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陪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孩子變優秀,家長都會做到這三點

2020-09-05 熱血思博

今天,新聞「媽媽陪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上了熱搜。

這位媽媽是一位兒科護士,女兒是一位大學生,為了鼓勵女兒能夠順利考上研究生,她於是也報考了研究生,自己利用業餘時間複習備考。

最終她收到了西南醫科大學公共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而女兒也成功考研成功上岸,可謂是雙喜臨門。

新聞出來之後,網友們紛紛對母女表示祝賀,表示母女都非常優秀。

微博有一條高贊的評論是這樣的:「家庭教育實在是太好了。」

那麼,要讓孩子變得更優秀,父母應該做好以下三點。

01

陪孩子成長,是給他最好的教育

好的家庭教育,並不是父母將孩子直接扔給輔導班,更不是對孩子的成長成材不聞不問。

陪孩子成長,是給他最好的教育。

兩年前,楊瀾的兒子以優秀的成績從哥倫比亞大學碩士畢業,而她的女兒鋼琴彈得非常好。許多人都羨慕她有一對優秀的兒女,楊瀾也成了無數人心中的好媽媽,也許大家認可的育兒專家。

當大家想學習楊瀾如何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先學習楊瀾自己如何成長成材:大學畢業之後成功進入央視,跟趙忠祥搭檔主持《正大綜藝》,在自己事業頂峰的時候,她卻選擇辭職去美國留學,留學歸來之後主持《楊瀾訪談錄》《天下女人》等節目。

有人說楊瀾能夠如此成功完全靠運氣,其實並非如此,她從小就是非常好學,高考以優秀成績進入北外,後來也成為哥倫比亞大學的全優畢業生。

生活中的她,除了工作和照顧孩子,她還特別愛好看書。

媽媽自身如此愛學習,自然能夠給孩子樹立較好的榜樣。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後漢書》中有句話:「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想讓孩子跑得更快,作為家長首先要學會自己奔跑。

如果自己一直原地踏步,沒有一點上進心,還有什麼資格說孩子不夠優秀呢?

上個星期,一個朋友跟非常著急請教我:「女兒不肯做作業,還天天跟我吵架。」

這位朋友的女兒準備中考,近期剛剛返校學習,她就接到老師投訴:「最近學習狀態很差。」

朋友第一時間就要求女兒要寫完一篇作文,結果女兒當時賭氣說不想學習,朋友於是著急地罵了下女兒,女兒直接懟她:「你自己都整天看手機看電視劇,有時間幹嘛不去自學一個大學文憑回來。」

就這樣,母女之間就開始吵了起來。

雖然女兒的行為似乎有點不禮貌,但是朋友也卻是做的不夠好。在孩子面前整天刷電視劇,時間久了,自己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女兒的反駁並不是瞧不起她的智商,而是瞧不起她沒有一顆進取的心。

深以為然。作為家長,要想自己孩子能夠變得優秀,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能夠變優秀。

美國著名心理學阿爾伯特有句話是這樣說:「兒童可以通過觀察、閱讀、聽他人講述來學習模仿人類的行為。」

對於孩子來說,家長有時候就像一面鏡子,你變成什麼樣,孩子也會變成什麼樣。

跟孩子一起成長,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02

讓孩子變優秀,需要給他一點力量

前幾天,我剛看到奶茶劉若英在公眾號發布了一個孩子在海邊玩樂的視頻。

視頻中有一幕讓人十分感動:當時劉若英的兒子在岸邊碰到一條小鯊魚,於是用雙手輕輕地把它放到大海裡,可是由於海浪有點大,一會小鯊魚又被衝到了岸上,兒子又馬上把它放回海裡,就這樣連續幾回都失敗了。

在旁邊的劉若英, 不停地在鼓勵兒子,最終小鯊魚終於回到了大海裡。對於劉若英的孩子來說,自己經歷了無數次失敗之後本來有點想放棄,但是媽媽在旁邊的鼓勵,瞬間自己又重新」站起來「。

這個視頻一出,粉絲們紛紛留言誇劉若英的兒子,也有很多人贊劉若英教育有方。

其中有一句高贊的留言是:「兒子很堅強,媽媽很貼心。」

孩子在成長成材中,有時候會遇到挫折,遇到困難,作為父母需要給孩子一點力量,一點鼓勵。

給孩子一點力量,並不是要代替孩子去做一件事情,只是讓孩子在黑暗道路中探索的時候,能夠變得更加勇敢。

作為家長,在孩子突然累得要放棄奔跑的時候,有時候只需要在旁邊喊一句加油,有時候只需要伸出大拇指給孩子一點自信。

記得十年前,那時還在某個學校當班主任。新生報到的那天,一個男生拿著錄取通知書和學費繳費單來註冊,從頭到尾沒抬起頭來,我問他問題,他聲音也很小聲,很典型的自卑內向性格。

於是我問他:「你爸媽過來沒有。」他用手指指著遠處的一位中年婦女,這位應該是他的媽媽,只見他媽媽當時向我們微笑著,揮了揮手。

等他完成註冊之後,這個男生的媽媽找到我跟我說:「老師,我這個兒子從小很膽怯,本來今天想讓他自己來註冊,但後來想想還是過來看著他。」

那時候我才知道這位男生的媽媽,沒有過來幫他註冊,只是在遠處站著,默默陪伴著他,他不懂的時候,她只是用手給提示一下,這位媽媽全程保持微笑。


畢竟這是自己孩子獨立去完成一件事情,做媽媽的只是想給他一點鼓勵,一點支持。

一年之後,這位內向的男生成為了我的班長。

瑪麗有句話:「讓孩子獨立完成他從事他所從事的工作基本部分,哪怕不會有積極的結果。」

作為父母,要想讓孩子進步,有時候需要站在他身後給他一點力量。

03

讓孩子忘記昨日的優秀

劉德華《今日》有句歌詞:「如果要飛得高,就該把地平線忘掉」

幾年前,遼寧省文科狀元劉丁寧從香港大學退學,原因是希望回去復讀考回北大中文系。

當劉丁寧做出這個選擇時,許多人都很意外,甚至有網友認為經過了一年大學,再回去復讀,未必能考上北大。

可是劉丁寧回到母校高中的時候,那時的她只知道自己是高三學生,跟其他同學一樣要參加競爭激烈的高考。

通過自己的努力,劉丁寧在第二年再次摘下了遼寧省文科狀元,就像網友說的:彪悍的人生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

其實劉丁寧的成功並不是因為她智商過人,也不是因為她運氣比較好,而是因為她非常沒有將過往的成績給今天的自己定標籤,忘記自己過去是狀元的身份,忘記昨日的輝煌,沉下心去學習。

當然現實中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狀元,因為狀元只有一個,但是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得更加優秀。

家長要想自己的孩子今天或者明天變得更優秀,就要教育孩子忘記自己昨日的優秀。

忘記自己昨日的優秀並不是讓孩子失去自信,也不是讓孩子否認自己,而是讓孩子能夠學會謙虛,學會腳踏實地。

馬雲有句話:「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很多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見不到後天的太陽。」

前段時間,是每年考研複試階段,有人歡喜有人愁。「初試第一名被淘汰」等新聞基本上天天都有。某個高校甚至初試前幾名的學生都未錄取,因此有許多家長開始質疑考研複試的公平性。

其中一位落榜第一志願的學生很謙虛在微博講了:「是我自己太大意了,忽略了考研複試的重要性。」

作為家長,除了要教育孩子要自信勇敢地往前走,還要教育孩子學會忘記自己過去的輝煌,因為再優秀的成績,也只能代表過去,不能代表今天,更不能代表未來。

明天的路是怎麼樣,後天的競爭又是怎麼樣,誰都無法預估。每天的太陽都是新,要讓孩子用全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一天的挑戰。

想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就應該教育孩子學會忘記昨日的優秀。

相關焦點

  • 50歲媽媽陪25歲女兒考研雙雙上岸: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有努力的家長
    *媽媽陪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新聞報導消息一出,網友稱呼她們為學霸母女。學霸母女是怎樣學習的呢,萌奇帶你一探究竟~ 據媒體報導,母親白永旗一開始的考研目的是為了陪伴女兒。 2013年,女兒露露高考後被西南醫科大學兒科學專業錄取,2017年,正在讀大五的她曾裸考考研,最終沒有懸念地敗北。
  • 女兒考研媽媽陪考,雙雙被錄取,備考過程值得每位家長、學生學習
    近日,西南醫科大學公布了最新的碩士研究生考試的錄取名單。讓人驚訝的是,在這批名單中,有一位50歲的女士!而後才了解到,是一對母女,雙雙被錄取了。50歲的母親白永旗被公共管理專業擬錄取,25歲的女兒露露,被兒科學專業擬錄取。這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 媽媽陪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默默備考老公不知情
    白永旗(右)和女兒一起慶祝。此次本意是陪考、鼓勵女兒好好考研,如今母女兩人雙雙被錄取,不僅實現最初陪考目的,也算圓了自己多年以來的讀研夢想。  女兒兩次考研失利  媽媽為助力加入「考研大軍」  2013年高考,女兒露露被西南醫科大學兒科學專業錄取,2017年,正在讀大五的她曾裸考考研,最終沒有懸念地敗北。
  • 50歲媽媽陪女兒三戰考研,雙雙被錄取成同學,父母是孩子最好動力
    跟著小編繼續往下看了解一下吧:50歲媽媽陪女兒三戰考研,雙雙被錄取成同學,父母是孩子最好動力!露露,今年25歲,參加過兩次考研,但都因為備考不夠充分,都未能成功上岸。在2019年的時候,露露依舊堅持選擇考研。露露和媽媽白永旗也是同事,兩人在同一家醫院工作,白永旗是兒科護士長,露露是醫院裡的規培醫生,在醫院,基本上很少有人知道兩人真正的關係。
  • 超勵志,「媽媽陪女兒考研,最終雙雙被錄取」!
    我們大四川媽媽也衝上了熱搜 陪伴女兒考研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最後母女都被理想院校錄取 前幾日,西南醫科大學公布了碩士研究生的最新錄取名單,四川50歲的媽媽白永琪護士長被公共管理專業錄取, 但是讓我們意外的是她的女兒也考上了和自己同所院校研究生專業
  • 50歲媽媽白永旗陪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財富
    50歲媽媽為鼓勵女兒考研,自己開始備研考研,兩個月時間,居然拿下了研究生考試,簡直不要太燃。女兒兩次考研未果,今年的備考狀態也不是太理想,媽媽一著急,親自下場加入考研陣營陪考,結果也是可喜的,女兒和媽媽雙雙被錄取。
  • 50歲媽媽陪25歲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你有多努力,孩子就有多優秀
    母女雙雙被錄取雖然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這么正能量的媽媽,令無數網友羨慕。有人調侃說:「怎樣能讓我媽看到這條新聞?」還有人說:「我媽媽之前也陪我考雅思,一下子讓我有危機感。如果我連我媽媽都考不過,那豈不是很丟臉?」只好拼盡全力。
  • 50歲媽媽陪25歲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你有多努力,孩子就有多優秀
    與此同時,她25歲的女兒,也考上了西南醫科大學兒科學專業的研究生。多年母女終成校友,這神奇的緣分,卻是白永旗努力爭取來的。她工作忙,本沒想過今年考研,可看到備考的女兒「複習不在狀態」,便萌生陪考的念頭。護士長哪有時間學習呀?
  • 媽媽陪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原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媽媽陪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勵志榜樣瞬間被各大媒體網站所宣傳。之所以會選擇參加考試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陪考媽媽」,還是為了自己25歲的女兒露露能夠專心學習考研成功。不管是等紅綠燈、還是上廁所,白永旗都會珍惜這片刻時間用來記單詞學習複習。而在晚飯過後,又會再次打起精神再投入到數學的複習當中。而這一切,對於白永旗的丈夫而言卻是沒有引起任何的懷疑,因為在白永旗的丈夫眼中,平時的白永旗本就喜歡待在書房裡寫東西學習,所以對於白永旗的陪考也就並未發現。
  • 媽媽陪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父母要活成孩子的榜樣
    白永旗是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科護士長,平時工作忙碌,但是她還是利用碎皮化的時間來學習,為的就是陪女兒備考。所幸功夫不負有心人,白女士被錄取公共管理專業的同時,她的女兒也考上了該校的兒科學專業研究生,未來三年,母女二人將成為同學。
  • 媽媽陪女兒考研被錄取,王菲把閨女養成了這樣,都是因為這一點
    這兩天,媽媽陪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的新聞上了熱搜。據媒體報導,白永旗今年50歲,是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一名兒科護士長。她的女兒要考研,但是複習很不在狀態。為了陪女兒,白永旗做了一名陪考媽媽,加入「考研大軍」。
  • 媽媽陪女兒考驗 雙雙被西南醫科大學錄取
    在名單中,兩人都被西南醫科大學擬錄取。今天,#媽媽陪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的消息衝上搜,她們的勵志故事引發熱議,網友稱她們為「神仙母女」。這背後到底有怎樣的故事?女兒考研失敗親媽決定實力陪考露露是西南醫科大學2013級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
  • 媽媽陪女兒考研雙雙被西南醫科大學研究生院錄取
    #研究生#媽媽陪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現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中醫學、藥學、中藥學、護理學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專業學位授權點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覆蓋醫學、理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5個學科門類,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研究生教育體系。現有在校統招碩士研究生2056人,有碩士生導師(含校外兼職)800餘人,兼職博士生導師35人。
  • #媽媽陪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網友感嘆:和愛的人一起進步真好
    這是一個真實的感人的雙女主故事,50歲的媽媽身為兒科護士長,工作非常忙碌,可是為了陪「複習不在狀態」的女兒,她做了一名陪考媽媽,加入「考研大軍「,從準備考研到正式考研,整個備考時間僅兩個多月,且都是利用碎片化的下班時間和周末。甚至媽媽備戰考研的事,爸爸都不知情,最終媽媽考上了西南醫科大學公共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而她25歲的女兒也同時考上了該校兒科專業的研究生。
  • 50歲母親陪女兒考研成校友,朱雨辰媽媽保姆式陪伴讓兒變「媽寶」
    」的女兒,她做了一名陪考媽媽,加入「考研大軍」。他說:「讓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鄭淵潔跟父親一樣,從不對女兒說,你要努力。他只對自己說,鄭淵潔,你要努力。受父親的影響,鄭亞飛一直非常愛好學習,高三畢業時,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被美國六所頂尖本科大學錄取。優秀的家庭教育思想,會代代相傳。
  • 媽媽陪孩子考研雙雙被錄取:家庭教育和家庭氛圍太重要了
    為了陪「複習不在狀態」的女兒,她做了一名陪考媽媽,加入「考研大軍」。工作忙碌的她,從準備考研到正式考試,整個備考時間僅兩個多月,且都是利用碎片化的下班時間和周末。而母女倆共同考研的事情,連白永旗老公都不知情。
  • 女兒考研複習不在狀態,媽媽陪考,雙雙被西南醫科大學錄取
    考研是一個孤獨寂寞的過程,沒有老師指導,也沒有老師監督,亦或許也沒有伴友,這樣完全靠自己的意志力在堅持著這枯燥的過程。特別是對於二戰的學生來說,同一屆的同學要麼考上了,要麼去工作了,即使是也要二戰的同學也很難在一起學習了。
  • 為給兩次考研失利的女兒助力,50歲的媽媽加入考研大軍,和女兒一起被錄取了
    女兒兩次考研失利,媽媽為助力加入「考研大軍」2013年高考,女兒露露被西南醫科大學兒科學專業錄取,2017年,正在讀大五的她曾裸考考研,最終沒有懸念地敗北。2018年大學畢業後,露露被招錄進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成為一名規培生。這年,再次考研的她又失利了。
  • 當年陪女兒考研,結果自己卻考上研究生的那位媽媽,如今怎樣了?
    正在上大學的每一個學生都會考慮這樣的問題自己到底要不要考研?很多學生仍然會去選擇考研,因為考研能夠提高自己的學歷,改善自己的人脈關係,以及擴充自己的交際圈,出了社會之後比本科生擁有更高的實力。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當年陪女兒考研,卻自己考上研究生的那位媽媽如今在幹嘛呢?
  • 寫出優質文章,必須知道三個套路
    《50歲媽媽陪25歲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你有多努力,孩子就有多優秀》的作者是李核桃,文章在今日頭條洞見有轉載。今天我來拆解這篇文章,通過拆解這篇優質文章,一起學習一下:寫出優質文章,必須知道哪三個套路。 套路一:取一個優質標題。這篇文章針對的讀者主要是家長群體。一般父母陪孩子考研就是包辦孩子的大小事務,讓孩子一門心思地準備考研。很多做父母的會感興趣,很想知道這位50歲的媽媽是如何做到陪女兒考研自己也考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