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兵肯定是要吃苦的,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當兵要吃什麼苦,卻很少有人能搞得清楚。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是苦出身,工地搬過磚、田地流過汗,部隊還能苦到哪裡去呢?當兵最難受的苦,是被全方位管控的苦。除了一小部分特殊的兵之外,絕大部分兵一入伍就受到全方位的管控。筆者剛入伍時,中午沒打招呼去上個廁所,回來班長、排長、連長三堂會審,練得我好幾年之後還條件反射。不過這也要理解,既為了管理,也為了養成令行禁止的作風,只是有很多做法超出你正常想像。當兵最難言的苦,是沒有多少話語權的苦。特別是新兵,雖然不像《西點軍校》裡要求的只能回答「是」、「不是」,但也跟這個差不多。新兵蛋子在部隊只有聽話的權利,絕沒有說話的權力,即使說了,跟沒說也差不多。像外甥這樣比較有自己主意的,恐怕要感到很難受。當兵最難熬的苦,是內心孤獨寂寞的苦。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友,多數時候只能發出同樣的聲音。帶著豐富多彩的夢想,也只能過著統一的、每天重複的生活。孤獨和寂寞並不是周圍沒有人,而是有再多的人也感到無處訴說、無人傾聽。心苦才是真的苦,心累才是真的累。沒有這方面的準備,到部隊是很難呆得下去的。當然,若你能全然吃得這些苦,那相信你今後無論在哪裡都能做個強者。
不記得是誰說過了,不要在太基層的地方和別人擠,因為人太多;也不要做別人動員你做的事,因為多數不是什麼好事。
到邊疆去、到海島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是入伍時領導最喜歡動員、大家最經常聽到的話,當年我就是聽了這種動員後,毅然決然到最邊疆的基層去的。
十年之後,當我辛辛苦苦又回到新兵營所在的城市時,那些沒有響應號召的人都成了我的領導。就這樣輸在起跑線上了。
馬爾斯維利的《君主論》很明確地說:對自己有好處的事要悄悄地做,對別人沒好處的事要大張旗鼓地宣傳,不管如何,先把它們忽悠過去再說。
哪個位置好、哪個位置不好,不要看廣告,要看療效。你就看最有關係、最有來頭、最聰明的戰友選哪裡,你跟著選哪裡就對了。
這樣說多少有點非主流、負能量,但因為這是我親外甥,當然要告訴他最掏心窩的話。這不是教他懷疑一切,而是提醒他多看看再說。當然,我也會說現在總體進步很大,要滿懷信心、相信領導、聽從召喚的。
幹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幹一行,就好像雞生蛋、蛋生雞一樣,是一對永遠都存在的矛盾,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話術「羅生門」。
有條件的話,當然要愛一行幹一行,千萬千萬不要以什麼「鍛鍊自己、磨鍊自己、培養自己」之類的傻口號,把自己扔到不愛幹的那一行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熱愛就是最好的導師。你父母條件不算特別好,但也不算很差,你要感謝他們給你提供了可以選擇熱愛的行當,而非僅是為了飯碗的機會。即使僅僅是作為一種了解,體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兩年之後再重新選擇一次,希望你還是牢記這條原則,不要為它設立過多附加條件。愛一行才幹一行雖未必一定讓你成功,但可以減少後悔和抱怨。
沒條件選擇時,自然就只能幹一行愛一行了。當兵的是很難有選擇的,你愛或不愛,你幹或不幹,一旦入行你都只能在這一行了。好在當兵是有服役期的,哪怕發現自己愛錯了,也要堅持「愛」這麼一段時間。成年人最大的進步是既懂得愛,也知道責任。
若是日久生情,看著看著就習慣了,愛著愛著就真愛了,豈不更好。
當兵之前你是張三、李四、王鐵錘,當兵之後你也不會變成湯姆、吉瑞、勞倫斯。當兵之前你家欠我家二十萬塊錢,當兵之後還得還。當兵並不會改變這些東西。
當兵,只是給了你一個解決困難的途徑,有時還不能說是機會。比如,當兵能拿到一部分的安置費、獎勵金,可以緩解一點家庭的困難,但這是以你不能在家參加勞動為代價的。
還比如,當兵能得到一些上學、招工、做別的事的優惠,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去當保安、當輔警、當消防員等等,但能不能當上,終究還得靠你本事和機遇。當上之後能不能有更大發展,更要靠自己努力,畢竟保安輔警也是吃青春飯。
當兵之後,你還是你,你家還是你家,除了你不再能隨便回家,其它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也不應奢望有太大的變化。
那些指望靠著身份的變化、指望靠著集體的光環、指望靠著照顧性政策,一舉改變自己乃至整個家庭命運的人,最後大體都失望了,成了網絡角落裡口水最多的人。
當兵只是提供你一個機會,一切的變化都來源於你自己。如果能在部隊中學會靠自己、學會吃苦耐勞、學會凡事努力,或許才真的能改變家庭,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曾經有很多人問我,部隊的人到底是好還是壞呢?我的回答是:部隊本身並不生人,部隊的人來自社會,最終絕大部分要回到社會,社會上有的問題,部隊一樣會有,有的甚至更為嚴重。
有人說部隊不是一所大學校嗎?可他忘記了再好的學校也有教不出來的學生,何況具體的學校與學校也不一樣,更別提那些憑著關係硬把學都上不下去的問題學生硬塞進來的。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同樣不是所有的老兵都是七班長,更不可能所有的連隊都是鋼七連。戰友和你在社會上遇到的朋友一樣,同樣會有好的、會有壞的,會有十分講義氣的,也會有十分無恥的,這很正常。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會遇上什麼樣的人,往往取決於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找一群好戰友,很重要的是你自己首先要做一個好軍人。而這,才是能操之於已的東西。
天上不會掉餡餅,天上同樣不會掉好戰友、好團體,所以即使看到一些不願看的現象也別抱怨,你怎麼樣,你的戰友就會怎麼樣,你所在的團體就會怎麼樣。
永遠要以一顆紅心對人、對事,但永遠也要擦亮眼睛對人、對事。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玩什麼聊齋啊?」陽光之下無新事,部隊裡面更無什麼新事。你的想法、你的心眼、你的把戲,絕大部分都被你的前輩們玩過了,像軍旅電視劇演的那種「一鳴驚人」,靠的不是演技和構想,而是主角光環,是導演的安排。
如果你不是導演,或者你不認識導演,那按照部隊的說法:是龍你給我盤著,是虎你給我臥著。等到你從新兵蛋子變成老兵油子的時候,才能輪到你說話。
千萬不要和老兵耍心眼,他們全身都是心眼。不跟你耍,要麼是你段位太低人家沒興趣,要麼是人家心情太好不計較。老實,是你不吃虧的唯一選擇。
我也當過一級領導,也選過兵。標準很簡單:太傻的不要,太傻的沒法幹活;太精的也不要,太精的就去幹活兒以外的活了。特別是那些出身貧寒、自己又格外努力的,那些老實本分、又懂一點人之常情的,一旦有機會就特別願意提攜他們。
誠實做人,老實做事,雖未必能發達,但足保平安。
部隊是個大家庭,在做思想工作和保障工作上向來是有一套的。這一套一套的,很多時候就是為了把你感動得眼淚汪汪的。
記得新兵營分配的時候,班長陪著我在操場上轉了二十多圈,聽我講從幼兒園開始到當兵前的所有故事,比我所有的親戚朋友都要耐心,然後我同意被分配到離團部最遠的最基層的連隊,然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這個班長了。
提幹時原本有機會去機關的,某領導擺事實講道理,從最長遠的發展替我考慮,讓我繼續在基層墩苗,並保證兩年後一定把我調回機關。一年後,當我因為別的機遇終於調到機關時,該領導已經轉業半年了!
不能說所有的領導和老兵與你親近,都是套路,但總有一部分領導、一部分老兵是的,而且往往組織得越好、表演得越感人的越是如此。有時候,那些喜歡罵人的,往往比那些喜歡誇人的、甚至愛掉眼淚的人更安全、更靠譜。
不管什麼時候,永遠要記住:別人只會關心你飛得高不高、快不快、會不會擋到他們的路,只有父母會想到你飛得苦不苦、累不累、有沒有地方停下休息!
你選擇的前路就是如此,寬敞但也未必坦途,有陽光亦夾雜風雨。你要始於熱愛,忠於良心,盡己所能,坦然承受。一旦累覺不愛,或者只是倦了,回來就好,不管是哪個家,總有真正愛你的人在家等你。
本圖文僅提供交流,不代表本欄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改正或刪除。
長按下圖即可關注喜歡請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