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本世界名著-《雙城記》

2020-12-19 譯心一譯

【名著概要】:

《雙城記》是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所著,是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所寫成的長篇歷史小說,首次出版於1859年。故事圍繞曼馬內特醫生一家和以德法日夫婦為首的聖安東尼區展開故事,描寫了貴族如何敗壞、如何殘害百姓,人民心中積壓對貴族的刻骨仇恨,導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國大革命,本書的主要思想是為了愛而自我犧牲,整個故事情節感人肺腑,書名中的「雙城」指的是巴黎與倫敦。

【中譯大師】:

本小說作為世界經典名著,在1955年的時候羅稷南先生就對該小說進行翻譯並經新文藝出版社出版,此後到90年代有更多的中譯大師對該小說進行了翻譯,其中就包含人文的石永禮、趙文娟,浙藝的宋兆霖,燕山的郭賽君,花城的陳文伯,譯林的孫法理等,而就目前的二十多個譯文版本來看,浙藝宋兆霖先生的譯本受到了大家的一度好評。大家可以根據各自的眼光,對《雙城記》開場白中的英中文進行對比並選擇適合自己喜愛的版本:

《雙城記》開場白文對比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 A Tale of Two Cities Charles Dickens

中國對外翻譯(宋兆霖 譯文)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個睿智的年月,那是個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時期,那是疑慮重重的時期;那是陽光普照的季節,那是黑暗籠罩的季節;那是充滿希望的春天,那是讓人絕望的冬天;我們面前無所不有,我們面前一無所有;我們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們大家都在直下地獄——簡而言之,那個時代和當今這個時代是如此相似,因而一些吵嚷不休的權威們也堅持認為,不管它是好是壞,都只能用「 最……」來評價它。

譯林(孫法理 譯文)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們擁有一切,我們一無所有;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一一簡而言之,那時跟現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囂的權威堅持要用形容詞的最高級來形容它。說它好,是最高級的;說它不好,也是最高級的。

人民文學(石永禮、趙文娟 譯文)

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壞的年月,那是智慧的時代,那是愚蠢的時代,那是信仰的新紀元,那是懷疑的新紀元,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絕望的冬天,我們將擁有一切,我們將一無所有,我們直接上天堂,我們直接下地獄——簡言之,那個時代跟現代十分相似,甚至當年有些大發議論的權威人士都堅持認為,無論說那一時代好也罷,壞也罷,只有用最高比較級,才能接受。

上海譯文(張玲、張揚 譯文)

那是最昌明的時世,那是最衰微的時世;那是睿智開化的歲月,那是混沌蒙昧的歲月;那是信仰篤誠的年代,那是疑雲重重的年代;那是陽光燦爛的季節,那是長夜晦暗的季節;那是欣欣向榮的春天,那是死氣沉沉的冬天;我們眼前無所不有,我們眼前一無所有;我們都徑直奔向天堂,我們都徑直奔向另一條路——簡而言之,那個時代同現今這個時代竟然如此惟妙惟肖,就連它那叫嚷得最兇的權威人士當中,有些也堅持認為,不管它是好是壞,都只能用「最」字來表示它的程度。

南方出版社(曾克明 譯文)

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壞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月,那是愚蠢的年月;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絕望的冬天;我們擁有一切,我們一無所有;我們都直奔天堂,我們都直下地獄——總而言之,那個時代和當今時代如此相似,以至當年有些顯赫一時的權威人士堅持認為,無論對它說好說壞,一概只能使用最高級的比較詞語。

長江文藝出版社(葉紅 譯文)

這是最幸運的年代,也是最倒黴的年代;這個時期信仰與懷疑共存,這個時期光明與黑暗共存;這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琳琅滿目,但又一無所有;我們正直達天堂,我們正直通地獄——總之,那同現在是何等相似,某些名噪一時的權威褒貶不一,固執己見,各自在相反的立場上,用最時髦的語言誇大其詞,形成鮮明對照。

哈爾濱出版社(於曉梅 譯文)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睿智開花的歲月,那是混沌蒙昧的歲月,那是信心十足的年代,那是疑雲重生的年代,那是陽光普照的季節,那是黑夜籠罩的季節,那是欣欣向榮的春天,那是死氣沉沉的冬天,那是眼前無所不有,我們都在直升天堂,我們都在直奔地獄,簡而言之,那個時代同現今這個時代竟然如此相似,就連那些在這方面叫嚷不休的權威人士,有些也堅持認為,不管他是還是壞,都只能用「最」來形容它。

上海譯文(羅稷南 譯文)

這是最好的時候,這是最壞的時候;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前面有著各樣事物,人們前面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總之,那時和現代是這樣相像,以致那時聲名最響的某些作家對於它的批評,說好說壞,都固執地只用最高級的對比之詞。

《雙城記》各中譯版本如下:

1955年,《雙城記》,羅稷南譯,新文藝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

1981年,《雙城記》,畢均軻譯,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雙城記》,張玲、張揚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3年,《雙城記》,石永禮、趙文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4年,《雙城記》,宋兆霖譯,浙江文藝出版社。

1995年,《雙城記》,郭賽君譯,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6年,《雙城記》,陳文伯譯,花城出版社。

1996年,《雙城記》,孫法理譯,譯林出版社。

1997年,《雙城記》,楊學義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7年,《雙城記》,馬佔穩譯,語文出版社。

2000年,《雙城記》,於世華譯,外文出版社。

2001年,《雙城記》,葉紅譯,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1年,《雙城記》,文怡紅譯,小知堂文化。

2002年,《雙城記》,林曉琴 張筠艇譯,海峽文藝出版社。

2003年,《雙城記》,周輝譯,中國致公出版社。

2003年,《雙城記》,曾克明譯,南方出版社。

2004年,《雙城記》,馬瑞潔譯,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年,《雙城記》,許天虹譯,桂冠出版社。

2005年,《雙城記》,趙運芳譯,中國致公出版社。

2006年,《雙城記》,何湘紅譯,廣州出版社。

2007年,《雙城記》,於曉梅譯,哈爾濱出版社。

2007年,《雙城記》,宋兆霖譯,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8年,《雙城記》,王泉根譯,同心出版社。

2012年,《雙城記》,張玲、張揚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5年,《雙城記》,宋兆霖譯,作家出版社。

每一位小說作者都有自己的用語風格,同樣的,每位大師也有自己的語言風格,如果兩者風格剛好類似,可能譯文讓人感覺就特別的順暢;但,也同樣存在不同情況,比如對這個作者的小說翻譯的好,換了另一個作者的小說翻譯的就不太好,這都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小編在此希望大家開放自己的思維,站在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個貌似定論的問題,或許你會發現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

【美句隨手摘】

1、

To the world you may be one person, but to one person you may be the world.

對於世界而言,你是一個人;但是對於某個人,你是他的整個世界。

2、

Don『t try so hard, the best things come when you least expect them to.

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

3、

The worst way to miss someone is to be sitting right beside them knowing you can『t have them.

失去某人,最糟糕的莫過於,他近在身旁,卻猶如遠在天邊。

4、

If you love someone, let it be and set him/her free,if he/she comes back to you,it"s meant to be.

如果你愛一個人,隨遇而安,讓他/她自由的飛,如果最後他/她還是回到你身邊,那就是命中注定的。

.......

最後,《雙城記》裡更多好句子,期待你前來補充哦.......而且最好同樣是中英雙語的:)

相關焦點

  • 這8本世界名著,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閱讀文學名著,有以下幾大優點:開闊眼界、發散思想汲取精神養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思辨能力借鑑裡面的文字瑰寶,學以致用,提升閱讀力思考力我們推薦這的一套《世界文學名著》(全八冊),包括:雨果 《巴黎聖母院》簡奧斯丁 《傲慢與偏見》艾米莉·勃朗特 《呼嘯山莊》小仲馬 《茶花女》司湯達
  • 1句話看懂 1 部文學名著!再也不怕別人考我世界名著了......
    今天,英大為大家送福利啦~世界十大文學名著實體書免費送!僅限100本!▽飛鳥集老人與海小王子雙城記呼嘯山莊贖罪傲慢與偏見瓦爾登湖月亮與六便士了不起的蓋茨比很多人覺得名著又厚又硬,不想看。國外有位漫畫家John Atkinson幫大家用一張圖一句話總結了各大文學作品。快來看下世界文學神總結吧!
  • 那些令人驚豔的世界經典名著結尾,讓人讀完覺得意猶未盡
    好書推薦第142期:世界名著,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值得我們一讀再讀。一本好書,開頭十分重要,因為精彩的開頭可以吸引著讀者繼續讀下去,當然,一本好書,結尾也同樣重要,因為一個好的結尾,是對全書的概括或者提要,結尾好了,能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讓人拍手稱快。本期將為大家推薦4本世界經典名著,並將結尾附上,是不是能夠吸引你去閱讀呢?1.
  • 影響世界的100部名著——《紅樓夢》
    影響世界的100本名著,第2本《紅樓夢》。《紅樓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本書,是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一般認為是清代曹雪芹創作,現在被列為四大名著之首。整個故事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的視角對其中的各色女性進行了描寫。
  • 100本必讀清單來啦!教你6歲起,孩子世界名著該讀啥!
    讀名著不僅能讓他出口成章,充滿想像力,陶冶美感;長大後,關於文字的記憶,都成就他的氣質。 中、高考都會考的世界名著 說到好書,那當然要數世界名著最是精華! 一份世界名著清單 所以,不僅要讀中國名著,還要涉獵世界名著,這樣孩子的眼光才不至於短淺。
  • 看名著學英語 | 5本中英文版名著助孩子文學與英語齊飛
    巨大壓力下的學習環境讓許多學生和家長「選擇性放棄」不能短時間內提高分數的名著小說。其實,閱讀經典名著,不僅能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也能從一些英文版原著中學習更有深度的英語。今天小編就給各位讀者推薦5本中英文版名著(買中文版送英文版)。這5本中英文版名著擁有經典的翻譯、完整的原文、貼心的注釋等特色,讓孩子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更好的學習英語。
  • 名著如何選?世界名著經典權威譯本選擇推薦書單,大師級譯本
    想讀名著,不知道如何選擇譯本?這三大出版社出版的都是不錯的但是具體而言也是有不少差別這裡有一份網絡整理的書單涵蓋了大部分常見的名著譯文王科一《堂吉訶德》人文楊絳短期無法超越《苔絲》人文張谷若譯文鄭大民的也不錯《悲慘世界
  • 誰家還沒有一套名著?
    在我小的時候,感覺每個人的家裡書櫃裡,都擺放著那麼一整套,整整齊齊的名著,小的時候也看看,但是總有些看不懂,直到長大了些,才真正明白,名著為何成為名著。今天推薦一套,也是我身邊的朋友推薦給我兒子的,適合國外的7-9歲的小朋友,國內的適合小學階段的寶寶們。這是Usborne發行的 My Classics Reading Library 共包含30本兒童彩色讀本。
  • 教育部閱讀指導書目發布《譯林世界名著講義》教你如何讀經典
    著名作家葉兆言作為最熟悉餘斌的老友,閱讀完《譯林世界名著講義》初稿後說:「餘斌的外國文學修養,我一向是佩服的,他為學生撰寫的世界名著講義,值得信賴。」在《譯林世界名著講義》這樣一本具有「導讀」性質的通識讀本中,餘斌重點回應了讀者面對外國文學作品最為困惑的問題,即讀什麼,如何讀,為什麼讀?
  • 20本經典文學名著的結尾,魅力非凡,引人深思
    讀經典名著更是如此。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是因為它無論經歷怎樣的風霜打磨,依然散發思想和藝術的魅力。而不少文學名著中的開篇和結尾,往往是整部著作的神韻所在。一個好的開篇可以將讀者深深吸引,一個深刻的結尾可以令看完整部作品的讀者長久地陷入深思,為之驚嘆。
  • 《基督山伯爵》:世界名著版的法國武俠小說,恩必報,債必償
    這樣說可能還是有點含糊,我們將大仲馬和他的好朋友維克多雨果的作品進行一個對比就好理解了,舉個簡單的例子:《基督山伯爵》是一本不管你心情好不好你都可以一口氣看完的書,但是你絕對不可能一口氣看完雨果的《悲慘世界》。
  • 百詞斬推出薄荷閱讀,100天讀完4本名著
    通過該產品,學員以碎片化的學習模式,在100天完成4本英文名著閱讀任務。  薄荷閱讀(原名「百詞斬閱讀」)上線於2016年6月,現第13期百日訓練營已進入報名階段,共包含《黑駿馬》、《海底兩萬裡》等四本名著,學費為149元。
  • 寫書第一步:看看世界名著都是怎麼開頭的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各種年度必讀書單,今生必讀書單接踵而至,你找到最想讀的那本書了嗎?有人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開頭第一句就能吸引人的書,會不會就是一本好書呢?不如,我們一起看看一些世界名著的開頭第一句吧。至於是否真的吸引人,大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
  • 中國100句名言,領悟100本名著深意
    文學是照進單調貧乏的現實生活的一束陽光,名著是經過歷史積澱和考驗的經典之作。文學名著是文學的精華,也是文化的精華。於其中,你可以經歷不曾體驗的生活;於其中,你可以任意馳騁於浩瀚的宇宙;於其中,你可以輕易獲得最智慧的人累積千萬年的人生經驗.
  • 這幾部必看的名著,每一部都堪稱經典,讓人嘆為觀止!
    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每年都要讀五十本以上的書。而諾貝爾獲獎作家莫言曾說:「讀中外名著,猶如擁有一筆財富」。在他看來:名著凝聚了世代的思想精華,能提高人文學素養,培養正確而優雅的為人處世觀。正滿足青少年的精神需求、閱讀需求和應試需求。 由此可見,讀書勝於不讀,閱讀經典勝於閱讀一般文本。
  • 影響世界歷史的100部名著
    《影響世界歷史的100名著排行榜》作者是胡作玄先生。六部中文名著入選:《論語》、孫武《孫子兵法》、魯迅《阿Q正傳》、老聃《道德經》、《毛主席語錄》、曹雪芹《紅樓夢》。其實每一部拿出來,都值得一讀!
  • 這10部世界文學名著,我只推薦你看2部
    網際網路上,到處都在販賣著各種營養參差不齊的文化產品:一生必讀的10本書男人(或女人)必看的書單走向成功的100本書讓你變成熟的10部電影等等,不勝枚舉。我很想去了解,推薦人是站在什麼樣的立場來推薦這些文化產品的。作書評、影評,原本是非常有意義的文化活動。對於一部作品,通過閱讀者的解讀、剖析和闡述,把它更立體地展現出來,進而引導讀者做出選擇。
  • 故得新教育:七本關於家庭教育的世界名著
    下面,便給大家推薦,七本關於家庭教育的世界名著。1.《童年的秘密》[意]蒙臺梭利在本書中,蒙臺梭利博士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作為家長,想了解孩子成長的秘密,走進孩子的心靈,此書不可不讀!作者蒙臺梭利是義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
  • 世界名著100句哪戳中了你?
    閱讀是一個好習慣,也是我們建立世界觀,看世界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而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喧囂浮躁的大背景之中,大部分國人處於知道很多名著書名,但多數未曾讀過,或只了解零星。名著除篇幅長,還涉及到各種時代、國家文化背景,讓人難激發興趣,覺得那時的生活與我們有何關係?然而,名著是歷經時間和歷史的篩選,有些著作更是暢銷幾十年上百年,有的可能流傳上千年。並且,它們不是寫給專家的,而是人人都可以閱讀,老少皆宜,雅俗共賞。名著猶如寶庫,每挖掘一次又會有新的獲益,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去讀同一本著作,收穫也會不同。
  • 網格本《一群半瘋半癲翻譯家翻譯的集大成世界文學名著》
    談到中國翻譯過來的世界文學名著,真是參差不齊.特別是在現在網絡發達的時候信息大爆炸,你一搜什麼樣信息都有,什麼樣的人翻譯都有,除非精確搜索肯定錯綜複雜。等等不勝枚舉,不是這裡抄的差不多在改下個別字句,要摸就是為的賺錢閹割式的翻譯,名曰普及本的各類怪異版本,在這種情況下極容易誤導把本是非常親切進人的文學名著,讓我們讀的不知所以然,讓本來有興趣或者正在有興趣路上的人給攔截了道路,讓他們不是偏離或者把文學名著敬而遠之,這不為是一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