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入伍第一頓吃些什麼?並不是大魚大肉,當過兵的自然懂

2021-01-13 騰訊網

在戰爭年代,中國軍人是人民的希望,而在如今和平年代,中國軍人是人民的驕傲。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中國是如今世界上現役軍人最多的國家,而我國為了保持軍隊人數編制,每年有人退役後,軍隊都要重新招人。對於很多年輕人而言,軍隊是他們的夢想,當然了,我們也不排除那些想要通過當兵來改變自己命運的人,在戰爭年代,當時中國一窮二白,軍人連吃飯都成問題,但是如今國家經濟好了,軍營條件好,退役福利好,自然想參軍的人就多了。

關於部隊的飲食,相信不少人都見過美軍吃飯,那餐桌上是薯條、炸雞、可樂應有盡有,看得實在讓人羨慕。其實如今中國軍營的夥食也不差。而且通常新兵入伍的第一頓飯還比較特殊。新兵入伍第一頓吃什麼?並不是你想像中的大魚大肉,當過兵的自然會懂!

在很多軍營中,他們給新兵準備的吃一頓就是一碗麵。很多人在不了解之前肯定認為中國軍營是比較人性化的,第一頓或多或少要吃好點,畢竟後面苦日子就要來了。其實部隊給新兵準備一碗麵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就是方便軍營,通常一個地方招兵,不會只限於部隊所在的城市和省,還會涉及到偏遠的地方。一些新兵到部隊報導的時候可能都是深夜了,這個時候炊事班的人也沒啥心思做好吃的,一碗麵不僅方便,還抗餓,就很不錯。

第二個原因就是口味了,新兵通常來自五湖四海,所以每個人的口味是不一樣的,軍營也想給新兵一個好的印象,而麵條的口味在全國都比較統一,炊事班也比較好掌控,很多人也喜歡吃麵,索性就用面當做第一頓了。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習俗問題了,中國人講究一個接風洗塵。通常城市中給客人接風都是擺幾桌宴席,但是在部隊講究的是「上車餃子,下車面」,這是給家人接風的習俗,而部隊是一個大家庭,所以自然要吃麵了。

要說以中國如今的經濟實力,難道還不能給新兵準備幾個好菜?肯定是可以的,但這有悖於軍人的形象和國家政策。因為國家不提倡大魚大肉,而且中國軍人的目標是為國家和人民保駕護航,而不是在部隊享受。

有人認為,從一個「自由人」突然轉變成一個要嚴明律己的角色,很多普通人都會不習慣,中間有個過渡期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當新兵踏入部隊的那一刻,就已經是軍人,就已經需要作出改變。

因為種種原因,如今新兵進入部隊第一頓吃麵的習慣已經變成了部隊中的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如果你正準備去參軍,那最好就不要對大魚大肉抱有幻想了,乖乖吃碗麵等待第二天的訓練吧。

相關焦點

  • 新兵入伍第一頓,老兵退伍前最後一頓都要吃什麼?意義非常特殊
    徵兵入伍是各國兵員補充,兵力保證的主要方式。我國與韓國等國家不一樣的是,是否報名參軍取決於自己。可儘管如此,我國也未曾擔憂過「兵慌」,這是例如美日等國羨慕不來的。縱觀美國徵兵狀況,為吸引更多人參軍入伍,不僅待遇越來越高,連「綠卡誘惑」都用上了,但效果依舊不盡人意。
  • 新兵入伍第一頓吃什麼,軍營裡有著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你真想不到
    相比於世界上其他國家來說,中國似乎從來沒有為徵兵發過愁,除了因為中國的人口基數足夠大以外,也是因為中國民眾對於軍人本身就是非常敬仰的,軍人可以說是很多人的偶像,這才使得我國每年都能夠給軍隊補充足夠的新鮮血液。每年國家的徵兵工作完成以後,就會有大量新兵進入部隊。
  • 新兵入伍吃麵條,老兵退伍吃餃子,這裡面有什麼講究?
    新兵入伍吃麵條,老兵退伍吃餃子,這裡面有什麼講究?其實很多人都有一種疑問,那就是新兵入伍的第一頓飯,到底吃什麼?那麼退伍的最後一頓又吃什麼?這裡面有什麼講究?其實小編也是非常好奇的,那麼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了解一下吧~其實入伍的第一頓飯是吃的麵條,並且麵條在中國眼中,被賦予各種含義的,第一方面是,很多人覺得麵條有著吉祥長壽的寓意,並且在新兵到來的時候,並且還有著象徵的意義,第二個方面就是,能讓新兵感受到家裡的感覺,並且一大鍋的粉,還能讓新兵感受到,從今以後,你們就是一家人,所以就想這一大鍋面一樣,同甘共苦。
  • 軍人的第一頓飯吃麵條,那最後一餐吃的是什麼?還有一餐很重要
    紅色圍脖很多的熱血青年都有穿上戎裝報效國家的夢想,經過層層選拔後告別家人來到部隊,那麼軍人來到部隊的第一頓飯都是吃些什麼呢?在很多人想像中,既然是第一頓飯肯定是大魚大肉,甚至還會有酒來為大家接風洗塵,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
  • 班長在新兵入伍前做些什麼?接受強有力的訓練
    徵兵工作結束後,迎來就是新兵入伍,對於已經做好部隊生活的準備的新兵來說,接下來他們所受到的訓練超出了他們的想像,那麼新兵們,你們知道在入伍前,你們的班長正在做什麼嗎?對於即將入伍的新兵來說,為什麼自己會有一個班長,這個人為什麼能成為他們的班長,這讓他們似乎很感興趣。在部隊,為了更有效的訓練新兵,班長可以是需要進行考核的,考核通過後,他們才能成為新兵的班長。
  • 入伍第一頓飯吃什麼,退伍最後一餐又吃什麼?老兵不禁落淚哽咽
    在中國,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對吃很講究,飲食文化豐富多樣,在不同的節日裡有著不同的食品,在特定的時間點普通的食物又有著特殊的意義。在我國,就算是軍隊也有著特殊的飲食文化,比如說對我國很多老兵來說,想起來就不禁落淚的兩頓飯,也就是入伍時吃的第一餐和退伍時吃的最後一餐。
  • 這次是2019年入伍新兵訓練的十二時辰
    我是剛入伍的新兵>但班長的訓練標準不降新兵們也都嚴格要求自己訓練場上沒有一個人退縮不怕苦累,他們開始有了些「兵味」了午時>開飯吃飽了才有力氣打仗為了讓新兵都能吃飽吃好新訓的後勤班可是下了大功夫問卷調查、菜品創新…每天都進行看新兵們狼吞虎咽的模樣
  • 新兵入伍練血性 班長匍匐前進手掌沁出血(圖)
    這是新兵排長趙虎對今年入伍新兵的第一印象。  有啥根據?面對記者的疑問,趙排長回憶起新訓中的一組鏡頭——  第一次跑3公裡,全排29名新兵有16人沒跑到終點,有幾個兵跑了不到一半就蹲在地上喘粗氣,拽都拽不動。  第一次做器械,不少新兵剛上槓就齜牙咧嘴,吊在上面直蹬腿,看得班長們干著急。  「如今的兵體質太弱了!」
  • 他第二次入伍想當「不一樣的兵」
    他退伍一年後再次入伍  大石街今年有18名新兵,富庭社區入伍新兵王華健,今年22歲,大專畢業,是一名有過兩年兵齡的退伍軍人,曾服役於北部戰區陸軍直屬單位,多次參與邊境巡邏等任務。去年這時候他才剛剛退伍,時隔一年,他又作為入伍新兵重新踏進軍營,成為大石街2020年度唯一一名二次入伍的新兵。
  • 新兵入伍後多久可以摸一次槍?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 感謝大家的閱讀                        新兵入伍後多久可以摸一次槍?老兵這個回答讓人深有感觸有道是「當兵後悔2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每當在電視新聞上看到身著軍裝,身姿挺拔的戰士們時,沒有當過兵的人總是暗暗豔羨。若是看到戰士們身配槍械,沒有當過兵的人更是後悔不已。
  • 大學生參軍入伍,新兵連考核不合格怎麼辦?
    現在很多大學生,體能素質都不怎麼樣,很多大學生都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參軍入伍之後,新兵下連考核不合格怎麼辦?新兵連是提升體能的重要階段。新兵剛入伍的時候,每個人的體能都差不多。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比高中生要差一點,可能是因為年齡大的原因,或者是上了大學之後熱衷於學業、談戀愛、打遊戲、勤工儉學、考研等缺少鍛鍊所導致。
  • 解放軍新兵帶幾十雙襪子入伍 班長手把手教會洗衣
    團領導介紹說,它折射出聯勤部各級黨委的一條育兵理念:鑄魂勵志,必須從「兵之初」開始!  每個新兵都有建功軍營的夢想,關鍵在點亮追夢圓夢的理想燈塔  新戰士剛剛入營,在該團蹲點的聯勤部領導就結合自身成長曆程,為大家上了一堂專題輔導課。  「請問首長,什麼樣的兵才是合格兵?」
  • 西農兵哥哥的超燃軍旅!在大學入伍是種什麼體驗?
    幸運的是,我來了,我經歷了,我守衛過祖國最高的領土,領略過祖國最壯美的山河,兩年戎裝,青春無悔。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雖然我離開了曾經守衛的地方,我還依舊牽掛著那個地方。離開了部隊,也不能丟掉軍人本色,熱愛邊防,艱苦奮鬥,無私奉獻,頑強拼搏,喀喇崑崙精神是我永遠的精神財富。
  • 學院召開2020年歡送新兵入伍大會
    我也要應徵入伍,投身國防建設,讓青春像他們一樣閃光!」聽完學院鐵血軍魂社學生代表李雯沁的發言後,新兵代表邱生榕激動地表示,能夠順利參軍入伍離不開母校對他們的引導和培養,讓他們增添了保家衛國的信心。邱生榕同學是2020年剛入伍的新兵,像他這樣的大學生新兵,今年在我院共有23名,他們經過層層篩選、考核和政審,積極參與永安市武裝部的體能集訓,最終光榮入伍。
  • 新兵參軍入伍,為何要先將戶口註銷?國家考慮很周到
    軍營生涯是不易的,但同時也是珍貴的,它的特別之處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是難以體會的。每年都有很多人報名參軍,國家也會按照自己的標準進行篩選,只有各方面的條件都合格了,才有資格加入軍隊,成為軍營的一份子。我相信每一個新兵在準備去往軍營的時候,內心都是充滿了緊張、興奮以及期待的。
  • 班長,你倆竟是「同年兵」
    今年來個新戰友巧的是第一次入伍和班長同一年班長瞬間壓力大班裡來了個「懂行的」特殊的同年兵是針尖對麥芒還是暗較一股勁兒二次入伍的新兵有經驗、懂方法,但當他真的來我班裡時,我卻感到了深深的壓力。謝遠恆在原部隊服役時就表現出色。今天他的到來,會不會讓我陷入「能力恐慌」,我的心裡還真沒底。
  • 信陽市2019年度入伍新兵昨日奔赴軍營
    9月10日上午,信陽市在信陽火車站站前廣場舉行儀式,歡送2019年度入伍新兵。市長尚朝陽、信陽軍分區司令員楊興利、政委崔玉明、副司令員張中廷等親切接見入伍新兵代表和接兵幹部,並為他們送行。
  • 新兵入伍人生第一桶巨額津貼,無處安放,選擇寄回家!
    來自@遠在天邊的網友說道:1969年參軍入伍,當時新兵每月津貼只有6元錢,只花1元錢買點肥皂牙膏等,餘5元。半年後,用省下的錢給父母買了羊毛氈床墊。來自@76隊網友:想起自己76年剛剛入伍,第一份津貼只有6塊錢,揣在兜裡捂了一個月,當兵那地方冰天雪地凍,錢也是真不捨得花,想著家裡要建房子,把錢交給父母親。
  • 入伍通知書與入伍批准書有什麼不同?哪個更重要?
    而入伍批准書則類似於大學生的入學批准書,是要放進士兵服役檔案的。那麼,這兩者究竟有什麼不同,哪一個又更為重要呢?而入伍批准書是公民在入伍後,經人武部(或接兵幹部)送到部隊後,由所在部隊將入伍情況匯總後報上級兵員部門,由上級兵員部門放進士兵檔案的服役證明,和學籍建檔類似。
  • 外甥即將入伍,當了二十多年兵的舅舅送了八句實話忠告……
    但當兵要吃什麼苦,卻很少有人能搞得清楚。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是苦出身,工地搬過磚、田地流過汗,部隊還能苦到哪裡去呢?當兵最難受的苦,是被全方位管控的苦。除了一小部分特殊的兵之外,絕大部分兵一入伍就受到全方位的管控。筆者剛入伍時,中午沒打招呼去上個廁所,回來班長、排長、連長三堂會審,練得我好幾年之後還條件反射。不過這也要理解,既為了管理,也為了養成令行禁止的作風,只是有很多做法超出你正常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