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光電融合+開放架構 助力新一代光通信發展

2020-12-20 騰訊網

日前,在「2020中國光網絡研討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教授級高工李允博表示,當前國內運營商集客專線業務收入顯著增加,2019年相對2018年增長13.1%。對於中國移動而言,政企業務整體份額近23%,增量接近22.6%。

據李允博介紹,從專線業務類型來看,TDM業務佔比20%,乙太網業務80%,與此同時專線業務帶寬逐步向更高速率發展,2019年大於50M佔比為22.4%,而2017年佔比僅為6%。此外,金融、政務、醫療、OTT等高價值集客專線業務,對固定帶寬、低時延、靈活配置、安全可靠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此,李允博指出,端到端OTN組網可更好地滿足高價值集客專線業務對於業務質量的要求。同時為適合骨幹層面節點業務配置方式,採用光電融合交叉方式實現骨幹組網。

具體來看,對於TDM業務,逐步由CPE OTN替換MSTP,同時OTN支持乙太網業務大帶寬承載能力。此外,考慮傳輸距離、網絡維度等因素,穿通業務居多且下一個復用段傳輸性能滿足餘量要求的站點選擇光電融合交叉節點。

光電融合組網賦能SOTN高質量發展

李允博表示,一個網絡中網節點數量、覆蓋範圍和波長數量需要達到一種平衡,為了實現這個平衡,需要具備光電融合技術。

在光電協同管控機制下,能夠提升組網頻率,實現自適應網絡架構。最終達成業務一鍵式開通,優化資源配置;光性能不足的自動電層中繼,波長衝突的自動波長變換;電層、光層保護和恢復的結合,抗多點失效,提升業務可靠性;光電融合網絡的一點式故障定位等目標。

對於如何構建光電融合目標網,李允博指出,中國移動的光電融合目標網需要實現有覆蓋、有保障、有效率、有智能。有覆蓋是明確網絡覆蓋範圍,穩固網絡邊界;有保障是確定性能、保障品質,差異化服務等級;有效率是解耦啞資源,實現高效資源調度;有智能是網絡資源抽象化,構建池化資源。

為了實現光電融合目標網的關鍵指標,在李允博看來,伴隨網絡節點交叉容量和維度的提升,集成式光交叉(OXC)和長距大容量傳輸性能提升是關鍵。據了解,在集成式光交叉技術方面,已完成華為、中興、烽火和諾基亞上海貝爾相關系統的技術驗證,並在現網部署。在長距大容量傳輸方面,與長飛共同完成了大有效面積、超低損耗G.654.E新型光纖的驗證;此外,中國移動繼續推進400G傳輸系統,波段擴展、模分復用等相關工作。

在光電協同管控機制方面,李允博表示,中國移動的SOTN管控系統的總體策略控制是電層開銷、光調頂信號、OSC光監控信道,基於節點轉發功能靈活選擇適配OAM方案,通過多層OAM實現光電兩層高效協同。同時,中國移動定義了光電融合OAM體系,包括定義及完善光層開銷及監控能力、光電開銷協同;新增光層通道性能、鏈路性能、調測及開銷,定義新的幀結構。

據李允博介紹,在光電融合組網的技術方案下,2018年中國移動開始政企專網的建設,「國幹一張網」的模式得到充分實踐,光電融合節點技術初步應用;2019年大灣區精智光網開始運行,實現核心+區域架構、光電融合網狀網/立體化、超高速互聯。

持續推進開放式OTN架構向前演進

長久以來,OTN設備轉發技術和管控接口均由廠家私有方案實現,不同廠家的設備線路側封裝格式、業務映射機制均不相同,造成CPE OTN設備無法實現與異廠家城域OTN設備業務互通;同時,當前OTN網絡管控信令均通過內部DCN轉發,各廠家實現方案不同,這導致異廠家CPE OTN無法通過異廠家城域OTN網絡與管控系統交互信令;另外,對於CPE OTN設備的管控接口,業界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因而無法實現業務端到端集中管控。

針對以上技術難題,中國移動提出開放式OTN架構,制定CPE OTN轉發解耦和管控解耦技術方案。在線路測定義標準IrDI接口,實現轉發解耦;同時規範CPE OTN管控接口,實現多廠家設備集中管控。

轉發解耦方面,中國移動規範OTN設備異廠家互通IrDI接口,針對專網需求規範多種ODUk復用路徑,統一業務到OTU0/1/2/4映射方案。管控解耦方面,規範開銷處理,GCC2開銷承載CPE OTN管控信令,TCM開銷承載拓撲發現信息;同時統一信息模型抽象,形成通用的CPE OTN信息模型,基於管控解耦技術,實現多廠家CPE OTN設備功能開放。

據李允博介紹,目前中國移動聯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完成中興、華為、烽火、華環、瑞斯康達、格林威爾、山水、欣諾公司解耦型CPE-OTN技術的驗證和現網試點。試驗驗證結果表明, CPE OTN轉發解耦和管控解耦均能滿足專線業務開通和智能運維的實際需求。

面向未來,李允博表示,中國移動將光電融合組網和開放式網絡架構演進作為光網絡發展目標,繼續和光通信產業同行一起,助力新一代光通信技術的發展。

【來源:C114通信網】【作者:嶽明】

相關焦點

  • 中國移動李允博:大力推進光電融合組網和開放式網絡架構演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在8月27日舉辦的以「協同創新 光耀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新一代光傳送網發展論壇技術研討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教授級高工李允博分享了他對光通信新技術在未來光網絡架構中的演進的思考及中國移動光網絡架構的發展進程,並就業務發展、網絡架構演進及開放式組網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 專訪索爾思光電:增強中國光通信力量 加碼5G和數據中心新時代的博弈
    專訪索爾思光電:增強中國光通信力量 加碼5G和數據中心新時代的博弈         ICCSZ訊(編輯:Aiur) 作為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單一市場,中國一直是外資光模塊企業的重中之重3月19日,全球領先的可靠與創新光通信技術供應商索爾思光電(SOURCE PHOTONICS)在江蘇·金壇舉辦了索爾思金壇光晶片基地開幕剪彩典禮,標誌著索爾思光電成為第一家在中國大陸進行光晶片研發製造與銷售的外資光模塊企業。活動中,索爾思光電執行長Doug Wright和營運長壽炯女士分別發表開幕致辭,並在媒體採訪中接受訊石等光通信媒體的採訪,了解索爾思增強中國光通信投資的背後意義。
  • 韋樂平:新一代光傳送網發展論壇(NGOF)2020年度總結
    會上,TC618主席、NGOF理事長、工信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集團科技委主任韋樂平發表了《新一代光傳送網發展論壇(NGOF)工作總結:暨CCSA TC618下一代光傳送網產業與技術標準推進委員會成立說明》的主題演講。
  • 未來光通信邁入多通道集成時代,泰克助力上海交大搭建下一代光通信...
    隨著5G、雲服務、高清視頻、AR/VR、人工智慧等網絡應用的高速發展,全球通信流量呈爆發式增長,對光纖通信系統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商用相干光通信系統的單波速率已經達到800Gb/s,單纖總容量超過48Tb/s。
  • 如何做好新一代企業架構的頂層設計
    要想成功構建新一代的企業架構,企業應首先做好新一代企業架構的頂層設計,認真分析企業現有架構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按照新一代企業架構的要求,繪製新一代企業架構圖,明晰新一代企業架構的實現路徑。 新一代企業架構頂層設計,主要分為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路徑規劃三大主要階段,下面我們來逐個深入探討。
  • 數字經濟新發展⑦丨雲從科技:助力重慶建設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
    6月22日,重慶發布的《重慶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方案上提到,將著力布局技術創新平臺集群。」依託中科雲從、商湯科技等核心企業,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 《2019訊石深圳光通信發展論壇暨年度總結大會》隆重來襲!(附議程...
    近日三大運營商已經獲得全國範圍 5G 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5G 頻譜正式落地,中國的 5G 商用進入倒計時。而除5G以外,數據中心也是焦點之一,隨著網際網路服務商的進入,數據中心市場或將掀起新一輪需求大潮。而在中國乃至全球5G與數據中心建設中,光通信行業是當仁不讓的先鋒隊伍。
  • 中國移動發布《5G賦能教育白皮書》助力智慧教育發展
    運營商財經網 吳碧慧/文近日,中國移動舉辦了合作夥伴大會,在5G智慧教育分論壇上,中國移動發布了《5G賦能教育白皮書》,欲打造5G助力智慧教育發展的裡程碑。據介紹,《5G賦能中國智慧教育白皮書》以中國移動5G智慧教育為藍圖,深度剖析了利用5G創新變革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教育管理、教育治理的方法,形成了比較專業的行業發展指南。
  • 2018矽光及光通信技術培訓
    8/29/2018,隨著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三網融合等新型應用對於帶寬需求的推動,光通信市場開始進入高速成長期。光器件及晶片技術含量較高,具有研發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等特徵。
  • 唐雄燕:光網絡是新基建幕後英雄!聯通將打造雲光協同智能光網絡
    在日前舉行的第22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雙5G時代光傳送網絡技術創新與發展論壇」上,中國聯通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唐雄燕表示,光網絡是新基建「幕後英雄」。面向服務的新一代智能光網絡可以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和增加網絡價值。「新光網,新機遇。」唐雄燕指出,中國聯通將進一步打造雲光協同的智能光網絡,助力行業數位化轉型。
  • 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數字經濟發展 中國移動在渝發布新一代OTN...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1日20時35分訊(記者 劉豔)今(11)日,中國移動新一代OTN智臻政企專網在渝發布。作為全球首個端到端採用NG OTN(新一代全光傳輸網絡)技術建設的高品質網絡,其相較於傳統專網,傳輸時延降低40%、信息運載能力提升10倍,將為重慶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提供更有力的網絡支撐,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數字經濟發展。
  • 背後的力量 | 以行證言 華雲數據利用雲計算為福建華冠光電業務...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完成了各行各業整個價值鏈點到點、端到端的數字集成,在生產方式上實現了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最大限度的突破,從而使用戶成為個性化服務的最終受益者。超融合架構無需外置存儲,先進的分布式架構,可實現彈性擴容,按節點進行擴容,存儲性能和容量線性增長。  此外,華雲數據還為福建華冠光電新增存儲交換機,每臺交換機提供至少24個萬兆接口(萬兆多模)用於超融合節點通信,且兩臺交換機支持相互堆疊功能,最大限度保障業務的可用性與連續性。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新一代高可信網絡...
    》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十一五」發展綱要》,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圍繞國家重大工程、重大行業應用和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設立了「新一代高可信網絡」重大項目。     項目總體目標:重點攻克「三網融合」的網絡體制、節點設備、融合業務等關鍵技術,構建一個柔性可重構的、實現「三網融合」 的、跨區域的國家試驗示範網絡,引領和支撐電信網絡、廣電網絡和網際網路向新一代高可信網際網路方向演進,成為國際網絡技術主流發展方向之一。
  • 武漢的新賽道:「光電超人」承載中國科技強國夢
    來源:第一財經武漢的新賽道: 「光電超人」承載中國科技強國夢周芳2014年,交不起40萬元房租的創業教授王華林準備關掉自己一手創辦的湖北新縱科病毒疾病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新縱科公司」)。東湖高新區與這些企業共生共長,靠著草根創業的韌性和開放包容的文化,在創新創業的賽道上奔跑了30年。為了培育新產業,東湖高新區多年來不斷優化政策環境,出臺新外資十條、科技金融新十條、網際網路+高質量發展、促進智慧財產權高質量發展等政策。今年6月,光谷股權激勵專項基金二期計劃正式啟動,對接資本100億元,擬激勵萬名高科技骨幹人才。
  • 中國移動2020網絡技術白皮書發布,融合創新實現顛覆性資源優化配置
    5G、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已深度融入經濟社會民生。加快推進5G為代表的國家新基建戰略,引領網絡技術創新和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支撐經濟社會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 為進一步激發數字經濟新動能,滿足未來網絡發展需求,中國移動近日發布了《中國行動網路技術白皮書(2020 年)》(以下簡稱《白皮書》),勾畫了中國行動網路發展願景和技術發展規劃,給產業在網絡技術發展、技術引入規劃和產品解決方案設計等方面提供參考和指引。
  • 新工科熱門專業解讀: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新世紀尖端科技專業
    近年來,隨著光電信息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對從業人員和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多,因而對光電信息技術 基本知識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光電信息技術以其極快的響應速度、極寬的頻寬、極大的信息容量以及極高的信息效率和解析度推動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從而使光電信息產業在市場的份額逐年增加。
  • CIOE中國光博會開展在即,光電技術聚焦創新應用
    ,全面展示國家科研機構光電前沿產品;進一步促進產業間的交流與發展。 看點4:7大國家及地區展區齊聚,不出國門看遍全球新品新技術 德國、丹麥、加拿大、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展團及中國臺灣地區展團齊聚,帶來光電領域國際前沿的技術及產品。
  • 「世界第一才女」堅持回國造芯,打破美國高端光通信晶片壟斷
    而這也促使國內半導體產業不斷發展。飛昂通訊便是其中的一個例子。飛昂通訊總部位於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並在蘇州和矽谷設研發中心,目前專注於為國內外光模塊廠商提供25G和100G光電收發晶片,包括TIA、雷射驅動器和CDR,並為下一代光收發器提供200G和400G解決方案。
  • 雲上文博會丨積極服務文化產業 明和光電助力文旅融合發展
    明和光電正在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展示近二十年來的發展成果。 湖南明和光電設備有限公司(簡稱「明和光電」),就是一家以服務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為己任,積極轉化與應用科研創新成果,服務於劇場劇院、實景演出、新聞廣電等文化企事業單位和文旅項目的文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