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展"展"什麼?展架構、展平臺、展技術、展科技、展產品……所謂"香車美女",從來都是車展一道揮之不去的風景線。
2020北京車展,因為稀有而彌足珍貴,各路豪強,一展風華。
人頭攢動間,可以看到位於E3館1號展位的比亞迪汽車,以"強大中國車、向新而行"為主題,以2020年比亞迪全新科技產品為內容,全方位展示了,在"全心、向新"造車路上,不斷蛻變、提升、完善的科技比亞迪、技術比亞迪。
從定義了全球新能源C級車新標準的比亞迪漢,到攜46項升級和17項黑科技煥新而來的2021款比亞迪唐;從擁有300餘項核心專利技術,集安全、高效、輕薄為一體的刀片電池,到首次實現動力、油耗、排放、NVH,以及可靠性完美平衡的驍雲全新1.5TI高功率動力總成;從升級而來的純電E平臺2.0,比亞迪汽車智能網聯繫統 Dilink3.0,到插電混合動力技術之性能王者DM-P……
比亞迪用看得見、摸得著,可量產、已落地的產品和技術,在2020年北京車展,同樣展示出了真誠、大氣,腳踏實地的比亞迪氣質。
轉念細想,上述種種,儘管都是2020年比亞迪在造車界"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突破性產品和技術,但已為多數人所熟悉。當然,倘若北京車展不延期舉辦,包括比亞迪漢在內的多款新車上市發布的時間,正好跟著車展的節奏走。
即便如此,比亞迪寧可放棄一次展示強大未來的絕佳機會?
不用去質疑比亞迪的技術儲備。
比亞迪2021年即將發布DM4.0版本,其全新的DM-I技術,將實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與普通燃油車同價,同時還帶來更優質的駕乘體驗,更經濟的燃油性。比亞迪掌門人王傳福也曾言:未來,比亞迪的所有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都將提供DM-I版本。可見,比亞迪對自己的DM-I技術報以多麼大的信心。作為局外人來看,利用本次車展,做一次前瞻性的技術通告,有問題嗎?
9月中旬,比亞迪迎來"1號客戶"的消息掀起滔天巨浪。據外媒報導,"3000億市值新能源大巨頭,迎來大事件:比亞迪將向奔馳提供電動汽車晶片"。因此,不少金融機構甚至高呼,萬億市值,將是比亞迪的未來。
當然,從商密的角度考慮,比亞迪並未官方確認"1號客戶"的真實身份。但是,對於比亞迪的IGBT4.0晶片,因其晶片損耗、模塊溫度循環能力、電流輸出能力等關鍵指標和技術性能都達到全球領先水平,理所當然成為車規級IGBT晶片的全球標杆;以及,比亞迪半導體實現了從工業級MCU到車規級MCU的高難度跨級別業務延伸。32位車規級MCU晶片,已經累計裝車超過500萬顆,標誌著中國在車規級MCU市場實現了重大突破。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上述比亞迪在與造車有關的晶片研發與製造上的強勢,在"晶片、晶片,還是晶片"已經成為熱門話題的當下,借勢本次車展,比亞迪做一次以"科技造車"為主題的展示,不是很好嗎?
事實是,比亞迪都放棄了,比亞迪把寸土寸金的車展空間,以及必須分秒必爭的車展時間劃分出來,留給了一次莊重而嚴肅的《服務公約》發布。
這真是鮮見。
比亞迪的這份《服務公約》,以用戶買車、用車的全生命周期為核心,明確提出了兩大主張和四大承諾:
主張之一:主張消費自由,尊重客戶消費意願,拒絕捆綁銷售;
主張之二:主張備件純正,遵循備件與原車零部件同源生產;
同時鄭重承諾:
其一、誠信經營、承諾兌現;
其二、服務專業、體貼周到;
其三、價格透明、消費自由;
其四、交付標準、購車無憂。
比亞迪將通過對每一個細節的關注和嚴格執行,為消費者打造更透明、更優質的服務體驗。
對比亞迪產品有一定了解的車友應該大致明白,比亞迪的這份《服務公約》有其明顯的針對性。
6月底,比亞迪漢上市之後,這款現象級的產品很快得到市場高度認可,訂單量已經突破4萬。隨著漢的產能爬坡,7月、8月已經完成超過5千輛的交付。9月26日,比亞迪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李雲飛在北京車展表示:9月,比亞迪漢會有一個比較大的交付量,根據目前產能判斷,在11月左右,當月的新增訂單和產能會保持平衡。那時,仍可能會存在一些少量的未交付訂單,但在後續會加快消化。同時,比亞迪正在設計,為長期等待的客戶提供積分補償方案。
所以,迄今,漢的在全國數百家比亞迪4S銷售門店,出現訂購、排號、等待交付的現象比比皆是。在數以萬計的訂單執行過程中,不免出現銷售方和用戶之間發生利益糾葛的個案。無論最後的結果處理如何完美,但這個過程一定是傷害到了比亞迪品牌,也傷害到了認可比亞迪品牌,認可漢產品力的真實用戶的情感。
比亞迪漢,是比亞迪造車技術的集大成者,比亞迪絕對不會允許在銷售環節的疏漏,影響其走進千家萬戶的結果。所以,比亞迪選擇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以重要的形式,表明杜絕此類事情可能發生的決心。可想而知,在發布《服務公約》之前,比亞迪內部,一定完成了超量的,翔實的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措施和管理制度。
但,如果我們判定比亞迪《服務公約》的目的僅此而已,顯然低估了比亞迪的決心,也低估了比亞迪把《服務公約》放在如此重要的北京車展上發布的意義。
援引比亞迪官方媒體信息,2020年5月10日,第三屆中國品牌發展論壇正式啟程,比亞迪李雲飛做了"強大中國車 向新而行 三個自信展示煥新比亞迪"的主題演講。其發言要點中,明確指向重要一點:消費者對於品牌的直接感知,更多時候,是發生在經銷商端,銷售和服務領域。所以,經銷商系統的溝通和服務水平,對品牌的影響更關鍵。
事實上,2019年底,比亞迪已經組建"比亞迪品牌管理中心",把品牌建設放在一個歷史新高度的比亞迪,無比珍惜品牌美譽度的點滴積累。
從戰略層面考慮,門清的比亞迪顯然在"補課",補一堂中國自主造車都需要補的課題。只不過,比亞迪更願意坦誠面對自己而已。
中國自主造車駛入快車道,不過20餘年時間。對於傳統造車而言,面臨的主要課題是營銷問題,譬如線上營銷,"圈層文化"建設,用戶養成等等;而對於新勢力造車,面對的問題還遠不止於此,蔚來、小鵬等面對的是徹底解決造車品質問題,所以二者它企代工狀況分別進入倒計時;諸如愛馳、威馬等,雖然自建工廠,但在不排除解決品控問題之外,還要繼續關注市場拓展,比如威馬,D輪融資達到100萬之後,最緊迫的問題是建設充電樁、拓展門店、研發自動駕駛等服務與未來技術相關的事宜。
比亞迪要完全補上服務與銷售環節這一課,很好的利用了北京車展的最佳時機。只不過,比亞迪用了破釜沉舟,絕不給自己留遺憾的方式去完成,這完全體現出比亞迪的信心與決心。
一個以科技、技術為先的比亞迪,一旦開始無比重視服務與銷售的各種細節,無比珍視比亞迪品牌建設,無比珍惜比亞迪的每一個真實的用戶,就會逐漸養成無比強大的比亞迪。對用戶而言,比亞迪《服務公約》何嘗不是比亞迪對消費者選擇與中國自主品牌一路同行的感恩與最真誠的承諾。
2020北京車展,比亞迪《服務公約》發布,真誠而永恆。當率先夯實這一環節的比亞迪就真的是很難再找到特別明顯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