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是一個長句,逗號看起來並不少。
但如果拆分為每月、每周一個短句,而把逗號看作是一次停頓,一次閒暇,一次短暫的放空,就會發現逗號其實少得可憐。如果以每天為一個短句,逗號更是絕無僅有。
一天累到晚的現代生活:瞎忙未必有效率
且以北京O2O創業公司85後產品總監小勇、珠寶公司資深策劃Sherley為例,看看現代白領人群的忙碌生活。
小勇早上七點半從東五環內四惠東的家出發,步行到地鐵站,換乘兩次地鐵,途中經過迷魂陣般的西直門「宇宙第一換乘站」,下車後又步行十幾分鐘才抵達位於西二旗的公司。從東五環到北五環外,每天他花在路上的時間至少三個小時。
Sherley比小勇年輕兩歲,起始方向恰恰相反,從北五環外回龍觀的家到位於國貿的公司。由於地鐵換乘次數少,每天來迴路上的時間比小勇短一小時。但Sherley作為高大上珠寶行業的知性女子,化妝是職業習慣。黃瓜水、打粉底、遮瑕膏、口紅、睫毛膏……全套動作下來又得加上三四十分鐘。
產品狗一上班就開會。除了晨會、夕會等全體會議,還要開團隊內部小會議。小勇必須為手下團隊提供思路,指導他們畫出產品架構圖,中間穿插著無數次「頭腦風暴」,每周還得去商家實地作調研。CEO下午小碎步半跑著來了,馬上揪住產品狗反覆談需求,晚飯後再拉上技術總監和運營總監開碰頭會。八點半前能把會開完,小勇還趕得及在懷孕妻子入睡前趕回家。在產品迭代時,他連這個福氣也沒了——曾有一個多禮拜加班到深夜,無法與妻子說上一句話的紀錄。
Sherley一大早就被總監安排做兩個PPT,八份宣傳文案。她絞盡腦汁忙到下班前快弄完了,總監又打回來兩份文案要求修改,另要求再寫一份新的。好不容易加完班,Sherley還得負責買菜做飯。吃完飯,碗碟由男友洗。但兩人的衣服 ,作為一個賢淑女友,則少不免還得Sherley洗晾。當這一切都做完,也將近晚上十一點半了。Sherley早已累得渾身癱軟,一躺倒床上就靠著男友肩膀呼呼大睡。明早七點,鬧鐘一響,忙碌重複。
儘管小勇公司提倡這種每天開會加班忙成狗、員工毫無私生活的文化,卻未能帶來預期的成績。他們內部溝通過多,卻忽視了客戶需求和戰略方向,產品不受B端歡迎,數據不理想,遲遲拿不到融資。
Sherley不會say no的性格使她接的工作超出自己能力負荷範圍,出錯機率增多,非但得不到上司的賞識,反而屢受斥責。
「懶人」為生活做減法,為成功做加法
小尺是襄樊人,現居武漢。他是個標準宅男和「懶人」,大學畢業三四年來,他沒做過一次飯,很少洗衣服。午飯晚飯用「餓了麼」或「美團」軟體叫外賣,每天把換下的髒衣服扔進袋裡,用「e袋洗」叫上門洗衣服務,冬天一兩周一次,夏天兩三天一次。
「不做飯,不洗衣服,每天至少能節省下來兩到三個小時,」小尺說,「足夠我寫五六千字了。」從大二起,他就在「起點」網上寫作玄幻小說,一直不輟。由於人物性格塑造和背景設定的很有特色,極受讀者歡迎。新的小說剛上架,一家出版社與他籤約在臺灣發行實體版,一家遊戲公司著手將他的小說改編成手遊。他的正職是室內設計師,工作相當忙碌,業餘還要維持每天至少三章的更新速度,意味著他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做家務。
杭州人荔枝原在阿里當「程序猿」,厭倦了單調無聊的碼農工作,趁阿里上市之機,期權行權套現了一筆錢,在靈隱寺旁租了一套村屋,以自己名字為品牌,做私房菜和民居。
這兒到處都是參天古樹,環境幽邃,客人吃完午飯去寺裡逛一下午,晚上回來在頂樓喝工夫茶,落宿於象牙白色調的素雅客房,不亦快哉。荔枝不像附近其他民居的經營者,為節省成本自己洗布草,而是每天叫一次e袋洗,將衣服連客房布草都送去洗滌。
她把時間花在找各種途徑買土耳其的藏紅花、貴州的紫蘇、阿根廷的馬黛茶、印度的咖喱,用世界各地的香料配上中國田園的食材,並把做菜的過程拍成視頻放在「荔枝」公眾號上。「荔枝」每天只接受兩桌客人預訂。以她有限的精力無法兼顧第三桌飯菜的品質,寧可少賺點,也要聚焦品控,精益求精。
經過半年多的嚴謹運營和口碑傳播,一批杭州網際網路、金融界高管漸漸把味道出品俱佳的「荔枝」當成他們招待友人或圈內周末小聚的據點,公眾號的粉絲已過五萬,常有外地慕名而來者投宿,沾一沾濟公的佛氣,嘗一嘗獨具匠心的美食。
從減法生活到逗號生活主張:e袋洗為懶人現象正名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衷於進入高收入的行業,但高收入也代表著高風險、壓力大。微信等社交工具的普及,又意味著工作全面入侵私生活,現在的年輕人比十年二十年前的年輕人,壓力大了何止數倍。
為了減壓,為了適應現代生活,自然而然出現了「懶人」和「懶人經濟」。
近年來紅紅火火的O2O行業,究其實都是懶人經濟,幾乎為「懶人」們承包了一切非必要性的勞作。你要吃飯、洗衣、打車、買東西、訂機票、理髮、按摩、找家政……只要拿起智慧型手機,打開某個軟體,一切自有人幫你搞定。
據艾瑞諮詢為中國洗護O2O第一品牌e袋洗做的數據分析報告,e袋洗核心用戶群年齡段在21~45歲之間,主要分布於網際網路、金融、文化傳媒、服務等新興行業。近40%的用戶解釋外送洗護原因時,回答「嫌麻煩,自己懶得洗 」。這份報告堪稱懶人經濟時代的註腳——現代從業者願意用金錢來買更多的空閒。
正因如此,e袋洗借「717」品牌升級之機,提出了建基於懶人經濟時代上的「逗號生活主張」,並發布了一個由逗號鏡像產生的新LOGO。這個逗號,象徵著為年輕人每天的忙碌生活留一點空間,留一些餘暇,在複雜多變、浮躁狂熱的世界裡,為自己留一份從容、淡定。
e袋洗「逗號生活主張」
李開復推薦過一篇分析「瞎忙族」與高效人士不同點的文章,指出前者總是沒有時間,後者則只把時間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逗號生活主張」也強調,忙成狗的生活恰恰是最缺乏效率的生活,因為忙到來不及思考工作的方向和生活的意義。正如一個疲於應付、只有戰術而沒有戰略的指揮者打不贏一場大戰役,一個忙到迷茫、整天頭暈腦脹的現代人也是很難贏取人生成功的。
「逗號生活主張」要為懶人正名。「懶人」並非真懶,並非好逸惡勞。他們只是不願意為自己不關注、不重視的事情花任何時間,更遑論做飯洗衣了。他們像奧卡姆剃刀一樣,善於削繁適簡,為生活做「減法」,減掉一切累贅,減掉生活中所有無關重要的細節。他們只把全部精力集中於主業,除此之外每一次勞作、每一分精力的付出都屬多餘。
減法生活是「懶人」們應對當代都市緊迫生活、逃離「瞎忙族」的手段,而「逗號生活主張」則是對懶人經濟現象的一次文化闡釋。
「逗號生活主張」提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懶人經濟時代,應該是從大工業時代、傳統經濟時代對人性尊嚴的一次回歸,而非積重難返。「逗號生活主張」希望年輕人都是高效工作者,而非「瞎忙族」。人生缺乏逗號,不但沒時間想像詩和遠方,更沒時間規劃職業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