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孕期中,我們一路披荊斬棘迎來了最後的一道關口--分娩。貝安認為這一關口看似穩穩地,但是也值得我們重視。在順產和剖腹產之間,每個人的顧慮都是不同的,但是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分娩嗎?肯定是不可以的,所以,分娩方式由什麼決定呢?跟貝安顧問去看看。
懷孕後什麼時間可以確定順產還是剖腹產?
在懷孕之後那麼也就會有著非常多的產檢,為了能夠及時的了解寶寶的一些發育的狀況,確保上面的一個順利的進行,也就會進行很多次的孕檢,其實都可以幫助醫生確定孕婦哪種分類的方式比較合適,在一般情況下女性朋友在懷孕36周的時候,胎兒就會慢慢的開始入盆,所以說在這個時候你就會代表著孕婦進入到了一個備產的狀態,醫生也就會建議每周進行一次的孕檢,在晨檢的時候,醫生也就會提出一些分娩的方式和建議,孕婦到底是剖腹產和順產,其實在36周的時候才可以知道。
孕期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的參考原則!
一、根據懷孕38-40周的B超檢查結果來定
我們也都知道,根據產檢的安排,在懷孕38-40周時,準媽媽要做最後一次B超檢查,這次檢查的目的就是「了解胎寶寶產前的成熟情況,以確定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具體的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胎盤成熟度
懷孕10個月時,胎盤的成熟度應該達到III級,也就是完全成熟,胎盤的厚度在2.5-5.cm之間。如果在懷孕38-40周檢查時胎盤過度成熟,而且已經開始出現老化,那醫生就會安排剖腹產提前讓胎兒出生。
因為「胎盤老化」就意味著將不再輸送營養和養分給胎寶寶,對胎兒來說繼續待在媽媽肚子裡也就已經沒有意義,反而增加缺氧的概率。
(2)羊水情況
在懷孕晚期,羊水會逐漸減少,羊水的深度在3-7cm,羊水指數在8-18cm,如果檢查發現羊水過少或者羊水渾濁,醫生也會視情況給出「關於分娩方式」的建議,情況比較嚴重的 將會提前剖腹產,結束妊娠。
(3) 胎位
正常的胎位是枕前位,那若是「胎位不正」,就可能是 臀位、橫位、枕後位 等,胎位不正很容易難產,對母嬰都有不良影響,所以,「胎位」是直接關係胎兒是否能順利分娩的因素。
如果在懷孕38-40周的B超檢查時,發現還是胎位不正,那初產婦剖腹產的概率很大,經產婦可以試著順產,不過最終是順還是剖,都要聽醫生的建議,不可自行盲目決定。
(4)胎兒大小
通過做B超檢查,測量胎寶寶 雙頂徑、頭圍、腹圍、股骨長 等方面的數據,可以評估胎兒的大小。如果胎寶寶過大,那就很難順利經過產道,順產的危險性就比較大,這種情況醫生會建議考慮剖腹產。
(5)臍帶情況
「臍帶繞頸」在孕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到了懷孕晚期,準媽媽平時要多注意下胎動就可以了。但如果是臍帶繞頸又同時有胎位不正、羊水過少等情況,醫生也會建議提前剖腹產讓胎兒出生的。
二、孕媽實際情況能否順利分娩,不順利就得「順轉剖」
影響分娩的因素有三個:即產道因素、產力因素、胎兒因素,只有這三大因素配合的好,準媽媽才能順利的分娩。
(1)胎兒因素
胎位不正、嚴重臍帶繞頸、胎兒體重超標等,也是很難順產的,醫生一般會在懷孕38-40周通過產檢結果,給出準媽媽分娩方式的建議。但是有些準媽媽就非要堅持試著「就想先試試順產」,等在堅持的過程中,最終遇到困難,不能再繼續順產時,也就只能順轉剖了。
(2)產道因素
產道方面,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準媽媽的骨盆,骨盆在懷孕後會持續變得鬆弛,以利於最終胎兒的娩出,但是前提必須是「骨盆的形態正常、骨盆最小橫徑也能允許胎兒頭部通過」,這樣胎兒才能順利生產。如果在最後一次產檢時,骨盆條件還是達不到要求,那就只能放棄順產,考慮剖腹產了。
(3)產力因素
所謂「產力」,也就是在分娩時準媽媽使用的讓胎兒出來的力量。我們都知道,分娩是非常消耗準媽媽體力的,所以在分娩的時候,醫生最怕準媽媽大吼大叫,因為這樣非常消耗體力,而且是在「浪費體力」,等到真正需要用力時,準媽媽卻使不上勁了,這就是產力受到了影響。
貝安:在選擇分娩方式上面,各位孕媽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不要硬撐要求那個分娩方式。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安全的生育下寶寶。所以,根據實際的情況和醫生的建議來選擇分娩方式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