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歷史發端的時候,撒但就已開始欺騙人類了。這個曾在天庭發動叛變的撒但切望地上的居民與他聯合,共同敵對上帝的政權。亞當和夏娃曾因順從上帝的律法而度全然幸福的生活,這個事實乃是一個恆久的憑據,反證了撒但在天上所力陳的主張,就是他所說,上帝的律法是壓迫人的,是與被造之物的利益相衝突的。此外,當撒但看到上帝為這一對無罪的夫婦所預備的美麗家鄉時,他便妒火中燒,定意要使他們墮落,及至他們與上帝隔絕,而落到他的權勢之下,他便可以承受全地為業,並在其上建立自己的國度,與至高者抗衡。
如果撒但在伊甸園顯露了自己的真面目,勢必立時被斥退,因為亞當和夏娃早已受了警告,要提防這個危險的仇敵。所以他在暗中進行工作,掩飾了自己的毒計,以便更有效地達到目的。他所利用為媒介的,乃是當時極為美麗的蛇。他對夏娃說:「上帝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創3:1)如果夏娃當時沒有和這試探者交談,她就不至於有什麼危險,但她竟冒險與他周旋,結果便陷入他的圈套,成了他的掠物。今日有許多人也是這樣被魔鬼所勝。他們對於上帝的律法進行懷疑和辯論,不但不順從他的命令,反倒接受人的理論,而這些理論不過是撒但詭計的偽裝。
「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可以吃,唯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上帝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上帝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惡。」(創3:2-5)他說他們會像上帝一樣,比先前更有智慧,並且可以度更高尚的生活。夏娃在試探之下屈服了,並且由於她的影響,亞當也跟著犯罪了。他們相信了蛇的話,說上帝所講的話不是出於誠心的,他們不信任自己的創造主,以為他是束縛他們的自由,並以為自己可以幹犯他的律法,藉以得到大智慧並且得以高升。
但亞當在犯罪之後,對於「你吃的日子必定死」這句話,發現什麼意思呢?是否信如撒但所言,使他達到更高的生活境地呢?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犯罪就可大得利益,而撒但也必證明為人類的福星了。然而亞當對於上帝那一句話的體驗卻不是這樣的。上帝宣布說,人類犯罪所必須受的刑罰乃是歸回他所從之而出的塵土,「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3:19)撒但所說「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這句話只有在這一方面是對的,在亞當和夏娃違背上帝之後,他們的眼睛果然開了,但所看到的乃是自己的愚蠢,他們果然知道了惡事,並嘗到了犯罪的苦果。
在伊甸園當中長著生命樹,它的果子有使人長生不老之功。亞當若順從上帝,便可一直自由享用這棵樹的果子,並可生存到永遠。但在他犯罪之後,他便與這棵生命樹隔絕,而成為必死的人了。那神聖的判語,「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說明了生命的全然滅絕。
上帝曾應許人在順從的條件之下,可以長生不老,但人類因犯罪而喪失了這個權利。亞當不能把自己所沒有的傳給子孫,所以上帝若沒有犧牲自己的兒子,使人可以恢復永生,墮落犯罪的人類就毫無指望了。在「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的時候,基督「借著福音,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羅5:12;提後1:10)唯有借著基督,我們才能得永生。耶穌說:「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約3:36)只要人肯順從這個條件,他們都可以得到這個無上的幸福。「凡恆心行善,尋求榮耀尊貴,和不能朽壞之福的,」都可以得到永生。(羅2:7)
只有那大騙子撒但曾應許亞當可以在悖逆之中接受永生。蛇在伊甸園中對夏娃說:「你們不一定死,」這一句話乃是第一個主張靈魂不死的講章。這種說法雖是完全以撒但的權威為根據,但各基督教會的講臺上都隨聲附和,並且大多數人也像我們的始祖一樣,立即加以接受。上帝的判決乃是,「犯罪的,他必死亡。」(結18:20)但人卻把它改成犯罪的必不死亡,反要永遠存活。這不可思議的迷惑竟使人那麼輕易相信撒但的話,而不相信上帝的話,真足令人驚異萬分。
如果人在犯罪墮落之後仍得自由享用生命樹的果子,他就可以永遠生存,而罪惡也就永遠存在了。但有基路伯和發火焰的劍「把守生命樹的道路,」(創3:24)亞當家庭中的人就沒有一個可以越過這道關口,去摘取生命樹的果子了。因此,世上就沒有一個永遠不死的罪人。
但在人類犯罪墮落之後,撒但吩咐他的使者特別努力以靈魂不死的道理教訓人,及至他引誘人類相信這個異端之後,他便要進一步使他們相信罪人必永遠活在痛苦之中。這樣,黑暗之君利用他的爪牙工具誣衊上帝為一個性好報復的暴君,說他要把一切他所不喜悅的人投入地獄,使他們永遠受他的忿怒;並說當他們在永遠的火焰中因極度的痛苦而掙扎哀哭時,創造主便要隔岸觀火得意揚揚了。
借著這種方法,這位大魔王就把自己的特性加在那創造並賜福與人類的主身上。撒但的特性就是殘忍暴虐,但上帝卻是愛,凡他所創造的,儘是純全、聖潔、可愛的,及至那第一個大叛徒把罪惡帶進來之後,情形就不是這樣了。撒但自己才是人類的仇敵,他先引誘人犯罪,隨後又盡他所能的去毀滅那人,及至他確知那人已在掌握之中,他便要因自己所行的毀滅而歡欣鼓舞。如果許可的話,他恨不得把全人類一網打盡。若不是上帝的權能阻擋他,亞當的子孫便沒有一個能逃出他的魔掌。
今日的撒但正在設法要勝過人類,正如他勝過我們的始祖一樣。他所用的手段就是搖動世人對於創造主的信任,並引誘他們懷疑上帝政權的智慧和他律法的公正。撒但和他的使者把上帝形容得比他們更壞,藉以掩護他們自己的惡毒和叛逆。那大騙子盡力把自己極度殘忍的性格加在我們天父的身上,藉以顯明他自己是因為不順服這極不公正的統治者而被逐出天庭的,如此,他表明自己是大受冤屈的。他向世人說明他們服在他的寬大政策之下所必能享受的自由,並以此與耶和華嚴酷之命令所加在他們身上的束縛作個對照,這樣他便很成功地引誘許多人不效忠上帝。
有人說,惡人死後要在地獄裡受永遠不滅的硫磺火苦刑;他們犯罪的時間雖然短暫——頂多不過是今世的一生——但將來竟要永永遠遠受苦,像上帝的生命一樣長久;這樣的道理是多麼不符合上帝的愛心與憐憫啊!就是我們的正義感也不能容忍這事吧?然而這種道理現今還是到處流行,並且還列在許多教會的信條之中。有一個著名的神學博士說:「惡人在地獄中受刑的情形,將來要永遠增進聖徒的幸福。當他們看到一些與自己性質相同,並生在同一環境之下的人,被投在那麼悲慘的苦境中,而自己卻受到特別的優待,這就必使他們感覺自己是多麼幸福了。」還有一位卻說過這樣的話:「當那責罰的命令永遠執行在上帝忿怒的對象身上時,他們痛苦的煙要在蒙恩子民面前永遠上騰,這些子民不但與受刑之人無分,反而要說,阿們,哈利路亞!主啊,我們讚美你!」
在《聖經》中哪裡能找出這樣的教訓呢?天上蒙救贖的人難道都要失去惻隱之心,甚至於連普通的人情都沒有了嗎?難道他們要把自己的天良換成斯多亞派的不動情哲學,或野蠻人的殘忍性情嗎?斷乎不是;這絕不是《聖經》的教訓。凡懷有以上見解的人縱然學問淵博,心地誠實,但他們還是被撒但的詭辯所欺騙了。他引他們去誤解《聖經》中一些厲害的措辭,並加以苛刻和惡毒的色彩。其實這全是他自己的特性,絕不能加在我們創造主的身上。「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斷不喜悅惡人死亡,唯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活。……你們轉回,轉回吧,離開惡道,何必死亡呢?」(結33:11)
即或我們承認上帝喜歡看到永不止息的苦刑,而以他所投入地獄火中受苦之人所發的呻吟,哀號和咒詛為樂,這對於上帝能有什麼益處呢?難道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在無窮慈愛之主能成為悅耳的音樂嗎?有人主張,罪人永遠受苦刑的道理,是要顯明上帝如何憎恨罪惡,如何視罪惡為破壞宇宙安寧與秩序的大患。唉,這又是多麼可憎的褻瀆啊!這好像是說上帝恨惡罪,所以才讓它永遠存在!因為根據這些神學家的教訓,這毫無憐憫的恆久的刑罰,要使那些可憐的受苦者越發瘋狂,以至大肆咒罵而褻瀆上帝,如此,使自己的罪情越為嚴重。其實如果真是這樣,要在無窮的歲月中使罪惡增加無已,又焉能增進上帝的榮耀呢?
惡人要受永遠的痛苦,這種異端邪說所釀成的惡果,誠非人的智力所能估計得到的。《聖經》的宗教信仰原是充滿著仁愛,良善,而富有憐憫的,但現在卻被迷信所籠罩,為恐怖所朦蔽了。我們既認識到撒但所加在上帝品德上的虛偽色彩,就不難看出為什麼有許多人以我們慈悲的創造主為可畏、可怖、甚至於可憎的了。現今在各教會的講臺上所宣傳的教訓,造成了許多對於上帝極不合理的看法,這些看法已經傳遍全世界,使成千成萬的人變成懷疑派和無神論者。
這永刑的假道理乃是組成巴比倫叫萬民所喝她邪淫大怒之酒的邪道之一。(啟14:8;17:2)基督的傳道人竟接受這種異端,並在講臺上宣講出來,真是令人難解。其實,這都是他們從羅馬教會承受下來的,正如他們承受了假的安息日一樣。固然,過去有一些偉大而善良的人也曾傳講這種邪道,但這乃是因為他們在那時對於這個題目還沒有清楚的認識,像我們現今所認識的一樣。他們的責任只是要對得起他們當時代所有的真光,而我們則必須為本時代的亮光負責。如果我們轉離《聖經》的見證,並因一些老前輩的教訓而接受謬論,我們就必落在上帝向巴比倫所宣布的刑罰之下,我們就是喝了她那邪淫大怒的酒。
有許多人對於永久病苦的道理起了反感,但他們卻矯枉過正地犯了反面的錯誤。他們看出《聖經》所表明的上帝是一位仁愛憐憫的神,所以他們不相信他會把他所造的人投在永久的地獄中焚燒。同時他們既相信人的靈魂是永遠不死的,所以他們便不得不作出結論說,到了最後,全體人類都必得救。許多人以為《聖經》上所有的嚴厲的話,其目的無非是要恫嚇人去順從而已,而實際上是不會實現的。這樣,罪人就能在自私的宴樂中生活,不顧上帝的要求,而還能希望最後蒙他悅納。這種道理妄測上帝的慈悲,忽視他的公正,徒快私慾之心,使惡人在罪孽中膽大妄為。
為要明白那些相信人人都必得救的人是怎樣曲解《聖經》來支持他們那足以害人的教義,我們只需引錄他們自己的言論。有一次一個沒有信仰的青年遭遇了不幸的意外而死,在舉行喪禮時,有一個相信人人都必得救的牧師選了一節有關大衛的記載:「暗嫩死了以後,大衛王得了安慰。」(撒下13:39)
牧師便演講說:「常有人問我,許多人在罪惡之中離世,或是在酩酊狀態中死了,或是犯法處刑血濺衣衫而死,或是像這一位青年,從未信仰宗教或得過宗教信仰而死,他們的結果到底怎樣呢?我們現在從《聖經》中可以得到圓滿的回答,把這個大難題解決了。暗嫩是一個罪大惡極的人,他沒有悔改,他被人灌醉之後就此被殺。大衛是一個上帝的先知,他必定知道暗嫩的來世究竟是吉是兇。他怎樣發表他的心意呢?『暗嫩死了以後,大衛王得了安慰,心裡切切想念押沙龍。』
「我們從這句話中,可以得到什麼結論呢?這裡豈不是說明,在大衛的宗教信仰中並沒有永遠痛苦的道理嗎?這就是我們所想到的;同時我們也可從此發現一個絕對的論據,證實那更愉快、更開明、更慈善的理論,就是說:全宇宙終必變成純潔而和平的。大衛王見到自己的兒子既已死了,心裡就得了安慰。為什麼呢?原來先知的慧眼能展望到光輝的來生,他見到自己的兒子擺脫了一切的試探,從罪的捆綁中得到釋放,從罪的腐敗中化為純潔,而且經過一番潔淨而成為聖潔開明之後,得以參加那些死後升天的快樂靈魂的團體。他唯一的安慰就是,自己的愛子既離開這個罪惡痛苦的現實世界,就到了那有聖靈偉大的感化力光照他黑暗心靈的地方,在那裡他的思想要吸取上天的智慧,並得永遠之愛的甜蜜喜樂,經過了這種預備,使他品性聖化之後,他便能在天上的基業中享受安息與交通了。
「以上的思想足以表明我們的信念,天庭的救恩是不在乎我們今生能作什麼,現今的心地改變與否,現今的信仰如何,或現今是否相信宗教,那都是沒有關係的。」
這個人自稱是基督的傳道者,竟作這樣的宣講,就是把蛇在伊甸園中所說的謊言又重述了一遍,「你們不一定死。」「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上帝」一樣。他說,最卑賤的罪人,殺人犯、盜賊、姦夫、淫婦,在死後仍可預備進入那永遠的幸福。
這個曲解《聖經》的人從哪裡得出這種結論呢?原來他是從大衛表示順服天意的話中,截出一句來。從這節《聖經》,「暗嫩死了以後,大衛王得了安慰,心裡切切想念押沙龍」上,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憂苦傷痛隨著時間而逐漸消逝了,他的思想也從死者身上轉移到那因自己的罪而恐慌逃命的押沙龍身上了。現在有人竟以這一節《聖經》為憑據,證明亂倫醉酒的暗嫩在死時便能立即轉入極樂世界,在那裡變成聖潔,預備作無罪天使的友伴!這真是何等悅耳的讕言謊語,徒快私慾之心!這是撒但自己的道理,正好達到他的目的。現今世上既有這種教訓流行,則犯罪作惡的事充滿各地,又何足怪?
以上所引假師傅的教訓,不過是許多謬論中的一個例子而已。他們從《聖經》中斷章取義,歪曲強解,有許多地方只要略讀其上下文,便能看出本意是正和他們所解釋的意思相反。他們曲解幾段互不相干的經文,用來證明那沒有《聖經》為憑據的道理。他們引用上面的一節《聖經》作為憑據,證明醉酒的暗嫩是上了天堂,那不過是一種推想而已,與《聖經》明白的,正面的意義,是直接相反的。因為《聖經》明說,醉酒的不能承受上帝的國(見林前6:10)。現今許多的疑惑者,不信的人,和懷疑派,用這種方法把真理變成謊言,並有許多人受了他的詭辯的欺騙,醉生夢死,得過且過。
如果一個人在斷氣之時真能直接升天,我們現在盡可以貪愛死亡過於生存了。真有不少人被這種信仰所迷惑,結束了自己的性命。每遇困難、煩惱、失望的打擊時,人若要割斷自己的命脈,而翱翔於永生的極樂世界,這似乎不是一種難事。
上帝在他的《聖經》中已經給人明確的憑據,說明他必刑罰一切幹犯他律法的人。但有一些人以虛言自欺自慰,以為上帝是太慈悲,不會向罪人執行報應的,他們只要一看髑髏地的十字架,便可明白真相了。上帝無瑕無疵的聖子的死證明「罪的工價乃是死,」每一個幹犯上帝律法的人必然受到公正的報應。無罪的基督為人類成了罪,擔當了幹犯律法的罪債,被上帝掩面不看,直到他的心碎腸斷,生命斷絕,這一切的犧牲原是要使罪人能以得救。除此之外,別無方法使世人脫離罪的刑罰。凡拒絕這附有重大代價的贖罪救恩的人,就必須自己擔當罪的刑罰。
據那相信人人得救論的人說來,不敬虔與不悔改的人死後要升天,像聖潔快樂的天使一樣。我們且看《聖經》有什麼教訓。
「我要將生命泉的水白白賜給那口渴的人喝。」(啟21:6)這個應許只是向那些口渴的人發的。唯有那些覺得自己需要生命之水並願犧牲一切去尋求的人,才可以得到這種供給。「得勝的,必承受這些為業,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兒子,」(啟21:7)在這裡也是附有特別條件的。要承受這些為業,我們必須抵抗並得勝罪惡。
主耶和華借著先知以賽亞說:「你們要論義人說,他必享福樂。」「惡人有禍了!他必遭災難,因為要照自己手所行的受報應。」(賽3:10-11)智慧的人說:「罪人雖然作惡百次,倒享長久的年日;然而我準知道,敬畏上帝的,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終久必得福樂;惡人卻不得福樂。」(傳8:12-13)使徒保羅也證明了罪人是「為自己積蓄忿怒,以致上帝震怒,顯他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他必照各人所行的報應各人;」「將患難,困苦,加給一切作惡的人。」(羅2:5-6,9)
「無論是淫亂的、是汙穢的、是有貪心的,在基督和上帝的國裡,都是無分的。」(弗5:5)「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12:14)「那些洗淨自己衣服的(英譯本為『遵守誡命的』)有福了,可得權柄能到生命樹那裡,也能從門進城。城外有那些犬類,行邪術的、淫亂的、殺人的、拜偶像的、並一切喜好說謊言編造虛謊的。」(啟22:14-15)
上帝曾向人宣布他自己的品性,以及他對付罪惡的方法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出34:6-7)「耶和華……卻要滅絕一切的惡人。」「至於犯法的人,必一同滅絕,惡人終必剪除。」(詩145:20;37:38)上帝將要用他神聖政權的能力和權威敉平叛逆,但這一切施行公正報應的作為,仍要完全符合他那憐憫、忍耐、慈愛的品德。
上帝不強迫任何人的意志,或壓制任何人的判斷力。他不喜歡人奴隸般的順從。他切望自己手所造的萬物因他配得愛戴而愛他。他要人憑著理智感佩他的智慧、公正、與慈愛,而順從他。所以凡正確認識到上帝這些品德的人,必要愛他,因為他們讚賞他的美德而為他所吸引。
我們救主所教導和親身實踐的仁愛慈悲的原則乃是上帝品德和旨意的副本。基督曾說,凡他所教導的,沒有不是從父那裡領受的。神聖政權的原則是與救主的教訓「愛你的仇敵」完全符合的。上帝向惡人執行報應,乃是為了全宇宙的益處,並且對於那些身受刑罰的人也是有益的。在不違背他政權的律法和他那公正品德的原則之下,他是樂意儘量使人得到幸福的。他在他們周圍布置許多足以表示他愛的事物,使他們認識他的律法,並向他們提供他的恩典,但他們竟輕視他的愛,廢棄他的律法,並拒絕他的恩典。他們一面不住地接受他的恩惠,一面卻褻瀆這位厚賜百物的主。他們恨惡上帝,因為他們知道他憎厭他們的罪。上帝長久忍耐著他們的頑梗倔強,但最後的關頭終必來到,他們的命運屆時就要決定了。那時,他是否要把這些叛徒用鎖鏈綁在自己身邊呢?他是否要強迫他們實行他的旨意呢?
凡已選擇撒但為領袖,並被他的勢力所約束的人,乃是沒有預備好到上帝面前來的。驕傲、虛偽、荒淫、殘忍等罪,已經是他們根深蒂固的性格了。他們怎能進天國去與那些他們在世上所輕視所憎惡的人永遠同居呢?真理決不能得到說謊者的喜悅,溫柔必不能滿足驕傲自負的心理,純潔必不為腐敗者所接受,無私之愛決不為自私自利者所羨慕。對於一班沉溺世俗,追逐私利的人,天庭能有什麼福樂可以供他們享受呢?
難道那些一生反抗上帝的人能立即變化升天,眼見那裡常存著崇高、聖潔、完美的景象嗎?那裡人人心中充滿著愛,個個臉上煥發著喜樂的光輝,又有美妙的音樂頌讚上帝和羔羊,坐寶座者的聖顏不斷放射榮光在得救者的身上,難道那些滿心恨惡上帝,恨惡真理和聖潔的人們,能夠混雜在天庭群眾之中,並同聲歌唱讚美嗎?他們見到上帝與羔羊的榮耀,能忍受得住嗎?斷乎不能,許多年的恩典時期已經賜給他們,使他們可以造就合乎天庭的品格,他們卻一直沒有訓練自己去愛慕純潔,一直沒有學習天國的語言,此時是悔之晚矣。他們那種反抗上帝的人生,使他們不配居住天上。那裡的純全,聖潔與和平只能使他們坐立不安,極端苦惱,在他們,上帝的榮耀要成為燒盡的烈火。他們要速速逃離那聖潔的地方。他們要歡迎滅亡,以便逃避那為救贖他們而捨命的主。惡人的命運乃是出於他們自己的選擇。他們的遠離天庭乃是出於他們的自願,在上帝一方面,這也是公正而慈悲的。
像上古滔滔的洪水一樣,那最後大日的烈火要宣布上帝的審判,說明惡人是無可救藥的了。他們沒有一點意思要順服上帝的權威。他們的意志已經習慣於叛逆,及至生命結束之後,再想把他們的思想潮流倒轉方向,已經是太晚了,他們再不能從犯罪變為順從,從仇恨變為仁愛了。
上帝從前暫時饒了兇手該隱的命,乃是要給世人一個實例,說明容忍罪人生存,任意放肆,將有什麼結果。由於該隱的教訓和榜樣所發出的影響,他的子子孫孫都陷入了罪惡中,直到「人在地上罪惡甚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世界在上帝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創6:5,11)
上帝本著慈悲憐憫的心把挪亞時代世上的惡人全然除滅了。他又本著慈悲,毀滅了所多瑪城中腐敗的居民。借著撒但的欺騙之力,犯罪作惡的人時常博得眾人的同情與稱讚,如此就不斷地引誘別人參加叛逆。該隱與挪亞的日子,以及亞伯拉罕與羅得的日子都是如此,我們現今的日子也是如此。上帝最後除滅一切拒絕他恩典的人,也是因為他憐愛這個宇宙。
「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唯有上帝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羅6:13)義人的基業是生命,惡人的命分乃是死亡。摩西向以色列人說:「看哪,我今日將生與福,死與禍,陳明在你面前。」(申30:15)這幾節《聖經》中所說的死,並不是指著上帝向亞當所宣布的死,因為那個死乃是亞當犯罪的刑罰,是一切人類所必要經受的。但這裡所說的死乃是與永生相對的「第二次的死。」
由於亞當犯罪的結果,死亡便臨到全人類了。人人都要進入墳墓,但借著救恩計劃的安排,人人都要從墳墓中被帶出來。「死人無論善惡,都要復活。」(徒24:15)「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林前15:22)但這兩等復活的人要有完全不同的區別。「凡在墳墓裡的,都要聽見他的聲音,就出來,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約5:28-29)凡被「稱為配得」復活生命的人,「有福了,聖潔了,第二次的死在他們身上沒有權柄。」(啟20:6)但那些沒有借著悔改與信心去獲得赦免的人必要受犯罪的處罰,「罪的工價乃是死。」他們受刑罰時間的長短與痛苦的程度各不相同,「都照各人所行的,」但最後的結局都是第二次的死。上帝的公正與慈悲並濟,他既不可能在罪人還保留罪惡的情形之下賜他們永生,他便只好剝奪他們因罪而喪失的生存權利,何況他們已經顯明自己不配享有這種權利。有一位受靈感的著者說:「還有片時,惡人要歸於無有,你就是細察他的住處,也要歸於無有。」(詩37:10)另有一位說,「他們就歸於無有。」(俄16)他們穢德昭彰地沉淪於沒有希望的永久滅亡之中。
罪惡及其所結的禍患就此毀滅,永遠結束了。作詩的人說:「你曾滅絕惡人,你曾塗抹他們的名,直到永永遠遠。仇敵到了盡頭,他們被毀壞,直到永遠。」(詩9:5-6)在啟示錄中,約翰展望到永遠的國度,聽見全宇宙發出洪亮的頌讚歌聲,其中沒有一點不協之音。他聽見天上地下每一個被造之物,都將榮耀歸給上帝。(見啟5:13)在那裡並沒有什麼喪亡的人在無窮盡的痛苦中翻騰輾轉,咒詛上帝,也沒有什麼悲慘的淪亡者在地獄中發出尖銳的叫苦聲,雜在得救者的歌聲中。
靈魂不死這一個根本的錯誤乃是死人有知覺的謬論的基礎——這種道理如同永刑的道理一樣,是與《聖經》、理智、及人情相牴觸的。按著一般人的說法,得救的人在天上,熟知地上的一切情形,尤其知道自己所離別親友的生活,可是如果死人真知道自己所親愛之人的種種困難,並看到他們犯罪,經受憂患、失望、與人生的痛苦,這些死人怎能得到快樂呢?他們既然徘徊於自己地上的親友之間,他們對於天庭的福樂,究竟能享受幾分呢?我們再想一想,不悔改的人在一斷氣之後,如果立即被投進烈火的地獄中,這種信念又是何等的可厭!相信這種說法的人見到自己的親友在生前沒有預備好,而忽然轉入那永遠的禍患與罪惡中,你想他們是要陷入何等的悲苦之中啊!有許多人已經被這種可怕的觀念逼到瘋狂的地步了。
《聖經》對於這問題是怎樣說的呢?大衛說明人死後是沒有知覺的。「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他所打算的,當日就消滅了。」(詩146:4)所羅門也作這同樣的見證說,「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永不再有分了。」「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傳9:5-6,10)
在上帝應允希西家王的祈禱,增加他十五年的歲數之時,王滿心感激,作歌頌讚主的大慈悲。在這篇詩歌中,他說明自己這樣歡喜快樂的原因:「原來陰間不能稱謝你,死亡不能頌揚你,下坑的人不能盼望你的誠實,只有活人,活人必稱謝你,像我今日稱謝你一樣。」(賽38:18-19)據現在流行的神學說,死了的義人都在天上,已經進入福地,用不朽的舌頭頌讚上帝,而希西家卻見不到人死後能有這種光榮的景象。他所說的話是與作詩者的見證完全一致的?「因為在死地無人記念你,在陰間有誰稱謝你?」「死人不能讚美耶和華,下到寂靜中的,也都不能。」(詩6:5;115:17)
在五旬節的時候彼得提到先祖大衛說:「他死了,也葬埋了,並且他的墳墓,直到今日還在我們這裡。」「大衛並沒有升到天上。」(徒2:29,34)大衛仍然留在墓中等待覆活之日,這一個事實足以證明義人死後並不是立即升天的。唯有借著復活,並靠著基督復活的大能,大衛才能在末日坐在上帝的右邊。
使徒保羅說:「因為死人若不復活,基督也就沒有復活了。基督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裡。就是在基督裡睡了的人也滅亡了。」(林前15:16-18)如果這四千餘年來,義人已經在死時立即升天,保羅怎能說,若沒有復活,「在基督裡睡了的人也滅亡了」呢?因為若是那樣,復活已經是不必要的了。
殉道者廷達爾論到死後的景況說:「我公開承認,我不相信他們(指死人)已經是在基督或上帝的聖天使所處的完全榮耀之中。這也不是我信仰中的一條。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只好說肉體復活的道理是虛空的了。」
人死後立即升天享福的盼望,已經使人大大地忽略了《聖經》中復活的道理,這是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亞當克拉克博士曾提到這種潮流說:「對於復活的道理,現今的基督徒似乎遠沒有古人那麼多加注意!何以這樣呢?原來古時的使徒時刻堅持這種道理,並藉此激動上帝的信徒,要殷勤、順從並喜樂。但現今承繼他們的人,竟然對這道理少加注意!昔日使徒們怎樣傳,古時的基督徒便怎樣信;照樣,我們現今怎樣傳,我們的聽眾也就怎樣信。在全部福音中,沒有什麼比這個道理更為重要,而現代人所傳的道理系統中,竟沒有什麼比這個道理更為人所輕忽。」
這種情況已經多年存在,以至這復活的光榮真理幾乎全部被埋沒,並被基督教界所忽視了。有一位著名的宗教作家,曾這樣評註保羅在帖前四章十三至十八節的話,說:「為實際上的安慰起見,義人靈魂不死的道理,足能代替那渺茫無憑的基督再來的道理。在我們死的時候,主就來接我們了。這就是我們所應當等待並注意的。死了的人已經進入榮耀之中了。他們並不等待號筒吹響,才受審判而享福。」
但當耶穌要與門徒離別的時候,他並沒有告訴他們說,他們很快就要到他那裡去。他乃是說:「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約14:2-3)使徒保羅更進一步告訴我們說:「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上帝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接著他又加上一句話,說:「所以你們當用這些話彼此勸慰。」(帖前4:16-18)這些安慰的話與前文所引主張人人得救的那個牧師的話相比,真有天淵之別!這個人安慰受傷的親友,向他們保證說:死了的人無論是多麼罪大惡極,在他斷氣的時候,卻要與天使為伴。但保羅卻向他的弟兄指明,在主將來降臨的時候,墳墓的枷鎖要被打斷,「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要復活而得永生。
在任何人得以進入那福樂家鄉之前,他們的案件必須先經審查,他們的品格與行為也必須先在上帝的臺前受檢閱。眾人都要按案卷上所記的受審判。並照自己所行的受報應。這一場審判並不是在人死的時候舉行的。我們且注意保羅的話,他說:「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借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徒17:31)使徒保羅在這裡很清楚的說明了,上帝已經確定了一個日子要審判天下。而且在保羅的時代,這日子還在將來。
猶大提到這樣一個時期說:「又有不守本位,離開自己住處的天使,主用鎖鏈把他們永遠拘留在黑暗裡,等候大日的審判。」他又引用以諾的話說:「看哪,主帶著他的千萬聖者降臨,要在眾人身上行審判。」(猶6,14-15)約翰也宣布說,他「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啟20:12)
但是如果死了的人已經升天享福,或已入地獄被火焚燒,那麼又何必要一個將來的審判呢?《聖經》的教訓對於這些重要的問題並不是蒙昧不明或互相矛盾的,而且是一般人可以明白的。但請問,是哪一個思想開通的人能在這流行的神學理論中看出一點智慧和公理呢?義人如果已經長久住在主的面前,怎麼還要在末日審判查明案件之後才蒙他的嘉獎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呢?(太25:21)至於那些惡人,難道還要把他們從地獄的苦刑中召出來,以便接受審判全地之主的判決說:「你們這被咒詛的人,離開我,進入……永火裡去」嗎?(太25:41)唉,這是何等的挖苦!對於上帝的智慧與公義又是何等的誣衊!
靈魂不死的神學理論乃是羅馬教從異教迷信中拿來混合在基督信仰裡的謬論之一。路德·馬丁把它列在「那組成羅馬教皇諭旨的糞堆的許多荒唐虛談」之中。論到所羅門在傳道書中所說死人毫無知覺的話,這位宗教改革家評註說:「這又是一個憑據,證明死人是毫無知覺的。他說那裡沒有知識,沒有智慧。所羅門認定死人都是在睡覺,是沒有知覺的。他們躺下,不知時日歲月,及至醒了,只覺得是假寐片時而已。」
《聖經》中無論何處,都找不出話來說在人死時,義者得報賞,惡者受刑罰。先祖與先知都沒有留下這一類的保證。基督與使徒們也沒有這樣的提出。《聖經》很清楚地教訓人說,死人並非立刻升天,他們乃是像睡覺一樣,一直睡到復活(帖前4:14;伯14:10-12)。在「銀鏈折斷,金罐破裂」之日(傳12:6),人的思想就消滅了。凡下到墳墓的,乃是在寂靜之中。日光之下的一切事物,他是毫無所知(伯14:21),對於疲勞的義人,這是可幸的安睡,時日或久或暫,在他們只覺得是瞬息之間,他們睡著了,並要被上帝的號筒所喚醒,以便承受光榮的永生。「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這必朽壞的,既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既變成不死的,那時經上所記,死被得勝吞滅的話就應驗了。」(林前15:52-54)當他們從深沉的睡眠中被喚醒時,他們的思想也必恢復先前斷氣時所停止的地方。他們最後的感覺是臨死的痛苦,最後的思想是自己正落到墳墓的權勢之下。及至他們從墳墓中出來,他們第一個快樂的思想,將要流露於那勝利的喊聲:「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林前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