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2020年走過大半,新冠肺炎疫情已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但疫情對國民精神和心理層面造成的影響仍在持續顯現。10月10日是第29個世界精神衛生日,百度App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央視新聞共同發起「別怕有我」關愛精神健康公益活動。同時,為響應「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的精神衛生健康日主題,百度發布《2020國民戰「抑」圖鑑——百度精神衛生日搜索大數據》,多維度展現疫情常態化控制時代國民的精神健康需求及藉助網際網路積極應對抑鬱情緒的真實樣貌。
報告顯示,疫情影響下,心理救助相關內容搜索熱度達到近十年最高;受疫情影響的多個行業從業人員也面對不同程度的心理考驗,其中經歷「停擺潮「的餐飲業對心理諮詢的關注度飆升最高,達到318%;同時,隨著精神衛生知識的不斷科普,網民也在藉助網絡信息積極防護心理問題,應對「情緒感冒」,抑鬱高發的老年人對抑鬱症防治關注度提升69%,在線心理諮詢搜索熱度持續上漲,並且受到下沉市場的青睞。
疫情帶來「心理挑戰」,30+女性精神健康問題不容忽視,餐飲業者迫切需求專業心理輔助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不僅讓大眾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也帶來了對心理健康的關注。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心理援助」相關內容的搜索熱度達到近十年峰值。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成為疫情帶來的「新精神衛生殺手」,今年2-9月的關注度同比去年上漲148%,成為僅次於抑鬱症的疫情後「心理後遺症」。
作為大眾認知度較高的精神問題,抑鬱症也成為疫情後凸現的心理問題。據百度健康問醫生數據顯示,疫情後用戶諮詢的精神健康問題中,抑鬱症高居首位。
因疫情隔離在家的青少年們,因長期居家學習、考試延期等原因「情緒困擾」增加。數據顯示,00後搜索「抑鬱症治療」相關內容的熱度同比去年上漲59%。成都、北京、杭州成為搜索青少年心理諮詢、防護等相關內容前三名城市。
「三十而已」、「乘風破浪」,2020年女性話題頻頻出圈,但女性在育兒困擾、婚姻壓力、職場歧視等問題下的心理需求還需更多重視。百度搜索大數據指出,女性用戶搜索抑鬱症防治問題佔比高達82%,遙遙領先於男性用戶。「孕產期抑鬱」、「失眠」「職場抑鬱」成為 30+女性最關注的心理健康問題。
從行業角度分析,受疫情影響的線下實體行業從業者,成為最急需心理援助的重點群體,餐飲行業首當其衝。百度搜索大數據指出,今年以來餐飲行業搜索「心理諮詢」相關內容熱度對比去年同期上漲318%。教育、醫藥衛生、公共管理相比其他行業,顯示出更多的抑鬱檢測相關信息需求,其從業者心理健康狀況也不容忽視。
政策出臺帶動抑鬱症防治搜索熱度上漲819%,國民積極自測自助成抗「抑」新常態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於今年9月11日發布《關於探索開展抑鬱症、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務工作的通知》,針對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高壓職業等重點人群做出防「抑」部署,包括將孕產期抑鬱症和青少年抑鬱症篩查正式納入常規體檢。
政策的出臺帶動了全民精神健康保護意識的高漲,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方案發布後,抑鬱症科普、抑鬱症防治相關內容搜索熱度直線上升,漲幅高達819%。「產後抑鬱」關注度飆升,搜索熱度環比上漲106%。
隨著精神健康科普的大範圍普及,重點人群的防護意識也不斷提升。報告指出,90後、00後成為最關注「心理健康」的群體。抑鬱高發的老年人,也在通過網際網路積極尋求心理健康防護,克服退休、喪偶、空巢等帶來的心理困境。數據顯示,55歲及以上用戶對抑鬱症防治相關內容的搜索熱度同比增長69%。
另一方面,網民也積極利用「雲」產業發展帶來的醫療資源。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近一年,「在線心理諮詢」相關內容搜索熱度上漲183%。心理諮詢的線上化發展也惠及了不少下沉市場人群,為其提供了自我心理救治的便捷渠道。報告顯示,月收入在2499元以下的用戶是最愛搜索「在線心理諮詢」的群體,佔比高達48%。
值得一提的是,在精神健康科普深入人心的當下,越來越多人不再羞於「病恥感」,開始理性應對精神問題,積極自測自助,同時也有更多人通過「冥想」「看電影」等方式自我疏導方式減壓,守護自身精神健康。
在特殊的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之際,百度《2020國民戰「抑「圖鑑》通過大數據展示了網民們積極對抗「心理疫情」的狀態,同時也藉此提醒著人們,精神疾病並不可怕,只要科學、理性應對,給身邊人多一點關注,給自己多一點關愛,便能驅散陰霾,擁抱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