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食悟團隊
在蒙牛大手筆布局河南後不到兩年,伊利也跟了過來,並且口氣跟蒙牛一樣大:打造百億產業鏈集群。
4月9日,伊利與駐馬店市政府以及駐馬店市的兩個縣遂平和西平,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出席籤約儀式。根據協議,伊利規劃在駐馬店投建規模化示範性牧場和智能化乳製品加基地,預計實現年產值近50億元,產業鏈經濟帶動值近100億元,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7萬人。
100億的產業集群項目,聽起來似曾相識:殊不知,就在兩年前的2018年5月17日,蒙牛與焦作市也籤署了一項「「百億產業集群戰略框架協議」,當時,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一行還受到時任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潤兒的親切接見。
我們再來看看蒙牛伊利各自是怎麼解釋布局河南的意義的:蒙牛當時對外宣稱:「在未來,蒙牛將以焦作為支點,全力推進河南以及中原乳業的戰略布局」;伊利方面此次則強調:河南省是伊利集團重點布局的區域,在河南省的投資、發展對伊利集團的戰略實現發揮著重要作用。
像伊利蒙牛這種動輒百億級的大項目,一般都是從牧場到工廠再到市場的布局,對於已經接近千億體量的中國乳業雙雄來說,空白區域市場深耕,搶佔優勢區域市場資源,對於各自的長遠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河南省2019年總人口1.0952億,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不管是奶粉領域還是液奶領域,河南向來都是全國最大、最重要的區域市場。
然而,根據乳業新媒體領導者《食悟》的專業研究,我們發現這樣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諾達的河南市場,竟然沒有一家可以撐得起門面的乳業龍頭!這種奇怪的產業格局也給省外乳企侵入搶食的機會。
根據《食悟》調研到的信息:目前河南省主要有花花牛乳業、科迪乳業、三色鴿乳業和三劍客乳業,以及生生乳業,均屬中小乳企。根據公開信息,規模最大的花花牛乳業2018年營收只有13億,「上市」口號喊了整整十年,仍沒有登陸資本市場。
河南省的這種散而小乳業格局,讓全國乳業巨頭伊利蒙牛嗅到了機會,這也是伊利蒙牛為什麼大手筆投資河南的主要考慮。不僅伊利蒙牛,就連君樂寶都在重點打造河南市場。
2020年對於伊利和蒙牛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年,直接決定著兩家企業的長遠發展。短期來看,全球疫情嚴重製約了中國乳業國際化開拓,當海外市場拓展遇到挫折,中國乳業都必須大力開發內需,深耕空白和優勢區域。唯恐落後對手半拍。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以來科迪乳業因資金鍊緊張,遭到奶農和經銷商集體討債維權,張清海因經營管理不善,幾乎要毀掉了「科迪乳業」這個來之不易的品牌。目前科迪最值錢的就是上市公司的殼,以及科迪品牌資產。
此時此刻,如果花花牛通過收購科迪、借殼上市,既完成了花花牛多年以來的夢想,又能夠通過抱團取暖來應對外來入侵。可謂是兩全其美,但此前曾是敵我關係的花花牛和科迪,能否坐下來和平談判還是未知,似乎只有河南省政府有這個號召力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