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外甥即將入伍,老兵舅舅送6句大實話……

2021-02-10 長思想的蘆葦

作者:敲竹聽風

 

不知不覺中,親眼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外甥考上了大學,今年居然又想到要去當兵了,而且是自己哭著喊著要去的那一種。雖然立場中立,但我更尊重年輕人自己的決定,不管如何,一個想當兵的孩子終究比不想當兵的要好很多。姐姐、姐夫來了好多次電話,叫給外甥好生交待交待,讓他提早做好思想準備,能夠迅速融入部隊的生活,至少不要在部隊裡吃虧。思來想去,雖然自己在部隊也呆了很多年了,似乎應該有很多的體會才是。但話到嘴邊卻又拿不準了,事實是自己也不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又有哪些當講、哪些不當講。正如同「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有些經驗、或者是教訓恐怕也有一個對不對年齡、合不合時宜的問題。最終,還是決定說幾句掏心窩的真話,能不能聽進去、能領悟多少,就看他的領悟。

 

當兵肯定是要吃苦的,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當兵要吃什麼苦,卻很少有人能搞得清楚。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是苦出身,工地搬過磚、田地流過汗,部隊還能苦到哪裡去呢?當兵最難受的苦,是被全方位管控的苦。除了一小部分特殊的兵之外,絕大部分兵一入伍就受到全方位的管控。筆者剛入伍時,中午沒打招呼去上個廁所,回來班長、排長、連長三堂會審,練得我好幾年之後還條件反射。不過這也要理解,既為了管理,也為了養成令行禁止的作風,只是有很多做法超出你正常想像。當兵最難言的苦,是沒有多少話語權的苦。特別是新兵,雖然不像《西點軍校》裡要求的只能回答「是」、「不是」,但也跟這個差不多。新兵蛋子在部隊只有聽話的權利,絕沒有說話的權力,即使說了,跟沒說也差不多。像外甥這樣比較有自己主意的,恐怕要感到很難受。當兵最難熬的苦,是內心孤獨寂寞的苦。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友,多數時候只能發出同樣的聲音。帶著豐富多彩的夢想,也只能過著統一的、每天重複的生活。孤獨和寂寞並不是周圍沒有人,而是有再多的人也感到無處訴說、無人傾聽。心苦才是真的苦,心累才是真的累。沒有這方面的準備,到部隊是很難呆得下去的。當然,若你能全然吃得這些苦,那相信你今後無論在哪裡都能做個強者。

 

你應該絕對服從領導,但絕不應該因此失去自己的判斷。服從命令聽指揮,是擺在第一位的軍令,也是軍隊之所以成其為軍隊的基礎。記得我剛當新兵的時候,新兵營營長指著雪白的牆壁告訴我們:「什麼叫服從命令聽指揮?就是我說這面牆是黑的,你們都要把它當成黑的!」從那以後,凡是領導說的,我從來都不敢去質疑。當然,現在應該沒有這樣的營長了,太直白了,早淘汰了。第一條,領導總是對的;第二條,如果感到領導有不對的時候,請參見第一條。其實地方也是這樣,大多數人只要無腦去遵守就可保大部分平安。但服從歸服從,軍人不服從命令,再怎麼有理都是沒理的;不過也要防止在一次次的服從命令中失去自己的判斷,甚至於以領導的判斷為判斷,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當兵當傻了!」

 

幹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幹一行,就好像雞生蛋、蛋生雞一樣,是一對永遠都存在的矛盾,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話術「羅生門」。

有條件的話,當然要愛一行幹一行,千萬千萬不要以什麼「鍛鍊自己、磨鍊自己、培養自己」之類的傻口號,把自己扔到不愛幹的那一行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熱愛就是最好的導師。你父母條件不算特別好,但也不算很差,你要感謝他們給你提供了可以選擇熱愛的行當,而非僅是為了飯碗的機會。即使僅僅是作為一種了解,體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兩年之後再重新選擇一次,希望你還是牢記這條原則,不要為它設立過多附加條件。愛一行才幹一行雖未必一定讓你成功,但可以減少後悔和抱怨。

沒條件選擇時,自然就只能幹一行愛一行了。當兵的是很難有選擇的,你愛或不愛,你幹或不幹,一旦入行你都只能在這一行了。好在當兵是有服役期的,哪怕發現自己愛錯了,也要堅持「愛」這麼一段時間。成年人最大的進步是既懂得愛,也知道責任。

若是日久生情,看著看著就習慣了,愛著愛著就真愛了,豈不更好。

 

當兵只是多提供一個解決困難的途徑,並不會解決任何實質性問題。

當兵之前你是張三、李四、王鐵錘,當兵之後你也不會變成湯姆、吉瑞、勞倫斯。當兵之前你家欠我家二十萬塊錢,當兵之後還得還。當兵並不會改變這些東西。

當兵,只是給了你一個解決困難的途徑,有時還不能說是機會。比如,當兵能拿到一部分的安置費、獎勵金,可以緩解一點家庭的困難,但這是以你不能在家參加勞動為代價的。

還比如,當兵能得到一些上學、招工、做別的事的優惠,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去當保安、當輔警、當消防員等等,但能不能當上,終究還得靠你本事和機遇。當上之後能不能有更大發展,更要靠自己努力,畢竟保安輔警也是吃青春飯。

當兵只是提供你一個機會,一切的變化都來源於你自己。如果能在部隊中學會靠自己、學會吃苦耐勞、學會凡事努力,或許才真的能改變家庭,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曾經有很多人問我,部隊的人到底是好還是壞呢?我的回答是:部隊本身並不生人,部隊的人來自社會,最終絕大部分要回到社會,社會上有的問題,部隊一樣會有,有的甚至更為嚴重。

有人說部隊不是一所大學校嗎?可他忘記了再好的學校也有教不出來的學生,何況具體的學校與學校也不一樣,更別提那些憑著關係硬把學都上不下去的問題學生硬塞進來的。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同樣不是所有的老兵都是七班長,更不可能所有的連隊都是鋼七連。戰友和你在社會上遇到的朋友一樣,同樣會有好的、會有壞的,會有十分講義氣的,也會鬧矛盾的,這很正常。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會遇上什麼樣的人,往往取決於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找一群好戰友,很重要的是你自己首先要做一個好軍人。而這,才是能操之於已的東西。

天上不會掉餡餅,天上同樣不會掉好戰友、好團體,所以即使看到一些不願看的現象也別抱怨,你怎麼樣,你的戰友就會怎麼樣,你所在的團體就會怎麼樣。

永遠要以一顆紅心對人、對事。 只有融入集體,努力改變,才能看到全新的自己。

 

別和領導戰友耍小聰明,你耍的東西他們早就耍過無數遍。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玩什麼聊齋啊?」陽光之下無新事,部隊裡面更無什麼新事。你的想法、你的心眼、你的把戲,絕大部分都被你的前輩們玩過了,像軍旅電視劇演的那種「一鳴驚人」,靠的不是演技和構想,而是主角光環,是導演的安排。

如果你不是導演,或者你不認識導演,那按照部隊的說法:是龍你給我盤著,是虎你給我臥著。等到你從新兵蛋子變成老兵的時候,才能輪到你說話。

千萬不要和老兵耍心眼,他們全身都是心眼。不跟你耍,要麼是你段位太低人家沒興趣,要麼是人家心情太好不計較。老實,是你不吃虧的唯一選擇。(來源:新綠網)

相關焦點

  • 外甥即將入伍,當了二十多年兵的舅舅送了八句實話忠告……
    姐姐、姐夫來了好多次電話,叫給外甥好生交待交待,讓他提早做好思想準備,能夠迅速融入部隊的生活,至少不要在部隊裡吃虧。思來想去,雖然自己在部隊也呆了很多年了,似乎應該有很多的體會才是。但話到嘴邊卻又拿不準了,事實是自己也不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又有哪些當講、哪些不當講。正如同「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有些經驗、或者是教訓恐怕也有一個對不對年齡、合不合時宜的問題。
  • 馬虎舅舅將外甥送錯幼兒園 道歉:下次你說什麼都信
    9月7日,網上熱轉一個生氣的"小恐龍」——4歲大的男孩
  • 歷史上舅舅殺外甥和外甥殺舅舅的故事
    說兩個歷史事件:舅舅殺外甥、外甥殺舅舅,主人公分別為宋之問和嶽飛。一、因詩殺人。唐代著名詩人宋之問才貌雙全,寫出過「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千古名句,更是讓後世膜拜的仙宗十友之一,仙宗十友是個什麼樣的組合呢,大詩人李白、王維、陳子昂都位列其中,能跟這些大咖一個組合,可想宋之問的詩詞成就有多高。可惜與之成反比的是他的人品,聞聽武則天招納男寵,就毛遂自薦要伺候女皇,只是因為口臭問題被武則天嫌棄而作罷。
  • 爸媽臨時有事,讓舅舅送小外甥去幼兒園,結局讓人心疼又無奈
    案例:小寶(化名)今年6歲了,已經在上幼兒園,周邊同年齡的孩子也都是這個時間上下開始上的學。平常都是寶寶自己的父母自己接送的,但是這天不巧,孩子的爸媽臨時有事,沒有辦法,孩子不可能自己去學校呀,於是,孩子的父母找到了小舅子,麻煩孩子的舅舅幫忙送。讓舅舅送小外甥去幼兒園沒問題,可是這一送,問題就出現了。
  • 農村常說:「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是什麼意思?
    在這期間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這句農村老話了。剛開始我還一直琢磨不透這其中的原因,聽同事解釋完之後才慢慢明白,覺得這句農村老話說得確實是很有道理。我們都知道,各種親戚之間都是有遠近之分的,「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這句農村老話體現的就是這一點。
  • 舅舅與外甥情深似海:在毛主席心裡,八舅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其實,表哥文南松也只比毛澤東大三歲而已。令人想不到的是,當文南松把表弟帶到蒙館後,小表弟居能安靜地坐下來聽八舅講課,甚至跟著其他人一起念書。八舅欣喜不已,因此,送給小外甥一個稱呼「小小陪讀郎」。對於這位「小小陪讀郎」,一開始,八舅文正瑩只是抽空教給小外甥讀一些幼兒趣味的古詩。比如,駱賓王的《詠鵝》、李白的《靜夜思》、曹植的《七步詩》。
  • 外甥打燈籠歇後語及解釋
    古時候,在關中地區,也就是現在陝西省吧,人們希望能夠人丁興旺,女兒出嫁後的第一年正月,娘家人要送燈籠給女兒家,希望女兒能多子多孫。女兒生了孩子後,舅舅要年年給孩子送燈,一直送到12周歲。舅舅給外甥送的燈,有蓮花燈、麒麟燈、石榴燈、長命富貴燈,都是祝願「人丁興旺」的意思。舅舅送給外甥的燈籠要在當年元宵節燒掉,意味著紅紅火火,不能留著舊的。等再到來年,舅舅會送新的燈來。
  • 外甥想「洗心革面」 舅舅好心卻被騙
    通訊員 葉挺 揭曉芳 本報訊 「我被外甥騙了95萬元,現在都找不到他人了,只好來報案!」今年6月,開化的方某向警方報案。外甥徐某原來是做工程的,2017年資金鍊斷裂,徐某開始借高利貸妄想靠賭博翻本。2019年,徐某想到向舅舅借錢,就編造了自己準備做汽車質押放貸生意的理由,「如果真的是想做生意賺錢,我就借錢給你,好好做把債還了。」舅舅答應幫襯外甥徐某一把。為了讓舅舅相信自己是真的在做生意,徐某到車行租車或是向朋友借車,然後冒充車主的籤名製作一份假的汽車質押借款合同,再把假合同和借來的車給舅舅看。
  • 外甥找舅舅組裝萬元電腦,舅媽看到不樂意,外甥:你家又不差錢!
    (左)外甥找(右)舅舅組裝電腦。後來我才了解到這位到店的小夥是我朋友的外甥,今年考上的大學,舅舅答應過外甥,考上大學就送他一臺電腦,筆記本電腦與臺式機隨便挑,外甥當時上學的時候說自己上大學不知道用什麼電腦,等到了學校看看需要什麼樣的電腦再跟他舅舅要電腦。
  • 外甥「霸佔」舅母,舅舅能不能正當防衛?
    黑龍江「舅舅」被抓獲的時間節點有些「不幸」。「舅舅打死外甥」的時間為2000年6月22日,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前,「舅舅」已經逃跑,根據刑法的規定,舅舅適用追訴期限的限制。也就是說,「舅舅」於2020年6月23日被抓獲,司法機關追究「舅舅」的刑事責任,必須層報至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 農村老人常說: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給舅舅敬酒小的時候,農村老人嘴邊經常掛著"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的老話,特別是外甥結婚的時候,這句話的分量就更重了。農村老人說,"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這句老話切切實實體現出了舅舅在親戚之中的地位以及和外甥之間的關係。
  • 老人說:「外甥結婚,舅舅最大」,憑啥舅舅地位這麼高?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老人說:「外甥結婚,舅舅最大」,憑啥舅舅地位這麼高?而在農村的酒席上,通常有著「外甥結婚,舅公最大」的說法,在酒宴開啟之後,舅舅需要坐在上座才行,如果安排在其他的位置上,那就會遭村裡人的笑話,舅舅也會生氣。當然在農村人的眼裡,他們對長輩十分的尊敬,輩分上的講究比較高,因此尊敬舅舅自然是應該的,那麼為啥其他的親戚地位反而沒有他高呢?其實舅舅就是娘家人的代表,在很早的時候就有這樣的說法。
  • 舅舅才是爸 男子"舅代父職"養5外甥外甥女32年
    舅舅才是爸 男子"舅代父職"養5外甥外甥女32年     陳樹林(圖中)「舅代父職」32年,五個外甥、外甥女和他像父子也像朋友。
  • 舅舅大似天,舅舅:整個正月就我最忙,還得看著外甥不能剪頭髮
    從這些上面看,都沒提到舅舅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民間有句俗語,「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前一句「舅舅大似天」就說明了舅舅的地位有多高。舅舅,就是出嫁女兒的兄弟,代表的是出嫁女兒的娘家。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女孩子要是有兩三個有出息的兄弟,嫁人後女兒生的孩子有兩三個有出息的舅舅,那心裡就有底氣,腰杆子硬。
  • 舅舅給出嫁外甥女送燈籠 蓮花石榴燈寓意幸福美好多子多福
    2月13日,正月初九,西安西影路觀音廟村,大哥用一根甘蔗提著4個漂亮的大燈籠,大哥說:「今年是外甥女出嫁後的第一個春節,送蓮花燈、石榴燈,寓意幸福美好、多子多福。」大哥說,外甥女小的時候,做舅舅的每年春節都送燈,但外甥女出嫁後的第一個春節送的燈比小的時候多。
  • 舅舅告了外甥
    外甥向舅舅借款45萬元用於投資生意。五年間,共歸還37萬元,對這筆款項的性質屬於本金還是利息,雙方說法不一。庭審過程中外甥向法庭提交了一段錄音,舅舅為證明應是先息後本列舉其向其他人放貸的事例,暴露了其系職業放貸人的特性。結合其他證據,一審法院判決雙方當事人的借款合同無效,舅舅不服提起上訴。
  • 農村老話「外甥隨舅舅」,如今看還準確嗎?具體哪些方面呢?
    而我們民間對於孩子長相的說法也是有很多說法,例如「爹矬矬一個,娘矬矬一窩」,「外甥像舅舅,侄女像姑姑」等。說到這個問題,我一個朋友家的情況就是這樣。我有一個發小,從小玩到大的。但是他有一個舅舅,卻是個大高個,一米八左右,小的時候住在一起的時候天天遇到,還帶我們打球。一連上了高中,他還是沒我高。等高中我們就分開上學了,那三年可真是奇蹟一樣,一年一個樣,高考完了之後,整整高了我一個頭,直奔一米九了,他舅都矮他一些。這對我來說,真的是弄不明白,他父母都才一米七左右,他怎麼就一米八幾了!確實應了那句老話,「外甥像舅舅,高個都一樣」。
  • 為什麼「舅舅和外甥親」
    祖輩和孫輩、叔叔和侄子、舅舅和外甥之間的親緣關係都是25%,理論上親近程度應該是一樣的。不過,從孩子誕生那一刻起,只有母親能100%確定這是自己的孩子,但父親並不能100%確定。也就是說:外婆100%確認外孫是自己的親外孫,舅舅100%確認外甥是自己的親外甥。叔叔不能夠確認侄子是否和自己有25%的親緣關係,因為親緣關係可能是0。
  • 小舅舅暴打大外甥 只因對方沒按輩分稱呼(圖)
    拍著55歲的舅舅肩膀,66歲的外甥喊了聲「老弟」,這讓「同村長輩」心裡很是生氣,一起搭伴在青島收廢品的老鄉喝酒後大打出手,舅舅一酒瓶子把外甥打得滿頭鮮血。昨天凌晨1時,河西派出所民警緊急趕到河西村附近,為這對感情不錯的舅舅外甥調解。  小舅舅怒打大外甥  「在老家按照輩分沒辦法,我只能管你叫舅舅,但現在咱們到城市了,你看城裡人誰還論輩分,我年紀比你大11歲,又是從小帶著你玩到大的,你怎麼就不能叫我一聲 『大哥』。」
  • 孩子提醒舅舅送錯幼兒園,舅舅:別想逃學,你給我進去
    究其原因,居然是一個男孩被舅舅送錯了地方。他曾提醒舅舅這不是他的幼兒園,卻遭懟:「你給我進去!」而事件的亮點遠不止這一處……據看看新聞7日消息,當日上午,通河新村派出所民警接到轄區內一幼兒園報警稱,幼兒園裡竟然多出了一個小男孩。老師無法確定這孩子到底是不是他們幼兒園的,就只能向派出所求助。民警趕到幼兒園見到了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