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名家」一道絢麗的「彩虹」——記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

2020-12-22 瀟湘名醫

唐代名醫孫思邈曾著《大醫精誠》一文,論述了醫德的兩個方面:一是「精」,他認為醫之道乃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要求醫者必須要有精湛的醫術;二是「誠」,即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的感同身受,懷「大慈惻隱之心」,立志「普救含靈之苦」。這樣的醫者,為百姓所期盼,為他人所敬仰。

在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就有這樣一位醫生,他以強烈的使命擔當,以精湛的技術創新,以醫者仁心的情懷,為推動常德市手顯微外科專業醫療水平的提高作出了不懈努力。他就是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李長虹。

━━━━━

1999年,李長虹從湖南醫科大學(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畢業,隨後進入常德一醫骨科工作。從此,他與常德一醫,與骨科結緣。

2009年,醫院成立了手顯微外科組,由李長虹負責臨床診療工作。如何提高顯微外科技術水平是當時手顯微外科組的工作重點,這讓年輕的李長虹感受到了一種壓力。

李長虹正查看患者影像資料

李長虹明白,手顯微外科組要發展好,作為主要負責人,自己必須了解該專業領域最為先進的理論知識,且必須擁有精湛的醫療技術。於是,學習成為了他的首要選擇,他先後前往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山東省立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1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地進修學習。在外地的進修,給了他很好的營養補充,更開闊了他的視野,使他對於手顯微外科的發展與未來有了全新的認識。

根據對手顯微外科技術發展潮流的了解,他意識到只有發展新技術,才能跟上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才能有進步、有作為。進修回院後,他首次在常德一醫引進並開展了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臂叢神經損傷及腫瘤的治療等先進醫療技術,使科室的整體診療水平躍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隨後,他著力開展了游離腓骨瓣,髂骨瓣,Masquelet技術(誘導膜技術)修復骨感染、骨缺損技術,各種游離皮瓣修復複雜四肢皮膚軟組織缺損技術,複雜斷指(肢)再植技術,神經損傷功能重建技術,拇、手指再造技術及糖尿病足橫向骨搬運技術等等。在他的帶領下,複雜斷指(肢)再植技術和四肢創面顯微修復技術成為常德一醫手顯微外科團隊的技術品牌。

每開展一項新技術,李長虹都要閱讀大量的資料,了解該技術發展的來龍去脈,並廣博學習,極力探尋其技術原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5年的發展,常德一醫手顯微外科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最近兩年,病區門診、急診和住院人數都在急劇增加,時常處於超負荷運轉狀態,常德一醫骨科由原來的一個病區發展到了四個病區並設立了七個亞專業組,醫生與護士達到一百多人。李長虹由於能力突出,於2019年被任命為大骨科主任,大骨科在他的領導下,骨科專業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社會影響力明顯增強。

見彼苦惱,若己有之

━━━━━

李長虹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行醫如做人,愛心、細心、善心、責任心,缺一不可」。他認為,作為醫生,要有責任心,要主動感受患者的痛苦,要待患者如同親人,一切要以患者為中心。這種「見彼苦惱,若己有之」的情懷,早已深深根植在李長虹的心中。

李長虹正查看患者病情

李長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我們了解到他不但以仁愛之心為患者治病,更為他們療傷,廣大患者都信賴他、尊敬他,一些患者在出院後還常和他有聯繫,就像家人一樣,向他諮詢一些問題。曾有一位50歲左右的糖尿病足患者,因為足部的潰爛先後在外院做了三次截肢手術,後來她的另一側足部也開始出現感染壞死,外院醫生告訴她只能選擇繼續截肢。但她不想失去另一側肢體。正當她躊躇無措時,她聽人說起了李長虹的大名,帶著一絲愁緒與希望來到常德一醫。李長虹詳細詢問,並認真查看了她的病情,決定採取目前較為先進的橫向骨搬運技術為其治療。他說如果再截肢,這位患者就喪失了大部分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將會受到極大的打擊,生活還要怎樣繼續?他親自主刀,精心為其治療。手術很成功,患者的足不但保住了,而且功能恢復得很好。

李長虹說:「面對病人渴求的眼光和可能失去肢體的巨大痛苦,我們只希望盡全力為患者保全肢體,減少傷殘,最大程度的恢復患肢功能。當看到肢體血管再通紅潤的那一刻,也是我們最開心的一刻。」

守望初心,傳承薪火

━━━━━

2014年5月,常德一醫手顯微外科單獨成科並開始了新的起點。其組建手顯微外科的初衷,就是為了使該專業能更精、更細、更快、更好的發展,打造一支業務水平強、具有奉獻精神、能吃苦耐勞的手顯微外科團隊。

李長虹正在示教

手顯微外科成科後,李長虹不斷引進優秀人才,選拔能吃苦,有鑽研精神的年輕人擔當重任。他希望年輕人能夠努力提高自身醫療技術水平,儘快成長起來,擔負起重要的任務。同時,也希望每一位年輕人都能以同理之心去對待患者,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把患者的病治好。除了給年輕醫生「授業解惑」外,李長虹還關心他們的成長和生活,他就像一位鄰家大哥一樣,用心溫暖著這群年輕人。骨科醫生張凱,就是李長虹培養起來的一位科室業務骨幹。他活躍、有闖勁又能吃苦耐勞,還有文宣的才能,李長虹就給予他充分的自由空間,讓他盡情施展才華。現在,他已經是醫院年輕醫生中小有名氣的「名人」了。

李長虹赴常德市委辦公室開展公益健康講座

李長虹說:「從一開始,他就意識到,人才是提高骨科診療水平的關鍵,沒有人才,什麼事也辦不成。只有擁有一支團結有力的隊伍,手顯微外科的發展才有希望,才能永續向前。」

李長虹,一道絢麗的「彩虹」,他以精誠之心譜寫出了一曲人生的華章。

骨科健康諮詢電話:

0736-7788004(脊柱外科)

0736-7788226(上肢、手顯微外科)

0736-7788204(創傷骨科)

0736-7788003(關節運動醫學外科)

名醫風採

李長虹

骨科主任

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 副主任醫師、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兼職副教授,現任中國醫師協會顯微外科分會骨修復(骨缺損)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醫學會骨科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醫學會顯微外科學專業委員會委員,AO創傷中國湖南省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健康服務業協會骨與關節健康分會副理事長、湖南省中醫藥中西醫結合學會糖尿病足學組委員、常德市醫學會骨科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先後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山東省立醫院,青島401醫院手外科學習,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手顯微外科「皮瓣大師班」學員。在四肢皮膚軟組織缺損、骨缺損、骨感染、手指再造、手功能重建及周圍神經損傷的顯微修複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專長為手顯微外科、創傷骨科、四肢皮膚軟組織缺損及周圍神經損傷的顯微修復。

【來源:常德第一人民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骨科護理人有了自己的家 常德市護理學會骨科護理專委會在常德一醫...
    在常德市骨科護理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期間,臨澧縣人民醫院骨一科護士長邵玉蓉激動地說出了參會的心聲,傳遞出學會成立帶來的喜悅。11月20日-21日,常德市護理學界迎來喜事,常德市護理學會骨科護理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交流會、首屆骨科護理案例演講比賽在常德一醫隆重舉行。大會通過投票選舉常德一醫骨科一病區護士長陳婷為第一屆主任委員,另選舉產生副主任委員4名、委員17名。常德一醫骨科二病區護士長鄧忠慧、三病區護士長彭瑜、四病區護士長卜亞蘭當選為委員,彭瑜同時兼任學會秘書。
  • 桃源縣人民醫院到常德市四醫院交流學習
    為擴大經驗交流,增進相互學習,加強醫院的管理和建設,6月17日上午,桃源縣人民醫院院長鍾兵、副院長袁美蓮等一行11人來到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交流。醫院院級領導以及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在南區427會議室舉行,由黨委書記、院長陳祥主持。
  • 「一醫名家」託起朝陽舞彩練——訪常德一醫婦產科副主任聶淑娟
    人們常把呱呱墜的新生命喻做嶄新的朝陽,而婦產工作者,就是託起這一輪輪朝陽的天使守護者,他們用愛心與責任,在新生兒的天空繪就七色彩虹;用精湛的技藝和嚴謹的態度,為孕產婦守護生命安全之門。在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聶淑娟就是這樣一位手持彩練當空舞的婦產醫生,29年的從醫生涯裡,她默默地堅守在這個平凡而又辛勞的崗位上,一次次為生命的贊禮寫下華美讚歌。
  • 聯手唯醫骨科,巴州人民醫院建設全疆首家智慧化骨科診療中心
    開業儀式由巴州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王成偉教授主持,新疆醫科大學黨委書記高發水,新疆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一級巡視員張剛強,巴州黨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政府副州長莎茹,中國骨科醫師學會副會長曹力教授,上海嘉會國際醫院骨科主任吳海山教授,中國醫師培訓學院骨科專業學院執行院長吳堯平教授,唯醫骨科董事長王兵、CEO劉崢嶸,以及自治區衛健委、新疆醫科大學相關處室領導和全國各地骨科專家通過線下
  • 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與暨南大學共建醫學類研究生培養基地
    紅網時刻常德7月31日訊(記者 黃剛 實習記者 易雨璇 通訊員 黃瑞豐)為進一步提升常德市醫學教育整體水平,擦亮常德市醫學教育這張「名片」,7月31日上午,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與暨南大學共建臨床醫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揭牌和籤約儀式在芷園大會堂舉行。聯合培養基地的建成是探索高校與醫院聯合辦學新模式,培養高層次醫學專門人才的重要舉措。
  • 「一醫名家」健康「胃」士 「腸」享人生——記常德一醫普通外科副...
    在醫院近二十年的摸爬滾打中,劉海軍熟練掌握了科室小兒、胃腸、乳甲等一、二、三、四類手術操作,協助開展了腹腔鏡下結直腸癌、胃癌新輔助治療等新技術新項目,讓常德一醫胃腸外科手術更加微創化,在省內處於先進水平。
  • 不待揚鞭自奮蹄——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以擔當為筆交民生答卷
    2016-2017年,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先後與常德市西湖管理區人民醫院、西洞庭管理區人民醫院達成醫療戰略全面合作協議,實現了區域醫療衛生資源整合。今年,「兩西」模式再升級,合作夥伴之間啟動科室與科室的精準合作,更好地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
  • 讓更多骨病患者受益-記株洲縣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譚林
    新湖南客戶端4月28日訊(通訊員 周小瓊)目前,越來越多的骨病患者慕名前往株洲縣第一人民醫院。在骨科主任譚林的帶領下,該院骨科臨床醫療水平大幅提高,獲得了患者廣泛好評。譚林曾在湖南瀏陽社港醫院骨科工作多年,曾在北大醫學院附三院、北京積水潭醫院(亞洲創傷中心)、上海長徵醫院進修骨科,20年餘來一直從事骨科臨床醫療工作(其中擔任骨科主任15年),開展關節鏡手術數千例,在業內享有較高聲譽。
  • 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迎接省胸痛中心聯盟預檢
    12月21日,由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教授韓小彤、株洲市中心醫院心內科教授朱科組成的湖南省胸痛中心聯盟專家組對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胸痛中心進行預檢核查。鼎城區衛健局領導陳學俊表示,區衛健局將全力支持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建設,推進並落實分級診療和醫共體建設,大力支持區、鄉、村級的網際網路+智慧醫療建設,建立並完善胸痛急救一張網。
  • 五一致敬勞模:記文登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林浩
    他,就是威海市文登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林浩。  2008年6月,林浩牽頭成立文登區人民醫院骨科,十年來,他帶領科室醫護人員開展三千多例手術,治癒上萬名骨科患者,其中,林浩擅長的椎間孔鏡手術和關節置換術是威海地區開展最早的手術之一,目前文登區人民醫院骨科已成為縣級同類醫院的佼佼者。
  • 2017海南海口市骨科與糖尿病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海口骨科與...
    海口市骨科與糖尿病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海口骨科與糖尿病醫院)是由海口市衛生局與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共同建設的公立三級專科醫院,是海口市財政預算補助管理事業單位,具體運行管理由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實施。醫院不設行政級別,按照法人治理結構,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 這是醫生的特殊榮耀——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榮登省級「光榮榜」
    新冠來襲,家國有難, 常德市二醫院領導勇挑重擔定點集中收治,科學英明決策常德版「小湯山」聳立而起。全院上下一條心,眾志成城 ,衝鋒陷陣以雙零目標守衛了湘北大門的平安,用無畏和大愛為常德人民築起了一道堅固疫情堡壘在這個特需的節日裡,全社會給予了醫生特殊的榮耀8月19日由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主辦的第三個醫師節的頒獎典禮上市二醫院集體及個人榮登「光榮榜」。
  • 工人意外掉落被鋼筋扎穿大腿,常德市二醫院迅速施救
    4月28日上午,德山某建築工地的工人熊某不慎從3米多高腳手架上摔下,被地面上一根長約 80釐米、直徑約1.6釐米的螺紋鋼筋從右大腿前內側穿入,經臀部穿出,血流不止,工地工人立即用氧焊鋸掉地面上的鋼筋,急呼120送至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患者到院時血壓較低,情況危急,該院為其開通了急救綠色通道
  • 【一醫名家】用我真心 呵護你心——記常德一醫心血管內科二病區...
    2000年,張志翔從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畢業之後,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通過公開招考,入職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 二十年如一日的勤奮終有收穫,如今的張志翔不僅在心臟介入手術方面技術精湛,在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療方面的水平更是全市首屈一指,前不久張志翔成功開展了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技術,使常德一醫成為全省第三家成功開展此項技術的醫院。
  • 全國多家醫院領導蒞臨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中心參觀考察
    12月13日,全國各省市醫院領導共50餘人蒞臨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參觀考察。院長屈貴順、副院長劉建國、介入室主任鍾龍、腫瘤科副主任向愛生、護士長裴愛君及護士代表陪同參觀考察。首先,屈貴順對各省市醫院同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介紹了醫院發展的歷程與經驗探索,60餘年櫛風沐雨,二醫人踐行著「患者利益至上」的宗旨,用親情化服務和日漸精進的技術,溫暖、撫慰著人民,不斷提高工作質量,促進二醫的發展。
  • 唯醫攜手阿里雲及骨科專家啟動「骨科AI種子計劃」
    CAOS會長王巖、阿里巴巴達摩院技術總監謝宣松、唯醫創始人兼CEO劉崢嶸,上海長徵醫院、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教授吳海山等眾多骨科專家,從技術、醫療服務、醫院管理等多方角度發表了觀點,並共同啟動了「骨科AI種子計劃」。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與北醫三院骨科籤約專科醫聯體成員單位
    近日,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簡稱北醫三院)骨科論壇暨骨科專科醫聯體成立大會上,通過嚴格審核和資格評定,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成功被評為北醫三院首批骨科專科醫聯體成員單位。骨二科主任鞠玉亮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代表醫院籤署合作協議並接受證書。
  • 常德市醫衛特派員躬身基層健康扶貧紀實
    來自於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的特派員在石門縣維新鎮衛生院查房   紅網常德2月23日訊(通訊員 黃媛媛 楊善軍)「現在看病比以前方便多了,在鄉鎮衛生院就能接受市級醫院專家的診治,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2016年12月15日,常德市經過反覆研究,下發了《常德市2016-2017年度醫衛特派員掛職工作方案》,決定先從醫衛人才建設抓起。   「選派好醫衛特派員,是培養醫衛人才的關鍵環節。」
  • 「最美逆行者」評選結果揭曉,全國 347 家機構榜上有名!
    為此,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醫院人文建設專委會聯手丁香園特發起「最美逆行者」優秀案例徵集評選活動。目前最終評選結果已正式揭曉。近期,家庭與生活報將聯合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醫院人文建設專委會舉辦「醫路有你·致敬戰疫記錄者」活動,歡迎全國各醫療機構和媒體朋友參與。活動期間,得到全國各地醫療機構和醫務工作者的積極響應,共計收到 1100 多篇投稿作品。
  • ...記「上虞名醫」稱號獲得者、上虞人民醫院骨科主任季烈峰
    年輕時因為一次髖關節骨折,導致他的一條腿一下短了7公分,不僅走路不便,還越來越疼。上虞人民醫院骨科主任季烈峰專門為其設計個性化手術方案,成功實施髖關節置換術,並通過人工關節假體植入糾正了下肢短縮畸形。如今,老人不僅可正常走路,困擾多年的疼痛也消失了。用一臺骨科手術改變一個人的生活質量乃至生命質量,季烈峰說,這是他當醫生所擁有的最直觀最真實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