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首」回家!終有一天會讓你和「夥伴們」團聚

2020-12-10 澎湃新聞

「馬首」回家!終有一天會讓你和「夥伴們」團聚

2020-12-01 14:3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160年前,

圓明園慘遭焚掠,

從此下落不明的馬首銅像,

於12月1日正式回歸圓明園。

這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

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它的5個「小夥伴」

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銅像

依舊下落不明

山再高,路再難

我們願以十年、幾十年之光陰

一代、幾代人之努力

找到它們

接它們回家

(來源:新華社)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馬首」回家!終有一天會讓你和「夥伴們」團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圓明園「馬首」今天回家了!五尊獸首銅像仍下落不明
    經歷百年流離 「馬首」如何回家?圓明園馬首銅像,為清代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建築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主要構件之一。七尊獸首銅像「回家」 剩下五首仍下落不明十二生肖獸首銅像,鑄造於乾隆年間,為紅銅鑄像,是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建築群海晏堂外噴泉的一部分。十二生肖代表了一天中的不同時辰,每天按時依次噴水,也被稱為「水力鍾」。
  • 馬首回家後,還有「未完待續」的文物歸途
    馬首的回歸引發了人們對於「十二獸首何時圓滿重聚」的期待,以及更多海外文物回家的探討。國家文物局方面表示,又一件流失海外的珍貴文物得以回歸故裡,這不僅符合有關國際公約確定的「文化遺產原地保護」的原則,也必將對更多流失海外文物的回歸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 「馬首」歸園,這些曲折你可能不知道
    今天,馬首銅像「回家」了,回到原屬地圓明園。這是160年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此前,已有6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祖國,分別存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保利藝術博物館。馬首銅像是怎麼「回家」的?這匹「駿馬」的其他「小夥伴」如今都在何方?一組快問快答,帶你「漲姿勢」。
  • 一馬當先,首件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回歸圓明園,激勵吾輩當自強
    這兩尊獸首先是被法國的知名大家族皮諾家族購買,對於皮諾家族和中國來講都深知這兩件文物的意義,最後皮諾家族將國寶歸還,現在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中的獸首 如今馬首回到了圓明園,十二獸已經有7件以各種方式回到了祖國,可惜的是現在還有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等五尊銅像依然下落不明
  • 熱評丨馬首回歸圓明園,歷史故事裡有記憶更有情感
    熱評丨馬首回歸圓明園,歷史故事裡有記憶更有情感 2020年12月03日 11:17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趙靜 字號 2020年12月03日 11:17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趙靜
  • 終有一天,你會原諒他的離開
    我一直相信一句話;但凡會猶豫的都不是愛情,但凡會分開的都是不夠愛。聽友可兒最近剛結束了一段感情,心裡壓抑痛苦。她說:「我真的很喜歡他,無論貧窮或富有;都願意跟他一輩子在一起,可是他對我怎麼就不堅定呢?」
  • 終有一天你會和青春說再見
    青春的時光非常的寶貴,我覺得每天應該是積極向上的,不應該去虛度光陰,去嘗試自己喜歡的事情,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才更對得起青春,因為青春只有這一次,總有一天你也會和青春告別的。都說青春是經不起磨礪的,說他們脆弱,那是因為他們還麼有找著人生的方向。
  • 讀書筆記,讀一本書《終有一天你會懂》
    人生有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往大處拼搏,保持對事業的激情;一個方向是往小處生活,保持做人的溫度。一個人對生活的熱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家人、朋友的感情慰藉,二是對自己愛好的追求。家人、朋友帶來的是外在的責任感,責任給自己賦能。愛好帶來的是內在的滿足感,讓自己得到內心的寧靜。
  • 將馬首帶離中國的 「關鍵人物」曝光,十二生肖獸首可不僅是「水...
    1985年,馬首突然在美國重現。這段歷史同樣出自劉陽的查證:「當時美國南加州的棕櫚泉有一個退役警察,熱心幫助一名遊客找到了丟失的錢包,當地旅遊局就給他們倆拍了合照,刊登在旅遊雜誌上作為宣傳。有個文物商人在飛機上翻到了這份雜誌,他發現照片的右下角有一個很奇特的東西,那就是馬首。」
  • 「馬首」重回圓明園,文物回流還有多少待續篇章
    馬首的回歸引發了人們對於「十二獸首何時圓滿重聚」的追問,乃至對更多海外文物回家路的求索。文物回流之後的收藏、研究、展覽等問題也正在引起更多的關注。01圓明園馬首百年回家路時隔百餘年,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馬首銅像終於在11月13日正式回歸。
  • 繪本推薦|《回家》春節回家是為了與家人團聚
    下周就是除夕了,想想就有些小激動,很多漂泊在外的人已經踏上了回家的旅途。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春節似乎一直和春運聯繫在一起,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出現一票難求的場景,路途中也是人山人海,但是不管回家之路有多艱難,到了這個時候,在外的遊子都會不遠萬裡回到家鄉。席慕蓉在《鄉愁》裡面吟誦:「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 終有一天你會發現我變了
    有的時候, 成長不再只是意味著你年齡的增長, 面容的變化, 心態的轉變和承載能力的增強。
  • 終有一天,你會知道,懂自己,才是最好的解脫
    終有一天,你會知道,懂自己,才是最好的解脫1: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生活從來都不容易啊,當你覺得挺容易的時候,一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擔屬於你的那份不容易2:做事不需要人人都理解,只需盡職盡責
  • 謝楠吳京兒子早產 7天後終出保溫箱一家團聚
    原標題:謝楠吳京兒子早產 7天後終出保溫箱一家團聚   吳京握著兒子的小手(1 /7張)   8月26日,吳京和謝楠的兒子出生,吳京曾開玩笑說給孩子取名「吳所謂」。8月30日中午,謝楠發微博說:「出生5天吳所謂先生依然在暖箱裡和早產做鬥爭,娘親等你回來。」
  • 藝術播報 | 馬首回家、北京秋拍進入尾聲、畫廊周北京定檔3月...
    馬首回家在12月1日舉行的「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為馬首銅像百年回歸之路畫上完滿句號。「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幕,展覽以馬首回歸為主線、分為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展覽面積1172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照片等約100組件。「馬首」歸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典範,為文物追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闊別160年終回家!馬首銅像入藏圓明園億元拍品和老將重回巔峰!
  • 在愛情中,你終有一天會明白,喜歡和愛的區別
    其實從喜歡到愛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有人相愛一生,但始終沒辦法從喜歡過渡到愛,喜歡很容易但是愛上不容易愛到骨子裡更難。或許在感情中不斷的經歷、不斷的成長終有一天我們會明白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其實喜歡和愛還是很好分別得,喜歡一個人,並不一定需要去愛她,但是愛一個人的前提是,你必須足夠的喜歡這個人。
  • 終有一天你會知道,失去比擁有更踏實
    終有一天你會知道,失去比擁有更踏實。1:你對自己下不了狠手,就輪到生活對你下狠手,你人生中偷的那些懶,離不開的那些人,荒廢的那些時間,就像多吃的那些苦一樣,某一天會用特別的方式回報你。2:你可以愛錯三五個人渣,但你不能愛一個人渣三五次,走錯路可能是運氣不好,但總往一個坑裡跳就是智障;如果工資能像房價漲得那樣快,那麼這個世界該有多可愛。3: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很多。可能有開心的笑聲,可能有委屈的淚水,可能有成功的自信,也可能有失敗的警醒。
  • 別害怕,愛你的人,終有一天會穿越人群奔向你
    她怎麼這麼傻,真以為天上會給你掉下一個白馬王子?愛情就是要主動啊!有的人,活的獨立,活的自強,不把感情寄托在多餘的事物上,對於愛情,往往兩個字,隨緣。但是現在有了新的說法,喜歡就是要主動爭取。主動固然沒有錯,但是,主動久了,會累。或許,某些人,並沒有真正嘗試過愛的不得的滋味吧。
  • 夥伴們和鄰家嬸嬸
    我們每日閒賦在家,崔家更是成為夥伴們的聚集地。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回家,或有其它活動,一般都是在大哥家玩耍。這樣的習慣一直延續到下鄉,夥伴們陸續的離開哈爾濱。即便崔家大哥隨著上山下鄉的潮流去了兵團,但因為有工作而留在市裡的夥伴還是一如既往地往嬸嬸家跑,這已成習慣。嬸嬸和叔叔原籍都是河北唐山一帶的人。叔叔地方口音很濃,一張口就知道是老坦。
  • 全家團聚已是10年前 爸媽盼打工子女常回家看看
    全家團聚已是10年前  陳大爺和老伴都是重慶工具機廠的退休職工,走進他們家的小屋,這裡找不到一點過年的喜慶,門口沒有貼春聯和「福」字,屋內找到一塊臘肉和香腸。陳大爺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今年3個兒子都不回家過年,我們老兩口過年簡單點,就沒燻臘肉和灌香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