幾毛錢的售價差距非常敏感。
香飄飄的提價戰略,留給了它們打通渠道的機會,哪怕賠本賺吆喝,也要頑強頂住。
優樂美的戰略初見成效:
在湖南湖北等香飄飄不佔強勢的市場,優樂美大舉入侵,戰果斐然。
遭此情景,香飄飄老總蔣建琪,即使做出銷量下滑百分之三十的最壞預期,卻依然不降價。
前期看來,優樂美奶茶似乎大獲全勝,但年終銷量出來,所有人驚掉了下巴:
各地經銷商們竟然紛紛轉向,重新進貨香飄飄奶茶!
後來的專家分析時表示:
奶茶是一種對口感要求很高的產品,消費者習慣了香飄飄的味道,普遍反映其口味更純一些。
其他品牌奶茶雖然價格相對較低,但消費者的短期購買行為,並不代表長期認同。
簡單來說就是:
香飄飄奶茶的味道比優樂美要好,哪怕漲價了,消費者依然為此買單。
自此,香飄飄一騎絕塵,徹底甩開優樂美,於2017年11月30日登陸上交所,成為「國內奶茶第一股」。
這也是目前為止,香飄飄打贏的最後一次勝仗了。
如今的奶茶巨頭香飄飄,日子難言好過。
眾神的黃昏:香飄飄連年虧損
縱使優樂美和香飄飄兩大奶茶拼得血雨腥風,也阻擋不了時代洪流的衝擊。
喜茶、COCO、奈雪等各種新興奶茶品牌,都在分割原本屬於速溶奶茶的領地。
就在今年年初,香飄飄就跌了個跟頭:
根據2020年第一季財報,香飄飄淨利潤虧損約0.86億元,下滑幅度高達275.04%。
股市對此反應迅速,4月27日,香飄飄開盤之後隨即跌停。
逐漸「老齡化」的香飄飄,已然頹勢盡顯。
雪上加霜的是,資本早已用腳做出了投票,新式茶飲成為了它們的寵兒:
以喜茶為例,喜茶獲得了來自IDG、今日資本的超1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以及龍珠資本、黑蟻資本的4億雲人民幣的B輪融資,估值高達90億元人民幣。
面對更迭的時代,香飄飄卻依然堅守著在上個十年取得成功的打法:「燒錢做電視廣告」。
另外,香飄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少能研發出獨當一面的產品。
唯一能打的,還是香飄飄奶茶本體。
好在,香飄飄「產品單一化」的現象,近年來有所改善。
比如17年推出的「蘭芳園港式絲襪奶茶」:
「Meko牛乳茶」:
反響都還不錯。
今年4月13日,香飄飄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了新品:芝士烏龍奶蓋茶。
這款從奶蓋到烏龍茶,都由消費者自行調配的新品,透露出香飄飄向新式茶飲進一步靠近的態度。
在新式茶飲佔盡上風的今年,香飄飄和優樂美會如何自救,還需要再打一個問號。
有時候,危機也意味著轉機,不是嗎?
我也衷心希望,這兩杯童年記憶,能再「繞地球10圈」!
廚房人類
專注於 研究「人類行為學和美食之間關係」
致力於 把和食物有關的趣事兒煮給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