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午後天高日暖|一夢枕黃粱,醒罷愁眉不展,總有餘情未散

2020-12-20 詩詞論古今

如夢令·午後天高日暖

文/曉安

午後天高日暖,憶裡紅顏做伴。

一夢枕黃粱,醒罷愁眉不展。

輕嘆、輕嘆,總有餘情未散。

註: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無夢令」等。以李存勗《憶仙姿·曾宴桃源深洞》為正體,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疊韻。代表作有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等。

共賞一首李清照的如夢令: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首如夢令是李清照年輕時所作,主要描寫了她難以忘懷的一次溪亭遊覽。

可以說,這首詞是一首大自然的絕妙讚歌。作者用白描的藝術手法,描繪了一種平淡的藝術之美,淡雅清秀,靜中有動,語言樸實淺淡卻能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受。

同時,這首詞也表現出李清照卓爾不群的脫俗風格和開朗奔放的性格。

順便報個好消息:精美暢銷書中國文學古典浪漫古典行-遇見美好古詩詞,李清照、李煜、納蘭容若、蘇軾、辛棄疾、倉央嘉措詞傳全套6冊,正在參與京東活動。書本定價192元,京東售價139.8元。

現在活動期間,可領100元券,券後價格6本書僅需39.8元,超級划算。喜歡詩詞的朋友,可以趁機入手一套了。

相關焦點

  • [成誦]《如夢令》· 李清照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疏,稀疏;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餘醉未消)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對話精練又十分有畫面,殘酒未銷斜倚的詞人掛念亭中海棠,翹首相問,門口侍奉的人匆匆一瞥,回話道依舊。兩人心中惦念不同,因此所見者未悟,惦念者心中瞭然卻又忍不住開口問,此中曲折婉轉,極有意趣。
  • 李清照詞:《如夢令》小解
    姐妹們酒意未醒,卻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大跳。待那些白鷗的身影在天空排開,才恍然大悟,不禁覺得非常有趣,大家笑開了。隨後李清照作詞:「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讀罷這首《如夢令》,讓人都會被她的快樂所感染,讀起來酣暢淋漓,毫無大家閨秀的扭捏矯情。在封建制度下的傳統女性,一個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相比李清照就顯得很「異類」,她清新脫俗,盡顯得純真,靈動又俏皮,鮮活的立於人前。
  • 豆蔻梢頭春意濃——如夢令
    陌上花開,時光清濯,正是在那一季的一個午後,她降生在山東章丘明水鎮的老家。明水湖清澈如許,小亭臺迎風而立,雨入瀟湘,激皺一池春光。如小小一枚春枝,四肢柔軟,輕盈粉嫩,裹著濃濃的喜意,她就這樣潛入李氏書香門第。
  • 一夢黃粱空餘恨,千寂孤心念成傷;慢詞五首,幾度銷魂又秋涼
    一夢黃粱空餘恨,千寂孤心念成傷。今夜,沒有月光。黑暗舞動著纏綿的翅膀,張揚著欣喜和迷茫。一絲野性的靜謐,詭異的眼波魅惑著想像。如遊蕩在荒野裡的幽魂,跌宕著宿命裡難醒的痴醉與輕狂。積攢一季的憂傷,停止了瘋狂的擴張。潰散成漫天的星鬥,安靜的躺在夢裡,化為一脈飄逸的馨香。傾城思緒,靜靜流淌。煙波起處,思緒飛揚,誰在天堂?——皛玊題記
  • 國學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賞析
    "最中國,樂生活",點上方藍字 熙華國學堂 加關注《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作者: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綠肥紅瘦:綠葉繁茂,紅花凋零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餘醉未消。濃睡:酣睡 殘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⑴如夢令,又名「憶仙姿」「宴桃源」。五代時後唐莊宗(李存勗)創作。《清真集》入「中呂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⑵雨疏風驟:雨點稀疏,晚風急猛。疏:指稀疏。⑶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餘醉未消。濃睡:酣睡 殘酒:尚未消散的醉意。⑷捲簾人:有學者認為此指侍女。⑸綠肥紅瘦: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如夢令宋 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名師解讀 | 李清照《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詞句注釋】⑴如夢令,又名「憶仙姿」「宴桃源」。五代時後唐莊宗(李存勗)創作。《清真集》入「中呂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⑵雨疏風驟:雨點稀疏,晚風急猛。疏:指稀疏。⑶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餘醉未消。濃睡:酣睡 殘酒:尚未消散的醉意。⑷捲簾人:有學者認為此指侍女。
  • 李清照《如夢令》:短短一首33字的小令,寫出了少女般的純真靈動
    ——《如夢令》這一首《如夢令》旨在憶昔,寥寥幾句隨心而出,但讀來句句清麗,富有一種自然之美,純真,靈動,俏皮鮮活於人前,讀罷,使人可見一個日暮時刻。一位乘興而來的少女等看當時的景色。碧水清波,荷塘暮色。
  • 一句話一個道理:天若有情天亦老,這樣解釋,值得一看
    天若有情天亦老黃葉無風自落,秋雲不雨長陰。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譯文】黃葉會在無風時獨自飄零,秋日雖不下雨,卻總為雲所覆蓋而顯得陰沉。天如果有感情,也會因情愁而日漸衰老,這種在心中無所附著的幽怨真是難以承受啊!回想舊日的歡樂,仿佛在夢中一般,更添人無限的愁緒,夢醒來後又要到何處找回往日的歡樂呢?【評語】天本無情,所以不老,人為情苦,如何不老?情愁便似黃葉無風自落,飄掃之不盡。去之不絕,更哪堪秋風頻催,斷人弦腸。夢裡哪知身是客,恣情貪歡,哪曉得,無限歡情,翻作無窮苦因。
  • 李清照的《如夢令》:「知否」流行,是否還記得「爭渡,爭渡」?
    有朋友提問希望從本義和引申義如何分析李清照的《如夢令》。這個問題有點問題。因為李清照的《如夢令》有兩首,不知道這位朋友說的是哪一首?如夢令(其一)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其二)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李清照:你的如夢令,亦是我的如夢令
    養在深閨人未識,一曲清詞動京城。雲霞蒸蔚,碧空失色,你撿落一籃子繁星,那顆顆繁星,是筆下的文字,連綴成夢,連綴成詩。可嘆可嘆,春閨夢裡,卻問海棠依舊?難說,難說,哪一個是真實的你?你可知,你身上藏著數不清的婉約和秘密。燈火闌珊之處,你又可否能忍住好奇?清照,清照,我似在你的紙卷上細細的勾勒,點墨成畫。
  • 《如夢令》的作者不是李清照?是誰最早創作了《如夢令》
    一提到《如夢令》,我們便會想到李清照。的確,李清照的兩首《如夢令》優雅婉約,尤其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句,對比新奇,令人印象深刻。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如夢令》並不是李清照的原創,《如夢令》最早也不叫《如夢令》。
  • 古詩詞鑑賞 |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餘醉未消。濃睡:酣睡。殘酒:尚未消散的醉意。雨疏風驟:雨點稀疏,晚風急猛。【創作背景】  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據陳祖美編的《李清照簡明年表》,此詞作於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後。
  • 「華胥夢」與「黃粱夢」,有區別嗎!
    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之中,有兩個著名的「大夢」,一個是「華胥夢」,亦稱「一夢華胥」、「華胥一夢」、「華胥夢短」,出自戰國前期列禦寇的《列子黃帝》;另一個是「黃粱夢」,亦稱「黃粱一夢」、「一枕黃粱」、「黃粱美夢」,出自唐朝中期李泌的《枕中記》。
  •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譯文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雖然睡了一夜,仍有餘醉未消。問那正在捲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知道嗎?知道嗎?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注釋疏:指稀疏。雨疏風驟:雨點稀疏,晚風急猛。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餘醉未消。
  • 那些詩情畫意的詞牌名——如夢令
    從背宋詞開始,就珍藏了很多喜歡的詞牌名:如夢令、浣溪沙、蝶戀花、清平調、踏莎行……總覺得,有了詞牌相配,一首詞的意境才臻於完美。那些平平仄仄的語調,那些深深淺淺的心事,都囊括在小小的三字或四字的詞牌之中。所有的詞牌裡,我最愛《如夢令》。
  • 看才女李清照《如夢令》的背後都有怎樣悽美的故事
    這首詞具體是哪一年寫的,並沒有任何的記載,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時的李清照正處於如花般少女的年齡,這首詞中記載的那個春季的夜晚雨疏風驟,喝醉之後酒還沒有醒,試著問了問家裡的小丫鬟,答道:和以前一樣,但是憑藉李清照的猜測,此時的海棠花應該是綠葉多花多少,海棠花被風雨擊落,她很傷感。
  • 李清照《如夢令》的前世今生
    這首《如夢令》可以說是李清照的代表作,畢卡索有一句名言:優秀者模仿,偉大者剽竊。這句話,賈伯斯也十分地認同。李清照這首人盡諧知的《如夢令》模仿了誰?又剽竊了誰呢?這首詞寫的是一個春天雨後的清晨,落花滿地的場景。等一下,這個場景太熟悉了,好像在哪裡見過。
  • 如夢令——一種映照:老賀長詩首發式朗誦會在京舉辦
    它總有那麼一股要弄清三生三世的執拗,內部敘事中的靈和神透過外部詩句會隱隱發出光來。老賀的很多詩具有神秘感,就我對老賀的了解,他是極少數用詩歌表達「死亡只不過是無數劫的節點」,並且讚美它的妙有的詩人。他用多維的時空觀,延展了詞語意象的寬度。無意中,他在詞語構建的超現實時空中,用詩的內部敘事作了霍金「虛時間」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