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老師的知識素質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一生

2020-09-09 一車二人

學生中先天存在生理缺陷,致使無法學習的人,或者學習特別吃力的人畢竟是極少數的,應該說大多數學生都是可以教育好,成為國家有用之材的。同時每個學生因其個性心理品質、興趣愛好不同,如有的學生形象思維豐富,有的抽象思維較為發達,有的則動手能力較強等。對於學生中這些潛在的才能,挖掘它、發展它,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慧眼獨具、知人善教,能從今日之幼苗,預見明日之棟梁,於常人中見優秀。

一、知識素質的內容

(一)基本的政治理論知識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特別關注教育,總是首先對教師提出較高的政治素質要求。這是一條永恆不變的規則。毛澤東曾教導我們:「不論是知識分子,還是青年學生,都應該努力學習。除了學習專業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進步,政治上也要有所進步,這就需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時事政治。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這是由社會主義學校的性質、任務所決定的。班主任應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毛澤東思想。只有掌握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理論,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同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聯繫起來,樹立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的遠大理想;才能指導幫助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科學地認識客觀世界,確定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共產主義堅定信念;才能更好地學習、理解新時期黨的方針、路線和政策,積極參與改革,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精深的專業知識

班主任一般都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因此在專業知識方面要有很好的基礎,確有真才實學,真正做到全面、系統掌握所教學科的知識。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應當在你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裡,使學校教科書裡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你的科學知識的大海裡,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裡的那些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

在全面系統地研究掌握本專業的知識時,要做到三點:一是「實」。指的是在專業知識上要有紮實的功底,在治學態度上要有實實在在的踏實精神。二是「深」。「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應有一桶水。」對教材及相關的知識,不僅要廣泛涉獵,而且還要深入研究。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深入」,才能把握科學知識的內在體系和必然規律,才能將深奧的抽象的知識通俗而又形象地教給學生,將駕馭知識的技能傳授給學生。三是「活」。只有真正理解、掌握了的知識,才能成為教師自己的知識儲備,在課堂上才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三)廣博的各科知識

為了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班主任不僅要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而且還應該具備廣博的其他各門學科的知識,具有廣泛的文化素質和興趣愛好。馬卡連柯曾經說過:「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新時代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接受新事物特別快,班主任如果能在專業以外的其他方面給他們以指導、影響或鼓勵、支持,就更能溝通彼此之間的心靈,從而贏得學生的信賴和敬重,同時還能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可以這樣說:沒有全面發展的班主任,就很難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學生。

總的來說,班主任要做到「專博相濟」,建立起既精湛又深奧,既廣寬又厚實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在現代教育中真正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四)切實的管理科學知識

班級是現代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和管理活動的基層組織,班級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的基礎。班級管理得如何,對於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落實學校教育計劃,實現培養目標,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班主任是學校班級的直接管理者,要做好這項工作,豐富的班級管理經驗是很重要的,但還必須掌握一定的管理科學知識,並把它們切實地用在班級管理上,這樣就可以加強班級管理的主動性、科學性,克服盲目性,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相關焦點

  • 影響孩子一生的不是知識和成績
    導讀:孩子總是不經意地效方著父母的言行,父母的言談舉止和德行影響著孩子一生的發展,而非知識和成績。只有好的家教和門風,才能帶給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先讓自己受教育,因為你無法給孩子自己所沒有的。育人先正己,己正才能施教於子,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反之,則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 研究發現: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和作業訓練不成正比,作業多影響成績
    要求孩子做作業,是老師的教學手段。但是,現在有一部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過頭了,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除了要求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要孩子完成父母布置的家庭作業,為孩子增添多餘的課業壓力。可是,孩子真的是寫得作業越多,學習成績提升越快嗎?未必。
  • 孩子對老師有看法,影響成績,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孩子不喜歡任課老師,導致偏科怎麼辦?學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主要的任務,也是他們做人之初最好的成長方式,孩子們的知識來源主要是靠課堂傳授,學校就是他們的活動場所,上了學的孩子一天之中最多相處的就是老師和同學。
  • 四年級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老師建議家長讓孩子留級,家長該怎麼辦
    小明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班主任將小明爸爸叫到學校,告訴他最好讓孩子留級,否則跟不上後續課程學習。小明爸爸非常糾結,不知道該如何辦才好。其實,這種情況家長大可不必著急,耐心聽程老師講解就好。我們國家目前實行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一般情況下學校不會建議學生留級。
  • 分數素質哪個更重要?南京一中校長和家長,誰在為孩子謀深遠?
    昨天看到南京一中由於2020年高考成績和南京二十九中入學成績對比相差較大,引起高一高二家長不滿,在校門口圍堵,要求校長尤小平下課,我寫了一篇微頭條,內容是這樣的: 「素質教育好不好,肯定好,對學生發展有沒有利,肯定有利,家長懂不懂這個道理,肯定懂這個道理。但是為什麼不認可呢? 最主要的原因與其說高考指揮棒沒有改?
  • 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家長和老師要怎樣溝通,更好促進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孩子的學習成績好,我們自然高興,但如果孩子的成績一直停滯不前或者越來越差,作為家長的我們肯定很擔心,大多數家長都會找老師尋求建議和方法,那麼家長和老師要如何溝通才能更好幫助到孩子,我們一起看看吧。
  • 【最暖家教】有些事情老師做不了!家長和老師配合得越好,孩子成績越棒!
    有家長認為,假期結束自己就可以當「甩手掌柜」了,而教育孩子則都是老師的事情,老師就應該三頭六臂、事無巨細地教育、照顧學生。老師當然沒有三頭六臂,很多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最需要家長們理解的是:影響孩子成績的最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很多事情老師教不了,需要家長們來配合!下面是一位班主任老師的肺腑之言,句句經典啟發了無數的家長,分享給您。
  • 新研究:老師對家長的印象好壞,真的可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新研究:老師對家長的印象好壞,真的可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澎湃新聞記者 尹琳 2017-03-27 09:12 來源:
  • 班主任是家長,家長是班主任,二者的素質,共同影響孩子的一生!
    相當一部分家長,都很強烈的感覺到孩子難教、難管;很大一部分老師,特別是班主任都感覺到精神疲憊,壓力很大,不願意擔任班主任工作。父母被殺,老師被打,也不是個案。但是,不管是難教、難管、精神壓力,還是被殺、被打都有一定的因果關係。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而愛恨交加還是可以接受的!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
  • 哪些因素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老師原因:老師都喜歡聽話、愛學習的乖孩子,而那些淘氣、有個性的孩子往往讓老師「頭疼」,甚至「討厭」。對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說,如果老師「看不上」、不喜歡、不認可、不誇獎,對他將是「天大」的打擊。孩子內心沒那麼強大,是無法承受來自老師的否定的,必然會失去信心,覺得自己不是「好孩子」、不是「好學生」,進而也就失去了學習興趣,甚至討厭、反感老師。
  • 住校和走讀,對成績的影響竟然這麼大,選錯了影響孩子一生
    開學將近,同學們馬上就要進入新的年級,開始新的學習生活,尤其是對於今年小學、初中剛剛畢業的學生,將面臨著新的學校,新的老師和同學,新的朋友,以及新的學習生活方式,這些都是一個新的挑戰。有很多家長都曾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小學學習非常好,但是到了初中,成績卻一落千丈,也有家長反映,自家孩子自從上了初中,就好像開了竅一樣,成績一路突飛猛進。差別為什麼這麼大呢?這是因為初中階段正好處於孩子青春期的開始,是孩子的身心變化最為明顯的一個時期,在這個階段發生什麼情況和問題都是不可預測的,這就需要家長的多加留意。
  • 家長必讀!小學所養成的好習慣將影響孩子一生!
    可以說,一個孩子的習慣決定了他的命運,不論孩子今後的生活如何,多少都與他的習慣有關。思想家培根也這樣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當努力求得好習慣。可見,一個孩子的習慣對他的影響有多大了。有人曾經這樣概括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家長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應該把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作為重要的責任。
  • 家長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
    老師只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現在心理科學已經發現,一個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問題,差不多都可以從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答案。所以,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來說,非常重要。
  • 一個好老師,對孩子一生影響有多大?百家講壇老師給你孩子講歷史
    一個好老師,對孩子一生影響有多大?百家講壇老師給你孩子講歷史今天是教師節,我們來談論2個話題:1、遇到一個好老師,對孩子的一生有多大的影響?但很多家長反應,家教的效果普遍一般,因為他們不是專業的老師,除了傳授知識,查缺補漏外,就不會其他了。而真正能讓孩子的學習成績,在短時間內得到大幅提升的,是需要激發起孩子的「學習內驅力」。
  • 影響孩子成績的不是學校,而是家長你怎麼看?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也常常聽到一些家長因為孩子的事情,吵架說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的樣的孩子,不是絕對,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事情。,必然在孩子的身心發展階段受到一定的影響,同一所學校、同一所班級、同一個老師,所成就的成績不同,皆因家長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所導致的。
  • 女老師懷孕請產假,卻遭家長聯名投訴,家長:影響孩子學習
    ,家長稱陳老師請產假這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到時孩子成績差了找誰去啊?孩子學習問題不應全在老師身上對於家長以"影響孩子學習"的由頭來聯名投訴休產假老師的行為,網友直呼"家長真的是很無理",因為孩子的學習不是老師決定的。
  • 影響孩子成績的因素除了智商和努力,你還想到什麼?
    我的孩子很聰明,但是學習成績卻不好。我的孩子已經很努力了,然而學習成績卻不如預期的理想……面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常常聽到家長無奈地這麼說。殊不知,除了智商和努力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因素——注意力。人的智力因素包括:思維力、想像力、記憶力、觀察力、注意力。
  • 學校和老師終於發聲了,孩子學習不好不是學校的錯,家長也有責任
    1、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能不能據此判斷老師教啥啥不行?能不能判斷全班學生整體成績就不行?2、對於問題學生,老師該不該叫家長到學校跟老師溝通,實行家校聯合共同教育學生?不是看一兩個學生的成績,而應看全體學生的學習成績如何,看全班學生的潛力是都得到最大開發,全班學生的能力是否得到有效培養。全班一兩個後進生的成績或一兩個優生的成績不能代表一位老師的教學成績和能力。教師的思想教育不是萬能的,法律允許的適當的懲戒,對於個別學生也不一定起作用。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叫學生家長到校了解情況,實行家校共管,是十分必要的。
  • 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不好,看這4點就夠了!(老師轉給家長)
    文:逗號在孩子求學的路上,幾乎都有家長的身影。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績優異,將來考個好大學。而孩子成績好不好,最直觀的方法是看分數和排名。其實,除了分數和排名,要想提前知道孩子成績好不好,看以下這四點就夠了。一、看他的書桌俗話說:物似主人形。
  • 別總抱怨孩子成績差,其真正根源在這兒(老師和家長都讀讀)
    有一個孩子,13歲,很努力,但是成績很差,家長就不明白了,我家孩子很聽話,也愛學習,怎麼就成績不好呢?為了弄清楚原因,就要求父母讓我看一下孩子,在觀察一段時間後,發現這孩子確實很愛學習,因為他總是坐在桌前看書,但是,當我問他看什麼的時候,他怎麼也答不上來。由此,可以判斷出,這個孩子應該在學習方法上出現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