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了解到,原第三軍醫大學正式更名為陸軍軍醫大學。8月22日21:30,大學校門口開始懸掛新校名,23:10安裝完畢。
8月23日上午,「陸軍軍醫大學」六個嶄新的大字出現在了學校的東大門,標誌著陸軍軍醫大學正式掛牌成立。據了解,「陸軍軍醫大學」六字校名由90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天民書寫。此前,他曾擔任過第三軍醫大學校長,兼任校黨委書記。
公開資料顯示,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位於西南地區的重慶,是一所軍醫大學,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全國重點大學,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三軍大於1954年由原第六、第七軍醫大學合併而成,第六軍醫大學前身系第四野戰軍醫科學校和原國立中正醫學院,第七軍醫大學前身為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1975年更名為第三軍醫大學。
學校目前佔地面積6210.15畝,總建築面積194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50.21億元。學校擁有1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中心),32個教育部和軍隊重點實驗室。學校先後培養10萬多名專業技術人才,走出15位院士、90位將軍和148位三級以上專家教授。
那麼,為什麼原三軍大會選址在西南地區的重慶呢?據《第三軍醫大學志》記載,1950年,作為第三軍醫大學前身之一的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全校1259人從南京出發,於當年4月29日抵達重慶,進駐沙坪垻區覃家崗原中正中學校址,更名為西南軍區衛生部醫科大學,並借用西南醫院作為教學醫院。
2017年6月,第三軍醫大學轉隸陸軍。6月29日,國防部公布調整改革後軍隊院校名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更名為陸軍軍醫大學。
據了解,原三軍醫大作為軍隊編制,政治地位超然,科研實力強大。醫學院校的性質,使其擁有西南、新橋、大坪三所高水平三甲醫院,擁有重慶最好的醫療資源。而在此番第三軍醫大學更名為陸軍軍醫大學之前,一直傳言重慶大學和三軍醫大合併,組建重慶大學醫學院。
據悉,該校更名為陸軍軍醫大學後,對外仍可稱第三軍醫大學。目前,該校三所附屬醫院西南醫院、新橋醫院、大坪醫院的名稱暫時未做調整。
來源:「醫學界」微信號、慢新聞 作者:韋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