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蒙牛「爭搶」河南,花花牛和科迪不抱團就玩完|科迪|中國乳業|...

2020-12-22 騰訊網

文 | 食悟團隊

在蒙牛大手筆布局河南後不到兩年,伊利也跟了過來,並且口氣跟蒙牛一樣大:打造百億產業鏈集群。

4月9日,伊利與駐馬店市政府以及駐馬店市的兩個縣遂平和西平,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出席籤約儀式。根據協議,伊利規劃在駐馬店投建規模化示範性牧場和智能化乳製品加基地,預計實現年產值近50億元,產業鏈經濟帶動值近100億元,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7萬人。

100億的產業集群項目,聽起來似曾相識:殊不知,就在兩年前的2018年5月17日,蒙牛與焦作市也籤署了一項「「百億產業集群戰略框架協議」,當時,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一行還受到時任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潤兒的親切接見。

我們再來看看蒙牛伊利各自是怎麼解釋布局河南的意義的:蒙牛當時對外宣稱:「在未來,蒙牛將以焦作為支點,全力推進河南以及中原乳業的戰略布局」;伊利方面此次則強調:河南省是伊利集團重點布局的區域,在河南省的投資、發展對伊利集團的戰略實現發揮著重要作用。

像伊利蒙牛這種動輒百億級的大項目,一般都是從牧場到工廠再到市場的布局,對於已經接近千億體量的中國乳業雙雄來說,空白區域市場深耕,搶佔優勢區域市場資源,對於各自的長遠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河南省2019年總人口1.0952億,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不管是奶粉領域還是液奶領域,河南向來都是全國最大、最重要的區域市場。

然而,根據乳業新媒體領導者《食悟》的專業研究,我們發現這樣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諾達的河南市場,竟然沒有一家可以撐得起門面的乳業龍頭!這種奇怪的產業格局也給省外乳企侵入搶食的機會。

根據《食悟》調研到的信息:目前河南省主要有花花牛乳業、科迪乳業、三色鴿乳業和三劍客乳業,以及生生乳業,均屬中小乳企。根據公開信息,規模最大的花花牛乳業2018年營收只有13億,「上市」口號喊了整整十年,仍沒有登陸資本市場。

河南省的這種散而小乳業格局,讓全國乳業巨頭伊利蒙牛嗅到了機會,這也是伊利蒙牛為什麼大手筆投資河南的主要考慮。不僅伊利蒙牛,就連君樂寶都在重點打造河南市場。

2020年對於伊利和蒙牛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年,直接決定著兩家企業的長遠發展。短期來看,全球疫情嚴重製約了中國乳業國際化開拓,當海外市場拓展遇到挫折,中國乳業都必須大力開發內需,深耕空白和優勢區域。唯恐落後對手半拍。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以來科迪乳業因資金鍊緊張,遭到奶農和經銷商集體討債維權,張清海因經營管理不善,幾乎要毀掉了「科迪乳業」這個來之不易的品牌。目前科迪最值錢的就是上市公司的殼,以及科迪品牌資產。

此時此刻,如果花花牛通過收購科迪、借殼上市,既完成了花花牛多年以來的夢想,又能夠通過抱團取暖來應對外來入侵。可謂是兩全其美,但此前曾是敵我關係的花花牛和科迪,能否坐下來和平談判還是未知,似乎只有河南省政府有這個號召力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科迪乳業收購巨爾乳業 20萬噸項目年底投產
    證券時報—蓮花財經(ID:lianhuacaijing)記者從公司獲悉,科迪乳業40萬噸液態奶一期20萬噸工程預計將於2015年年底建成投產,這對目前年產量僅10萬噸的科迪乳業來說,無疑將是一場質變。另外,科迪乳業的重大資產重組已經完成,成功收購了洛陽巨爾乳業。此舉將對科迪乳業的產能擴大、銷量提升起到關鍵作用。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12期:科迪乳業終止重組,痛失兩獨董
    科迪乳業終止重組 且兩獨立董事辭職近日,科迪乳業發布公告披露,在重啟併購控股股東旗下河南科迪速凍食品有限公司資產半年後,因遭到立案調查而再度終止重組事項。振興中國乳業,伊利、蒙牛、飛鶴等乳企作出鄭重承諾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在北京舉辦了「提升乳品質量 企業公開承諾」活動,其中伊利、蒙牛、光明、飛鶴、君樂寶、三元、完達山、聖元、銀橋、新希望、雀巢等12家乳企在現場分別作出鄭重承諾,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按照市場監管總局的要求不合格產品一律不得出廠,
  • [發行]科迪乳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摘要
    五、關於穩定股價的預案 為保護科迪乳業上市後投資者的權益,根據中國證監會相關監管要求及規定,科迪乳業及其控股股東科迪集團、科迪乳業全體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現制訂如下股價穩定預案: (一)公司股價穩定措施的啟動條件 自科迪乳業上市之日起三年內,若科迪乳業連續20個交易日的股票收盤價低於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淨資產,在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且不會導致公司不符合上市條件的前提下
  • 蒙牛, 雅士利,西部牧業, 科迪乳業,寶寶樹發布2020上半年財報
    乳業 蒙牛發布2020上半年財報 蒙牛乳業在港交所公告,上半年營收375.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8%。 科迪乳業上半年淨利減少170% 8月26日晚,科迪乳業(股票簡稱「ST科迪」)發布2020年半年報顯示,其營收為1.86億元,同比減少70.67%;淨利潤為-5576.02萬元,同比減少170.09%;扣非後淨利、經營活動現金流降幅均超過100%。
  • 科迪的「網紅奶」 奶農的辛酸淚
    報導稱,科迪集團旗下的兩家主要企業,科迪乳業和科迪速凍,一個已經大規模停產,並且拖欠生產員工4個月工資,已無力向經銷商供貨;另一個也停產一周,且資金有可能被集團挪用以拯救科迪便利店業務,更有前員工報料稱公司拖欠員工工資、差旅費和經銷商貨款,「市場崩盤,已經是死局了」。
  • 科迪乳業控股股東科迪集團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科迪乳業12月24日晚發布公告稱,公司於12月22日收到控股股東科迪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迪集團」)轉發的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債權人魏均平以科迪集團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仍具備重整價值為由提交了破產重整申請書。
  • 地方政府託底,科迪乳業終許諾清償奶農貨款
    奶農被欠款事件開始,科迪乳業(002770.SZ)便遭遇了一場風暴,接連收到監管部門2封關注函。第一財經記者獲悉,經過兩天談判,科迪乳業和被欠款奶農之間終於暫時達成一致,許諾清償此前拖欠奶款,但被欠款奶農依然要視還款情況決定是否給科迪乳業恢復供奶,而科迪乳業用於償還奶款的資金主要還是期待20億的政府紓困資金來解決。
  • 2019年目標業績增長三成以上 科迪乳業在新格局下創新銷售舉措
    據他介紹,科迪乳業在河南、山東等成熟市場基礎,靠的是穩定的系列化產品,透明枕只是一個錦上添花的產品。在南方市場雖以透明枕拓展,同時也要看到禮品箱系列和青汁豆乳等新品也迅速擴張,在當地市場份額也在穩步上升。河南大本營弱化?
  • 科迪拖欠的不只奶農的奶款 還有經銷商拿不到的貨
    原標題:科迪拖欠的不只是奶農的奶款還有經銷商遲遲拿不到的貨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8月20日訊(記者程天浩)一直以「圓又圓」的湯圓立足的科迪,好不容易靠透明包裝的「小白奶」又火了一把,誰成想,還沒站穩腳跟就又栽了跟頭。
  • 伊利2019年營收...
    蒙牛連續十年蟬聯中國酸奶行業品牌力第一2020年(第十屆)中國品牌力指數 (China Brand Power Index,C-BPI)品牌排名和分析報告發布,蒙牛集團連續十年蟬聯「C-BPI中國酸奶行業品牌力」第一名。
  • 科迪集團被申請破產重整,湯圓廣告曾火遍大江南北,實控人成老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雷達財經(ID:leidacj),作者丨吳豔蕊,編輯丨深海「科迪湯圓,團團圓圓」90年代,科迪湯圓的品牌推廣語曾火遍全國。而科迪湯圓的締造者,科迪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迪集團」)已走入困境。
  • 科迪乳業承認拖欠奶款否認大部分質疑,公告回復仍存疑問
    按合同約定奶款帳齡為2個月,2個月內正常奶款為7200萬元;其餘4100萬元為到期未付,主要是因為部分奶農未按約定計劃送奶,旺季少送,淡季多送,給公司造成一定影響和損失,公司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維持生產經營的持續性和穩定性,推遲支付該部分應付奶款。與此同時,科迪乳業稱公司不存在未披露的應付帳款。
  • 關鍵問題三緘其口,科迪乳業兩頭欠錢,中原證券再添新愁
    帳面巨款欠錢不還自今年7月24日起,有關科迪乳業員工、奶農上門討債的視頻在網上不斷流出。新京報報導稱,科迪乳業自2017年12月起陸續拖欠奶款,涉及奶農上千戶,合計金額約1.4億元。而科迪乳業在回復深交所相關問詢時,自曝公司應付奶款為1.13億元。
  • ST科迪雪上加霜:酸奶產品不合格 再成被執行人
    近期,被控股股東佔用公司資金事件拖入虧損的ST科迪雪上加霜:1批次風味發酵乳被檢出乳酸菌數不達標,且再次成為被執行人,總執行標的近2.4億元。科迪乳業自2019年自曝控股股東科迪集團佔用公司資金18.65 億元後,經營狀況一蹶不振,2020年第三季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7.65%,淨利潤同比下降96.85%。
  • 科迪乳業五連板收關注函,月前剛披露淨利降138.43%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7日電 3月31日至4月7日,科迪乳業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並分別於4月1日和4月7日達到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標準。7日晚間,深交所向科迪乳業下發關注函。關注函表示,請公司就上述事項作出書面說明,並於2020年4月10日前將有關說明材料報送我部並對外披露,同時抄報河南證監局上市公司監管處。同時提醒,上市公司應當按照國家法律、法規、本所《股票上市規則》和《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等規定,誠實守信,規範運作,認真和及時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29期:科迪乳業業績大變臉!曝拖欠貨款...
    曝拖欠貨款、員工「被待業」2月28日,科迪乳業發布2019年業績快報,其營收為8.13億元,同比下降36.77%;淨利為-4962.45萬元,同比減少138.43%。據奶農、經銷商、員工反映,科迪乳業尚有50%左右的拖欠奶款未如約支付給奶農,經銷商貨款也一直被拖欠,部分員工處於「被待業」狀態。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2期: 2019全球乳業20強出爐,伊利、蒙牛...
    該榜單連續第三年沒有新成員上榜,雀巢(243億美元)仍然高居榜首,位居第二的Lactalis(208億美元),銷售額較2017年的199億美元增長了4.5%,和雀巢較2018年相差的43億美元縮小到今年的35億美元,差距進一步縮小。在中國企業中,伊利第八(112億美元)仍是全球前20大乳品企業中最大的亞洲企業,蒙牛(103億美元)則保持了第十名的位置。
  • 17家乳企中報透視:行業暗流湧動,伊利蒙牛千億目標誰先達陣?
    中國乳製品行業的競爭格局未有太大變化,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兩大頭部公司的競爭態勢依然膠著,不過伊利股份頭部地位更趨穩固,且更有機會率先達成千億營收目標。暗流湧動之下,中國乳製品行業的競爭格局仍未有太大變化,伊利股份(600887.SH)、蒙牛乳業兩大頭部公司的競爭態勢依然膠著,眾二三線乳企勉力前進的同時,也力爭在細分市場佔得一席之地。
  • 2018年中國乳業上市公司業績分析:「三國演義」變成「雙龍戲珠」
    從淨利潤來看,伊利、蒙牛超級領先。從17家乳業企業淨利潤增長率來看,麥趣爾同比增長969.05%,其次是騎士乳業。  整體來看,上市乳企業績繼續分化,市場呈現強者恆強的局面,競爭格局清晰:  (1)伊利、蒙牛領先優勢擴大。從伊利和蒙牛2018年業績來看,增長率遠超大多數區域乳業及中小企業,表明市場正加速向兩巨頭集中。
  • 伊利,a2,蒙牛,光明,健合,貝因美,貝拉米,雅士利,雀巢……本周看點
    (公司公告) 妙可藍多擬向廣訊投資非公開發行股票 日前,妙可藍多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8月23日與吉林省東秀實業有限公司和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籤署《關於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之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協議之終止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