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遊,遊健康——從骨關節的角度看蛙泳腿

2021-01-08 遊泳教練師超

暑期一直在教學,經常被愛好者問道 :蛙泳腿蹬多了膝蓋疼。不知道這個問題大家有沒有共鳴呢?雖說遊泳有益健康,但有時也會成為導致不健康的原因。其中之一是由於蛙泳蹬腿引起的髖關節和膝蓋疼的麻煩。髖關節和膝蓋是健康生活的重要關節,例如「步行」和「站立」。如果您為了健康或終生運動而遊泳,但感到疼痛或受傷,則可能會放棄。那麼今天來聊聊從骨關節的角度看蛙泳腿。希望可以幫助到我們「膝蓋疼」的蛙泳愛好者。

常見的蛙泳踢腿

最常見的蛙泳蹬腿作是閉合膝蓋(膝蓋分開小)並在收腿翻腳時把腳翻到膝蓋外。從後面看像英文字母W型。在蹬腿時我們整個腿向外伸展,然後向後推動水的同時夾腿。這種蛙泳腿可能是常見的蹬腿之一,這的確是一個理想的蹬腿狀態,它通常被稱為鞭打。但是,這種常見的蹬腿方式對於大眾健身愛好者們來說是存在問題的。

鞭打傷害髖關節和膝蓋

鞭打就會造成髖關節和膝蓋的疼痛。蛙泳蹬腿是伸展髖關節和膝蓋的運動。伸展髖關節和膝蓋時,是指您從椅子上站起來或下蹲時。

例如,當您從椅子上站起來時,膝蓋會發生什麼?

膝蓋會內扣嗎?

一定不是的。

由於人類的結構,我們本來無法用膝蓋內側和腿外側施加強大的力量。

簡而言之,很難從分開腳的坐姿(女孩坐姿)中站起來。極端地說,與此類似的動作是鞭打。它容易蹬腿,因為我們俯臥於水中,但這對您的關節來說是不自然的運動。

髖關節向內旋轉(向內扭曲),膝蓋從下方向外扭曲。看來您剛剛扭了整條腿。在這種狀態下多次蹬腿就會導致髖關節和膝蓋疼痛。

應該在外面打開膝蓋嗎?

那麼,蹬腿向外打開膝蓋可以嗎?

像下圖這樣。

比起剛才,膝蓋向外打開,髖關節的內旋沒有了,腿整體的彎曲也變小了。確實,如果記住這樣的蹬腿動作,就會減少對髖關節的負擔。

如果是大腿內側蹬傷了關節,首先要試一試這個方法。

但是,有些愛好者膝蓋受傷。似乎原因是在打開髖關節的同時,您嘗試通過大大地轉動膝蓋來蹬腿而造成的。

試著考慮了一下負擔小的踢腿動作

最後,我想向您介紹一下我認為負擔較輕的蹬腿。

蹬腿只是蹲下又站。這類似於上面第二個蹬腿。

這個蹬法,有從膝蓋以下轉動的意識,不過,這裡介紹的方法沒有轉動的意識。

首先請確保我們收腿是髖關節沒有扭曲,從後面看的時候,大腿,膝蓋下,腳重疊。用圖表示是這樣的感覺。

註:黑色是大腿,綠色是脛骨,紅色是足部。(左右畫的有些偏差請諒解)

從這裡開始,向正後面蹬水就可以了。不要繞膝,就像深蹲直接站起來的感覺。然後兩腿併攏,滑行。

下面為示範圖:

髖關節沒有內部旋轉,膝蓋只是彎曲和伸展以防止扭曲。

小結

今天試著從骨關節健康的觀點來考慮蛙泳的蹬腿動作。希望對「膝蓋疼」的愛好者們有所幫助,即使現在沒有疼痛,想長期遊泳的人也請重新審視遊泳的方法。

感謝您的關注!期待在留言區看見您能的留言,我們相互溝通,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蛙泳腿的痛如何預防?一味地追求動作標準並不可取
    特別是蛙泳,蛙泳腿從收腿到外翻腳掌,再到向兩邊用力蹬出的同時,還要加速雙腿內夾。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帶有「反關節運動「的性質,理論上就存在著受傷的可能性,而統計數據表明,蛙泳運動員膝蓋受傷的概率要遠遠走出其他泳姿的運動員。那麼如何避免這種傷痛呢?
  • 骨關節健康基地在上海成立
    核心提示:為普及防治骨關節炎的科普知識,提高人們防治骨關節炎的能力,世界衛生組織(WHO)上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合作中心——骨關節健康教育基地於2004年4月10日在雲峰劇場正式揭牌。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0年1月啟動「骨與關節健康十年(2000~2010年)」計劃,指出骨與關節疾病已成為長期影響人類健康和引起生理功能障礙的最常見原因。我國正式加入這個活動已有一年。
  • 蛙泳划水蹬夾腿姿勢很標準,為什麼不走水?
    蛙泳是個易學難精的泳姿,很多遊蛙泳的人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明明蹬腿力度很大,怎麼滑行不了多遠?好不容易練會了蹬夾一體,怎麼仍然不怎麼走水?為什麼做到了「手動腿不動,腿動手不動還是遊不快?」,種種類似的疑問只有一個回答:遊得太平。
  • 補充湯臣倍健健力多氨糖,骨關節健康不用愁
    這就是說,當骨關節處獲得大量的氨糖,就可以讓受損的軟骨慢慢恢復健康飽滿的狀態,同時,也是修復軟骨的關鍵。漸漸地演變成骨關節的健康問題。而上了年紀的人們,長期運動,運動方式不正規,或者是運動量特別少的人群,都是骨關節軟骨受損的高發群體,最好有意識地去補充氨糖。
  • 蛙泳基礎之蛙泳手
    不知道上一篇文章講的蛙泳腿,觀眾們學會沒有。這一篇文章我來分享一下蛙泳手。「蛙泳手」就是在遊蛙泳時我們對手部動作的稱呼,我們可以把蛙泳手分解成四個動作分水、抱水、夾肘、前伸。首先肯定是岸上模擬學習技術動作,在這個關節一定要把手部動作的開始到結束的流程記清楚。比如我們的抱水動作一定是在我們的餘光可以看到大拇指就完成了抱水動作。第一個輔助練習就是低頭把手向前伸直,練習分水、抱水、夾肘、前伸。把動作做熟練、連貫。第二個輔助練習就是把手向上伸直。假設一下我們在立起來了的遊泳池練習蛙泳手。當這兩個練習都做熟練以後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個階段半陸半水練習。趴在泳池邊手伸直放在水裡。
  • 自由式和蛙泳哪種最容易學會
    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在野外水域或者是遊泳池會蛙泳的比比皆是,但是自由式遊的好的非常少。這是怎樣回事?自由式真的很難學會麼?首先自由式最難的就是側頭換氣。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是最容易嗆水的技術動作。其次自由式需要雙腳雙腿做交叉動作,不像蛙泳時對稱動作,容易掌握。最後因為自由式腿的鞭打動作不容易掌握,下肢配合不協調。
  • 國家級教練:遊泳一定能減肥 方法不當小心遊出膘
    專題策劃李俊傑 專題撰文信息時報記者楊琳  遊泳一定能減肥  從事遊泳教學30多年的張金雲表示,遊泳具有很好的健體、塑型效果,「遊泳不僅熱量消耗大,同時還能降低運動對關節的磨損。但是普通人在遊泳鍛鍊後很多卻沒有起到減肥的作用,有些甚至反彈的厲害,這是為什麼呢?
  • 遊泳遊多長時間才能減肥?多遠才能減肥?
    一些剛剛開始學會遊泳的人,一次應該是遊不到多長時間就會感到勞累,所以可以把一次的距離縮短一些,你可以先50米50米的遊,遊50米休息一下,然後漸漸的拉長距離。  另外,遊的時間別太長,長時間在水裡泡,對於皮膚的傷害很大,而且在水裡不動的話,很容易讓關節受到冷的刺激,身體抵抗力也會下降,反而不利於健身;你總是花個把小時遊泳,過不了幾個月甚至幾天,你就會對遊泳產生反感、乏味的心理,也就不過堅持下去了。  遊泳可以瘦哪裡  自由式(重塑四肢線條)
  • 黑龍江省「集善扶貧健康行」骨關節項目落戶哈醫大二院
    會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骨關節健康康復公益項目集善扶貧健康行」項目——黑龍江行正式啟動,哈醫大二院作為集善扶貧關節康復公益項目醫院」 承辦此次活動,將深入黑龍江省貧困地區助力精準扶貧,為黑龍江省患有嚴重骨病的建檔立卡殘疾患者恢復關節功能,解放勞動力,進而通過勞動致富脫貧;同時,中國關節外科多中心研究工程正式啟動,哈醫大二院為參加單位之一,將為我國關節疾病的規範化診療發展貢獻力量。
  • 蛙泳腿部動作圖解寬夾腿推動身體前進的主要動力
    腿部技術:蛙泳的腿部動作是推動身體前進的主要動力之一。它的主要動作環節可分為收腿、翻腳、蹬夾水和滑行四個階段,這四個環節是緊密相連的完整動作。1、收腿,收腿是為了翻腳、蹬水創造有利的位置,同時即要減少阻力,又要考慮到手腿配合因素的需要。
  • 蛙泳你會「漂」嗎?記住這個口訣,讓你的蛙泳遊得更輕鬆
    蛙泳你會「漂」嗎?記住這個口訣,讓你的蛙泳遊得更輕鬆 前面詳細介紹了遊泳初學者如何正確地掌握蛙泳、自由式、仰泳的學習方法和步驟,但是也只是一個大的框架下如何初步掌握一種泳姿的方法,當你學會了一種泳姿,不斷練習的過程中,就會感覺到還是有很多細節的東西存有疑惑,想要了解再怎樣做會更有效率
  • 中遊體育:為什麼有的人拖腿遊自由式比打腿遊還快
    曾經有朋友問我「為什麼我腿不動遊自由式比我打腿遊自由式還快?」,雖然這聽起來很神奇,通常我們都認為打腿是可以提供平衡和提高推進力的,但是確實有的人拖腿遊比打腿遊還快,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對於遊自由式很久的愛好者來說,儘管他們從來沒有學習過精確的打腿與手臂配合時機,但是他們仍然能遊得很快、很潤。原因就是長久的練習他們的身體會不覺得的調整,已經自然而然的將打腿時機配合到劃手上,在日常練習中他們採用錯誤的打腿時機時可能會感覺遊得很不順,會下意識地調整,這就是量變產生質變的道理。
  • 健康檢查——臺灣遊的新選擇
    如今,健康檢查為大陸遊客提供了一項新選擇。  臺灣1月正式開放大陸人士申請入臺醫學美容及健檢,大陸居民從1月10日起無需再參加旅行團、個人遊或藉助商務考察籤注,便可直接通過這些特約醫院代為申請赴臺接受健檢或醫美,獲得每次最多停留15天的觀光醫療籤注。
  • 十大主題100項健康遊特色產品和線路,邀你家門口健康遊
    啟動儀式上發布了杭州精品遊、世界遺產遊、紅色之旅遊、綠道騎行遊、山地徒步遊、賞花採摘遊、生態養生遊、農事體驗遊、民俗風情遊、農家美食遊等十大主題共100項健康遊特色產品和線路。這次大型旅遊活動,旨在全面貫徹《關於疫情防控期間支持旅遊行業共渡難關的補充意見》,促進杭州市旅遊市場復甦。
  • 遊著遊著就傷了?如何減少遊泳中最常受傷的四個部位的損傷風險
    膝關節與遊泳運動相關的膝關節受傷也很常見,大部分是因蛙泳蹬腿時引起的,因為這種特殊的動作軌跡給膝關節施加了很大的壓力,這很容易損壞肌腱和韌帶。這就是為什麼休閒性蛙泳遊泳愛好者經常在膝蓋上遭受疼痛的原因,例如:過度訓練,技術不佳和熱身不足都會造成膝關節運動損傷。
  • 學習蛙泳需要知道的兩個技巧
    想要輕鬆遊起蛙泳來需要了解兩要點,一個是蹬水的方法,另一個是划水的手部動作,那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一,正確的蹬腿動作,注意不要傾斜腳!蛙泳的蹬腿動作中分為收腿和蹬腿兩個步驟,在收腿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收腿的時候不要把腳抬得太高,抬得太高會造成腳掌部分露出水面,從而造成在蹬腿時無法用上力,無法使腳板接觸水面蹬水產生前進的動力。
  • 蝶仰蛙自你都會,樣樣遊的都不對?10年教學總結四項泳姿最佳學習順序
    01啟蒙蛙泳 學習遊泳的第一步,需要先建立對水的信任和在水中的安全感,簡單來說,先在水裡沒有恐懼心理的遊起來很重要。 雖說啟蒙蛙泳算不上真正的競技標準泳姿,但是它可以讓我們極快的學會在水中遊進,建立安全感,培養水感。
  • 骨關節不適已成國民前十大健康困擾 看看你是不是已成為高危人群
    工作間隙伸個懶腰聽到關節咔咔作響,買菜回來爬個樓梯雙腿發軟難以站直,日跑10KM還未上馬奪獎膝蓋卻已不行,曾幾何時,骨關節不適竟已悄然成為國民第九位健康困擾,腰部、頸椎、膝蓋成為最易產生不適的三大「痛」點。
  • 中遊體育:遊泳技術中的冷門小知識(蛙泳篇)
    一、蛙泳的手臂在前伸時不要離開水面很多人看到運動員在遊蛙泳時手臂好像是在水面上前伸,所以他們也會在前伸手臂時將手抬出水面,的確,手臂在水面以上前伸看似不會引起阻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蛙泳的競賽規則裡不允許運動員的肘關節離開水面,所以當手在水面以上前伸時反而會使小臂傾斜在水裡前移,這樣做會產生推壓阻力
  • 初學者首選泳姿的順序先學蛙泳!
    如儘快掌握一種泳姿,並能遊一定的距離,可選擇先學蛙泳。   有人說這其實是錯誤的,自由式最簡單,應該從自由式教起;對於初學者來說還是先學會蛙泳比較好。   蛙泳節奏明顯,所採用的正面抬頭呼吸方式比較自然,每一個動作周期中可以有一個明顯的滑行階段,遊泳者在滑行中可得到放鬆和休息,遊起來比較省力,基本掌握動作之後就能連續遊較長的距離,從而獲得水中自由活動的能力,不容易出現溺水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