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開上面 開始音樂欣賞圖文
通城龍潭洞
鹿角山
印象
龍潭湖位通城東側,鹿角山林海峽谷之中,呈狹長狀,長約3公裡。深幽碧玉,林海聽濤歌。漣漪雲舟,一卷長軸畫。潑墨寫意,夢醉在唐詩。
煙雨龍潭
春天的江南,江南的龍潭,總是多些煙雨,一湖水墨,仙風微拂,雲霧漫舞。一葉小舟,泛起一波波的鄉愁。幾分滄桑,幾分淡韻,思緒飄渺,卻在宋詞裡擱淺。
碧玉龍潭
待到天高雲淡,藍天碧湖,水天一色,金巖綠嶺,淺灘輕風。遠山不遠,靈空幽靜,高山不高,水紗微紋。約三二知己,煮一壺淡茶,鳥語啟琴曲,山水展書畫,似仙?是仙!無憂忘我。
-佛道千年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深山隱古寺,佛道悠千年。一方世外淨土,佛道高人留仙履。
瀑布
龍潭是山泉匯集而成,自然少不了溪澗和瀑布。龍潭的瀑布小而美,精而秀。有的瀑布,從高高的翠巖上急瀉傾掛,似珠簾凌空飛落,雄渾壯麗。有的瀑布從山巖上騰越呼嘯,幾經跌宕,形成疊瀑,似一群銀龍竟躍,聲若滾雪,激濺起無數小水珠,化作迷茫的水霧。
林海鹿角山
仙鹿已去,傳說至今。林海萬畝,鬱鬱蔥蔥,小路婉轉,山泉歡快。林中穿行,人亦成景。在美麗的季節,攜手美麗的人,相伴在這美麗的地方,還什麼不是的美麗的呢?!
鹿角山簡述
鹿角山,又名鹿叫山,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對仙鹿在此山"蜜居",附近鄉親夜聞鹿叫,乃喚此山為鹿叫山,山有奇石神似鹿角,又名鹿角山。
鹿角山位於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交界的鹹寧市通城縣東側,北接國家溼地公園大溪溼地,南接湖北十大名山之一的黃袍山和華中第一瀑布白水巖,東鄰崇陽高梘鄉,西連四莊鄉、關刀鎮、塘湖鎮等鄉鎮的邊遠山村,美麗的龍潭湖和閣壁湖位於鹿角山下。
鹿角山自然風光秀麗,其總面積約33000多畝,是崇陽縣和通城縣最大的綠色屏障。鹿角山不僅有山林的秀美,還有湖泊的清澈。龍潭湖呈峽谷狀,最寬處不足600米,長卻達3公裡多,是南鄂幕阜山裡最寧靜的峽谷湖泊。閣壁湖是通城縣塘湖鎮最大的湖泊,也是通城縣六大中型水庫湖泊之一。
鹿角山頂海撥約650米,山頂建有瞭望塔,視野開闊,可一覽周邊兩縣六鄉鎮風光。
鹿角山有著古老的宗教歷史,從古寺的建寺碑刻可見,鹿角山有古寺二,一寺名普救寺,又一寺名為金輪寺。
普救寺始建於南北朝陳南時期,重建於公元2002年。天台宗智覬祖師雲遊此地,夜聞神鹿叫,環顧此地,見風景獨特,就地建寺。明有永曆皇帝到此,清有乾隆皇帝夜宿廟中,乾隆皇帝下旨免黃袍山和鹿叫山皇糧國稅。普救寺位於黃袍山潤田村夾井峽谷上側和鹿叫山南側的一山谷中,三面環山、竹林環繞。
金輪寺 亦名石門寺,寺始建於唐朝,也是金姓人氏金重初任通城知縣之時,寺名實為金姓輪守之意,因金氏遷雋而設,初為祭祖之所,後兼奉佛道。位於塘湖鎮閣壁村石門洞寨上之右一公裡處。周邊群山環抱,樹木蔥蘢,四季繁花不歇;寺前溪流汩汩,稻田蜿蜒,環境幽雅清淨。有詩《題金輪寺》云:盤山曲水景無窮,幾許清音動露空。不到眼前應不識,只緣翠色隱禪宮。
鹿角山紅色文化厚重,開國元帥羅榮桓,湘鄂贛省委書記陳壽昌,前湖北省長張禮學等大批革命老前輩都曾在這裡戰鬥過。著名的抗日英雄群體八百壯士有不少人在這裡出生、長大。
攝影基地
通城美女軍旅歌手劉秀球(劉星妤),生長於龍潭洞,故鄉的美麗田園養育了美麗的她,故鄉的甘甜山泉滋潤了她動聽的歌喉。她還有一位漂亮的妹妹呢——劉彬彬,比範冰李冰什麼的更迷人。她們和一眾通城古裝美女模特、攝影大師常來這裡創作。
圖:模特劉彬彬
圖:模特吳映
圖:模特劉瓊
圖:模特畢暢
圖:模特韓正宮
圖:模特劉青
圖:模特劉秀球(劉星妤)
以上圖片攝影:胡勝保、黃湖生、劉健平、吳保國、汪明旺、何強、李超、毛苗虎、盧偉坦、黎瑋、譚永西、吳戈、姜詠勝等。
作者:
姜詠勝 劉健平
鳴謝:
劉衛國夫婦 陳齊江 鹿角山林場等
資料:華中網資訊
編輯:姜詠勝 吳芳瓊 吳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