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退出中國!繼家樂福之後,又一外資巨頭「扛不住了」

2020-12-19 財經知識觀

作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即將超越美國成為第一),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各大外資巨頭眼中的香饃饃,以零售行業為例,從九十年開始,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樂購Tesco等等外資零售巨頭紛紛在國內布局,攻城掠地,搶佔國內的零售市場。由於外資企業的資金充足,投建的商超規模大,品種齊全、再加上外資品牌早期對國人的吸引力,多方面因素之下,國內的大型商超市場一度被外資品牌統領,內資品牌只能是在外資未布局的四五線及以下的城市裡瑟瑟發育。

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內資商超的資金開始充裕起來;另一方面相比於外資企業的高高在上,內資企業更加了解國人的消費習慣以及消費愛好;在打折、促銷等等各類手段加持下,國內成長出了一批如華潤萬家、北京華聯、物美、永輝、新華都、上海百聯、蘇果超市等等大型商超,外資企業受到了巨大的挑戰。

除此之外,由於電商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於網購,特別是阿里巴巴,還利用淘鮮達把部分旗下參股、控股的商超整合進淘寶平臺上,外資更是舉步維艱,從昔日的王者逐步跌落神壇,一點一點的逐步敗退中國市場,國內商超開始發起反攻措施。

2018年,法國零售巨頭家樂福正式宣布將退出中國市場,2019年蘇寧對外宣布出資48億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權。至此,曾經在國內與沃爾瑪可相互匹敵的歐洲巨頭敗退了,家樂福中國被蘇寧納入旗下,成為蘇寧的子公司之一。

緊隨著家樂福,2019年10月11日,德國最大、歐洲第二、世界第三的零售批發超市集團麥德龍股份公司旗下的麥德龍中國宣布,麥德龍集團和物美科技集團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並將成立合資公司。根據協議,物美集團將在合資公司持有80%的股權,麥德龍集團將持有20%股權,麥德龍正式敗退中國。

2020年2月25日,英國連鎖超市巨頭樂購TESCO對外宣布:公司將以2.75億英鎊(約人民幣20億元)的價格,將旗下中國合資公司剩餘的股權出售給合資夥伴華潤集團,至此樂購完全退出中國,華潤全部收購樂購在中國市場的業務。

從2018年至今,短短三年,三家外資零售巨頭紛紛敗退中國,然而敗退還沒有完結,依然有選手宣布退出。繼三大巨頭之後,近日又一外資巨頭扛不住了。據歐洲時報10月20日消息,法國歐尚集團決定以30億歐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高鑫零售的股份出售給阿里巴巴。

說到高鑫零售,或許很多人並不了解,但是說到大潤發,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而大潤發的母公司就是高鑫零售,高鑫零售則是由法國歐尚和臺灣潤泰集團於20多年前聯合創辦的企業。

2017年,臺灣潤泰集團將其持有的高鑫零售的全部股份賣給了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成為高鑫零售的第二大股東,與歐尚持股相近,不過此次阿里耗資30億歐元將法國歐尚持有的股份全部收購後,阿里則成為高鑫零售的絕對大股東了,而法國歐尚在股權出售後,也等於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至此,在國內布局的幾大外資零售巨頭,沃爾瑪是目前碩果僅存的外資大賣場。不過沃爾瑪的日子顯然也不好過。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沃爾瑪中國整整關閉了80家門店,截止目前,沃爾瑪在中國只剩下了400多家門店。更加令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沃爾瑪高管變動頗為頻繁,近期「爆出」的就有沃爾瑪中國CEO、首席採購官、電商業務負責人等離職,不出意外的話,在未來的某天,也許沃爾瑪也會敗退中國市場。

相關焦點

  • 正式退出中國!繼家樂福、麥德龍後,又一外資巨頭扛不住了!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經濟開放,對於外商有很好扶持政策,吸引大批外國公司來中國發展,尤其是零售業,海外巨頭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樂天紛紛到中國開店,基於國內13億人口,很快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不過,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的發展,本土化商超崛起,加上電商等新興行業衝擊下,商超巨頭們紛紛落敗。2018年法國最大的零售巨頭家樂福已新生退出中國之意,2019年蘇寧宣布斥資48億現金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隨後,家樂福正式宣布退出中國,由蘇寧全面接手家樂福中國區域的門店。
  • 繼家樂福之後,又一外資企業「退出」中國,名字聽著很耳熟
    等到90年代我國的民主產業開始發展的時候,一二線城市已經基本被這些外資給佔領,我們國內自己的產業只能在外資沒有布局的其他小城市裡面進行發展。不過隨著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的進行到現在21世紀中國的經濟已經日趨發展,國外產業也開始漸漸走向下坡路。
  • 強龍難壓「地頭蛇」,家樂福退出之後,又一外資巨頭玩不轉了!
    對於各行各業的外資企業來說,中國市場有著非常誘人的魅力,多數外資巨頭都想要來中國市場分一杯羹,例如當下的零售行業就是如此,外資企業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例如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零售巨頭一直在我國市場中馳騁。這些外資企業對於我國市場也是翹首以盼,期待著能夠賺到更多的財富。
  • 繼家樂福之後,又一外資巨頭被打敗,曾一天盈利200萬,名字很耳熟
    這樣一來,外資企業就很難在中國獲得利益,隨著大數據化的發展,中國的電商企業也進行了發展,2012年12月,定遠大潤發超市正式試營業。當日營業收入就達到二百餘萬元,可見其在我國受喜愛程度有多高。
  • 正式退出!家樂福、麥德龍、歐尚退出中國,原因只有「四個字」
    自90年代以後,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歐尚等國際零售巨頭紛紛湧入中國市場,不得不說,在國內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這些外資零售巨頭在中國市場分到了一杯羹。但是,如今這些零售巨頭卻紛紛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家樂福作為全球第二大零售集團,在中國市場發展多年,在全國擁有多家大賣場,如今卻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 繼家樂福之後,法國歐尚零售巨頭退出中國,外資超市面臨重重困難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歐尚這個零售巨頭,但應該對體育品牌迪卡儂、披薩連鎖店Pizza Pai有所耳聞,而這些品牌都來自法國的穆裡耶茲家族。因此,歐尚決定離開我國,並將它持有的中國子公司高鑫零售的股份和其擁有的大賣場賣給阿里巴巴。穆裡耶茲家族除了有以上提到的那些品牌,還涉足汽車修理、服裝、建材等多個領域,年收入可達萬億人民幣,淨利潤也可達幾百億。但與歐尚在其他國家開得風生水起不同,在我國卻沒有跟上電商發展腳步,早在2018年的時候就把運營和管理完全移交給大潤發,現在打算完完全全退出中國市場。
  • 正式退出中國,家樂福、Tesco、麥德龍,在中國都扛不下去了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國家想把生意做向中國,與中國進行經濟貿易往來。但是近幾年來,很多家企業已經陸續正式退出中國。而且,中國並沒有像美國那樣,無緣無故用政策打壓外企,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
  • 家樂福、沃爾瑪撤退,如今又一外資企業「敗走」中國?究竟怎麼了
    事實上,超市最早出現在美國,後來蔓延到歐洲,逐漸傳到中國,這是一種非常方便的零售模式。現在在中國,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逛超市已經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活動。近十年來,許多外資零售巨頭爭先恐後地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市場中賺得盆缽滿體,但隨著消費者習慣的改變,這些外國零售巨頭在中國的日子越來越艱難。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全球性的零售巨頭在中國失利?
  • 繼家樂福之後,法國歐尚決定退出中國市場
    歐尚日前決定,以約30億歐元的價格將其所持有的中國子公司高鑫零售(Sun Art)的股份出售給阿里巴巴。 歐尚以30億歐元的價格出售所持高鑫零售股份法國《回聲報》(Les Echos)報導,繼2019年家樂福將中國業務出售給了蘇寧之後,法國另一超市巨頭歐尚新近決定撤出中國市場。
  • 正式退出中國!家樂福、Tesco、麥德龍都扛不下去了,原因很現實
    2019年6月23日,蘇寧宣布出資48億,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交易完成之後,蘇寧易購成為家樂福中國的第一大股東。交易於9月27日完成,家樂福正式進入蘇寧時代。交割之後,蘇寧對家樂福進行了改造,尤其是家電、3C區域。
  • 家樂福等「三大巨頭」紛紛退出中國,原因太無奈
    馬雲的這一預言在電商和零售圈掀起了滔天巨浪,國內天貓、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紛紛進攻新零售,不過在新零售改革風暴下先「倒下」的未必是純電商,傳統零售才是首當其衝容易被淘汰的存在!曾幾何時,中國市場是全球零售巨頭緊盯著的「香餑餑」,但在近幾年間國際上的零售巨頭卻紛紛撤出去,原因也非常無奈。
  • 繼家樂福之後,全球第三大零售商也「跑了」?25億「賣身」中國!
    進入2020年之後,由於疫情的影響,幾乎全球的經濟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國內市場中,不少行業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部分海外零售巨頭還選擇了撤出國內市場,例如家樂福、沃爾瑪,而現如今,又一家全球零售巨頭撤出國內市場了,這家企業就是英國最大的零售商TESCO。
  • 家樂福黯然退出中國
    大賣場模式的鼻祖,在中國有210家分店,為本土大賣場打了樣。只可惜在商業帝國中,一統天下少有,「牆頭變換大王旗」才是常態。如今,家樂福從曾經叱吒風雲的賽道黯然離場,背影稍顯落寞。不過落寞的何止一家。因盈利慘澹,英國樂購、韓國樂天瑪特等外資零售商,紛紛退出了中國。留下的,也顯示出了極強的求生欲——紛紛選擇與本土商超抱團取暖。都有誰呢?
  • 家樂福「賣身」、沃爾瑪關店,又一巨頭「敗走」中國,不好混了?
    在近十幾年中,有不少外國零售巨頭入局中國市場,想來分享市場「大蛋糕」,就如前面講的,它們在中國曾輝煌過,不久之後就越混越差,多家熟知的零售品牌「敗走」中國,這些巨頭難道在中國真混不下去了?在2014年左右,多家零售巨頭業績開始「滑坡」。比如,在中國市場「撈金」10年的樂購於2014年撤出中國,將旗下國內業務賣給了華潤。
  • 家樂福回應退中國 外資超市全面被本土企業碾壓?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家樂福回應退中國 外資超市全面被本土企業碾壓? 近日,家樂福正式宣布:法國總部裁員2000人,並且和騰訊、永輝籤訂了中國潛在投資意向條款,此後,家樂福將會把中心轉向電子商務。
  • 家樂福會退出杭州嗎?
    蕭山、餘杭門店相繼關停,杭州僅剩市區一家門店家樂福會退出杭州嗎?□本報記者 高麗莎 實習生 鍾晗/文 本報記者 董旭明/攝昨日,位於杭州餘杭的家樂福南苑店正式關張。這是繼去年9月蕭山店停業之後,家樂福在杭州關掉的又一家門店。至此,家樂福在杭州僅剩下市中心的湧金門店。
  • 家樂福否認退出中國市場 7年退出6國市場
    日前,據媒體報導,家樂福正在考慮出售在中國大陸及臺灣的業務,要麼在香港進行IPO,要麼將與另一家公司組成合資企業繼續經營。儘管報導沒有明確指出,但暗示家樂福正在尋找方案,退出中國市場。  家樂福中國公司25日作出回應表示:中國是公司重要的戰略市場,家樂福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將致力於在中國市場長期投資和發展。
  • 家樂福跑了、沃爾瑪撤退,如今又一巨頭「敗走」中國?究竟怎麼了
    例如國內老牌華潤萬家,國外品牌家樂福、沃爾瑪等。這些超市在最近都將面臨著「關門大吉」的局面。其實早在2014年的時候,就有不少零售巨頭的業績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進入到中國市場有十年之久的樂購在2014年的時候宣布撤出中國市場,並且還把它在中國的全部業務出售給華潤萬家。其實樂購撤出中國市場僅僅是一個開端,之後便有不少零售商企業陸續傳出撤出中國的消息。
  • 麥德龍、家樂福……超市巨頭紛紛敗走中國,被電商打敗?
    麥德龍是德國的超市連鎖巨頭,在1996年就進入中國市場,通過與錦江國際成立合資公司運營,也就是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後來麥德龍持有90%的股份,另外兩家持有4.9%及5.1%。然而,在今年10月,中國的物美集團就花費119億收購麥德龍中國80%的控股權。如今,外資超市巨頭在中國市場的日子非常不好過,今年4月,家樂福中國也被蘇寧以48億收入囊中。
  • 外資超市大敗局:三大巨頭市場份額腰斬,家樂福賣身,沃爾瑪關店
    這一年的12月5日,北京國際展覽中心迎來了家樂福在中國的首家門店。「滿貨場跑著滑旱冰鞋的小夥兒,給顧客服務。沒有那虎視眈眈如典獄長似的保安盯著,小貨車可以推到店外,導購小姐也不作急赤白眼的推銷狀。除了管肉食部叫豬肉課不中不日的,沒別的毛病。」之後的一篇《洋店咋就發財》文章對家樂福如此描述。