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兒英語學習課程的選擇上,家長面對眼花繚亂的學習產品無從下手。既害怕學習效果沒有保證,又害怕因為對課程認知不全面,浪費孩子稀缺的學習時間。近日喜馬拉雅APP就新推出的一款由美國Discovery Education(探索教育)製作,針對4-16歲青少年英語學習的課程——《探索·好奇少年的雙語科學世界》在抖音與喜馬拉雅進行了雙平臺的直播分享。活動當天,喜馬拉雅特邀參與課程錄製的斯坦福學霸趙音奇、畢業於哈佛大學教育心理學專業的課程中國區總負責人陳一帆、畢業於史丹福大學教育科技專業的郭曼文共同參與直播,分享課程的同時針對眾多家長關注的青少年英語學習相關問題進行了專業地交流與解答。這場學霸間的直播分享交流會,引發當晚雙平臺近百萬用戶圍觀。
趙音奇在直播中表示,作為「希望之星暨希語盛典」英語風採大會的出品人,已經在英語教育領域深耕多年的他,看到這個《探索·好奇少年的雙語科學世界》課程時也不禁眼前一亮。課程利用三個「1+1學習法」科學地幫助6-14歲青少年進行英語及科學的學習。首先通過「英語+科學」的方式把語言學習與科學相結合,以科學為載體,如認識哺乳動物、變廢為寶的水回收等生活中常見的科學問題進行雙語教學。6-14歲這一年齡段中的孩子先天處於探索和認知世界的階段,通過科學引發好奇,有效地幫助孩子建立與培養英語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孩子看世界的角度和思考的維度「1+1」;其次課程通過「視頻+音頻」的形式,優質的畫面配合標準的發音解說在語速、發音上都能很好地滿足孩子學習模仿的需求,同時配套音頻將視頻中出現的大量詞彙做了有趣地拆分,將語言知識點、科學知識點精選出來後深入淺出的再次向課程學習者展示以保證學習效果;最後一個「1+1」為提升孩子英語能力的一個重要閉環——「輸入+輸出」閉環。《好奇少年》通過優質、趣味的內容支撐孩子對課程反覆觀看與收聽以完成語言學習的「高頻輸入」。在「輸出」環節家長可以通過課程中的跟讀以及在課程之外創造相對完整的語言輸出環境以幫助孩子完成「輸出」。通過報名參加「希望之星暨希語盛典」英語風採大會,讓孩子在這場青少年歡聚的舞臺上,以英語公眾演講的方式專業地檢驗孩子平時英語學習「輸入」的完成度,實現英語學習「輸入——輸出」閉環的建立。
「正是由於以上的種種原因,當接到喜馬拉雅和Discovery Education拋出的合作橄欖枝後,我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邀請,因為課程與自己堅持了多年的——為時間稀缺的青少年不斷提供優質英語教育服務的理念,不謀而合。」趙音奇在面對主持人訊問為何參與錄製時,愉悅地說道。
而對於Discovery Education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服務方面地認知,一些國內家長還較為模糊。針對這點,《好奇少年》課程總負責人陳一帆在直播中分享道:「Discovery Education(探索教育)源於全球排名第一的紀實傳媒公司——探索頻道,作為全球K12教育的領導者,25年以來為超過50%的美國學校和英國小學、近3000所加拿大學校,全球90多個國家的5100萬學生和450萬教育工作者持續提供著教育服務」。
隨後畢業於史丹福大學教育科技專業的郭曼文,就《探索·好奇少年的雙語科學世界》這一課程的最大核心優勢進行了課程設計上的專業分享,她指出:針對6-14歲的青少年,課程體系以孩子能力培養為核心,與單純的知識輸出不同,通過真實、有趣的紀實影像內容與語言引導,激發孩子模仿科學家主動地進行世界認知與科學探索,從而培養孩子創造力、批判思維、問題解決能力等「21世紀核心技能」。為滿足中國孩子英語學習需求,從3萬多節知識庫中挑選出最適合中國孩子並且同時是英國學校最受歡迎的12個單元進行課程編撰。為解決課程受眾年齡段跨度大的問題,課程設計上將純英文講解配合雙語字幕的視頻和中英講解結合的音頻進行了科學地拆分,確保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能根據自身所處能力段充分地利用課程進行學習。同時,在課程中還設計了卡片教具,旨在讓父母陪同孩子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參與到學習中,幫助孩子鞏固所學。通過親子陪伴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學習興趣與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學習語言和科學的過程中學會學習的方法。
此次三位學霸的「圓桌」直播分享會不僅針對課程和英語學習進行了交流分享,還對家長都普遍關注的測評相關問答進行了解答,趙音奇表示:測評的作用是幫助孩子和家長進行英語水平的檢測。「測評的作用是測量而不是拔高,我們應該將它理解為一把尺子,通過測評證明了孩子的英語水平之後,幫助我們去把脈,找到下一個學習的目標,千萬不能以測代學。」直播當天滿滿的乾貨分享不僅引起了百萬在線觀眾的參與互動,同時還獲得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引發了一場課程搶購潮。
期待喜馬拉雅這堂聯合趙音奇和Discovery Education重磅推出的《探索·好奇少年的雙語科學世界》課程能夠指引更多的中國青少年踏進英語學習的大門並且愛上英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