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園爭鳴」奏響廣東農業產業興旺「交響曲」

2020-12-18 新華網廣東頻道

  恩平市絲苗米產業園生產基地。

  潮南區生豬產業園的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

  湛江市深海網箱養殖優勢產區產業園。

  茂名荔枝產業園生產基地。

  徐聞菠蘿國家產業園生產基地。 陳北跑 攝

  全國首創出臺《關於支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政策措施》,制定了支持產業園發展的21條措施。

  創新管理模式,將財政資金直接撥付到現代農業產業園實施主體(企業),下放審批權限,首創「清單管理」制度。

  資金投入力度走在全國前列,2018年至2020年省財政共安排農業產業園專項資金投入75億元。

  全省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4個,創建數量居全國前列……

  2018年3月,廣東啟動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提出要推動形成「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農業產業興旺新格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張「百園爭鳴」的大幕在南粵大地拉開。

  兩年多來,廣東把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省農業農村廳把產業園建設作為全廳的中心工作全力推進,省發改委、財政、自然資源、交通、科技、金融、電力等部門積極聯動、整合資源、聚集要素、合力推進我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通過挖潛力、補短板,確保實現「一年全面啟動、兩年初見成效、三年較成體系」的目標要求。

  廣東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實現了主要農業縣全覆蓋。產業園通過補齊加工、流通短板,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每個產業園都形成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格局,已經成為我省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區、鄉村產業興旺的龍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產業帶動 三產融合發展的「主陣地」

  產業園積極把推進工業升級的「園區模式」移植到農業發展中,聚集生產、加工、科技、營銷等現代生產要素,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有力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形成了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

  據統計,目前廣東創建了14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6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其中,有糧食產業園20個、生豬產業園9個;嶺南水果、水產、蔬菜、茶葉、南藥、家禽等15種嶺南特色省級產業園129個。特別是去年以來,全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以生豬產業園引領推動全省新建、改擴建生豬規模養殖場719個,全部建成達產後存欄生豬1295.4萬頭、母豬124.6萬頭。通過突出糧食、生豬、蔬菜、水產、家禽等重要農產品產業園建設,保障了廣東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守住了「米袋子」、豐富了「菜籃子」,進一步築牢糧食安全底線。

  如韶關市生豬優勢產區產業園建設完成後,實現新增高質量生豬產能190萬頭以上,全市生豬年出欄量超過334萬頭;生豬現代化屠宰加工產能超過100萬頭/年,引入世界500強普洛斯發展冷鏈流通。

  高州市荔枝產業園交易市場、電商一條街、加工專業村、冷庫倉儲等建設全面加強,園區冷鏈倉儲庫容達到2.1萬立方米,水果加工能力達到2.2萬噸/年,物流能力達到8萬噸/年,均增長50%以上。

  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以來,梅州建立了標準化的倉儲、物流基地,引進自動化分選、無損檢測等設備,保證了「梅縣金柚」的品質,提升了品牌價值。

  廉江紅橙產業園,引進先進的清洗、分級、打蠟、包裝生產線設備,同時結合保鮮、物流冷鏈等技術,使橙子身價倍增……

  通過「補鏈」「強鏈」,全省每個產業園都形成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格局。截至2020年8月底,2018—2019年100個省級產業園主導產業總產值1369.55億元,二三產業產值超過一半。

  科技推動 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引擎」

  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現代農業產業園園區的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主要靠科技創新驅動,這是產業園發展的動力所在。

  在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過程中,廣東把科技推動擺在了重要的位置,明確要按照「依託大企業、依靠大科技、推進大融合、做好大服務、做強大品牌、打造大產業」的思路,著眼長遠謀劃布局,做大做強我省優勢特色農業產業。

  其中,依靠大科技就是推進農科教、產學研大聯合大協作,進行品種創新,技術創新,裝備的創新,實現現代技術與裝備集成的提升。

  近年來,隨著全國蜜柚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果農增產不增收的現象愈發明顯,如何尋找產業新的增長點來突破產業瓶頸,成為目前果農亟須思考的問題。

  為應對市場變化,讓蜜柚賣出好價錢,大埔縣正通過蜜柚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豐富柚果產品,提升柚果檔次,延長產業鏈條,大埔蜜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立,為蜜柚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提供了強力支撐。

  入駐產業園的大埔柚通柚美公司,是一家柚果精深加工企業。從柚皮糖、柚子茶到柚子精油、香皂,不斷「解鎖」柚子身上的「密碼」,目前該企業已研發柚子產品種類有60餘種。「當前,大埔柚通柚美公司通過不斷創新與研發,把1噸鮮果4000元的價值,衍生為13萬元,達到約30倍的附加價值。」該企業負責人傅曼瓊說。

  不僅僅是大埔蜜柚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今,走進全省各個現代農業產業園裡,隨處都有現代化的科技元素身影:

  廣州市從化區與華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籤訂合作協議,組建技術團隊,集中力量開展科技協同攻關、試驗示範和推廣應用,花卉產業園培育出20多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花卉新品種,科技成果轉化率達90%以上。

  雲浮市雲城南藥現代農業產業園積極與省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術推广部門聯手,加快南藥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研究與推廣,新品種引進和新技術推廣取得突破,產業園內企業廣東銀田公司基地獲得「省級嶺南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授牌,廣東小陽公司「優質牛大力GAP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獲得省農業技術推廣獎。

  廣州市南沙區引入中國農業大學及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力量,推進中國農業大學智慧農業(南沙)產業研究院籌建工作,合力打造智慧漁業,南沙區現代漁業產業園的廣州市誠一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已實現精準化養殖、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成為智慧漁業領軍企業……

  通過科技提升,也讓全省農業品牌不斷增加。據統計,截至2020年8月底,全省產業園區內企業共持有農業品牌(含企業品牌)1962個,比入園之前新增536個,「老廣的味道」走向全國和世界。

  內外聯動 農民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把產業發展落到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推動鄉村生活富裕。這是我省建設產業園的「落腳點」。

  廣東把「實施主體與農民建立了利益緊密的聯結機制,產業園內農民收入高於當地平均水平15%以上。」作為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績效目標之一。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連南稻魚茶產業園,稻穗飄香、稻魚正肥,依託稻田養魚這一獨特的農耕方式,連南打造出「稻田魚+旅遊」模式,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等合作方式,目前,參與園區建設並形成穩定合作關係的農戶達到9237戶,農戶收入大幅度提高,稻田魚被譽為「致富魚」。

  雲城南藥現代農業產業園則積極構建農民利益聯結機制,發掘農民增收新動能,拓寬農民增收溝道,讓農民共享產業增值收益:通過與農戶建立資金入股、土地入股等利益聯結機制,提供「統一種苗、統一肥料、統一收購」的生產社會化服務;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進行訂單式南藥種植,確保農戶南藥藥材的收購,為農戶出售農產品提供便利和保障;通過土地流轉、支付農民租金,增加農民收入。

  截至今年6月,雲城南藥產業園通過多種模式帶動農戶5221戶17514人,其中,園區內農戶3516戶12326人,輻射帶動園區外農戶1705戶5188人(收購藥材原料),人均增收4100元。

  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大黃村是有名的「柚子村」,2018年,佔地300畝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梅縣(大黃)金柚產業園落戶大黃村,產業園建設展開後,在村黨支部書記廖建明的帶領下,村裡200多戶村民決定放棄單打獨鬥,採取股份合作抱團取暖,聯合28家合作社成立合作聯社,入駐現代農業產業園。

  如今,在大黃村,一地多「金」成為現實,村民可獲得種果銷售、股金分紅、務工薪金等多份收入。目前大黃村示範帶動200多戶種植戶加入合作社,輻射全村98%的村民種植3000多畝柚果,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2.8萬元。

  據統計,截至目前,梅州市創建了以梅州柚為主導產業的1個國家級、3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市柚果經營主體478家,其中柚類市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86家、省級26家,總產值超5000萬元的企業17家,輻射帶動眾多柚果經營主體從業,有效促進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實現聯農帶農富農,助推全市脫貧攻堅。

  從全省來看,廣東現代農業產業園聯農帶農富農成效顯著,省農業農村廳的統計數據顯示,省級農業產業園範圍覆蓋3—5個鎮,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吸引人才入園創業,帶動農民入園就業。據統計,100個產業園吸引返鄉創業人員2.55萬人,吸納農民就業32.95萬人,輻射帶動農戶61.9萬戶,產業園內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99.55元,比產業園建設前增長了20.02%。累計聯結帶動7.18萬戶貧困戶,平均每戶每年增收8518.91元。

  城鄉互動 破解不平衡發展的「助推器」

  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城鄉融合發展的橋梁和紐帶。利用產業園平臺才能更好地承接技術、人才、金融、信息等下鄉,實現城鄉資源互補共享,市場等要素對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解決我省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個問題。

  我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帶動產業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全省鄉村面貌的不斷改善。

  2019年大埔縣成功創建省級茶葉現代農業產業園,該縣充分整合資源,以「一核一軸兩翼多園區」空間布局,把西巖萬畝茶文化產業園打造成為三產融合示範區及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發展示範帶。

  為了補齊制約茶產業發展的交通短板,大埔縣楓朗鎮建設了一條串起崗頭、南坪、崬頂湖等多個特色園區的旅遊線路。全長22公裡,連通大埔縣、潮州市饒平縣新豐鎮等3鎮20餘村,同時完善民宿、停車場、遊人步道等基礎服務設施。

  環境的變化給小山村帶來了生機,旅遊產業隨之興起。「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領略茶園風光,買茶品茶。」大埔縣楓朗鎮上山下村黨支部書記魏新光說,現在村裡每天都有遊客過來,越來越熱鬧。

  英德市連樟村,積極建設連樟村果菜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著力建設從生態種植、標準化加工、品牌銷售、體驗休閒和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今,連樟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130名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準,村民都說「村莊越建越美、日子越過越好」。

  茂名高州元壩村,依靠荔枝現代農業產業園,元壩村戶均年純收入15.5萬元,荔枝產業鏈創造產值2.5億元,鄉村振興的「元壩模式」獲得了《鄉村振興大擂臺》第一名。

  撰文:黃進 粵農軒 圖片由省農業農村廳提供(除署名外)

  編輯統籌:甘韻磯

相關焦點

  • 雲南陸良:繪就「爨鄉農業新畫卷」 奏響「七部春天交響曲」
    眼下,正值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春天裡,在雲南陸良廣袤的土地上,隨處可見疫情防控、忙備春耕、搶抓節令的忙碌景象,爨鄉兒女勤勞樸實的身影,責任擔當的精神與轟轟隆隆的農機聲、鬱鬱蔥蔥的鮮嫩蔬菜、含苞待放的各色花卉交織繪就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爨鄉農業發展新畫卷,譜寫成一首首催人奮進的春天交響曲,爨鄉沃野正孕育著無限生機與活力。
  • 如何理解產業興旺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其中,產業興旺,列在首位,是最為基礎、最為關鍵的任務。 這可以從幾個方面理解。 首先,產業興旺,是黨的基本路線的直接要求。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整個國家五大建設在農業農村發展中的具體體現。
  • 產業興旺的四個「關鍵詞」 鄉村振興系列談之一
    鄉村振興總要求,第一條就是「產業興旺」。  然而,農村產業的「籠子」裡養什麼「鳥」?這在產業升級方興未艾的今天,值得深思。更進一步,如何讓這樣的產業有競爭力,惠及農民,同時進入市場化的自我良性循環?這裡面可說道的地方還真不少。  近日,記者深入諸暨的幾個鄉村和農業科技企業走訪觀察,從微觀主體的生動求索感受產業興旺的鄉村之「路」。
  • 開封市召開「十鏈百園千基地」產業扶貧觀摩會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張長劍8月14日,開封市「十鏈百園千基地」產業扶貧觀摩會在通許縣召開。市委副書記秦保強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確保「十鏈百園千基地」建設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 慶祝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七屆江門農博會奏響「農業強、農村美...
    慶祝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七屆江門農博會奏響「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鄉村振興「交響曲」鄉村振興闊步行 全面小康迎豐收
  • 南昌市鄉村產業取得積極成效 助力都市現代農業十大行動高質量推進
    鄉村產業內涵豐富、類型多樣,涵蓋一二三產業、貫通產加銷服、融合農文旅教,具有產業鏈延長、價值鏈提升、供應鏈健全以及農業功能充分發掘、鄉村價值深度開發、鄉村就業結構優化、農民增收渠道拓寬等一系列特徵,主要包括現代種養業、鄉土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休閒旅遊業、鄉村服務業等,是提升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產業。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
  • 45名世界樂手一人一段,為抗疫英雄奏響「英雄交響曲」
    貴陽頭條訊2月11日,貴陽交響樂團身處世界各地的45名樂隊成員們,在樂團音樂總監——指揮家張國勇和行政團隊的策劃下,在家中完成了貝多芬《第三交響曲「英雄」》個人演奏的部分,通過後期將所有人的視頻合成,演奏家們隔空奏響交響曲,用音樂為所有抗疫英雄加油,用音樂為武漢及全國人民鼓勁
  • 慕尼黑愛樂樂團在中國奏響布魯克納的交響曲
    音樂會的下半場,就是備受樂迷追捧的布魯克納《D小調第三交響曲》。在世界範圍可以選擇指揮布魯克納交響曲的現役大師不在少數,然而要找出一個樂團與布魯克納的緊密程度,無疑第一個要被點名的就是這支來自巴伐利亞州的音樂團體。布魯克納的學生費德納德·羅威曾經兩度領導樂團擔任首席指揮,奠定了樂團演出布魯克納的本宗性。
  • 江寧臺創園集中簽約農業新項目
    活動現場,沁宇園藝花卉生產基地、蘭谷花卉二期蘭花基地、麥稼酒業循環農業試驗基地項目、南京江寧臺創園蘭花研究院、智慧農業應用示範基地等5個項目集中簽約,涉及農業科技、農業加工、農業新品種研發等領域,項目產業關聯度高、帶動性強、市場前景好。
  • 指揮家楊洋執棒青交 周五奏響德沃夏克第七交響曲
    青島新聞網12月19日訊(記者 張力偉) 20日晚7點半,「中西合璧系列」III交響音樂會將在市人民會堂奏響,此次青島交響樂團特邀指揮家楊洋演奏德沃夏克《d小調第七交響曲》。對於此次與青交的合作楊洋直言,「青交的水平進步很大,時間短、作品難,大家很努力。」
  • 鄉村振興在商丘丨產業興旺指的到底是什麼?
    文丨穀雨(方塘傳媒《重新發現商丘》主編)鄉村振興戰略明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也就是說這20個字概括了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其中產業興旺為根本,只有產業興旺,農民才能實現生活富裕,這是處於第一位的,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則是對鄉村內部或外部人員營造鄉村具有吸引力的幾個基礎方面
  • 百鳥爭鳴,花開成海,此時的寧南美成了仙境!
    我在寧南等您來百鳥爭鳴啼不住鳥兒叫醒了花開鳥兒,在黎明前的天空中飛翔,在新芽萌動的枝頭鳴叫,喚醒了寧南這座「寧靜致遠康養福地·南國天府陽光香城」借春錦鳥攀高枝,昂首爭鳴擺靚姿。陽春百鳥戀花枝,展翅高飛露玉姿。錦鳥陶醉弄春枝,花開時節又逢君。脈脈傳情相顧盼,緣若相逢莫錯過。
  • 大埔縣光德鎮人大代表團:產業興旺助推鄉村振興
    光德搶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歷史機遇,突出『紅色、綠色、青色、古色』四色融合,大力發展傳統陶瓷、特色農業、文化旅遊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四大產業』。  【光德鎮鎮長 鄧瑜瑾:只有產業興旺了,農民才能有好的就業、高的收入,鄉村振興才有強大的物質基礎。
  • 首屆北京農園節盛大開幕 京津冀休閒農業攜手步入「微」時代
    本次農園節以「尋夢秀麗鄉村,共享醉美田園」為主題,並首度藉助微站、微信等移動網際網路平臺實現各園區、主題即時互動,將京津冀農業休閒產業整合進入「微」時代。農園節的主要內容可概括為「六個一」:一場盛大的開幕式,由市民與農園共同參與的農業嘉年華盛會,同時開啟親子、秋收、敬老、農產品大集4個月的主題活動;一對農園節吉祥物——小瓜和小果;一個「網際網路+休閒農業」的手機互動平臺,城鄉聯動,無縫連結市民與農民;一份「北京農園節」節慶地圖,涵蓋京郊所有農業節慶活動;一席百味農家宴,集合京郊東南西北特色美食;一場高水平的行業論壇,既為2015第一屆農園節畫上圓滿句號
  • 生態遠安奏響「綠色交響曲」
    近年來,遠安立足良好的生態優勢,積極踐行「兩山」理論和新發展理念,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文章,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走出了一條「優質產業+優良生態」的綠色發展之路。省委、省政府給予遠安「綠色湖北美麗荊楚典範、全省全面發展綜合發展典型」的高度評價。
  • 河北華中小鎮健康農業再添新名片
    同時,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三農」決策部署,打造農業產業發展的「橋頭堡」和「風向標」,經縣級審核、市級評審與公示,淶源華中綠谷現代農業園區被認定為2020年度市級現代農業園區。 華中集團董事長、華中小鎮總設計師趙建棠先生在採薇園視察指導   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指導下,華中集團董事長、華中小鎮總設計師趙建棠先生多次赴一線視察指導,高標準規劃健康農業產業發展
  • 砥志研思 奏響教研四部曲——記疫情背景下嘉善縣第三幼兒園園本...
    砥志研思 奏響教研四部曲——記疫情背景下嘉善縣第三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 發布日期:2020-08-07 14:24 信息來源:市教育局瀏覽次數: 自新型冠狀病毒防疫阻擊戰打響以來,嘉善縣第三幼兒園舉全園之力,將教育教學工作與疫情防控工作緊密聯繫、深度融合,以線上線下研討的方式,開啟了「非常」時期的「非常教研」。
  • 漳州薌城區:以產業興旺撬動鄉村振興
    [新聞頁-臺海網]▲芝山鎮西湖生態園效果圖◆珠裡村的香蕉海生態公園內香蕉大豐收石亭鎮的新型物流產業園◆浦南鎮﹃黃金果蔗﹄產業種植以產業興旺撬動鄉村振興薌城區抓黨建,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讓農產品「身價倍增」臺海網
  • ...奏響脫貧時代歌 ——紅山區凝心聚力做好產業扶貧脫貧「大文章」
    叩開幸福小康門 奏響脫貧時代歌 ——紅山區凝心聚力做好產業扶貧脫貧「大文章」 2020-12-11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心向黨,鑄魂育人」-巨野縣新華小學奏響紅色交響曲
    近日來,巨野縣新華小學秉承這一原則,在趙加祥校長領導下,上下一心,奏響紅色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